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班 重点班
命题人:刘建兴 审题人:高三地理备课组 2016.9.11 一、单项选择题。(共31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3分)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11-12题。 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某年3月P地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P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现在有个网络流行词语叫“屌丝逆袭”,而在河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有叫“河流的逆袭”。河流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侧河流抢夺过来,使原来流入其它流域的河流改向流入切穿分水岭的河流,这种现象叫河流袭夺。左图到右图为某河流袭夺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发生袭夺前 发生袭夺后
5.下列关于袭夺河与被夺河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①流量大的河流袭夺流量小的河流;
②侵蚀力强的河流袭夺分水岭另一侧的河流; ③弯曲河道的河流袭夺平直河道的河流; ④河谷地势较低的河流袭夺河谷地势高的河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2)图中最终可能发育成为湖泊或者沼泽的河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若该地位于36°纬度附近且观测发现,该地受季节性盛行西风影响,则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河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
B.该地山麓自然带可能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该地山麓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 D.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8.8. 关于P、Q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降水均集中于夏季 B. 植被均为落叶阔叶林
C. 降水量差异主要受地形影响 D. P—Q体现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9. 与图中Q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①城地势低于海平面,四周以高高的河堤保护起来。每年6~10月,①市常受飓风袭击,当地居民密切关注风向,风向决定了M湖面水的流向,湖泊水流向决定了该市水患风险度。
10.当飓风中心位于②处时,①市吹( )
A. 偏南风,水患风险大 B. 偏北风,水患风险小
C. 偏南风,水患风险小 D. 偏北风,水患风险大
11.该地建设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其
最主要目的是( )
A. 减轻海洋运输压力 B. 避免海浪危及水运 C. 减轻城市水患威胁 D. 形成内河运输网络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读图回答12~14题。
12.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ab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
13.关于图中甲丙两处地形成因与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为背斜山 B.丙处向斜成山 C.甲处向斜成谷 D.丙处背斜成谷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比丙处先看到日出 B.甲处河流向南流
C.乙处比丁处流水侵蚀作用强 D.乙处降水量远远大于丁处
下图为“我国某地质勘探队依次钻取的地下岩芯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示甲、乙、丙三个岩芯是沿一直线钻取的,据此可以判断该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16.下列关于图示甲、乙、丙三个岩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处地表可能发生过侵蚀现象 B.乙处可能储存地下水 C.丙处地表岩层有缺失 D.乙处适宜开挖隧道 图3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18.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①泥沙沉积 B.②岩层断裂 C.③侵蚀作用 D.④水平挤压 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奇特,主峰天柱峰(图1)如巨柱擎天,飞来峰(图2)上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图3),峰雄石奇,是我国5A级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据此回答19-20题:
19.飞来石来自于( )
A.冰川漂砾 B.火山弹 C.陨石 D.花岗岩风化 20.天柱峰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断裂——抬升 B. 沉积——侵入——隆起——侵蚀 C.板块碰撞——火山喷发 D.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地貌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题。 21.P、Q、R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 )。 A.713、714、715 B.711、712、713 C.715、713、714 D.714、711、713 22.图示地貌可能是( )。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
地转偏向力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水平运动时才产生,它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读某河流水系图,完成题。
23.在河流A处逆水行船,仅从节省动力角度考虑,船的航线应选在( )
