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来源:世旅网
现代医药卫生2014年9月15日 第30卷第17期JModMedHealth,September 15,2014,Vo1.30,No.17 意选择一次性吸痰管,管直径不能过大[9],插入时要避免伤及呼吸 道内黏膜,吸痰管在呼吸道中停留时间最好控制在15 S内,同时 不同时机气管切开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0): 41.42.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采用适当力度的拍背等辅助动作,使患 者顺利排出痰液[101。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 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1=1腔清洁,防止口腔细菌、病毒的感染,勤 洗手.保证饮水杯等卫生干净,减少与病菌的接触,避免术后感 染。若出现了异常的感染症状,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并将感染状 [2]Trouillet儿,Luyt CE,Guiguet M,et a1.Early percutaneous tra— cheotomy versus prolonged intubation of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after cardiac surgery:a randomized tiral【J].Ann Intern Med,2011,154(6):373—383. 【3】李丽莉,叶茂.人工鼻在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中 的应用f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5):6_8. [4]袁相秋,杨华园.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176例术后血痰预 防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0):68—69. [5]和云珍.重症监护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研究进 展【J].全科护理,2011,9(29):2702—2703. 【61李玉芳,李玉荣.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体 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177.178. [7]AdachiM1,TaniguchiH,TohdaY,eta1.The eficacy fandtolera— bility of intravenous montelukast in acute asthma exacerbations 况反馈给医生,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由医生决定使用何种 抗生素进行合理治疗[11],处理感染的过程中应更加注意无菌操作, 严格监控,避免再次感染而增加患者术后恢复的难度。 在综合护理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监控患者的临床表 现。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并将其反馈给医生.协同医生共同采取正 确合理的操作以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医护人员要及时与 患者沟通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感受。手术前要缓解患者的紧张、 忧虑情绪,手术中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仔细观察并合理处 理患者的不适 ,术后要将恢复期应该注意的问题详细告知患者, 保证患者及其家属熟悉注意事项。护理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无 菌操作,所有规定的注意事项严谨执行,对患者自身恢复中出现 的问题,要指出并加以指导。气管切开术术后患者呼吸依靠插管, 插管连接了内、外环境,任何情况未安全处理都有可能造成患者 的肺部感染。所以采取正确得当的术后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有至关 重要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经验,熟悉吸痰操作等具 体实施步骤,熟练操作。 对ICU患者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有丰富的经验。护理人 员的业务水平业对患者术后的治疗有一定影响,护理中要多与患 者沟通,了解患者具体的患病情况和心理感受,对患者的心理感 受正确合理分析。减少消极因素的影响,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避免 in Japanese patients[J].J Asthma,2012,49(6):649—656. [8】朱红珍,熊荣红.预见性护理在降低ICU非计划拔管中的效 果观察『J1.护理研究,2010,24(11):998-999. [9]Lorente L,Jimrnez A,Roca I,et a1.Influence of tracheostomy on 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the catheterization of jugular vein by posteiror access[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1,30(9):1049—1051. [10】杜育刚,曾杏梅,黎敏.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分析叨.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4):421-423. [11]de Mestrla C,Iqbal S,Fong N,et a1.Impact fa ospecialized mul— tidiseiplinary tracheostomy team on tracheostomy care in critically 肺部的再次感染。总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练处理排痰困难等 术后不适症状.是减少气管切开术患者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保 证综合护理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ill patients[J].Can J Surg,201 1,54(3):167-172. [12】伍爱芳,段红萍,卢佳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呼 吸道护理f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45—46. (收稿日期:2014—04—26) [1】王洪亮,谢永胜,马传青,等.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 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杨 丽(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重庆402560)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在促进脑卒中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12月收 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 中医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Karnofsky预后 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生 活质量。 【关键词】 中医护理学;康复护理;卒中; 生活质量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4.17.0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519(2014)17—2663—03 手段来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促进患者回归社会,一直是护理工 作研究的热点。本院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综 合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1. 。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中 老年人.