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互联网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发展策略研究——以四川省山区为例

“互联网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发展策略研究——以四川省山区为例

来源:世旅网
2019年第2期

现代农村科技

专题论述

野互联网+精准扶贫冶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发展策略研究

要要要以四川省山区为例

隋明1袁2管永林1*李建1向月波1郑刚1渊1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都江堰611830曰2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冤

摘要院农产品电商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袁农产品电商的上行发展趋势越来越低迷袁在四川省的山区袁互联网背景下的精准扶贫在电商发展上行策略的落实上还具有很大的阻碍遥本文结合四川省山区的发展特点袁对互联网+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四川山区电商上行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袁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的经验借鉴袁具有重要的意义遥

关键词院互联网曰精准扶贫曰农产品电商曰上行策略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各行业的进步,各式各类的商品也在互联网中进行了销售[1],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下的各地区农产品也逐渐朝着电商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2]。四川山区的信息流通程度、交通便利程度、群众的意识形态都存在明显的短板,严重制约了其农产品电商上行策略的落实,本文对四川省山区农产品结合扶贫政策的电商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期促进四川偏远山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1四川山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态势研究

电子商务经济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各大山区以及农村也逐渐走向了电商发展之路。我国的各大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促进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在企业营销的过程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并启动了农村电商的项目,希望能够在满足互联网以及精准扶贫政策的情况下,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电商扶贫其实有几种方式,一是通过和偏远山区农户签订合同,约定丰收的农产品采购价格、收购数量等。如目前成都市四川元坤绿色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凉山州偏远山区的桑葚、苹果农户签订了常年的合同,收购桑葚和苹果。考虑到保护山区美好生态环境、坚持绿色环保理念等特色,将果汁生产线建在四川省德昌县白鹤沟轻纺食品工业园区,而电商销售及管理总部则是在成都市开发区,便于将产品发往全国各地。四川福仁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则考虑到仁寿县交通便利、枇杷果不能长途运输等因素,采取了属地原则,在仁寿县文林镇文林工业区建厂以及销售。作为四川省最大的枇杷产地,每一年枇杷都没有滞销和浪费的情况,枇杷的价格每一年都很稳定而且处于较高价位。二是电商以及其它商家没有同农户进行常年的合作,而是在农产品

滞销或者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时临时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如2017年8月8日九寨沟景区附近遭遇了7.0级地震,对当地旅游业、人们生活造成了破坏性的打击,为保证游客安全,九寨沟景区停止接待游客,再加上外运通道受损,导致该县高原蜂蜜严重滞销。据统计,全县17个乡(镇)共有13万多斤蜂蜜严重滞销。同时,九寨特产的优质脆红李在地震前每斤12元都供不应求,但是地震后游客几乎为零,反而全部滞销。通过四川省扶贫办以及乡镇政府和各方媒体的共同努力下,有20多家电商帮忙销售。这也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电商的强大作用。

四川省的山区也在扶贫项目之内,*总书记于2018年深入四川大凉山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考察时讲道:一个是这里发展生产,实事求是地讲能抓什么,实实在在地抓起来。一个就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像这种贫困村,应该给它什么保障,切切实实地保障起来。第三个就是为了下一代能做些什么事,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下一代将来都能够有受教育的机会。1月16~18日,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心支持基层一线扶贫干部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开展扶贫慰问调研活动的有关要求,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戴东昌带队赴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慰问基层扶贫干部。也再次看出交通、互联网、电商结合的重要性和推动力,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在高科技的引领下,扶贫之路会逐渐走出来。

将农产品引入到电商市场之内,虽然工业产品处于上行的态势,农产品在发展态势上略显不足,但是在近几年之内,四川省的山区经济得到了明显的发展[3]。

在2018年阿里巴巴四川省电商发展的数字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到,四川省的电商销售以及电商消费排名在全国的前十,是西部唯一一个进入前十的省份。经过对比分析,2017年四川山区的农产品电商销售同比增长了110%左右。在四川山区,2017的快递进口业务在3000万件以上,快递业务进口在1000万件以上,进出口的比率过大,农产品产量以及电商销售量也在逐年的递增,并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极大地带动了四川山区的经济发展。据四川省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统计,2016年一季度,全国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达1409.49亿元,四川以119.02亿元的交窑易18额窑

