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参观长沙市博物馆

参观长沙市博物馆

来源:世旅网


参观长沙市博物馆

今天,我们一起参观了长沙市博物馆,历时2小时,走马观花似地看完。其间,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有不少外国人,他们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面对着眼前神秘的东方神器,叹为观止。作为炎黄子孙,谁不为自己伟大祖先创造的光辉成就而自豪?谁不感到我们的历史何其辉煌?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邦域都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学成就,青铜器、陶瓷、雕刻、书法、绘画等等,其中的每一项成就都能让那些老外“喝上一壶”。

土与火的艺术——古代瓷器

个人觉得把这个放在第一位比较有自豪感,六朝至隋朝,瓷器一统天下,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而瓷器玉石般温柔的质感,自发明以来就受到人们地喜爱,绚丽辉煌的陶瓷文化,一度成为古代中国的象征。也许玲珑剔透般的雕刻,只是统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而精美的陶瓷,只是皇家御用的金贵之物;又或只是千万陪葬品中用来充当数量中的一类。但在我看来,粘稠的泥土和适当的火候的智慧般的结合,无疑造就了中国千年难得一见的瑰宝-------瓷器。可能受性别的影响,喜欢它的质感,花纹和那种独特的秀气。时间的洗涤只会让它们更加亮丽,风采斐然!

楚文化

楚,既是国名,又是族名。 春秋时楚庄王成就了霸业,留下了“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千秋传奇。战国时,楚国又成为七雄中灭国最多、拓疆最广的诸侯国。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出土于楚墓中,就是历史的最好见证。我只选取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的截图,楚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我个人的感受所能领会得完的,看到两王的兵器排于一列时,心莫名其妙地感到震撼,当真是越王的剑比楚王的矛要长啊,

历史果真在两王的兵刃上就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不成?“卧薪尝胆“的成语解释会永久性的和吴越两王有渊源吧?

至于哲学、文学和艺术上,楚国在都达到了先秦时期精神文明的顶峰。以老子、庄子哲学思想为代表的哲学,是构筑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以屈原诗歌、庄了散文为代表的楚文学,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之源头。

藏品精萃/书画

古代读书人借文字和绘画技巧以扬名天下的不在少数吧?字如其人的当真也多:豪放,帅气,雄浑。。。。。。这些用来形容字体风格的字眼和描述人性格的词汇雷同度确实高。“诗书画三绝兼擅,文史哲一以贯之。”让学林用来称苏渊老果真是贴切。如果从文化本体上来界定和从历史地位上来评述这些古代的文人,怎能不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画虎画皮难画骨,字书画强调的是格高韵清而意境雅逸,尤其强调独弹而自出机杼。挥毫运笔纯任自然,点画线条酣畅通达,即进入了王僧虔所说的那种“书之妙道,神采为上”的高级境界,既有天马行空般的气势,又有天人合一性的内蕴。古人以行草面世,运笔恣肆矫健而骨力洞达,结构奇崛跌宕而生动多变,章法疏密有致而开合自如,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笔墨变化,那“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线条展示,不仅是一种审美构造,更是一种墨象语境和情感符号,显得大气磅礴而才气横溢。而绘画古人则对梅兰竹菊情有独钟,注重于笔情墨趣的挥洒,讲究诗意禅境的表现,可见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梅花,疏影横斜,清气弥漫。古松,大气磅礴。兰竹,超凡脱俗。我为之感叹和感动!

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能够证明这一点:我们华夏民族具有无比坚韧的生存和繁衍能力。历史早已过去,辉煌也罢,惨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谈中”。我们应该用更清醒的头脑去认识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拿着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所谓的“辉煌”沾

沾自喜,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先走别人走的路,再走别人未曾走的路,最终驰骋于不败之地啊!

杨梓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