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老实与信任
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多重功能和奠定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是极为深远的。一个人小学阶段熟读过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耳熟能详,影响人一生。进入新课程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更多地从关爱学生生命开展的基点着眼,而提倡个性化阅读、启发自由感悟和注重生命体验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充分地依托课文的教育因素,重视价值观的导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鼓励质疑,引导发现。“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场的。〞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自主探究的源头。设计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造成认知的冲突,从而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在?老实与信任?一课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老实指什么?信任指什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进展质疑:“此时,你的头脑中对什么最感兴趣?〞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的自我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有价值的、与文章中心有关的重点问题,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就调动了。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质疑的能力,翻开了学生的思维,确定学习的目标,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对价值取向的探究欲望。
二、感悟课文,激发体验 。让文章本身去教育学生,使他们在多读多思中去自悟自得,大可不必太拘泥于“搬运〞别人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硬塞给学生,因为这样的效果并不见得好。在?老实与信任?精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围绕“‘我’的老实表现在哪里〞这个话题让学生在读中勾画、理解、感悟;提出“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作者留下联系的字条真傻〞这一引起争论的话题是学生在议中领悟,走进课文,与文本对话,从课文中找出理由,感受到了“我〞的老实、光明磊落、不逃避责任,为进一步升华认识铺路搭桥。在“作者的老实还表现在哪里〞是使学生感悟到“我〞的认错、认赔,意脉贯穿,自然地牵出小红车主人的“感动、感谢〞,水到渠成地造成“我〞与他合龙之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体验到课文其中饱含着人文教育——“在这世界上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老实与信任〞的人生哲理。真正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课文把学生引导到知识的海洋遨游,撷取知识的珍珠,思考人生的哲理。学生在读中悟理,汲取做人的精华。
当然,课文价值导向不能使学生仅仅局限于对文本的价值取向的认识,但有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点缺陷的真实远比强行统一的完美更有价值。在课堂阅读过程中应当宽容学生的心灵感悟与自由表述,师生在平等对话的根底上加以及时导向与点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会做智慧之人,善良之人。这一切一定能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记忆和无法重复的生命体验。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