专题论述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第2期

名第4,仅次于浙、苏、粤。其中,四川农村电商在全省网络零售中的占比达21.94%,高出全国平均10.32个百分点。

2农产品电商上行发展的阻碍因素

虽然在近几年之内,四川省的电商上行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但其发展的力度还有所不足,以下是影响四川省山区农产品电商经济发展的因素[4]。

2.1优质农产品不足,市场竞争力低。互联网内的商品信息极为繁杂,电商经济的发展不是将商品放置在网络中就可以实现销售的最终目标,特别是农产品的电商发展,在上行的过程中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如何增加网络购买的力度以及农产品的流量成为了各大地区电商上行策略落实的重点[5]。以四川山区为例,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是在电商上行的过程中,存在优质农产品不足的现状,相比较沿海地区,更加缺乏农产品的优质特色,严重地制约了其电商上行的发展。四川山区农产品的开发种类过于繁杂,导致其缺乏品牌市场竞争力。农产品的资源过于分散,不利于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2]。

2.2电商农产品规模化不足。农产品电商的发展需要以地方的商品特色为主要的依托,并能够在上行的过程中满足市场的需求。农产品是我国必需的产品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十分广泛的需求,甚至在地域的需求上呈现出一种区域化的特点,购买力以及规模都十分的巨大,虽然四川省山区农产品电商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规模化的生产程度不足,电商经济的发展过于分散,其产品的生产也受到地理特征的影响,无法将各个山区的农业经济力量进行科学的整合,缺乏组织性的电商经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够,这是四川山区电商上行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

2.3缺乏电商上行的长效策略。虽然我国政府给予了各山区以及农村电商上行的政策支持,并建立了众多精准扶贫的项目,但在电商运营的过程中还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在政策推行的前期阶段,由于四川山区的农户对电商经济不太了解,在经济协议的签署过程中受到了阻碍,其实际发展的结果与预期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在2017年之前,上行意识的严重不足是影响电商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四川山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缺乏持续性的农产品经济开发是影响上行策略落实的重要因素。3农产品电商上行发展的策略研究

3.1建立农产品品牌,重视优质产品开发。四川山区的农产品电商上行要发挥地域特色优势,重点开发优质农产品,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在窑此19基窑

础上推行电商农产品上行政策。已知四川农产品的电商品牌包括川茶、柑橘等,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为了提高四川山区农产品的电商上行力度,首先,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点将四川的知名水果以及农副产品进行推介。例如,四川的瓜果类以及大枣在全世界都有知名度,四川山区可以将适合种植的农产品打造成知名的品牌,在电商网络平台上出售。另外,有关部门可以在扶贫的过程中为山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便捷的渠道,将四川山区的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内涵融入到农产品的品牌之中。其次,在精准扶贫对象的选择上,改变传统的销售观念,将产品外销的品牌规模扩大,并将农产品的规格以及型号进行统一,将其品牌的知名度最大化。最后,在农产品的质量上,要保障产品质量,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在市场上推广生态化的农产品,进而实现最终脱贫的目标。建立农产品的知名品牌,重视优质农产品的上行是实现电商上行的重要路径之一[3]。

3.2企业带动发展,提高电商上行规模。四川山区的农产品生产规模过小,在电商发展的渠道上过于狭隘,导致其无法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农产品的标准化以及规模化严重不足,这是电商经济发展初期的必然结果[6]。四川山区在农产品的供应上无法大规模的进行,最终导致扶贫的效果不佳。首先,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电商上行的规模企业,利用企业的发展模式带动四川山区的经济发展,在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渠道上进行统一管理,在保障其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其销售能力。另外,在东京、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能够建立自己的旗舰店,并尽可能保障售后服务的优质性。其次,针对四川不同的山区,可以形成产业化的企业规模,不同的企业以不同的农产品品牌为目标,并建立不同的农产品销售网络,进而实现扶贫的最终目标。在电商上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借助政策的支持,促进当地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与电商企业合作,以系列化的农产品销售为主要目标,并将地区的特色融入到电商上行的过程之中,进而促进农产品电商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发展[7]。

