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消化系统疾病病例

消化系统疾病病例

来源:世旅网


病例一:

女患,36岁,时髦女性。夏日晚17:00来诊。

医生甲接诊

主诉:上腹痛3小时

现病史:病人3小时前参加同学聚会,进食凉菜、红烧肉。饮用啤酒餐后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疼痛呈阵发性,无放散,伴恶心,无呕吐。排黄色稀便3次,量不多。

查体:T:37.6℃ P:98次/分 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两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心率偏快,律齐,无瓣膜杂音。腹平坦,腹软,剑突下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稍活跃。

辅检:腹平透:未见异常。 便常规:黄色稀便,无脓、白细胞。

印象诊断:急性胃肠炎

处置:1.氧氟沙星 补液(5%葡萄糖500ml 、10%氯化钾10ml 、Vc 5.0)

2.留院观查。

19:00病人症状无缓解,自觉乏力。医生乙看病人。

问病史:食肉较多,啤酒两瓶。共餐他人无类似症状。无特殊用药史。

问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胆道疾病史。否认心脏病史。

查体:腹部无青紫斑,剑突下压痛(+)。肌紧张(±)反跳痛(-)。腹水征

(±),肠鸣音减弱。

辅检:ECG:大致正常。抽血化验血、尿淀粉酶,同时给予 654-2 注射液30mg 临时静点解痉治疗。

20:10病人突觉腹痛加重,伴一过性意识丧失,数分钟后自行缓解。

测血压60/40 mmHg 血AMY 498U 尿AMY 600U (血42-215,尿100-1200)

印象诊断: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疼痛性休克

急请外科会诊。

外科医生丙看病人

同意医生乙诊断,予多巴胺200mg临时静点抗休克,收入普外科。

普外科丁医生接诊,抗炎、对症止痛、继续抗休克治疗。

次日1:00病人出现小腹疼痛。

查体:血压:60/50mmHg 下腹部压痛(+)肌紧张(+)反跳痛(±)。

急请妇产科会诊。

妇产科医生询问月经史:停经近2个月。

行后穹隆穿刺术:抽出不凝血。血常规:WBC 11.5×109/L N 63% L 37% Hb 40 g/L 急诊手术,证实为 宫外孕破裂。

经验教训:

1.病人症状不典型,化妆掩盖贫血。

2.问病史不详细,查体不细,血压、贫血貌、先入为主、经验性错误(腹

泻)、受他人诱导、辅检不及时。

3.病情可逐步变化,因人而异,要动态观察,下诊断不能生搬硬套。

4.休克(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源性、过敏性)鉴别。

病例二

男患,42岁,

主述:呕血3小时

现病史:询知患者3小时前进食烤肉后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较剧烈,呕出食物残渣

及鲜红色血约1200毫升。自觉乏力,略头晕。急来我院,门诊以上消化道大出血收入院。平素有饮酒史,量不大。否认结核肝炎史。

查体:T:36.4℃ P:100次/分 R:20次/分 BP:100/65mmHg ,皮肤粘膜苍白,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口唇苍白,两肺阴性,心率快,律齐。腹软,上腹部轻压痛,肝脾未及,腹水征阴性,双下肢无浮肿。

诊断: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依据:呕血史

治疗:止血用药,(三腔管压迫?)

补充检查:

血型;血常规;肝功;离子;补液下行急诊胃镜 。

胃镜下食管下端粘膜撕裂

银夹止血后

病例三:

男患 ,50岁。2002-08来诊

主诉:慢性腹泻3年,加重2天

现病史:患者3 年前开始排稀便,排便前有腹痛,便后缓解。日3~4次,伴粘液,曾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近2天曾进食凉菜,症状加重,下腹部疼痛,日排便10余次,家属(本院职工)送来医院,医生欲行查体时,病人急去卫生间,排稀便一次。家属要求抗炎补液治疗。 门诊医生拟诊:胃肠炎

处置:氧氟沙星静点,糖盐水补液、补钾

交接班后,接班医生看病人,病人自述症状不缓解,查体:T:38℃ P:100次/分 R:20次/分 BP:110/80mmHg,腹软,全腹压痛(+),以下腹为重,肌紧张(±)肠音听不清。

胸腹联透:隔下游离气体

血常规:白细胞:18×109

外科手术:阑尾炎穿孔,腹腔较多脓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