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年9月第8卷第11期 hin g 卫卫 : 墨 卫 ・197・ 教育计划,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自我 和心肌梗死也属于这类范畴,并且这个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 保健策略等内容,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治疗依从 递增趋势 J。冠状动脉杂质的沉积和斑块的形成是冠心病心 性,使患者能主动监测病情的发展与变化,并掌握基本的家 绞痛共有的生理基础,且会逐渐形成局部断流,聚集血小板, 庭护理策略,以提高生存质量。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发 增加血黏度。所以,对这些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很有效 现问题及时修改,这个完善过程占据患者治疗的整个过程。 的干预方式,可以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 提高人们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知识的重视程度,相关医务部门 改善血液流动情况和心理态度。在研究中发现,在常规护理 和体检中心应定期开展免费讲座,便于人们对自身病情的了 上又加以健康教育的方式,对这些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应用 解,而病情的复发率的不断增多,正是说明人们对其的不重 价值进行分析。这种方式能够调节患者的心态、防止隋绪造 视…。如今,随着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成波动,令患者能够积极面对疾病,健康教育还能够使患者 医务部门的健康教育中心的Et工作量不断增加,住院患者依 成分掌握病情相关知识,并按时用药,确保有效的治疗依从 旧前来咨询病情的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的人数逐渐增多。据 性。相关资料表明,通过对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有 相关医务人员统计,前来咨询的人员按每季度15%的速度递 针对性的合理的健康教育,令患者不断完善自身的生活习惯, 增,20%的就诊患者,是为他人咨询或是通过其他途径了解 并根据医嘱用药。经过健康教育的患者,有96.7%对冠心病 到疾病的危害,而后到相应部门接受检查和治疗。另外医务 心绞痛的相关知识全面了解,与教育前有了显著提高。患者 人员的出院随访,也是传播健康教育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能够通过健康教育掌握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知识,并合理规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划饮食习惯、合理运动和用药,并自觉的服从自身病情的注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P<O.05表示差异有 意事项和康复标准,使患者积极改变其不良习惯,主观产生 统计学意义。 动机和愿望。 2结果 健康教育前,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完全不了解的有42 参考文献 例(74%),部分了解的患者10例(17.3%),较全面了解的患者 [1]孟莉.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 8例(8.7%)。经过医院的健康教育后,完全不了的患者为0例, 证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5):145— 部分了解的为2例(3.3%),有较全面了解的为58例(96.7%)。 146.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2] 陈冬琼.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讨论 研究.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6):178-179. 在临床上,冠心病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和常见,心绞痛 [收稿日期:2014—05—21] 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孟巍曲建平伊昕昕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风险性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方式,提升护 理质量。方法 200例神经外科患者,根据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研究分析,提供科学的护理方案。 结果开展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工作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由实验前的70%降低 到20%,患者的满意度从之前的80%上升到98%,医疗效果尤为显著。结论临床中为患者提供比较好 的护理服务,积极的对临床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进行规避,让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促进 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防范措施 临床助理风险指的是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和恢复的过程 75例,年龄22—7O岁,平均年龄46岁,其病情类型包括:脑 中,因为护理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患者因为护理安全事 出血64例,脑挫裂伤36例,头部外伤44例,硬膜外血肿56 故出现了损伤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例,所有的患者在入院前没有感染疾病。 而且增加了护患纠纷和矛盾,因此对护理风险进行研究和规 1.2神经外科常见的护理风险①跌落。神经外科患者的 避是提升护理质量,缓解护患矛盾的有效措施…。此次本院 意识一般都比较不清晰,患者的定向和稳定性比较差,肢体 对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临床神经 功能异常,所以很容易从床上跌落或者是因为意外而摔倒, 外科患者的护理风险,以2012~2013年接收的200例患者作 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风险性。②外皮损伤。神经外科患者因为 为研究对象,对其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现有如下报告。 