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2017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来源:世旅网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语文

2017.7

注意项

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的钢笔、珠笔将答案答在试题答题卷上上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

一、(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确的一项是( ) A.寒喧 骐骥(jì) 笑靥(yàn) 沸反盈天 B.榫头 吞噬(shì) 湮(yīn)没 決决不乐 C.商贾(gǔ) 形骸 踌(chú) 扣参历并 D.盡据 渑(shéng)池 蹙(cù)缩 度长絜大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老同学,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因事不能前往祝贺,送上祝福,望你心领。 B.小儿昨日不懂事,冲撞了您老人家,还请您老人家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吧。 C.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生前常告诫我,做人要清清白白。 D.多年不见的老乡来看我,还带来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B.登上光明顶,放眼望去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绵延至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C.他苦心孤诣....地寻求国画艺术的发展道路,多方探素,力求于挥毫泼墨中得以突破创新 D.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而且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 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B.我家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挖土机、装載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每天都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 挖土,好一派建设大贵阳的热闹景象。

C.不但优秀的科普作品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而且能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科学 天地,激发我们探求未知世界的兴速。

D.由于小说作者没有停留在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中,而是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和深意,使作品洋溢着充沛的抒性。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车”指官吏初到任,“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退你。

B.“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ニ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 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C.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不同人的“死”称谓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 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

D.“迁”是古代官职变动的术语,“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左迁,也可 用于贬谪、放逐,如迁谪。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6~9小题题(13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 《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湾,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渲、陆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裂诡异之弊胜,主.

司欧修思有以教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 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 熙宁四年,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

,久乃信服。 轼遂请外,通判杭州。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宣惊目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滋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 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墙以守,卒会其城。.

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悟以出,筑东南长提,首起戏马台,尾属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 自为岸子至出入从,必以君为本,忠规说论,想大节,群原无出其右。但为小.

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延之上。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属文日数千言 属:通“嘱”,嘱托

B.闻者始哗不厌 厌:通“饜”,满足,引申为“信服” C.吾侪小人,当效命 侪:同辈,同类的人 D.以虞水之再至 虞:预防,防备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B.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C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1

D.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苏轼志向远大。少年时代他在母亲的教诲下学习《范滂传》,深受范滂的影响,打算做 个像范滂一样志向高远的人。

B.苏轼勤于写作。他广泛阅读,坚持写作,尤其喜欢贾谊、陆贽的书。弱冠之年凭借文 章得到欧阳修赏识,名震京师。

C.苏轼敢于决断。徐州任上他带领全城官吏抗洪。守住城后他又请调下一年的役夫增援, 以石头筑提岸,以防水患再起。

D.苏轼忠心耿直。从中举起,到后来无论是做京官还是做地方官,他都以爱戴君王为本, ” , 我们能感受到作者项风冲雨前行的从容;读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中的“ , ”,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2.名著考查(5分)

《高老头》的作者是 ,他是19世纪 (国家)伟大的 流派)作家,其作品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他创作的主要小说总称为 其中包括九十多部(篇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大致分为风俗研究、哲理所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作者通过他那深邃的眼光看到当时封建责族社会已经日薄西山,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资产者统治的社会, 取代一切成了人们的上帝。物欲膨胀带来的人

正直无畏的节操远在群臣之上。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3分)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4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5分)

游河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流直上天? 且就润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午)秋天,李白历经沉放夜郎、途宁适放、幻想被用、

灭等一连大喜大悲的心路历之后,与被期廷贬官的族叔李晔、朋友贾至在岳州(今

湖南岳阳)相遇,三人相约共游月下润庭,李白写下这首诗。

(1)首句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10分) 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雨本寻常,但却常常淋湿诗家的心。读韩愈《早春》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

看近却无”,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宁;读苏轼《定风波》中的“ ?