A.靠近河中心航行 B.航道最深处航行 C.靠向逆水的右岸航行 D.靠向顺水的右岸航行 24.当图中B支流的源头和该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同时迎来日出,此时期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澳大利亚北部草木枯黄 B.黑龙江冰封河面,雪景迷人
C.印度半岛气候凉爽干燥 D.非洲大草原上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 读我国西部某区域水系图(图5),回答题。
25.两河流流经地区的最可能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有褶皱无断层 B.有断层无褶皱
C.无断层无褶皱 D.有断层有褶皱
26.计划从图中的M到N修建一条公路,假设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四个方案中最合
M 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N
图5
下图为澳大利亚某地临近海岸线的“岩塔荒漠”景观,许多石灰岩塔坐落在漫漫黄沙之中。环顾这片黄沙的周边,却有不少绿色植物。再细细追踪,这片沙地上还发现了硬叶林的古遗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7、“岩塔荒漠”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右图澳大利亚的(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8、“岩塔沙漠”景观的形成过程可能为( ) A.固结成岩一内力抬升一风化侵蚀一风力沉积 B.固结成岩一内力抬升一流水溶蚀-海浪沉积 C.固结成岩一流水溶蚀一内力抬升一海浪沉积 D.固结成岩一风化侵蚀一内力抬升一风力沉积
展线是铁路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的一种修筑形式,通常以延长、伸展的铺设方法来避开地形的不利影响。下图为某地铁路的展线示意图及局部实景照片。回答题。 29.图中,①②③处铁路路面平均海拔由高到低排序最可能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30.图中P建筑物的主要功能是( ) A. 排水 B.固坡 C.野生动物通道 D.稳固铁道路基
31.拍摄图中实景照片时,相机镜头朝向( ) A.东方 B. 南方 C.西方 D.北方
二.综合题(17分)
32.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区内有我国规模最大的雅丹地貌区。
雅丹原是维吾尔族语,意为“具有陡壁的土丘”;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土丘景观(如图2所示)。
材料二 图1区域生产的枸杞具有颗粒大而饱满,肉质肥厚而核少,色泽鲜艳而味甘等特性,且富有氨基酸、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图中M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
(1)简述图1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解释雅丹地貌的成因。
(2)分析图1区域种植枸杞不利的自然条件。
(3)说明M市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丰城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地理第三次周练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3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答案 二、综合题。(17分) 32. (1)简述图1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解释雅丹地貌的成因。
(2)分析图1区域种植枸杞不利的自然条件。
(3)说明M市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丰城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地理周练参考答案3
一、选择题。
BBCAC CBCDD BABCB DADDB CACAD BBADA D 二、综合题。
(1)高原盆地,四周山脉环绕(2分);地势中低周高(2分)。 气候干旱区,定向风的长期吹蚀(2分)。 (2)地势高,热量不足(2分);降水少,水源短缺(2分)。 (3)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光照强烈(2分),可利用太阳能发电、供热(2势高,风力大(2分),可大力发展风电(2分)。 一、选择题。
BBCAC CBCDD BABCB DADDB CACAD BBADA D 二、综合题。
(1)高原盆地,四周山脉环绕(2分);地势中低周高(2分)。 气候干旱区,定向风的长期吹蚀(2分)。 (2)地势高,热量不足(2分);降水少,水源短缺(2分)。 (3)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光照强烈(2分),可利用太阳能发电、供热(2势高,风力大(2分),可大力发展风电(2分)。
一、选择题。
BBCAC CBCDD BABCB DADDB CACAD BBADA D 二、综合题。
(1)高原盆地,四周山脉环绕(2分);地势中低周高(2分)。 气候干旱区,定向风的长期吹蚀(2分)。 (2)地势高,热量不足(2分);降水少,水源短缺(2分)。 (3)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光照强烈(2分),可利用太阳能发电、供热(2势高,风力大(2分),可大力发展风电(2分)。
一、选择题。
BBCAC CBCDD BABCB DADDB CACAD BBADA D 二、综合题。
(1)高原盆地,四周山脉环绕(2分);地势中低周高(2分)。 气候干旱区,定向风的长期吹蚀(2分)。 (2)地势高,热量不足(2分);降水少,水源短缺(2分)。 (3)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光照强烈(2分),可利用太阳能发电、供热(2势高,风力大(2分),可大力发展风电(2分)。 一、选择题。
BBCAC CBCDD BABCB DADDB CACAD BBADA D 二、综合题。
(1)高原盆地,四周山脉环绕(2分);地势中低周高(2分)。 气候干旱区,定向风的长期吹蚀(2分)。 (2)地势高,热量不足(2分);降水少,水源短缺(2分)。 (3)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光照强烈(2分),可利用太阳能发电、供热(2势高,风力大(2分),可大力发展风电(2分)。
分);地
分);地
分);地
分);地
分);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