3.3强化农户上行意识,提高产业影响力。短期的农产品电商发展无法给予四川山区长期的经济效益,为了保障农产品电商上行的持续性,需要强化电商销售的意识,提高农产品电商在我国的影响力。首先,在政府的支持下,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电商示范地区,将某个地区作为标杆实验基地,在推行电商上行政策的过程中展示其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促进农户上行意识的最终目标。除了建立示范区之外,政府也可以派遣专门的人员下乡,了解当地农户的种植情况,并对当地农户传输电商上行的知识,将产业的规模扩大,进

2019年第2期

现代农村科技

专题论述

新时代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

王奉先

渊海伦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黑龙江

农民增收问题历来是农业农村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国家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还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近年来,虽然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农民增收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仍比较缺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在当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背景下,要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上去,只有积极谋划新形势下农民增收新思维,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保障,拓展空间,深挖潜力,才能有效提高农民增收的质量和水平。1在科学调优农业结构上聚焦发力

农业生产收入一直是农民收入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主线,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高效化、产业化、特色化。根据各地的资源、区位、现有农业项目及龙头企业实际,不断克服小农经济的思维定势和等待观望的畏难情绪,树立大农业、大市场观念,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在调整模式上,立足于发展一个项目,挂靠一个企业,积极探索“基地+农户”模式,形成吸引外来资本、接受产业而提高农产品电商的产业影响力。在农产品运输的渠道上,有关部门可以设立相应的电商销售网络点,提高网点在四川山区的辐射范围,并将产品进行分类,制定特级、优质、优享的农产品标准。农户的电商上行意识是保障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基础[8],也是带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4结论

在农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地方特色,最大限度的将电商上行的策略深化落实,促进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电商上行发展策略是以扶贫为最终的目标,在四川省山区推行尤为重要,能够在发挥地方特色的前提下,实现促进山区地方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并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

基金项目院四川省教育厅课题(课题编号院17ZB0376)曰四川省经济化信息管理委员会袁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定点扶贫项目袁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课题(课题编号院2017SA07)

海伦152054冤

转移、展示地方农业特色和形象的集聚效应。深入挖掘粮食生产潜能,不断提高粮食产量、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稳步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采取综合配套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率和比较效益。

2在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上聚焦发力

立足发展畜牧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构建区域化、差异化、规模化的区域发展布局;调整粮、经、饲面积比重,实现畜牧业对粮食的就地转化和过腹增值。持续推进传统的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式转变,形成“以构建畜牧科技示范园区和现代化示范场为引领,以建设大型养殖基地,规模养殖场为主导,以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发展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方向,全面带动普养”的全新发展格局。选择一批产业基础好、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村,采取综合措施,实施重点推进,再建设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专业村,提高畜牧业规模经营的比重和专业化生产水平。3在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上聚焦发力

实施好“阳光工程”、“转移就业培训”等职业[2]张玉强袁李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模式[J].重庆社会科学袁2016(08)院64~70.

[3]李淼.开业一年近千贫困村入驻四川扶贫野网络超

市冶[N].四川日报袁2015-10-13(012).

[4]何俊羽袁刘智勇.野互联网+冶背景下常德市农村

精准扶贫障碍及原因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袁2017(24)院15~17.

[5]解梅娟.电商扶贫院野互联网+冶时代扶贫模式的新探索[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袁2016(02)院12~15.[6]陈孝强袁李永端袁陈敏袁等.野互联网+精准扶贫冶背景下农产品电商上行策略研究要要要以十堰山区为例[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袁2017袁30(05)院50~52袁61.

[7]刘铁民.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下野互联网+农产品冶

模式可行性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袁2017袁28(18)院71~73.

[8]李志成袁高义航袁汤富祥.互联网+背景下甘肃白

银地区农产品电商精准扶贫政策研究[J].经贸实践袁2016(14)院156.

窑20窑

参考文献

[1]张彤.试分析野互联网+冶电商扶贫模式[J].农业

技术与装备袁2016(01)院36~37袁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