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来源:世旅网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

得分 评卷人 题号 复核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分 单项题(每

得分 小题2分,共30分)

1、0.001 mol·kg-1 K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3 -1-3 -1

(A) 6.0×10mol·kg (B) 5.0×10mol·kg

-3 -1

(C) 4.5×10mol·kg (D) 3.0×10-3 mol·kg-1

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3、298 K时, 0.005 mol·kg-1 的 KCl 和 0.005 mol·kg-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 ,1和  ,2,则有 ( ) (A)  ,1=  ,2 (B)  ,1>  ,2 (C)  ,1<  ,2 (D)  ,1≥  ,2 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5、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能优先H+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

θ+ θ+

(A) (Na/ Na) < (H/ H2) (B)  (Na) <  (H2)

(C)  (Na+/ Na) <  (H+/ H2)

(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 (Na+/Na) >  (H+/H2)

2-1-2

SmmolHO,291K 6、已知Λ=4.89×10,此时(291K)纯水中的m(H+) =m(OH-) =7.8m2×10-8 mol·kg-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 S·m-1 (B)3.81×10-6 S·m-1 (C)7.63×10-9 S·m-1 (D)7.63×10-6 S·m-1

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A[A]a[D]d ; (B) -d[D]/dt = kD[A]a[D]d ; (C) d[G]/dt = kG[G]g ; (D) d[G]/dt = kG[A]a[D]d 。

8、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1·dm3·s-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dm-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 )

(A) 43.29 s ; (B) 15 s ; (C) 30 s ; (D) 21.65 s 。 9、反应A + B → C + D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

(A) 是二分子反应 ;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 (D) 是对A、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 10、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 ;

(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之差 ; (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

(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 。

11、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 (B) 化学吸附 ; (C) 液化 ; (D) 物理吸附 。 12、由气体碰撞理论可知,分子碰撞次数:( )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5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6页

(A) 与温度无关 ; (B) 与温度成正比 ;

(C) 与绝对温度成正比 (D) 与绝对温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 13、同一体系,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都用γ表示,它们 ( ) A、 物理意义相同,数值相同 B、 量纲和单位完全相同 C、 物理意义相同

D、 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数值相同,单位不同 14、在空间轨道站中,漂浮着一个足够大的水滴,当用一内壁干净、外壁油污的毛细管接触水滴时: ( )

A、 水不进入毛细管

B、 水进入毛细管并达到一定高度 C、 水进入直到毛细管另一端

D、 水部分进入并从另一端出来,形成两端有水球 15、涉及溶液表面超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溶液表面发生吸附后表面自由能增加 ; (B) 溶质的表面张力一定小于溶剂的表面张力 ;

(C) 定温下,表面张力不随浓度变化时,浓度增大,表面超量不变 ; (D) 饱和溶液的表面不会发生吸附现象 。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10cm3 1mol·dm-3 KOH溶液中加入10 cm3水,其电导率将__________,

摩尔电导率将_________________(填入增加、减小、不能确定)。 2、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时必须采用________电源, 以防止________。

3、60 Co广泛用于癌症治疗, 其半衰期为5.26 a (年), 则其蜕变速率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 某医院购得该同位素20 mg, 10 a后剩余 ______________ mg。 4、平行反应的总速率是所有平行发生的反应速率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其决速步是平行反应中反应速率最 (填快,慢)的一个。

dr5、当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将发生 0, 吸附。

dc三、证明题(共10分)

气相反应

试证:

的机理为

四、计算题(共50分)

1、(10分)电池:Ag│AgCl(s)│KCl(aq)│Hg2Cl2(s)│Hg(l) 在 298 K 时的电动势

E =0.0455 V,(E/T )p= 3.38×10-4 V·K-1,写出该电池的反应,并求出 rHm,rSm 及可逆放电时的热效应Qr。 3、(10分)反应(1)

