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3期 2014年9月 邢台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NGTAI UNⅣERSITY V01.29.NO.3 Sept.2014 当代中国古典舞创作意境的营造 邓捷 365004) (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福建三明摘要:当代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文化的重要传承部分,在我国的舞蹈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当代中国古典舞 的语言创作、题材创作、形象创作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古典舞的意境营造。 关键词:当代中国古典舞;语言;题材;形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T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14)03.0171—03 当代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的重要舞种,具有 自身独特的特点和魅力。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要 在传统模式下进行创作,这种创作要在古典舞的属 性下进行,要能够反映中国公认的舞蹈文化与风 格。从这个角度来讲,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不能 带有主观随意性,而应该在一定的规范下进行合理 的创作想象。 在对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 它的创作,其立意应该依托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者应该立足中国的传统文 化,把自己的创作灵感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里,不断探究、反思古典舞的创作。当代中国古典 舞的创作不能仅仅凭借熟练地技法,还要了解舞蹈 所表现的时代背景,社会风俗、文化特点、人物性 格等。如果古典舞创作离开了这些,就像鱼儿离开 了海洋,必然会失去生机和活力。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创作尽管不断强调传统文 化,但是却没有具体的框架和创作模式可以遵循, 因此,要想在当代中国古典舞中表现传统文化的东 西,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和载体,也就是其创作 模式应该有具体可遵循标准。本人觉得,当代中国 古典舞的创作应该从舞蹈语言的运用、舞蹈题材的 选择、舞蹈形象的设计等方面营造舞蹈意境,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 舞蹈语言创作的意境营造 (一)熟悉舞蹈语言 每个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语言,这正如植物用绿 叶作为自己的语言;天空用白云作为自己的语言; 花朵用色彩作为自己的语言;舞蹈也用肢体作为自 己的语言。创作舞蹈首先要熟悉舞蹈的语言,当代 中国古典舞其语言突出表现为“古典”,因此,其 舞蹈创作也要在这些规范样式下进行,这些样式反 过来也制约着当代古典舞的创作语言。当代中国古 典舞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但是并没有固定的时代 一、有的舞蹈语言,这也是创作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关 键。舞蹈语言的编创不是闭门造车,凭空臆想,它 需要舞蹈编者不断地学习和累积。古典舞蹈语言积 累的越丰厚,对舞蹈语言的掌握就越精通,舞蹈编 排就会越轻松娴熟。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语言必须符合“古典” 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风格,要符合历史传承的舞蹈形 态,而不是人为臆造的。成功的当代中国古典舞如 ((汉代舞蹈诗状风格》中的建鼓舞,就以汉代壁画 中的人物形象为舞蹈语言,通过融合汉代的艺术和 文化,创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舞蹈形象,体现了奔 放、豪迈的汉代文化特征,具有了鲜明的汉代舞蹈 语言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舞蹈既有鲜明的 时代特征,又体现出编者独特的舞蹈体验,并最终 形成自己的舞蹈语言。 舞蹈依托表演者的肢体动作,表现舞蹈蕴含的 意境,舞蹈的独特语言韵味、表演方式在历史发展 的长河中不断地演变、传承,逐步成熟,形成了每 个民族独特的审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编者只有加 强对舞蹈语言的学习,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舞 蹈,仅凭自己的想象,不去研究古典舞的发展历 史,是不能创造出优秀的古典舞的,个人的智慧是 无法和集体智慧相抗衡的。例如孙颖指导编创的古 典舞 寻根述祖谱华风))就是根据唐贞观年间,唐 太祖平定天下的历史编创的。舞蹈阵容华丽,气势 恢宏。