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以“三全育人”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创新

以“三全育人”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创新

来源:世旅网
以“三全育人”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实

践创新

摘要

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载体。从“三全育人”视域角度出发,归纳现阶段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过程中全员性、连贯性以及多元性不强等问题,探寻工作效率提升新路径,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关键词:“三全育人”;就业指导服务;大学生;精准就业

高校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受到新时代背景下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熏陶的重要群体,肩负着推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的重要使命。而高等院校作为培育大学生的重要载体,搭建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平台,肩负着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发展,人口不断增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高校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同时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压力也在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一现状在现实中为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但“一带一路”倡议、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颁布使社会经济发展仍保持良好势头,这也为广大高校学子的未来发展带去了更多福音。因此,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背景下,在落实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同时,对具体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应深入渗透“三全育人”的思想理念,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这对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水平与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新时代“三全育人”内涵

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针对育人过程分别从主体、时间、空间三个维度做了相应阐释,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予以生动的解答。“三全育人”的出发点是培养人,中心是“育”,重心是“全”。“三全育人”的首要内涵是针对育人主体层面的全员育人,具体指社会、高校、家庭、学生等层面协同发挥作用;其次是针对时间层面的全程育人,从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一刻直至毕业离开校园,各个时间段环环相扣;最后是针对空间层面的全方位育人,即教育的出发点及过程中运用的方法与手段,这也强调了育人的全面性,三个层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为教育教学及育人质量提供了“三重保障”。“全员育人”不仅指高校里的全体员工,立足本职岗位,配合全局,建立完整的育人体系,还包括家庭、社会、学生等社会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一个“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全程育人”主要是强调:从大学生入学到高校毕业的整个大学阶段,针对不同的学生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全方位育人”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入各种教育载体之中,既有课堂的教育又有课外活动的熏陶,既有显性的教育又有隐形的教育,同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要牢牢占据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开拓教育途径,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构建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地融入学生生活学习的每一个角落。“三全育人”要求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者的融合形成整体优化的育人合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

二、“三全育人”理念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关系

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高校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教育手段,“三全育人”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也可以为“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提供适宜的孵化环境。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等十个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作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与服务育人的重点实施环节,也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细落小落实的有效载体。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离不开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人员的通力配合,同时该项工作也应像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一样始终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

从入校的第一天起至离校的最后一天,应在不同时期不同时间节点解决不同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牢固树立大学生的就业目标,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以“三全育人”思想重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1、高等院校、社会、家庭“全员”协同合作,提升就业指导水平

“三全育人”思想中“全员育人”是指学校中的所有部门及教职工、家庭中的父母亲人和社会中的相关企事业单位、机构都负有育人的职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学校是开展教育指导工作的主要阵地,社会是进行充分实践并验证学校教育效果的实验平台,家庭是协助开展就业指导同时对学生进行就业压力疏导的重要辅助。

2、开展“全过程”教育指导,夯实就业指导根基

“三全育人”思想中“全过程育人”是指在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落实育人工作。高校就业教育指导工作体系的时间跨度也应贯穿于本科群周期,从学生大学入学到毕业,从日常在校到假期离校,从平时学习生活到相关竞赛活动,最终构建成为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层次性、长期性的完整的工作体系。

3、开展理论实践结合的“全方位”就业指导,丰富就业指导内涵

“三全育人”中“全方位育人”是指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大环境中,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措施对大学生开展“全方位”育人工作,因此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也应开展理论实践结合、线上线下同步、不同单位协同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以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等人员或部门为主导,形成由前期的生涯规划教育、中期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后期的就业择业教育指导与压力疏导构成的教育体系;以学校就业中心为主导,开展全面的就业信息系统使用培训、签约与违约等就业基础流程培训、定期对学院进行就业情况调查等,在学校内部形成就业教育指导、就业实践统筹、就业压力疏导并进的就业指导体系;在企业单位以专业技术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为主导开展实践为主、教育为辅的就业实践教育工作;在家庭以父母为主导开展压力疏导为主、就业指导为辅的就业心理帮扶工作;学

生自身通过课堂或“慕课”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参加生涯规划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模拟招聘会等活动,线上线下同步,理论实践结合,不断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学校还担负着联系社会企业单位和家庭的重要责任,最终形成三者高度统一、相互适应、有机结合的“全方位”就业指导体系。

参考文献

[1]韦士心.“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提升路径[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3):105-108.

[2]黄海.新时期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3):57-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