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美国无人机领域的投入共34亿美元,2010年已经达到44亿美元。过去10年,美国无人机年均投入增速高达44%,并且这种高速增长趋势仍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美国在其《2011~2040年固定翼军机采购计划》中强调,为满足对持久飞行多用途情报、监视和侦察无人机的需求,“全球鹰”、“收割者”和“捕食者”等大中型无人机平台的数量将从2011财年的300架左右增加到2020财年的800架左右,这还不包括三军已经引进或将要引进的十几种小型无人机。2007年底,军机市场预测的权威机构蒂尔集团预测,未来10年全球无人机研发投入和采购需求将达到550亿美元,2011年年初,这一预测被调升到940亿美元。根据蒂尔集团预测,在全球军用航空平台新交付价值中,无人机(不含微型无人机)所占比重将从2010年的8%提升到2018年的15%,而有人战斗机/攻击机/侦察机的比重将从45%下降到44%。全球无人机(不含微型无人机)新交付数量占比将从2010年的35%提升到2018年的49%,有人战斗机/攻击机/侦察机的比重将从15%下降到14%。照此趋势发展,无人机未来将成为航空主战装备,以色列空军就规划在2030年打造一支无人机占50%以上的新型空军机队。
在国际无人机市场,美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欧洲将占据世界第二大无人机市场,其余份额由以色列、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分享。在国际无人机市场中,对中国有利的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无人机市场。由于无人机在国防安全、国内安保及国家资源勘查方面能够提供简单易行的执行方案,第三世界国家对无人机有着强烈的需求,但他们没有能力自行研发制造无人机产品,只能依赖进口。中国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各型无人机在上述市场中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据预测,在未来十年,全球侦察型和攻击型无人机的市场价值将达到709亿美元,其中生产产值为392亿美元,研发产值为287亿美元,其他与无人机相关的新兴市场价值20~30亿美元。在上述总计392亿美元的生产产值中,无
人机平台本身的生产产值约180亿美元,机载设备的生产产值约150亿美元,而地面控制站的生产产值约62亿美元。此外,上述费用中并不包括无人机使用中的维护和保障投入,而这些投入可能超过原始采购费用。
国内无人机市场需求90%来自于军方和警方,而其它方向需求仅占10%,机型以无人靶
机和带有电子光学/红外线侦察平台的无人侦察机为主。未来为保障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海洋安全、边境安全、国土信息快速普查和更新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述领域的发展对无人机均有需求,因此,未来十年,国内无人机市场规模会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快速增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