舞蹈分成几个部分:表现唐贞观时战争场面 的((破阵乐》;唐开元、天宝时期表现大唐盛世的 ((王破阵乐》。这些编者借助的资料都来源于历 史,这些成为了舞蹈的语言背景,其具体的语言形 态则来源于甘肃莫高窟中的“帛带飞扬的四人巾 舞”,编者由此创作出了表现女子一身戎装,飒爽 英姿的舞蹈语言。这些从历史中汲取舞蹈营养所创 作的舞蹈语言,才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二)运用舞蹈语言 优秀的古典舞作品,在让观众享受舞蹈美感的 舞蹈,因此,当代中国古典舞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要想创作出优秀的当代中国古典舞就需要熟悉其特 同时,还应该从舞蹈中体会出舞蹈所表现的生命韵 [收稿日期]2014—02—28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B13234S:三明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A201223/Q [作者简介]邓捷(1972-),女,福建厦门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舞蹈与舞蹈教学. 172 邢台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 味和人生感悟。尽管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创作需要了 解历史舞蹈的艺术形态,但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才 更能体现编者自己对舞蹈内涵的体会。也就是说, 优秀的当代中国古典舞编者应该在前入舞蹈编创的 基础上进行自己的个性化创造。这种创造不是对历 史舞蹈形式的照搬,而应该借助古典舞的艺术形态 表现当代人的审美内涵和情感。 例如当代古典舞 秦王点兵》是由陈维亚老师 根据秦兵马俑改编创作而成的,舞蹈语言刚劲有 力,表现中华男儿驰骋疆场,勇往直前的英勇形 通过对两部舞蹈作品的欣赏,让人们感受出迥然不 同的舞蹈文化氛围。这也正是当代中国古典舞题材 的优势所在。尽管现在舞蹈界有人提出,当代中国 古典舞要融入现代生活元素,但是笔者认为,古典 舞重点在“古典”二字,它是一种古典艺术的表现 形式,其动作素材必须要反映中国文化的传统。例 如古典舞((新生》以吸毒者战胜自我,重获新生为 题材,用舞蹈元素反映了毒品带给人类的危害,尽 管舞蹈中采用了大量现代语言,也有一定的现实警 示意义,但是因为缺乏古典舞的本质特色,因此给 象。编者在创作该舞蹈时,从秦兵马俑入手,创作 出了五指并拢,肘部屈折等具有棱角顿挫感觉的舞 蹈动作,更借助这样的动作表现出了战士勇敢的气 魄,从而使得舞蹈语言个性鲜明,独具特色。再如 踏歌 ,舞蹈家孙颖借鉴古代汉画砖的造型,表 现了汉魏时代瑰丽奇妙的舞蹈风格,塑造出柔美优 雅的女子形象。这个舞蹈的创作,就是编者在历史 资料匮乏的情况下,糅合了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结 合民间舞蹈创造而成的。这两个舞蹈都有中华文化 的积淀,但是一个雄浑壮伟,一个婉约娇柔,具有 各自独特的舞蹈语言。 舞蹈不是单纯的运动形态,而是一种审美形 态,更是一种舞蹈语言。舞蹈创作首先是舞蹈语言 的创作,而舞蹈语言必须来源于民族文化的长河 中,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中,筛选出适合所 编创舞蹈的语言。舞蹈创作如果离开了中华民族的 文化背景,也就不能淋漓尽致地体现舞蹈语言,其 舞蹈创作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当代中国古典 舞的创作,只有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才能形成 独特的古典舞语言。 二、题材创作上的意境营造 当代中国古典舞有着独特的题材,而这些题材 的创造选择对舞蹈的风格意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舞蹈题材范围 历史故事和历史战争成为古典舞题材的首选。 如 木兰归》、 谢公屐 、 ((梁祝》等,古典舞 剧(丝路花雨》、 仿唐乐舞 、 铜雀伎》等都 取材于中国的历史。当然,有些看似是当代古典 舞,但是却脱离了古典舞的民族历史文化属性,如 古典男子舞 冲 ,就仅仅注重了舞蹈动作的设 计,古典舞的民族属性表现不够明显。 (二)舞蹈的题材优势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题材选择一定要来源于中华 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从历史长河中汲取营养。当代 中国古典舞能够利用舞蹈反映中华璀璨的历史文 化,这也是古典舞题材较之其他舞种的优势所在。 例如: 秦王点兵 表现了中华男儿自强不息,大 无畏的精神。再如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当代 古典舞金奖 踏歌 ,则表现踏青少女的娇柔可 爱,把少女自由浪漫洒脱的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人一种边缘的不舒服感。 作为古典舞编创者,在进行历史题材古典舞蹈 编创时,总会加入自己的情感因素,因此应该辩证 的运用这些历史题材,既要有历史文化的厚重底 蕴,也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三、舞蹈形象创作的意境营造 任何作品都很重视艺术形象的塑造,当代中国 古典舞也不例外。