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在语文高效课堂中运用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就“高效课堂”一词在进行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要想高效,首先教师要教的有效,有效的教学其实就是让孩子们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愉快地有效地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是我们首要的任务,兴趣的产生还要有合作的意识,”,有效的课堂教学更是离不开小组及全体的合作与探究。李炳亭教授倡导高效课堂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独自思考)、对学(合作探究)、群学(对抗质疑)。
一 、 合理分组 (首要问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适合实施“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要让学生进行(2个人),(6个人)等形式的小组合作,它既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能最大限度的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在我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4---6名同学,保证群学,同时每组4---6个学生之间两人为一小组,保证对学,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群学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实现课堂交际化(对学,群学)
我们常用的小组合作形式有:对背,对话;编故事,采访(问卷调查),短剧表演等。
独学,就是学生借助导学案,通过学习课本或查阅资料,尝试解决本节课的基本问题,发现疑难问题。在课堂上独学我一般放在课外,让孩子根据老师的要求,去进行独学,解决和发现问题,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做好标注,同时做好预习笔记,把未解决的问题找出来,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释疑。
对学,就是两个孩子把要解决的问题先自己进行交流探讨,相互解决难题;仍未解决的,再在小组内集中讨论,借助集体力量加大解决力度,这就是群学。所以说,对学、群学是 由组长带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美国教师罗杰约翰逊也说,“小组的规模越小,学生越不会偷懒,越不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所以对学在教学中也有他得有优势, “对学”可以“对议”,对于一些问题共同议论;可以“对问”,把自己的一些发现告诉对方,看看他的意见;对于语文,最实惠的做法有两种。
1、“对背”,背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对背”轻松易行,很容易就达成,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最头疼的就是任务的落实,因为课时有限,一天一节,要讲新课,还得落实背诵,我们可以让全班同学站起来,两人一组进行对背,背过的同学坐下,这样老师就能在短时间里掌握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适合两人一组的内容,展示,拓展等。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运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上课前,可以让同学们以合作的形式来展示他们的课后作业。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一剑无数雕,(群学,巩固旧知识,承上启下,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创造力,学以致用)值得一试,这些方式在新授课的当堂巩固拓展也可以适用。
接下来说说“群学”,其实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 ,大家经常都在无意中使用小组合作,
原因是他,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及时进行小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及时评价小组学习,能够使每位组员更清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组内团结协作,组际拼搏竞争。对小组学习的评价应该坚持以评集体为主,个人为辅;以评全面为主,评特色为辅;以评过程为主,评结果为辅,使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经过辛勤努力取得的进步,看到同伴之间共同奋斗获得的佳绩,进一步明白小组学习的意义和重大作用,从而更好地开展对学活动。在我的课堂上,我采取的是加减分制度。每个班有两个课代表,各负责5个小组,在课堂上作好记录,(纪律,参与活动积极性,展示的成绩)下课加到黑板左边的评分表上,一周由班主任做一总结,效果真的很好。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全体教师将以我校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讲----练,为基本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和充分的信任,引导他们在独学、对学、群学中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收获的喜悦。我们将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在反思中调整自己,走好自己的课改之路,做一名孩子喜欢的“好老师”!最后我拿李炳亭教授的话来结束我的交流:我们将一直朝着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努力!
学会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咱俩交换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咱俩交流之后就会有两种思想。这就是合作的魅力所在。时下的中国,素质教育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而素质教育的关键,我粗浅地认为,就是要让学生学
会学习。而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也如是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现在的学生,必须要学会合作学习。所以,教会学生合作学习,也是我们教师“授人以渔”中的一种。既然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学生合作学习呢?
首先、老师想说“围坐”(围着课桌坐成一圈)不等于“合作”。课堂中大家围桌而坐,是否真的就是很好的合作学习了呢?显然不是。有的同学反而利用坐的近的机会,为说闲话制造了便利,有的利用座位之便上课做小动作,趁老师不注意传纸条等等,这些都是走入了合作学习的误区。真正的合作学习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教师要把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有事做,这样小组中每个人都能投入到小组中去,这样小组合作才高效,有价值。
其次、我们每个班级已经分好学习小组,小组长就是每个学习小组的领头羊,对小组的学习过程要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监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才能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呢?每次合作学习之前,老师把需要合作学习的问题明确告诉学生,我现在重点谈谈同学们合作学习的有关方法、步骤:
(一)、由小组长主持,其他成员参与:1、小组长要让本组的成员再次的熟悉本次合作学习的有关问题,并且督促本组的成员围绕合作学习的问题去阅读,去积极思考,并准备向本组的成员汇报自己的学习所得。2、小组长估计本组成员学习完后,就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汇报、讨论。讨论的时候,小组长要带头发言,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同时,
小组长要尽力让本组成员都能充分畅谈自己的观点。3、特别是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小组长要竭尽全力让他们发言。
(二)、小组内记录员要做好相关记录和总结性的发言:学习小组长要特别留意本组成员的发言,要能根据其他同学的发言,做出总结性的发言,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以便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这一小组的学习情况。
再次、大家要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当小组内的成员在发言时,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要努力的掌握别人的发言要点,并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
最后、大家要在合作学习中学会质疑:合作学习前,大家要明白,汇报或者讨论的时候,如果自己听不懂别人的发言,要有礼貌的请求对方做出更进一步的解释。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大家对语言的感悟,对文章字里行间隐含的情、理的感悟。还可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使大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责任,也使学生能学、会学、想学。
老师这里有一个合作学习顺口溜,希望大家牢记:小组讨论声音小;开口之前要想好;别人发言认真听;意见不同我不吵;他人不会我帮助;为组争光集体好;无论对错要谦虚;团结互助向前跑。”
总之,合作学习,就是要使大家在合作、交流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达到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