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
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 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解析 下联是个主谓结构,停顿格式4/4/4/3。前四字是两个名词构成的,“疾恶如仇”为成语,“杀富济贫”是由两个动词并列构成的。最后三字为动宾结构。下联也应符合这些要求,可拟为“西游师徒从善如流相邀除魔应天道”。
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解析 两联都应围绕赞颂老师默默奉献这个中心。上联停顿为4/3。“三尺讲台”为偏正短语,“三尺”是数量词,“讲台”是名词,“迎冬夏”是动宾结构,宾语是表示季节的词。下联可对“一支粉笔写春秋”或“两鬓染霜送(谱)春秋”或“满园桃李笑春秋”。
一、例题分析例如: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上联:商贸繁荣 两塔擎天光禹域 下联: □□□□三山载福毓榕城 A.人杰地灵 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 D.海西明珠
按理说,这一题很简单,只要稍微有点对联知识,就能轻而易举地选出正确的答案C。可是同学们的答题并不容乐观,据统计,只有40%的同学选了C,而另外60%的同学与这题的分数失之交臂。 这些情况在启示我们,决不能对这一“旧题”掉以轻心,要切实掌握住对联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并适当的予以训练,这种题目还是很好做的。 二、解题技巧点拨 1.明其特点
我们在做题之前,首先要明确对联的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有些同学只所以在这一题上失分,很多原因就是不知道对联的特点。试想,连对联有什么特点都不知道,能对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吗?
对联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字数相等。对联可长可短。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作对时,首先要考虑这一点。 (2)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稍长的对联,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如湖北咸宁市中考题给出的一副不符合要求的上联,上联是: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是: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让考生对不合适的上联
作出修改,我们从句式上就可很快发现,“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与“莫过一日曝十
日寒”句式不对照,只要稍一调整“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就与下联句式一致了。 (3)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中上联“大漠”“孤烟”是名词,对下联的“长河”“落日”,上联的“直”是形容词,与下联的形容词“圆”相对。
(4)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如“大漠”与“长河”, “孤烟”与“落日”都是偏正结构。再如名对“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上联的“山穷水尽”与下联的“柳岸花明”都是并列结构。
(5)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上例中的福州市中考题,你会发现这道题其实很简单,上联“商贸繁荣”是一个主谓结构,而四个备选项中只有“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两项是主谓结构,这样可以把AD排除了。然后再按内容相关的特点,上联说的是“社会”,而下联也应如此,所以又排除了B,那理所当然的只有C是正确的了。 2.使用拆合法。
明确了对联的上述特点之后,我们可以使用拆合法来既快又准地对出下联。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如2007年江苏扬州市中考题:对偶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下联。(注:平山堂是扬州着名景点之一。扬州名胜很多。如瘦西湖、何园、史公祠、琼花观等等。) 平山堂下花似锦,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就可用此法来应对,“平山堂下花似锦”就可拆为“平山堂——下——花似锦”三段分别对之。提示中已告诉我们“平山堂是扬州着名景点之一”,它显然是地点名词,这样可以迅速地对出“瘦西湖——史公祠——琼花观——雷锋塔”等等一大串;“下”是个方位名词,我们可以对出“畔——上——边——下”;“花似锦”是个主谓结构,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我们可以对出“柳如烟——烟如雾——花似海——草如茵”等等。这样我们便可轻而易举的从中选出“瘦西湖——畔——柳如烟”“琼花观——边——花似海”“雷锋塔——下——草如茵”等好对。
原来只要掌握了技巧,对联题是如此简单。下面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精选了部分对联题,让同学们来一试身手。 【参考答案】
1.诚信是本,刚正勇为,义乌人商海弄潮。2.略。3.呐喊4.DBAC5.参考示例:廉洁奉公为百姓(注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 6.守业难,知难不难。7.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声、第二声),贴在左边 【参考答案】1.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2.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无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丧花 3.A 4.守业难,知难不难 5.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6.周树人深情怀旧 7.诸葛亮 三顾茅庐;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8.D 9.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秋色人似画中游/秋日人如画中行 11.英雄老师殷雪梅,瞬间壮举感神州(铸师魂) 12.马到成功;水到渠成 13.卧薪尝胆 14.C 15.天池水浮天跃金/天池水波澜不惊/三江源水尤清冽
一、考前试题训练
1.(浙江义乌市)为缅怀戚家军,弘扬“义乌精神”,请续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侠义为怀,英勇善战,戚家军疆场杀敌; 下联:________,________,义乌人________。
2.(四川成都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上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
(1)请选择其中的“一荣”,举出典型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徐本禹送教进山播撒智慧荣于服务人民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择其中的“一耻”,举出典型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陈水扁坚持台湾独立耻在危害祖国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辽宁大连市)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着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4(河南省)张军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的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接着完成下面的工作。下列对联写的是河南哪处名胜?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磬悠() ②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 ③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④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千古流传( ) A.巩义杜甫故居B.汤阴岳飞庙C .南阳卧龙岗D.嵩山少林寺 5.(湖北荆门市)对对联。 上联:诚实守信立根本 下联:________________
6.(四川自贡市)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__________________”
7.(河南省试验区)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试牛刀】
阅读《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着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 悟空 武松 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严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习便好;创业难, , 。”
有人看了《西游记》后,出了一副上联。请你结合《水浒传》中的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
下联: 这副对联有一处不妥,请修改。
