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神经内科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作者:李新月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21期
【摘 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入院后,根据所患疾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给予住院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对预防措施,在患者出院当天,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坠床、跌倒、褥疮、误吸、负性情绪、医患纠纷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神经内科;风险评估;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因其病种多,起病急,发病快,护理服务难度较大,极易发生护理风险,进而引发护患纠纷[1]。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了神经内科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年龄39~75岁,平均(45.12±12.62)岁,病程1~15年,平均(5.24±2.67)年;排除多器官脏器衰竭、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危重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男性60例,女性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根据所患疾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给予住院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对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①防坠床护理:患者入院后及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使其了解患者的坠床高危风险,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并向他们讲述防坠床措施及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在患者床头醒目位置悬挂防坠床标志,并嘱患者在休息时拉好防坠床挡板。护理人员加强对病人的巡视,发现紧急情况及时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②防跌倒护理:病房内应在醒目位置悬挂防跌倒标志,保持房间内光线充足,地面干燥无水渍,病床上安装床档,并嘱患者休息时拉好围挡。病区内安装足够的防跌倒护栏,保持通道内无杂物堆积。医护人员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做好防跌倒宣传,尽量避免患者发生跌倒等意外。 ③防褥疮护理:对患者勤翻身、勤擦洗、勤活动,防止褥疮的发生。如果出现褥疮,应按照褥疮分期进行护理。Ⅰ期褥疮给予气垫床以及时翻身,Ⅱ期褥疮应局部涂擦药物治疗,Ⅲ期褥疮要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伤口,并注意将坏死组织清除干净。
④防误吸护理:嘱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以预防误吸。呕吐或有胃内容物反流时应保持侧卧位,睡眠时也应保持侧卧位。对于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应加强口腔周围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反复训练患者模拟吞咽动作。鼓励患者学会运用咳嗽排出误吸食物,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⑤情绪指导:患者入院后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向患者宣讲脑梗死的基本知识,使患者正确地认识疾病,消除内心的焦虑以及恐惧,树立正确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疾病[2]。
⑥加强医患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内心的想法,配合家属给患者关心、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应对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患者应对问题的能力。做好家属安抚工作,对患者家属进行合理指导,使家属能够正确对患者进行家庭陪护,为患者营造和谐而又温馨的家庭环境,以促进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当天,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坠床、跌倒、褥疮、误吸、负性情绪、医患纠纷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χ-±s),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具有独特的风险性与复杂性,一旦出现护理风险,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阻碍患者康复进程,还可引发医患纠纷扰乱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在本研究中,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比于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采用护理风险评估并给予对应措施的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吴翠堂.浅谈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2014,14(12):117-118.
[2]闵鹏.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12(34):163-164.
[3]徐慧红.风险评估与防范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0(8):146-1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