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项复习精练第16专项常见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及计算

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项复习精练第16专项常见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及计算

来源:世旅网
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项复习精练第16专项常见的化学反应、化学方

程式及计算

点击重难点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式可进行如下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

(2)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比。 (3)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

计算时的注意点:(1)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2)正确计算有关量,如相对分子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 (3)计算格式应规范。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

1掌握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

2掌握溶液的稀释与浓缩.相同溶质的不同溶液相混合等过程中的计算。 计算类型 1、基本计算 依据 溶质的质量分数 的概念 内容 m水、m质、 m液及ω互换 计算式 ω=( m质/m液)×l00% =[ m质/(m质+ m水)]×100% ω= m质/ (ρ·V液) ×100% M1×ω1=[m1+m水]×ω2 2、与溶液密度有关 溶液密度与溶质的 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ρ、m质、m液及ω计算 质量分数概念 的计算 3、稀释计算 稀释前后溶质 的质量相等 溶液加水稀释计算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质在溶液里的相对含最。当溶液的质量一定时,溶质的质量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也越大;当溶质的质量一定时,溶液的质量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就越小。 计算时的注意点: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比而不是体积比,若是体积,必须先用物理公式ρ=

m号进行换算,然后计V算。

②在运算过程中,质量的单位要统一。

③因为通常溶液均为水溶液,所以溶质应为无水的物质;能与水反应的物质,其溶质应是反应后的生成物,而不是原来加入的物质,因此计算时应先算出反应后的生成物的质量。 (2)溶液的稀释与浓缩的汁算,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加溶质,另一种是蒸发溶剂(即浓缩)。溶液稀释的方法

1

是加溶剂。

三、化学方程式计算

掌握化学反应中有关物质质量及质量分数的计算:

解题思路:审题→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关系量→列出比例式→求解。 评析中考点

考点1 有一瓶因保存不当而部分变 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为测定其成分,称取 一定量的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溶质 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只放出二氧 化碳气体且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 如图所示。试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2)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3)样品中氯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思路点拨※

由题意分析,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Na2CO3,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当加入盐酸的质量为100g时,Na2CO3完全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0.88g,由CO2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再由盐酸的总质量计算NaOH的质量。计算过程中都应以纯净物的量代入计算。 ※解答辨析※

解:设产生0.88g二氧化碳需碳酸钠的质量为x,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 CO2↑+H2O 106 73 117 44 x y z 0.88g

1060.88g=2.12g

44730.88g 73:44=y:0.88g,y==1.46g

441170.88g 117:44=z:0.88g,z==2.34g

44 106:44=x:0.88g,x=

与样品反应的盐酸中含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为100g×7.3%=7.39,则与氢氧化钠反应所消耗的氯化氢的质量为7.3g一1.46g=5.84g

设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n。 NaOH+HCl═══NaCl+ H2O 40 36.5 58.5 m 5.84g n

2

405.84g =6.4g

36.558.55.84g 36.5:58.5=5.84g:n,n==9.36g

36.5 40:36.5= m :5.84g,m=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2.34g+9.36g=11.7g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6.4g×l00%=75.1%

6.4g2.12g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2.12g;样品与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11.7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75.1%。

※考点点评※

解题时应仔细分析坐标图中横、纵坐标表示的量以及起点、转折点、终点和图像的变化趋势。

考点2 根据图中所给数据,自编一道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题,并进行解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思路点拨※

由图示可知,此题是由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稀硫酸,稀硫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已知,浓硫酸的质量分数和密度已知,应求浓硫酸的体积。根据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以求解。

※解答辨析※

3

题目:配制450g 20%的硫酸溶液需要98%、密度为1.84g/cm的浓硫酸的体积是多少? 解: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x。

3

x×1.84g/cm×98%=450g×20% x=

450g20%=49.9mL

1.84g/cm398% 答: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49.9mL。 ※考点点评※

溶液浓缩与稀释计算的关键在于把握浓缩与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保持不变,中考试题尤其注重配制溶液方法的归纳整理。

考点3 肥田粉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铵。现有一包标有含氮量为20.0%的肥田粉样品,小庆和小鸿为了计算该肥田粉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7.5g样品,分别采用下列方法计算:

3

小庆根据化学式计算:

解: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N的相对质子质量2142100%100%21.2%

(NH4)132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设7.5g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为x。 x×21.2%=7.5g×20.0% 解得:x=7.08g

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7.08g100%94.4%

7.5g 答: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94.4%。 小鸿通过实验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用称取的7.5g样品与足量的熟石灰混合加热,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得到纯净、干燥的氨气1.7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

