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基础会计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
程
总 学 时:180学时 理论:108学时 实训:72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基础会计》为后续专业会计课程的基础课,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不仅涉及会计的基本理论,对高职高专教育而言,更重要的应该是会计的基本方法。我们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逐渐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基础会计》不是简单的一门课,应该将课堂教学与会计模拟操作统一起来,进行整合。为此我们编撰了配套的《基础会计》、《会计模拟实验》及相应的《会计模拟实训操做模块》,通过系统教学和模拟训练,使学生不但具有相应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扎实地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和操作技能.
2.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2。 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3。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 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 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 4。 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告. 5. 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6。 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7。 能够熟练运用中油财务软件处理经济业务。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 2. 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学风,树立创新意识。 3. 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1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基 础 模 块
第一章 总论 (10学时)
1.掌握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2.理解会计的对象、特点以及会计核算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要求。 4.了解会计的任务及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10学时) 1.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构成和会计等式。
2.理解会计等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3.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 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10学时) 1.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及设置原则. 3.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
4.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5.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6.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7.理解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 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10学时) 1.了解工业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过程。
2.掌握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基本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掌握利润总额的构成. 第五章 会计凭证 (12学时) 1.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 2.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3.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方法。 4.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程序。 第六章 会计账簿 (12学时) 1.了解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 2.掌握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 3.理解会计账簿与凭证之间的关系。 4.掌握对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2
第七章 成本计算 (12学时) 1.了解成本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2.了解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3.理解成本、费用的概念及其构成。
4.掌握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的基本构成和主要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 5.理解成本、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第八章 财产清查 (12学时)
1.掌握财产清查的概念和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2.理解财产清查的种类。
3.会对财产清查的结果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10学时) 1.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概念及其基本结构. 3.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与编制要求。 4.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的基本方法。 5.了解会计报表的报送、审批和保管。 第十章 会计核算程序 (10学时) 1.了解会计核算程序的涵义和意义。
2.理解会计核算程序的种类、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实践教学模块
第三章 会计分录实训 (10学时)
1。根据资料运用借贷记账法,对工业企业筹集资金以及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编制会计分录。 第五章 会计凭证的实训 (11学时) 1.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2。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3.利用中油财务软件填制审核凭证. 第六章 会计账簿实训 (11学时) 1。会计账簿的启用。
2。根据会计凭证及有关资料登记会计账簿。掌握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方法,以及错账的更正方法. 3.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第七章 成本计算实训 (10学时)
3
1。根据资料,运用费用分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编制简单的材料采购费用分配表、工资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和成本计算单。 第八章 财产清查 (10学时)
1.掌握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和盘存方法,明确财产清查的工作流程,会对财产清查的结果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
第九章 会计报表实训 (10学时)
1。根据资料初步掌握简要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2。根据资料初步掌握简要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第十章 会计核算程序 (10学时)
1.理解会计核算程序的种类、特点、优缺点,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用使用的会计核算程序。
四、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概论 会计要素 账户和复式记账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核算程序 财产清查 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核算程序 课 程 内 容 学时数合计 10 10 20 10 23 23 22 22 20 20 180 理论 10 10 10 10 12 12 12 12 10 10 108 实训 10 11 11 10 10 10 10 72 合计 五、课程说明 (一)教学
1。 本课程是会计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尤其是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实践性和技术性,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会计凭证、账表等实物展示,运用实务案例,让学生多做练习,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会计改革发展的动向,对国家颁布的新制度、新准则、新技术应适时引进到教学中来。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4
3。 考试课.采用闭卷的形式。注意改革考核手段与方法,可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训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应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的考核比重。 (二)考核评价方式
考试课。平时考勤、作业相结合评出平时成绩.在加上期末考试成绩的70%,成为学生本学期的最终成绩。
(三)与其它课程的先修与后续关系
该课程是基础课,为以后开专业课打下基础。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基础会计》蒋银华立信出版社ISBN9787542917997
参考书目:《基础会计》刘晓菲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7—05—00747-0 《基础会计》贾永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7-04-008748-0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