性异化和种种社会问题,是他作品的中心主题。 四、(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小题。(14分)

诗文大家余光中

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儒雅冷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矮小的人可以巨大吗? 水火可以同源吗?可以。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身高不过五尺三寸,体重不足50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都是脑”,大女婿私下戏称他为“小巨人”。女儿珊珊说:“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オ安全。” 平时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园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導苦

他的生活,距高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环种随时保持冷的人。他他的书房非常斯巴达 并非艺术之、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又说他的书泉是接生的于术台。

这样心有人的人师,却也是端的人。景花时,总是“看到绝望才高开

花追,神跑点偶偶,思界目他“为了追描淡水河提上日海前的片刻示最,开

车前去,神都注进去了,口中还噴有词,有些恍,怪不得他造思那么数”。他是个 唯美三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品味十分敏感,他的耳日所获,常成妙,美不胜收。 他自称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明激像一泓水的人物”。杨牧早年就以“冷文明”一词

形容他,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让人应接不暇。 不过,提国彬的观,“在一般的场合,余光中说话不多,碰见话不摄机的人,更常 常正危坐,态颇为严肃,完全遵宁苟子的告……可是,一旦置身于可与言的朋友之

间,他就会慷慨地打开话厘,展现里面的珠肌了”。

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中…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声也胜似有声。”所以在宴会上,不幸和俗人相邻而坐,偏对方又喋喋不体,诗人就会“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梗住”

2

西班牙哲人桑塔耶纳说:“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塥的艺术却属于责族。”余 光中向往的显然是品位上的“贵族的的娓娓”了。余光中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马虎”两个字,不论他做什么,即使是娱乐,都要全神贯注。他不懂为什么有人能够一面听音乐,一面面读书。在余家,平常是听不到音乐的。他说“为了对音乐家的尊敬,听音乐就该正襟危坐,聚精会神。”所谓“背景音乐”在余家是不受欢迎的。

以此类推,余光中做任何事情,都抱持同样的态度。珊珊说:“爸爸是不容许有错误的人。”文章不能出错,生活不能出错,品德不能出错。他是个完美主义者。

13.余光中与人交谈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14.余光中为什么能“诗思那么妙”?根据文本简要概括其原因。(4分)

15.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完美主义者,也有人认为余光中是个不合时宜、书生气十足的的人,你怎样看?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五、(8分)

春风熏得游人醉

(2)简要分析文中标题上句“春风黛得游人醉”的拟写妙处。(2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近日,央视节目《朗读者》引发了新一轮的文化热湖。网友和观众纷纷称赞:在“娱 乐至死”的综艺节目包围下,这样的文化类节目简直就是“一股清流”。节目策划人兼主持人董卿表示:当下,碎片化阅读成主流,深度阅读日淅式微,节目宗旨就是通过人们饱含深情的朗读,让观众恰如其分地感受文学的力量,让文学中的“情感”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让文学回归生活语境。

要求:结结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6.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能使我们思维缜密,表达清晰准确,将下列词语按概念间的关系 进行归类整理。(4分)

共青 《过秦论》的作者 班干部 真理 蔬菜 贾谊 萝卜 谬误

同一关系: 和 交叉关系: 和 矛盾关系: 和 从属关系: 和 17,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某报第一版刊有一则等扬某饮食店服务态度好、行容如亲的新闻。起先,引题为“

热情待客,送茶递巾,帮助点菜,遐迩闻名”,主题是“某某饮食店宾至如归,副题是“ 十个月收到外地顾客来函和留条表扬近万件”。这样的标题也已不错了,但仔细推敲,总有“一览无余”之弊。后来,标题先后政为“客从远方来,进店如到家”“客从他乡至,春风扑面来”等,好虽好,但还是有些不足.。几经衍化,改为主副标题的形式,主标题为“春风熏得游人醉, 副题标为“某某饮食店热情待客名不虚传”,这则则标题受到读

者的一致好评。

(1)把文中横线处补充完整,使之与上句字数相同,构成标题。(2分)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