△ CaSO4+2NH3↑+2H2O

(1)请你根据小鸿的实验结果,计算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你的计算结果和小庆的计算结果 (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 。 (3)根据小鸿实验的反应原理分析:施用肥田粉时应注意 。 ※思路点拨※

(1)根据题中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和收集到的氯气的质量l.7g,可求出参加反应的(NH4)2SO4的质量,又知样品的质量为7.5g,用反应的(NH4)2SO4的质量除以样品的质量就可求出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2)将上一问的计算结果与题中94.4%相比,可知两名同学的计算结果不同;小庆是按标签上的含氨量进行计算的,可能是标签上的数据不准确,样品的实际含氮量低于20%,使两名同学的计算结果不同,也可能是小鸿用实验的方法计算时,收集氨气的质量不准确,氨气有逸散造成的。(3)根据(NH4)2SO4能与Ca(OH)2反应放出NH3,可知使用肥田粉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解答辨析※

解:(1)设7.5g样品中含有(NH4)2SO4的质量为x。

(NH4)2SO4+Ca(OH)2 △ CaSO4+2NH3↑+2H2O

132 34 x 1.7g 132:34=x:1.7g

1321.7g=6.6g

34 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

6.6g 100%88.0%

7.5g x=

答:样品中含有(NH4)2SO4的质量分数为88.0%。

(2)不相同 小鸿在收集过程中氨气逸散(或样品中含氮量小于20.0%)(合理答案均可) (3)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考点点评※

此题将化学武的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综合起来,考查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掌握,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分析。解题时应在理解实验原理、分析解趣过程的基础上获得信息,理出思路。 考点4 原计划用90kg尿素[CO(NH2)2],现因缺货改用硝酸铵(NH4NO3)。计算需要用多少千克的硝酸铵

4

才能与90kg尿素的含氮量相等? ※思路点拨※

本题可用两种方法求解:一是根据含氮量相等列方程求解;一是用关系法求解。 ※解答辨析※

解法l: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 90kg×[

2N2N(100%) 100%]=x·

NHNOCO(NH2)432214214100%)=x·(100%) 6080x=120kg

答:需用l20kg的NH4NO3。

解法2: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 据关系式:NH4NO3 ~ CO(NH2)2 80 60 x 90kg 80:60=x:90kg x=120kg

答:需用NH4NO3120kg。 ※考点点评※

关系法是初中科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化学式计算大多能用此法解决。

考点5 某班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到连云港碱厂参观,该厂主要产品之一是小苏打(碳酸氢钠)。参观结束,同学们带回一些化验室里废弃的小苏打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取样品9.3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求:(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1)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思路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已知量(二氧化碳的质量)及反应的关键所在。从图中可知,当消耗掉25.1g稀盐酸时,反应恰好完全,产生Z-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求出其他物质的质量。 ※解答辨析※

解:设样品中碳酸氧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HCO3+HCl═══NaCl+CO2↑ +H2O 84 58.5 44

90kg×(

5

x y 4.4g

8444 x=8.4g

x4.4g58.544 y=5.85g

y4.4g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8.4g×l00%=90.3%

9.3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3g-8.4g) 5.85g×100%=22.5%

9.3g25.1g-4.4g 答:略。 ※考点点评※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与技巧。 1 守恒法。

利用化学反应前后某元素的质量守恒或某种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和质量守恒,可以使化学计算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应用“守恒法”时,要注意巧妙地选择两状态中总值不变的物理量建立等式,不纠缠中间过程,只考虑始终状态,实际上是整体思维在化学中的作用。 2 差量法。

若题给条件不是某种始量或终量,而是过程前后始量与终量的差值,用“差量法”求解十分简便。“差量法”的关键是分析过程前后形成差值的原因,找出差值与已知量、未知量的关系。 聚焦失分点

易错1 小意和小思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MnO2

题目:已知2KClO3═══KCl+3O2↑,将l0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

热,收集了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1)小意很快得到(10g+2g一7.2g)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进而求出KCl的质量是 g。

(2)小思依据上述计算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通过简单的计算,论证他的发现 。

(3)如何才能纠正该题呢?小意和小思有许多方法,例如将题目中“10g氯酸钾”改为“ag氯酸钾”,其他物质的质量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是 。 ※对症下药※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切忌题意不清而盲目解答。(2)设未知量时一般是求什么设什么,但有时要考虑少设和巧设。(3)化学方程式书写一定要正确无误,否则计算结果就是错误的。(4)计算过程中所用的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或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5)计算过程中单位必须对应统一(必须是质量,如果是体积需根据密度换算),解题过程中要带单位进行计算。(6)解题格式要规范、完整,切忌条理币清,步骤不明。

