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里讲了很多人,有外国来的、中国的还有我们班上的同学。当然,每一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让我最难忘的是里面那个可爱又聪明伶俐的小书虫--周子诺。
《小书虫的故事》,作者--张海迪老师,主要写了两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物——司马光和周子诺。司马光是宋朝时候的政治家,他小时侯贪玩不认真读书,所以成绩不好,妈妈为了激励他,在院子里建造了一座小屋,并且把自己正在看的书放到了屋顶,没想到,儿子司马光非常喜欢阅读,甚至达到了入迷的程度。因此他受到了启发,开始用心去读书,不再像以前那样贪玩了。后来,司马光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而另一位主角则是五岁的女孩周子诺,一次意外摔倒,结果导致脚踝骨折。可是由于家境贫寒无钱医治,只能被迫截肢,然而生性乐观坚强的她,对着命运顽强地反抗!直到上天垂怜,送她进入新华书店工作。 看完整个书以后,让我深受感触。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耐心、恒心,遇到困难绝不退缩。特别是书籍,它记载了各种知识和道理。如果你平时不喜欢阅读,或是没养成阅读的习惯,等到有求之不得的东西要从头看起的时候,就会花费很长的时间。比方说:一个人有3本课外书,第一本不管他翻过几遍都丢掉了,第二本却保存得很好,第三本肯定比较旧。但是,当你拥有一套新书后,即使已经快读完了,也要重头仔细看一遍。慢慢行走的人这部书告诉我们的这些人生哲理,真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虽然我们年龄尚轻,社会经验缺
- 1 -
乏,处世不够圆滑,交际能力欠佳,但这也阻止不了我们向优秀靠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生活是公平的,掌握一门手艺,养活一家人口;持有一项技术,享有荣誉和财富;掌握一条信息,引领一方市场。拥有知识,应该算是拥有智慧。现代社会,单凭体力劳动,恐怕连饭碗都不一定保住,更谈不上什么尊严了。从职业角度看,如今“做白领”似乎已取代了从前“泥腿子”、“挑夫”的行当,但若论其基础和根底,却依旧跟传统的农民相差无几,其文化水准与从前也未必有多少提高,这就是原因之一。只有知识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才能最终实现美丽的梦想。
我觉得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她会经常帮助别人,让别人尽快回复到正常状态。”虽然我们没办法做到像她一样,但我们可以尽量多抽出点时间去关心他人。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