神经功能失调,其感觉能力较弱,对刺激不敏感,很容易被 1资料与方法 烫伤,或者是长期的卧床,导致血运受阻,出现了皮肤溃疡、 1.1一般资料选取了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治 压疮等等情况。③窒息。术后患者的吞咽功能受到影响,其 疗的神经外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5例,女 由于手术的影响,导致了患者经常性的呕吐,而呕吐物堵塞 在呼吸道,窒息的情况临床是比较常见的。④非计划性的拔 作者单位:150036黑龙江省医院 管。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都是很危重的,各类引流管的设置 ・19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年9月第8卷第17期Chin J Mod Drug Appl,Sep 2014,Vo1.8,No.17 是必须的,而管道的增加,也会让临床护理的风险性增加, 供给营养;等到吞咽功能恢复之后逐渐进取适当的流食,保 因为计划外的拔管会让患者生命受到威胁。⑤感染。重症神 障其病情的稳定。⑤对感染的预防。护理人员要严格无菌 经外科患者因为免疫能力较差,侵入性操作比较多,如果消 操作,定期更换导管,对病房的物品表面也要进行常规消毒, 毒和操作都不规范,没有遵循无菌原则,很容易引发院内感 协助患者清洁皮肤,杜绝感染事件的发生 J。 染,导致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出现并发症。⑥患者病情的 2结果 变化快。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发展往往是非常快的,医护人 本院在开展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工 员如果不注意,很可能会让患者的病情急转直下,临床中的 作后,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由实验前的70%降低到20%, 重症患者受到很大的风险威胁。 其患者的满意度从之前的80%上升到98%,其医疗效果尤 1.3护理风范防范措施结合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症状以 为显著。 及风险性因素,对患者进行了科学的护理方式,让患者得到 3小结 比较有效的护理。①重视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加强 临床中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内在和 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要重视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 外在的各类风险的威胁,患者的生命岌岌可危,需要护理人 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教育工作,特别 员用心的为患者生命安全着想,为其提供护理服务,让患者 是针对从业时间短的人员,最大限度的从临床角度杜绝安全 能够规避这些风险,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较好的预后, 隐患。②建立和完善护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护理人员的护 这些工作时护理人员应该要去认真贯彻的事情,也是医务人 理行为,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设定组长,由组长来进行 员的职责所在。 监督,根据患者的住院资料来评估风险,对护理服务内容进 行规划,提供科学有效、安全的护理方式。③要防止非计划 参考文献 性的拔管事件的发生。人工气道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不适性, [1]谢桂珍.加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护理实践 所以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于神志尚清的患者 与研究,2009(17):72—74. 要耐心讲解人工气道的重要性,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对于 [2]高云.神经外科护理工作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国中医药现 精神恍惚、烦躁的患者应该进行适当的约束,必要的时候按 代远程教育,201 1(03):159—160. 照医生的嘱咐使用镇定剂。④减少窒息的发生率。手术之后, [收稿日期:2014—05—13] 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家属共同配合,严格禁食禁饮,采取鼻饲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洗胃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马春连韩艳艳马俊枝陈利娜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洗胃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洗胃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病情,洗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洗胃;并发症 洗胃是将一定成分的液体灌人胃腔内,混合胃内容物后 具有可比性。 再抽出,如此反复多次,以达到解毒、诊断、治疗的目的。 1.2方法两组均给予全自动洗胃机洗胃。对照组给予常 在临床实践中,洗胃过程中常出现各种并发症,造成洗胃延 规洗胃法,洗胃前测量生命体征,给予心理护理,洗胃过程 误或中断,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而易产生护患纠纷。为 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洗胃中出现的 提高抢救治疗质量,本院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92例 问题和并发症,给予预见性的护理。 洗胃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I-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92例,男43例,女49例。年龄 料率表示,采用X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6~85岁,平均年龄50.5岁。药物中毒82例,胃潴留5例, 2结果 肠梗阻2例,胃部术前准备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1。 各46例,两组年龄、病情、病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O5), 表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作者单位:454000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