的速率方程为

;300 K下反应20 s后

,问继续反应20 s后

(2)初始浓度同上,恒温400 K下反应20 s后,

,求活化能。

装订线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5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6页 内不4、(10分)求在283K时,可逆地使纯水表面增加1.0m2 的面积,吸热0.04J。求过程的△G、W、△U、△H、△S和△F各为多少?已知该温度下纯水的表面自由能为0.074J·m-2。

5、(10分)在 101.325kPa 外压,100℃的水中产生一个半径为 10-5m 的小气泡。已知该温度下水的表面张力为58.85×10-3 N·m-1,密度1000kg·m-1,饱和蒸气压为 101.325kPa, 摩尔质量 M = 18.02×10-3kg·mol-1。求 : (1)小气泡内水的饱和蒸气压; (2)小气泡内水的附加压力;

物理化学(下册)3卷 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1、A 2、C 3、A 4、D 5、D 6、B 7、C 8、A 9、B 10、D 11、D 12、D 13、D 14、C 15、C 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

1、减小,增加 2、交流,极化 3、k =0.1318 a 5.4 mg 4、加和, 快 5、<,正 三、证明题(共10分)证明:应用稳态近似法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四、计算题(共50分) 1、(10分)电池反应: Ag(s) + (1/2)Hg2Cl2(s) = AgCl(s) + Hg(l) (2分) rHm= -zF[E- T(E/T)p]

=-96500×(0.0455-298×3.38×10)= -5329 J·mol (3分)

rSm= zF(E/T)p=96500×3.38×10= 32.61 J·K·mol (3分)

-1

-4

-1

-1

-4

-1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Qr=TrSm=298×32.61=9718 J·mol (2分)

θ

2、(10分)电池反应:HgO(s)+ H2(P) = Hg(l) + H2O(l) (1)

θ

已知:H2(g) + 1/2 O2(P) = H2O(l) (2)

(1)-(2): HgO(s)= Hg(l) + 1/2 O2(g) (3) (2分)

rGm(3) = rGm (1) - rGm(2) (2分

rGm (1)=-ZEF=-2×96500×0.9265=-178.81 kJ·mol (2分)

rGm(2)= rHm(2)-TrSm(2)=[-285.85-298×(70.08-130.7-205.1/2)×10] kJ·mol=-237.22

kJ·mol

rGm(3)=-178.81+237.22=58.42 kJ·mol (2分)

rGm (3) = -RTlnK 得 K=5.748×10 =[p(O2)/p]

p(O2)= (K)×p=(5.748×10)×101325Pa=3.348×10 Pa (2分) 3、(10分)反应过程中,A和B有数量关系

,方程化为

(2分)

(3分)

(2)400 K下

(2分) (3分)

4、(10分)GdA0.074Jm1.0m0.074J 5分

22θ

2

θ

-11

2

-16

-1

-1

-3-1

-1

θθ-11θ1/2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5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6页

WfG0.074J 1分

FG0.074J 1分 UQW10.04J(0.074J)0.114J 1分 .HU0.114J 1分

HG(0.1140.074)J 1分 T283K1.41104JK1S5、(10分)(1)开尔文公式:

-5

= - 6.839×10 6分 pr = 0.9999× p = 0.9999×101.325kPa = 101.315 kPa (2)附加压力由拉普拉斯 (Laplace)方程计算:

= -11770Pa 4分

2、(10分)根据下列在298K和p下的数据,计算HgO(s)在该温度时的分解压力。

θ

(1) 下述电池的E=0.9265V

Pt,H2(Pθ)│NaOH(α=1)│HgO(s)+Hg(l)

-1

(2) H2(g) + 1/2 O2(Pθ) = H2O(l) ;rHm=-285.85 kJ·mol (3) 已知298K下列物质的摩尔熵值

化合物 HgO(s) O2(g) H2O(l) Hg(l) H2(g)

-1

Sm/J·K·mol 73.22 205.1 70.08 77.4 130.7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5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