舞蹈有着很大的自主发挥的空 间,但是这并不代表舞蹈艺术形象的创造就不受拘 束,这些艺术形象也要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被人 们接受和认可,并且体现出人物个性鲜明地性格特 点和形象风范。例如2007年春晚的舞蹈 小城雨 巷 ,这个舞蹈取材于诗人戴望舒的 雨巷》,反 映江南小镇烟雨漾潆中撑着油纸伞的艳若桃花的姑 娘们,行走在青石板路上的形象。但是,舞蹈形象 却是撑着油纸伞,穿着开又旗袍,走着夜上海歌女 步态。这如何让人们联想起江南少女的温婉可人, 轻柔淡雅呢?中国的吴越文化背景是什么?是江南 四大才子的风流儒雅,是李清照的千古清愁;是柳 如是、董小宛的荡气回肠;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 八相送,化蝶起舞的千古传奇。舞蹈的背景应该是 江南古镇,远离城市的喧嚣,雨滴打在青石板路上 的恬静,空气中的清爽干净,石拱桥上,少女回眸 一笑,淡淡的清愁和空灵就弥散开来,这才是人41"] 心中的江南文化和江南形象。由此可以看出,编创 者主观创造的形象,因为脱离了所反映题材的文化 背景,从而产生错位。 古典舞的形象创造,应把握历史文化背景,在 此基础上进行形象加工,使历史传承和现代创新高 度融合,产生深入人心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 象。例如舞蹈 金刚力士 中的金刚形象。编创者 在设计舞蹈形象时,阅读了大量有关金刚力士的资 料。金刚力士在印度佛教中为大力神,在中国为守 护天地四极的天神,被人们称为“四大金刚”。在 寺庙和壁画中,四大金刚的形象大都相貌凶煞,力 量强大。但是仔细分别也有一些差别,有的力量内 敛,有的张鼻瞠目,有的看起来较为温和,有的看 起来脾气暴躁,一种力量外显肌肉鼓胀,一种含蓄 刚健。因此在进行舞蹈创作中,要把这两种形象有 机融合,创设出刚柔并济的舞蹈形象。 邢台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 173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形象创造要有自己的特色, 不能千篇一律,要做到艺术和生活相结合,人文历 史和现代情感相融合。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创造,要 有历史文化的积累和对历史人文的感悟。正所谓 “境生于象外”,把编创者的独特感悟转换成人物 形象的塑造上来,通过舞蹈的语言、舞蹈形象、舞 蹈题材展现舞蹈表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等。 当代中国古典舞创作更应该有令人回味无穷的 意境。舞蹈语言、舞蹈形象都是为营造舞蹈意境服 务的。例如孙颖先生的古典舞蹈《谢公屐)),通过 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登山时的鞋子,表达出当时文 人的潇洒空灵、放荡不羁的情怀,象征了中国文人 的气度风骨。舞蹈运用大开大阖,潇洒飘逸的舞蹈 动作,表现出文人墨客的放浪形骸,内在才情以及 “宁固穷以济意,不屈委而累已,既轩冕之非荣, 岂组袍之为耻”的睥睨天下的洒脱,体现了中华民 族文人志士的铮铮傲骨,让观众进入到魏晋时代竹 林雅士的情怀中去。再如古典舞 寻根述祖谱华 风》中的 戍卒乐 中的舞蹈形象戍边战士,身在 凄苦的边疆,却仍然心怀快乐,从而让观众体会出 战士们伟大的奉献精神和乐观主义生活态度。 古典舞的设计,需要编创者根据不同的人物采 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即运用不同舞蹈语言以符合所 表现的人物形象,这样才能给观众留下无穷的想象 空间,达到“舞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舞蹈 肢体优美的低层面,而应该借用舞蹈的形式让观众 体会出舞蹈中蕴含的生命体验。这正如文学作品中 所说的“有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林黛玉”,每个人 都能够根据自己对舞蹈的观看,产生属于自己的独 特体验。例如古典舞 踏歌))面对风姿卓绝,曼妙 无双的踏歌少女,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 体验,观众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产生或者对江南美景 和风土人情的渴望,或者回归自然地向往。很难想 象,如果一个舞蹈不能留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将是 个多么枯燥的舞蹈。当代古典舞,所需要的就是 把舞蹈艺术和舞蹈意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 当代中国古典舞意蕴无穷。 总之,舞蹈语言、舞蹈题材,以及舞蹈表现的 历史背景和所反映的丰厚历史文化,成为当代中国 古典舞编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语言是 载体,舞蹈的题材是舞蹈产生的土壤,舞蹈形象是 舞蹈成就的葱绿生机。只有把这几个方面很好的结 合运用,舞蹈才能产生应有的艺术价值,营造完满 的艺术境界。每一个当代中国古典舞编创者,只有 通过不断参悟历史文化,增加人生感悟,才能用舞蹈 语言表现民族精神的灵魂,也才能赋予舞蹈以生命。 一参考文献: [1]肖艳华.论舞之意境美[J].福建教育学院报,2007,(2). [2]林碧映.试论当代古典舞的意境美[J].成宁学院学报, 2011,(4). 【3】于平.当代古典舞与雅士文化【M]岩林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