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

来源:世旅网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方案

一、 班级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一年级2个班数学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幼儿园的行为习 惯、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 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要让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本钱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 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准备课:数一数,比多少;位置:上、下、前后、左右;1-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 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2、 教材编写特点:

(1) 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 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己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 学习素材。

(3) 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是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到达计算熟 练。 (4) 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 建立数感。

(5) 计算教学表达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适宜的方法进行计 算。 (6) 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 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 的能力。

(8) 安排实践活动,是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 表达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 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局部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 关系,比拟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认识符号“二”、\"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

圆。

6. 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 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二) 能力方面。

1、 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具有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 能力

2、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初步的数学思想。

4、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 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 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 3、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等。 四、教学措施。

1、 努力表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 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 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 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进度安排:

1 >准备课 4课时; 2、 位置 ------------------- 6课时;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 10课时; 4、 认识图形(一) -------- 3课时;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5课时; 6、 1—20各数的认识 ----- 10课时 7、 认识钟表 ---------- 3课时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 20课时; 9、 总复习 ----------------- 10课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 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 品德教育。

2.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 法。 3. 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 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 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 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快乐吗?让我们来 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 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害怕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师生相互介绍。

2. 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 翻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 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 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1 .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 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 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 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答复,贴一面 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 出数字卡片“1”。)

(3) (4) (5)

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 认读1〜10各数:

1、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 读。 2、 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认读1〜10各数:

1、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 读。 2、 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 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 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儿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儿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儿个字?

第二课时 比多少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的内容,以及第7页〃做一做〃,第8页练习一的第3、 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 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拟物体的多少,理解“多” “少”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 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拟。 教学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

教学用具:将第6页的主题图做成动画课件;学生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小朋友们爱看动画片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个故 事呢?

2、 学生讲故事。

兔妈妈看到小兔们一天天长大了,就决定盖一间大房子,小猪也来帮助。 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它们终于盖了新房子!

你怎么知道是小兔要盖房子?(从房子上面的头像知道的) 你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看水中的小鱼也在为它们加油呢! 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 二、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

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物体的个数。 2、 小组交流。

(我知道有4个萝卜,3个苹果;我知道有3只小猪,4只小兔;有4根木 头,4个小凳;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没有多余的砖或兔子)

同学们说得很好,兔子和砖是一一对应的,这时我们就说兔子和砖同样 多。你们记住了吗?(板书:同样多)

看舂,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谁愿意说说?

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 卜同样多;我还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还剩1根木头)

你发现了谁多谁少吗?(木头多,小猪少)(板书:多 少) 很好,还可以怎么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同学们真聪明,刚刚同学们讲的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知识。I (板书课题:比多少) 3、 同桌互相说一说。

动画片中还有什么与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少?什么比什么多? 三、稳固运用,深化拓展

1、 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① 一个同学先摆,同桌需摆得和他同样多。 ② 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同学们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 或者同样多?(数一数,写上数。对齐摆,长的表示多,短的表示少,一样长 的表示同样多)他们的方法都好,你们是怎样摆的呢?我们应该多动脑,多思 考,讲究方法。

2、 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谁能用〃同样多〃〃多些〃〃少些〃说说生活中的事?

(我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样多。我家女的比男的多,男的比女 的少……)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说得这么好,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 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拿出一串红、白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 ① 生在组内说说。 ② 小组交流汇报。

4、课堂演练。

① 完成第7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② 练习一第3、4题。

第3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判断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再让学生用 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学生答复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公鸡和鸭子虽然摆 得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得密的鸭子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第4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拟。

A、 用数的方法:先数出红珠子有几颗,黄珠子有几颗,再比拟。

B、 一颗红珠子和一颗黄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 颜色的珠子就多。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可真聪明,说得妙极了!这节课大家学得很好.其实数学王国里还有 许多奥秘呢!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准备课

1数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2—4页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分类,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 进行入学教育。

2、 引导观察图画,数图画中人和物的个数。

3、 学习分类,初步知道什么是同类物体,把同一类物体圈在一起。 教学重、难点:

1、 按一定顺序指物数数。 2、 理解物体分类。

3、 学习用完整、标准的语言表述。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那时起,你就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了。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数学是我们 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数学知识用途很广,从数物体个数的1、2、3……;买 东西要花钱,汽车行驶的快慢,工厂生产的机器零件及产值,农业上的施肥及 收成,到科学家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原子弹、导弹及航天飞机等都离不开数学 知识。这说明,世界虽大,但到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数 学书的封面,下方中间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上面的图画中三只小鸭子与 小朋友抱着的一只小鸭子之间就含有不少数学知识,图画背景是七巧板,七巧 板有很多拼摆方法,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秘密。这说明学习数学很重要,也很有 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学习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二、 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图画,引导数数。(指图)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 同学们都高快乐兴地来到学校,学校环境很美,你们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 么?

1、 看图无序观察。

学生看什么说什么。(有学生、老师、有的浇花,有的踢球,有树、有小 鸟……) 2、 引导有序观察学说完整话。 (1) 球)

(2) (3)

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 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0的人或物。(3个同学在踢足球,

浇花,两把喷壶)

4 棵葵花,5个大字“欢送新同学”,6朵花,天上飞着7只小鸟,楼旁边有8棵 树,一共有9个学生,一位老师,一共有10名师生。)

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一位教师,一面五星五旗,一个足

(4)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 — 10的人或物。

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这里的老师、同学互敬 互爱,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使学生对数字产生兴趣,并初步感知数的概念。 3、观察周围物体指物数数。学生互相讨论。 (1) (2) (3)

数一数教室有儿个门?几个窗?每个窗上有几块玻璃?有儿盏灯?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

数一数,你左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前边一

教 室墙上挂着几张画?……

排有几个同学?后边一排有几个同学?

三、 组织室外活动,认识学校。

1、组织学生从学校门口开始,参观认识学校,边看边引导同学们:你们都 看到了什么?(校牌、花坛、教学楼、办公楼、树木、操场上有老师、同 学……)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四、 小结

今天你们都学习了什么?(看图数数,分类,数数,认数字。) 五、 布置作业

1、 回家和家长说一说今天学了什么?

2、 观察周围物体数一数个数,说说哪些属于同类。

2比多少

教学内容:课本第6〜7页内容及第8页“做一做”,练习一中第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 应的方法比拟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 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 的良好品德。

3、 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 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4、 结合观察图画,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 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是学生学会比拟事物的多少。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比多少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 间小

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 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快乐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 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 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 垮了。没方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 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 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巩固。”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 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 水去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巩固的新房子 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 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1、 学习“同样多\"。

同学们,今天想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 兄弟》。 教师讲故事,听后答复。(一边看书一边答复。) (1)

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进行德育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 (3)

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 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 (4)

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拟)

2、 操作。(课本第7页“做一做”第1题) (1)

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老师摆六块橡皮后,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 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 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

全班学生摆“同样多”。根据自己的物品随意摆。

3、 学习“多些、少些”。 (1) (2)

图上有几只小猪? 一共有几根木头?

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

的木头?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答复。教师板书:多、少。

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 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拟)

4、操作。(“做一做”第2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 第1行摆5个左,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O? (2) 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儿朵黄花? 二、 练习 练习一第3〜4题。

1、 第3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 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2、 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拟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 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三、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 “比一比”,知道在比拟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 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