本题通过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过程的探究,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难知道(10g+2g-7.2g)是O2的质量,即4.8g。根据此数据,利用化学方程武即可计算出KCl的质量为7.45g。(2)可通过计算剩余固体的质量或KClO3的质量来论证题目数据存在的问题。(3)要求出a

6

的取值范围,应明确两点:一是保证生成的O2的质量大于零,O2的质量为a+2-7.2>0,即a>5.2:二是要明确KClO3完全分解时的质量即为a的最大值,这时,KCl的质量为7.2g一2g=5.2g,利用这个数据可计算出KClO3质量为8.55g,即a的取值应不超过8.55g。综合两个数据,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故本题的答案为:

(1)O2 7.45 (2)所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45g+2g=9.45g>7.2g,所以题目有错误(或氯酸钾质量为:7.45g+4.8g=12.25g>10g,所以题目有错误)(3)5.21.解决问题常面临着方法的选择,面对不同的结果我们应继续探索。为得知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能产生多少克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小柯:实验测定法 △ K2MnO4+MnO2+ O2↑),小柯与小妍分别采取了以下方法:

小妍:计算法 解: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最分数= O的相对原子质量4100% 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小柯在老师指导下,将7克高锰酸 3钾充分加热,得到氧气600厘米。 =164100%40.5% 3955164氧气的质量:7克×40.5%=2.84克 答: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产生氧气2 84克。 请同答:

-33

(1)在本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10克/厘米,则由小柯的测量结果町以算出7克高锰酸钾分解后所产生的氧气质量为 克。

(2)大家经过训论,以为小妍的计算方法明显错误,此题不能采用该方法计算氧气质量的一项理由是 。

A高锰酸钾中含氧元素

B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含氧元素 C氧气中含氧元素

(3)请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质量。

(4)若实验操作无误,不考虑实验中的误差,针对小柯的测定结果与你的计算结果,请提出一种合理的猜测: 。

易错2 某列学为探究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所取合金的质量/g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生成氯气的质量/g 第一次 20 100 0.4 第二次 20 120 0.4 第三次 40 80 0.4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

(1)上表三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 g。 (2)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嚣分数是多少?

(3)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至0.1%) ※对症下药※

此类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能力。因此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比较图表数据所表达的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从中选取关键的数据(一般是恰好完全反应的数据或完全反应的物质),再利用其质量来进行解答。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第二次所用的稀硫酸过量,即合金完全反应”,比较第一坎和第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第三次所用的合金过量,即稀硫酸完全反应”,因此得出关键的

7

数据“20g合金和l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提分练习※

2 黄铜(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晓军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组成,分四次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样品质量/g 稀硫酸质量/g 产生气体质量/g l 25.0 80 0.4 2 25.0 100 0.5 3 25.0 120 0.5 4 30.0 100 0.5 计算:(1)黄铜样品(25.0g)中锌的质量。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专项集训

※能力提升※

1 下列关于耐高温新型陶瓷——氮化硅(Si3N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氮化硅中Si、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3 B氮化硅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C 14g氮化硅中含硅8.4g

D氮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

2 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盛放有36.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烧杯,天平平衡。然后在两边烧杯中,分别投人下列各物质,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 A Zn 4g Fe 2g B Zn 2g Fe 2g C CuO 4g Ca 4g

D CaCO3 10g Ca(OH)2 l0g 3 在农业科研实验室里,用一定量的NH4NO3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已知固体混合物中氨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固体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 ) A 20% B 25% C 85% D 80%

4 等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相混合,混合溶液的pH( ) A大于7 B等于7 C小于7 D无法确定

5 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已知2.8g A与一定量B完全反应,生成3.6g D。则在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 3:3 B 3:4 C 12:11 D 11:12

6 实验室用H2还原8gCuO,当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56g时,被还原的CuO质量为( ) A 8g B 14.4g C 7.2g D 1.8g

7 向由40g盐酸和一定质量的氯化铜溶液 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入20%的氢氧 化钠溶液并振荡,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 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是9.8g

8

B 40g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7.375%

C生成沉淀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而逐渐增加

D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20g时,反应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8 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下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CaCO3、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废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g,经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g。下列推断不的是( ) .正确.. A若m1= m2,则原样品中无CaCO3 B若m2< m1,则原样品中一定有CaCO3 C若56m1< m2 < m1,则原样品中一定有CaO

100 D若56m1< m2 < m1,则原样品中一定无CaO

1009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致命毒气,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氢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实验室常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得H2S,同时生成FeSO4。

(1)在上图中,应选用图 作为制取H2S的装置。

(2)收集H2S气体时,应从C装置中的 导管进入,对产生的尾气的处理方法是: 。 (3)实验室若要制取6.8克的硫化氢气体,理论上需要多少克20%的硫酸溶液?