严重影响了我国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脑卒中作为一种 社会公共疾病,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医疗技术的发展降低 了患者的病死率,但致残率依然很高。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5~12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 作者简介:杨丽(198l一),女,重庆铜梁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脑病科护理等相关工作;E—mail:yanglibh1@163.COB。 现代医药卫生2O14年9月15日 第30卷第l7期JModMedHealth,September 15,2014,Vo1.30,No.17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 l7例;年龄43 74岁,平均(58.8 ̄16.5)岁;首次发作15例,2次 发作l8例,3次以上发作7例;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12例, 高中l0例,大学及以上3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 43~75岁,平均(59.1+15.8)岁;首次发作l4例,2次发作17例, 3次以上发作5例;文化程度:小学9例,初中l3例,高中9例,大 学及以上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发作次数等一 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关于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引;均经头颅CT及磁共振成像(MRI)确诊;脑 卒中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病情稳定;家属及患者均 履行知情同意手续;75岁及以下;肌力下降,有肢体功能障碍;意 识清醒,能够配合治疗。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有心、肝、 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血管性痴呆、精神病史、有意识障碍 者;有严重情感障碍、聋哑人或失语等不能完成或配合实验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人院后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病情观察、皮肤护理、随机健 康教育、康复训练(肢体、语言)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 中医综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3.1情志护理 脑卒中患者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心理负担 较重[41。患者人院后,护士应主动加强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阁。 通过不良心理进行评估,按照不同分型进行针对性的言语安慰。其 中肝气郁结型患者多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胸闷喜太息等, 护士应以和蔼、冷静的态度满足患者的需求,顺情解郁,调畅气 机;心肾不交型患者多表现为惶恐不安、心烦失眠等,护士在术后 以鼓励、安慰为主,采用康复实例,帮助其建立康复信心,以怡情 快志,鼓气畅情,调养心。肾;心虚胆怯型患者多表现为失望抑郁、 心悸不宁,护士应对此类患者多采用心理疏导、劝解.以乐观积极 的情绪感染患者,以喜胜悲,畅情养心,使气血调和、脏腑正气增 强 。通过情志护理缓解不良情绪,坚定患者的治疗信心。 1.3.2针灸护理头部取百会、人中;上肢取曲池、内外关、合谷; 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脚部取太冲。选用无菌针灸针 (华佗牌一次性毫针;0.32 minx40.00 mm),采用捻转手法进针,体 针直刺进针.以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周围放射为佳,操作采用提 插、捻转手法,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用补法。将提前制备好的长 约5 cm的艾柱套于针尾部,点燃施灸。以患者感温热但无灼痛为 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停止针灸。待艾 柱烧完后除去灰烬,每针灸1柱,施灸后留针30min。 1.3.3按摩护理上肢按摩患者取仰卧位,按摩手法为拿捏和揉 按,穴位有天府、曲泽、手三里、内关、外关以及合谷等.按摩时亦 包括患侧上肢的肌肉。下肢按摩患者取仰卧位,按摩手法为捏压, 一手拇指、食指分别捏压患者的双膝眼穴。另一手拇指按压昆仑 穴,食指按压足三里,然后依次揉按伏兔、血海、梁丘和阳陵泉。并 采用滚法从大腿根部沿着股四头肌向下经膝关节、小腿外侧至 足背 1.4评价指标 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该量表 内容包括:进食、穿衣、修饰、洗澡、上楼梯、如厕、活动(步行)、转 移(床、椅)、排便控制。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自理能 力越强。预后:采用Karnofsky预后评分,包括从正常状态到僵死 状态不同程度的10项评定内容,每项10分,满分为100分 、于 6O分为依赖级,60—8O分为半依赖级,8O分以上为非依赖级 依 从性 :评价患者对康复治疗、护理有无积极的需求和康复护理的 主动配合程度,康复期间有无放弃治疗的举动和出现并发症后有 无抵触情绪,护士及家属的鼓励是否对患者产生效果:每个方面 评分0 10分,由责任护士和陪护护士共同评分,满分100分。护 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共包括20个条 目,8个方面,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前2种计人满意度。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 资料以面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治疗依 从性分值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注:一表示无此项。 2.2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两组患者人院时的Barthel指数、 Karnofsky预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 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Karnofsky预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s(分)] 注:一表示无此项。 3讨 论 近年来,中医护理在各科室的应用较为广泛,并卓有成效。脑 卒中在祖国医学中归为“中风、卒中”。病机因素有虚、瘀、痰、火、 风、气、血七端,在治疗上多应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之法㈣。为提 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本院神经内科在常规护理上实行简便 廉效可行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主要有情志护理、针灸护理和按 摩护理,三位一体。其中情志干预用1种或多种情绪去调节、控制、 克服另一种或多种不良情绪,宣泄患者的抑郁、忧闷的情绪,消除 不良情志因素,使心理情志开朗畅达,脏腑、经络达到阴阳平衡, 气血调和。针灸可畅经络、行血气、利关节、醒脑开窍、活血化瘀、 疏通经络,不仅能够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刺激人体大脑皮质产 生电活动,以诱发肌张力或缓解肌张力.改善肢体运动障碍,而且 可以增强大脑皮层运动区的输入信号.促使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兴 奋,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中的建立,改善脑及全身组织神经细胞 的机能状态_ll】。穴位按摩是传统中医治疗手法,有疏经通络、行气 活血、扶正祛邪的功能。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的营养状 态_】2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康复积极性较高,效果较好,护 理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翠芳.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5):4562.4563. 现代医药卫生 2014 ̄-97q 15日 第3O卷第17期 J Mod Med Health,September 15,2014,Vo1.30,No.17 【2】厉红.