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哑巴英语”
作者:张建华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5年第03期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空前突出,这就需要对英语学习重新定位,过硬的知识是必须的,但能力的培养尤需注重。所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被放在了首位,而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能否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学习一种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语言具有双边性。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信息输入——学习语言的主渠道,又是信息输出——使用语言的主渠道,它们是语言交际的四种基本手段。“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能力。在民族地区汉、哈语言共存的环境下教学外语,听力的培养更为困难。 一、常见的学生听力理解障碍
1.语音、语速障碍。语音障碍包括语音、语调及各种朗读技巧方面的障碍,如单词重音、语句重音、音的省略和同化、连读以及不完全爆破等等;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高低。语速障碍是指学生理解速度或记录速度跟不上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从而影响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而最终导致学生出现“哑巴”式英语。
2.听力习惯障碍。听的主要目的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内容和思想。在听的过程中关键是尽力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方法和习惯上的不良行为,试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有的学生不能用英语思维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母语,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还有部分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不会抓住关键词,不会迅速做记录,从而难以把握住全文的主要信息。
3.文化背景知识障碍。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学习英语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和熟悉英美国家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时便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如两篇难度相当的听力材料,一篇介绍我国的中秋节,另一篇介绍西方的万圣节,前者听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因为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学生非常熟悉,有助于理解;而后者,听起来较难,理解起来就更难,因为学生对万圣节情况知之甚少。
4.心理因素及外部环境障碍。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状态时,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有些听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对听力缺乏信心,总觉得听力很难,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久而久之,这种畏难情绪无形中设置了信息输入的屏障,降低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听力材料的理解;还有些同学一旦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烦躁不安,也会对听力材料的理解产生障碍;另外,外部环境的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响,如室内外噪声、放音设备的质量、声音的大小、录音的清晰度等,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干扰因素。 二、加强听力训练的方法
1.造氛围,扩大听的渠道。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充分的、以理解内容为目的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决定整个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传统教学中,听的活动一般局限在以句型、对话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量明显不足。而平时做的听力技巧专项训练,多是测试性题目,目的性太强,做得多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倦、排斥,甚至反感,从而使学生失去对听力的兴趣。
2.设情景,激发听的欲望。初中英语听力的培养应做到视听结合,积极培养利用情景获取信息的能力。这里的视听结合是指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师的动作、表情、投影等直观手段来创设语言情境,模拟场景。通过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听力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强化刺激,加深记忆。而不是边看文字材料边听,因为这种视听结合会助长听觉对书面文字的依赖,也不符合听的真实性。
3.授方法,提高听力水平听力。(1)识别技能,即识别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知识的技能。使学生能辨别出听力材料中多数单词的词义,组合成的词组意义,同单词在此处的具体义项,能听懂对话里一些明显的连读、典型句型等。(2)预测能力,即对将要听到材料的语句成分的预料和内容情节的期盼和估计,以及根据上下文对熟悉或者没听清的内容部分进行猜测,也就是根据所听材料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的能力。比如,教完Shopping这个单元后,做听力练习,可先让学生预测一下,会有哪些方面的内容或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会有Time,Who,How much,How about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听的过程中没听清买了什么,可鼓励学生根据下文的有关句子“How about this blue one?”“How much is the blouse?” ……推理判断出买了一件蓝衬衫。预测能力的培养,对刚接触英语的初中生特别重要。
4.稳情绪,减少障碍。(1)听前介绍背景,或者出示画面,帮助学生熟悉材料,降低难度,还可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和动机。(2)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和适当的检测方式,减少“威胁感”。所选材料应注意知识性和语言的地道性,内容的难度,说的速度,语体等要适宜,以学生能听懂基本内容为前提。检测方式也要追求灵活多样,难易结合。(3)能宽容地对待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多引导,多鼓励,少批评,切不可挖苦,嘲讽,使学生“轻装上阵”。(4)合理的把握听的时间,因为初中生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短,易疲劳。所以听的时间不宜过长,而且应动口、动手、动眼相结合,以减轻疲劳。(5)创设轻松、舒适、优雅的学习环境,听力练习中如果能来一些轻柔的背景音乐,加上教师柔美真诚的鼓励话语,这样学生能不发挥最佳水平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