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玉米深加工业市场分析

玉米深加工业市场分析

来源:世旅网
玉米深加工业市场分析 高 霞 3玉米深;bnT业市场分析 壮大,已从建厂初期的玉米初加工、深加工,发展到现在依托 玉米作为世界3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丰富的产量、明显的 生物、精细化工等现代技术的精深加工阶段来发展玉米经济。 利用价值以及再生深加工资源优势而被比喻为“黄金”产业。 是首批被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目前亚太地 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的第二大国,玉米年产量约占世界玉米产 区最大的玉米生物发酵、生物聚酯、生物化工、生物树脂等产 量的20%左右,居世界第二位。 品生产和贸易商,列全球同行业第3位,赖氨酸产销全球第1位。 我国的玉米加工业已有很长的历史,所加工的产品从初级 长春大成集团主要产品以玉米、秸秆和薯类等为原料,生 的淀粉到淀粉糖、改性淀粉、氨基酸、酒精、有机酸、生物医 产变性淀粉、淀粉糖、氨基酸、植物多元醇、生化饲料和生物 药和生物农药等,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 肥料六大类200余个品种的产品。目前,大成集团年加工玉米 品,维生素c、青霉素、柠檬酸、生物农药等等,特别是维生 量400万t,玉米储存能力500万t,年产值340亿元,产品供 素c和柠檬酸占到全球贸易量的60%,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不应求。其中,约75%的产品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返销农业, 对国际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3-1是我国2004年到 支持畜牧业快速发展;20%是食品,有淀粉糖、玉米油和淀粉; 2012年(2012年为估值)玉米消费走势。 ~ / . ■■■—一■■ __■ 2004 2005 2008 2010 20i2 图3我国2004年~2012年玉米消费走势 如图3-1,我国玉米2008年消费量是1.38亿吨,2009年 末到2010年,粮食价格受到气候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出现 非预见性增长,玉米加工产业也因此受到了影响。美国谷物理 事会主席预测,2011/12年度(10月到次年9月)中国玉米消 费量可能达到1.701亿吨,201 1/12年度中国可能需要进口500 到1000万吨玉米。 m 图4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各省份产能情况 如图32,从玉米深加工产能的地区分布情况看,主要集 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 河南产能较大,其中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四省 一区的产能达到了5600万吨,占据了整个产能的72% 。 按照这个产能的集中度来看,如果此五省区的深加工企业对玉 米采购产生共同的行为时,将会对玉米的供需影响非常大。 二: 。 图5我国玉米深加工业主要企业产能情况 目前深加工企业中产能最大的是中粮集团、长春大成、吉 安生化和诸城兴贸,总计产能达到了1500万t,占整个玉米深 加工产能的19%,但是如果结合玉米产区深加工产能和企业 产能分布的情况看,深加工企业对产地的玉米价格的影响巨大。 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医药、化工、动 物饲料、造纸、纺织等行业。 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农产品深加工业近年来获得了突飞 猛进的发展,已发展为吉林省新的支柱产业。吉林省大成集团 作为我国玉米资源产业化的领跑者,是国内最大的以玉米精深 加工为主的高科技生物工程企业,公司经过近10几年的发展、 5%是植物多元醇,替代石油质化工醇产品。 4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现状 4.1区域分工基本形成,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北方玉米产区。目前,国 内玉米深加工业区域分工基本完成,形成了几大产业群,即以 山东、吉林、河北等为主的以淀粉及变性淀粉为主的生产;以 山东、河北和吉林为主的以淀粉糖、多元醇(糖醇)为主的生 产;以黑龙江、吉林和安徽等省份为主的燃料乙醇的生产 。 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助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科学合理的分工,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效地避免资源浪费。随着国家对粮食安 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国内深加工产业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 4.2玉米深加工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速度加快 从国家2006年底开始对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进行限制及 规范开始,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就开始了产业调整,一些规模 较小、技术落后、高污染的企业被兼并或重组,一批比较大的 企业集团相继出现,主要深加工产品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越来 越向企业集团集中,涌现出了中粮集团、长春大成集团,山东 诸城兴贸等企业集团。随着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 未来国内玉米深加工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速度将持续加快。 4-3玉米食用消费、饲料和深加工协调发展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玉米良种补贴政策,保证了农民的种 粮积极性,通过提高单产水平大大提高了玉米产量。玉米食品 加工业和饲料加工业得到了发展,玉米食品加工新技术、新产 品,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质高效的饲料产品保证 了畜牧业发展对玉米饲料的要求。玉米深加工业生产出高附加 值产品,重点开发多元醇、氨基酸、酶制剂、单细胞蛋白、抗 生素等产品,市场增值潜力巨大。 4.4国家各项政策调控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 最近几年,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快,玉米 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包括 持续进行临储玉米拍卖等一系列措施,以稳定国内玉米价格。 国家也曾根据国内玉米供求形势,除了通过出口关税及出口许 可证制度等对出口商品进行调节之外,还通过对玉米及其制品 的出口退税调整来调节国内玉米市场。国家采取一系列相关手 段来对玉米深加工业进行一步步地规范和调控,来引导玉米深 加工业向着更健康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绍昕.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市场开发战略研究.[J].中国知网, 2008. r【2】元向君.玉米深加工业分析和信贷支持策略.【JJ.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0.12. [3].玉米深加工发展 7641K盯7e 10 蚂l637 【4]中国 家统计局.}血IdIEBl 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o4. FI5]中安顾问.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基本情况.http://www.chi nabgao. corrdviewpoint/1 130.,html[EB]. F16].玉米深加工前景的探讨.http://wenku.baidu.conr/ view/3c87364afe4733687e21aa9b,.html[En]. [7】张智先.毛晓.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展望, 2010.0 1. AGRICULTURE AND TECHNOL0GY 2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