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下列对联分别赞颂了我国的哪位人物,并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 ,相关成语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 ,相关诗句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 ,相关诗句 《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 )。 青面兽北京斗武 B.景阳冈武松打虎 C.急先锋东郭争功 D.汴京城杨志卖刀
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对联。
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新实践,造就了诸多英模人物。
“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业工人的楷模。
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瞬间壮举感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
上联: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
下联:
成语对联填空(成语对联的特征:组成对联的两个成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其结构一致,工整对仗)。请在下面的两个成语后面的括号内个填写一个成语,使之与前面的组成对联。 旗开得胜( ) 瓜熟蒂落( )
品对联,填成语。下面是蒲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 ,三千越甲可吞吴
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下联。 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
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 C.江山万里心 D.千里共婵娟
长白山是东北名山,其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天池。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月景如“静影沉璧”,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急流是“素湍绿潭”,其实天池之美亦毫不逊色。请根据所给上联,化用古诗文名句,对出下联,表现天池之美。 上联:长白山林壑尤美 下联: 中考语文对联题训练
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_______欧阳修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_______ (2)上联:品千古美文 下联:_______
(3)上联:_______下联:花静鸟淡天 (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______________
(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 (6)上联:海安花鼓,誉满神州
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品王佳酿、海林内衣、中洋河豚。 (7)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园丁的一副对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 下联: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凭借才智,辅佐刘备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相传他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下面一副对联是杜甫对他的评价,清你补充完整。 上联:功盖三分国 下联:名成_______
4.徐特立九生曾经赠给青年人一副对联,请你补充完整。 仁联:有关家国书常读 下联:______________
5.楚汉战争时期由于萧何的推荐,韩信被拜为大将,也由于萧何的计谋,韩信又惨遭杀害。韩信少时,常常挨饿,漂母怜而饭之才得以生存,而最后他又死于吕后之手。请你用一副对联来概括韩信的一生。
6.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他在总督府写了一副对联以自勉,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请你补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 下联:壁立于仞,无欲则刚。
7.杭州西湖边上岳飞墓前有秦桧等四人的铸铁跪像,人们借此来贬恶扬善。当年秦桧等人谋害岳飞,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塑像的白铁则是无辜的。请你据此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下联:______________
8.《醉翁亭记》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美感。请以“欧刚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______________
9.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个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个上联内容 泽着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__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10.对偶体现了语言的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第七回回目:______________,五行山下定心猿。
11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 白云常带楚江秋( )
(2)我其仙乎吞云梦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万千( )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
12.下列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清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1)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
(2)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
13.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前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7个字)
(1)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后的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行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句:______________ 16.对联寻亲。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打乱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两袖清风存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透书香
17.观察课本插图(见人教版九册(上)彩页插图)《古隆中三顾堂》,根据提示写出你所读到(或想剑)的信息。
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_______的故事,下联讲的是_______的事情;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古都南京,历史名城。南朝旧事、明代遗韵、民国风雨,都在这座古城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浸染出浓浓的意韵。玄武湖舒展,鸡鸣寺空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夫子庙的热闹繁华,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少地名还可组成比较工整又非常有趣的对于。例如:“石头城”对“燕子矾”,“朝天宫”对“阅江楼”,“凤凰台”对“麒麟门”。
请从“无想寺”、“状元楼”、“白马湖”三个地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乌龙潭 对_______,莫愁湖 对_______,总统府 对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醉翁亭里(中) 与民同乐
2.(1)看今朝锦绣江河(山) (2)论天下大事(或:尝百年佳酿、赏人间奇景) (3)水清鱼读月 (4)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寄托理想描绘世外桃源(6)示例:品王佳酿,驰名中外 海林内衣,情暖人
间中洋河豚,香飘四海 (7)有志育才一代功 3.八阵图
4.无益身心事莫为
5.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7.白铁无辜铸佞臣
8.“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而忧” 9.呐喊
10.八卦炉中逃大圣
11.(1)黄鹤楼(2)岳阳楼(3)泰山 12.(1)《水浒传》(2)《西游记》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1)为天下先忧后乐 (2)与吏民同醉同乐
15.示例:琅岈山蔚然深秀;岳阳楼壮美雄奇;桃花源和平宁静 16.A——d
B——a C——b D——C
17.三顾茅庐 诸葛亮辅佐刘氏父子两代 18.白马湖无想寺 状元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