10 在氧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向50克氧化铜粉末中通氢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固体质量减少8

克,求:

9

(1)已反应掉的氧化铜质量。(列式计算)

(2)若实验时用的氢气,是用上图标签所示的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后和足量的锌粒反应制取的。取用浓硫酸50毫升,小心加入到300毫升水中稀释,稀释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l l 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和氢氧化钠等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如

下: 2NaCl+2H2O

通电 Cl2↑+H2↑+2NaOH

现取l00g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生成氯气的质量为

7.1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剩余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2 硝酸钱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肥料。为测定某含有少量NaNO3的硝酸铵样品中NH4NO3的纯度,取2.0g

该硝酸铵样品于容器中,滴入5.0g 20%的NaOH溶液。发生如下反应:NH4NO3+NaOH═══NaNO3+NH3↑+H2O。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氨气质量及加入的NaOH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完成有关计算:

(1) 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H:N:O)为 。 (2)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

(3)所得溶液中NaNO3的质量分数。(保留两位小数)

13 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鼍的氯化钠。将10g含有氯化钠的纯碱溶解于102.32g稀盐酸

中,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3.52g的气体(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求:反应后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14 (1)小强为了探究某冶炼厂赤铁矿百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得赤

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现炼铁厂利用该赤铁矿石5000t,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保留整数)

(2)在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时,小强得到如下两组数据(杂质不参加反应)

A组 B组 反应前 玻璃管和赤铁矿石 样品的质量m1g 烧杯和澄清石灰水 的质量m3g 反应后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 的质量m2g 烧杯和烧杯中物质 的质量m4g 你认为他应该选用 (填“A”或“B”)组数据来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结合装置图回答他不选用另一组数据计算的原因 。 ※冲击高分※

1 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样品 取样品质量g) 取稀硫酸质量(g) 产生气体质量(g) 第1份 50.0 40.0 0.4 第2份 50.0 80.0 0.8 第3份 50.0 120.0 1.0 第4份 50.0 160.0 1.0 试计算:

(1)经分析,在第l份样品测得的数据中, (填物质)完全反应了。 (2)列式计算黄铜屑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请在下图中画出在50.0g样品中加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11

2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苦卤是海水提取食盐后的残液,利用苦卤可以制得金属镁等化工原料。下图是菜市某盐场苦卤中部分成分含量柱形图。试计算:

(1)若使l00g该苦卤中的MgCl2和MgSO4完全转化为Mg(OH)2沉淀,需要20%NaOH溶液多少克?

(2)将上述沉淀完全转化为无水MgCl2,并在熔融状态下进行电解,可得金属镁多少克?氯气多少升?(该条件下氯气密度为3.0g/L)

3 某NaOH固体中含有Na2CO3。老师安排第一小组做除去NaOH溶液中Na2CO3的实验。第二、第三组同学做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

Ⅰ 第一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为了除去溶液中的Na2CO3杂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选择下列试剂进行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

甲:适量稀盐酸。乙:过量KOH溶液。丙:适量Ba(OH)2溶液。丁:适量CaCl2溶液。

Ⅱ 第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用电子天平称量数据如下表:

12

称量项目 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锥形瓶质量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过量)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全部NaOH和 Na2CO3的混合物后,第一次称量的质量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全部NaOH和 Na2CO3的混合物后,第二次称量的质量 锥形瓶+稀盐酸质最+全部NaOH和 Na2CO3的混合物后,第三次称量的质量 质量(g) 9.30 41.20 141.20 148.50 148.30 148.30 (1)写出固体混合物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Ⅲ 第三组选用另一种方案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mg)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其操作流程如下:

水 A溶液 洗涤干燥 固体混合物 溶液 BaCO3 ag 操作B 称量

(1)A是 (填化学式)。该实验要求加入的A溶液必须过量,检查A溶液已经过量的方法是 。

(2)B操作的名称是 。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3)计算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

4 某化工厂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工厂的化验员对每批产品进行检测,标出各种成分后才能投放市场。某厂化验员取样品44g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分几次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称量,将得到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注:加盐酸时首先发生反应是:

13

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是 NaHCO3+HCl═══NaCl+CO2↑+H2O) 加入稀盐 酸质量/g 烧杯中溶 液质量/g 0 200 73 273 74 273.76 146 328.4 147 329.4 请你根据题给信息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 g稀盐酸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最多产生二氧化碳 g。

(2)在下图中标出产生二氧化碳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要在图上注明二氧化碳、盐酸的相关质量)

(3)计算出44g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14

答案

提分练习

1 (1)0.84 (2)B

(3)解:设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质量为x。 2KMnO4

△ K2MnO4+MnO2+ CO2↑

316 32 7克 x

31632 7克x x=0.71克

答: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质量为0.71克。

(4)可能K2MnO4或MnO2分解产生氧气(可能KMnO4中含有KClO3;可能KMnO4中含有其他相同质量时分解产生的O2比它多的物质)

2解:设样品中Zn的质量为x,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 2 x 0.5g 652 x0.5gx=16.25g

Zn+H2SO4═══ZnSO4+ H2↑ 98 2 y 0.4g 982 y0.4gy=19.6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19.6g× l00%=24.5% 80g答:样品中锌的质量为l6.25g,所用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4.5%。 专项集训 能力提升

1 C 2 C 3 A 4 A 5 C 6 C 7 A 8 CD 9(1)B (2)a 用水吸收(或用碱溶液吸收,如氢氧化钠或石灰水等)

(3)解:设需要20%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x。 H2SO4+FeS═══H2S↑+FeSO4 98 34 20%x 6.8克 9834 20%x6.8克 15

x=98克

答:需要20%硫酸溶液质量为98克。 10 (1)解:设参加反应的CuO的质量为x。 H2+CuO

△ Cu+H2O 减少的固体质量

80 64 16 x 8克 80:16=x:8克 x=40克

答:已反应的CuO的质量为40克。 (2)23.5%

11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g,剩余氯化钠的质量是l3.3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8.63%。 12 (1)1:7:12

解:(2)设2.0g样品中含NH4NO3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NaNO3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的NH3的质量为z,则 NH4NO3+NaOH═══NaNO3+NH3↑+H2O 80 40 85 17 X 4g×20% y z x=1.6g y=1.7g z=0.34g

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 1.6g × l00%=80% 2g(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NO3的质量分数为: 2.0g-1.6g1.7g × l00%=31.53%

2.0g5.0g-0.34g答:略。

13解:设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Na2CO3+2HCl═══2NaCl+H2O+ CO2↑ 106 117 44 x y 3.52g

y106x 117 443.52g443.52gx=8.48g y=9.36g 10g-8.48g9.36g×100%=10%

10g102.32g-3.52g答:反应后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14 (1)2857t (2)A 石灰水也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数据m4有误差

冲击高分 1 (1)稀硫酸

(2)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16

65 2 x 1.0g 652x1.0g x=32.5g

∴ 黄铜屑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为: 32.5g×100%=65% 50gZn+H2SO4═══ZnSO4+H2↑ 98 2 y 0.8g 98y20.8g y=39.2g

∴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9.2g80g100%49% 答:黄铜屑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为65%,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 (3)

2 解:(1)设100g苦卤中MgCl2、MgSO4完全转化为Mg(OH)2所需NaOH的质量分别为x、y。MgCl2+2NaOH═══Mg(OH)2↓+2NaCl 95 80 14.25g x

95808014.25gx x=14.25g9512g

MgSO4+2NaOH═══Mg(OH)2↓+Na2SO4 120 80 6g y

1206g80y y806g1204g NaoH溶液的质量为:

12g4g20%80g (2)可得Mg的质量为:

17

24246g4.8g 95120生成氯气的质量为: 14.25g4.8g24-4.8g14.2g 9514.2g4.7L 3.0g/L体积为:

答:需要NaOH溶液的质量为80g,可得金属镁4.8g,氯气4.7L。 3 Ⅰ甲 乙 丁

Ⅱ(1)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 CO2↑ (2)0.57或57%

Ⅲ (1)BaCl2或Ba(OH)2 取加入A溶液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A溶液已经过量 (2)过滤 烧杯、漏斗、玻璃棒 (3) 4 (1)从表中数据可知加入73g稀HCl开始产生CO2。 生成CO2的质量为:(200g+147g)一329.4g=17.6g (2)见下图

(3)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 CO2↑+H2O 106 44 x 17.6g 10644 x=42.4g

x17.6g氧化钠质量:44g一42.4g=1.6g 答:略。

106a 197m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