舒适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中西医 结合杂志,2010,19(6):745.746. 【3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 要点fJ1.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380. [8]周梅.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 2011,51(20):60-61. 【9]朱业智,魏进莲,余秀萍.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 体功能恢复的影响fJ].护理研究,2012,26(28):2647.2648. 『4]石君杰,徐发莹,陈树婷.古代中医情志相胜的心理疗法初探『J]. 江西中医药,2010。41(4):l2—14. 【10]周桂兰.脑卒中康复期中医护理总结[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28(7):598—599. [5]叶迈蕴,郑淑智,张孝琴.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 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l,27(3):9—10. 【6】徐艳,时恒屏,蒋海华.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情感障碍及日 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0):5l一52. [11】王伟敦,丁自勤,陈慧珍,等.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早期介入对 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1.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 (2):147—149. [12]谷敏.穴位按摩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观察fJ1.上海 护理,2011,11(4):39_40. [7]李发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研 究fJ1.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295—297. (收稿日期:2014—04—28) 护理教育在预防糖尿病足中的应用研究 李 丹(乐清市第五人民医院,浙江乐清325615)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教育在预防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 治的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足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糖尿 病足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糖尿病足的强化护理教育。护理前后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足认知及 足部护理评分,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教育前,两组患者糖尿病足认知评分及足部护理异常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P>0.05);护理教育后,观察组糖尿病足认知评分由(19.22+_6.13)分升高至(33.29+_5.82)分,对照组由(18.72± 5.67)分升高至(26.78±4.98)分,观察组的糖尿病足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的足部 护理异常评分由(17.2+-3.2)分降低至(10.2+-2.8)分,对照组由(17.9±2.9)分降低至(14.0+3.5)分,观察组的足部护理异常评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的强化护理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知,提 高足部护理质量,有利于该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教育,护理;糖尿病;糖尿病足;综合预防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4.17.0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519(2014)17.2665.02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糖尿病足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在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足部因为神经病变导致下肢保护功 能下降,双足痛觉、触觉、温度觉减弱或者消失,大血管及微血管 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糖尿病病足强化护理教育干预,具体方 法如下:(1)普及、指导糖尿病基本知识。通过一对一、集体授课、 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病因、治疗、足部 护理等常规护理知识。(2)饮食指导。根据患者身高、体质量、体力 病变导致动脉灌注不足,皮肤容易受损伤而发生溃疡、感染,甚至 坏疽的一种危险病变_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是 目前糖尿病患者致残及致死的重要原因,发生坏疽时难以治愈, 多采取高位截肢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 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也对社会产生了一系列严重负 面影响口。如果患者能够较早认识到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做好足部 护理.及时发现足部问题,及时就诊,基本上可以避免截肢。目前, 活动、年龄等因素制订每日所需的能量,根据饮食喜好合理分配 饮食。(3)运动指导。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4) 生活起居指导。选择适宜的环境温、湿度,戒烟、酒,保持清洁卫 生。(5)调节情绪。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 护理教育在预防糖尿病足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 教育在预防糖尿病足中的应用,以期提供相关护理指导。 1资料与方法 患者的心理状态,组织形式多样的病友活动,开展病友支持教育, 介绍成功病例,传授护理经验,鼓励参加社会活动。(6)足部护理 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理解足部保护的重要性,注意保持足部卫 生:清洗足部的水温宜在37~40℃,清洗后尽量擦干,尤其注意脚 趾间的干燥:避免使用热水袋、电热器等直接足部取暖;避免赤 足:穿鞋前注意检查鞋内是否异常或有异物;选择合适的鞋袜,选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uo)关于糖尿病足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均 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能够进行正常语言交流沟通,具备一定学习 能力,且在知情同意情况下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O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 年龄(60.5+_13.1)岁;平均病程(10.3+5.6)年。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2例;平均年龄(61.3+12.5)岁;平均病程(9.7±6.1)年;两组患 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O.05),具有可比性。 择鞋底较厚并且鞋内柔软、透气性好的鞋子;指导患者掌握修剪 趾甲的正确方法:避免下肢创伤;正确处理胼胝、脚癣,定期检查 下肢及足部是否有损伤、红肿、变色等情况。 1.3 评价指标 护理前后参考田梅等翻的研究评定标准进行患 者对糖尿病足认知及足部护理评分。认知评分包括对糖尿病足认 知水平(6题)、早期筛查知识(3题)、日常足部护理知识和行为 作者简介:李丹(1978一),女,浙江乐清人,护师,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工作;E—mail:lidangs@126.t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