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崀山旅游的现状与开发对策 作者姓名:杨 柯 所在系部:工商管理系 专业班级:大旅游0801 指导教师:郭红芳 完成日期:2011 年3 月29 日
评语 等级 指导教师签名: 说明:(1)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目 录
摘 要: .................................................................................................................................. 1 关键词: .................................................................................................................................. 1 一、崀山概况 .......................................................................................................................... 1 二、崀山旅游资源 .................................................................................................................. 1
(一)崀山旅游的资源优势 ........................................................................................... 1
1、风景名胜资源丰富而又独特 .............................................................................. 2 2、崀山历史悠久,出土文物丰富 .......................................................................... 2 3、风景名胜资源品位高、质量好 .......................................................................... 2 (二)崀山旅游的资源劣势 ........................................................................................... 2
1、旅游配套设施与服务不完善 .............................................................................. 2 2、区域旅游形象不鲜明 .......................................................................................... 2 3、风景名胜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不够 ...................................................................... 2 4、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 .......................................................................................... 3
三、崀山旅游开发的对策思考 .............................................................................................. 3
(一) 崀山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 3 1、采用政府主导型战略 ................................................................................................. 3 2、加快交通建设,提高可进入性 ................................................................................. 3 3、坚持联合协作,打破屏蔽格局 ................................................................................. 4 (二) 崀山自然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举措 ...................................................................... 4 1、要实施品牌战略,突出丹霞特色 ............................................................................. 4 2、大力开发崀山的多种旅游功能,提高旅游竞争力 ..................................................... 4 3、 全面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 ................................................................................ 5 四、结论 .................................................................................................................................. 5 参考文献 .................................................................................................................................. 6
-- 1
崀山旅游的现状与开发对策
浅析崀山旅游发展的新对策(建议换个题目,
此题目仅供参考)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大旅游0801 姓名:杨柯
摘 要:崀山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湖南崀山是新兴旅游景区,有着全国最完整的红盆丹霞地貌景观,资源丰富多样,极具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申遗的成功为新宁崀山带了新的契机(自己斟酌一下 要不要这句话)。本文运用旅游管理的知识,分析崀山旅游资源,提出了崀山旅游开发的几点对策,以提高崀山旅游开发的成功性和效益性。
关键词: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崀山
2010年8月2日5时06分,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喜讯: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WHC)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通过了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捆绑”申报的“中国丹霞”为世界自然遗产,湖南崀山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崀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质价值得到了国内外文人专家的肯定和赞美,认为其品位在中国丹霞中首屈一指,天下无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丹霞之魂。目前崀山风景区正在努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致力将崀山打造成为湘西南旅游的核心增长极,构建全省“北有张家界、南有崀山”的旅游格局。
一、崀山概况
崀山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大型丹霞地貌景区,地处湘西南边陲,东与南岳相望,南和桂林毗邻,北同武陵源呼应。相对于周边景区,崀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
崀山景区面积108km2,由五大景区构成,景点达77余处。其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拥有丰富的丹霞地貌景观。与凤凰古城、张家界相比,景点更具原生态,是湖南继武陵源之后的又一颗璀璨明珠。 崀山素有“丹霞之魂,国之瑰宝”的美称。千百年来,崀山不仅以其壮美而享誉中外,而且以其险峻而闻名古今。
-- 1
二、崀山旅游资源。
(一)崀山旅游的资源优势
1、风景名胜资源丰富而又独特。已是世界自然遗产的崀山具有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特征,分布面积达108平方公里,辖八角寨、牛鼻寨、骆驼峰、紫霞峒、扶夷江五大景区,18个风景小区,具有观赏价值的景点多达400多处,100多个重要景点,在拥有形神兼备的“将军石”、惟妙惟肖的“骆驼峰”、鬼斧神工的\"天下第一巷\"、地造天设的“鲸鱼闹海”、气势磅礴堪称亚洲第一的“天生桥”、高耸入云而又十分逼真的“辣椒峰”六大令人叹为观止的绝景,同时还兼有喀斯特地貌,与丹霞地貌相辅相成、相互辉映,不但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也很富科研价值,得到国际国内专家的首肯。
2、崀山历史悠久,出土文物丰富。有古哺乳动物化石点3处,古文化遗址17处,古墓葬44处,古碑刻10处,古建筑500余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崀山是宋代抗金名将杨再兴的出生地,又是太平天国石达开、李秀成曾驻军营寨的场处,清末兵部尚书、督师甲午战争刘坤一的宗祠也保存于此;古典文字专家刘永济,历史学家蒋孟引,建筑学家刘敦祯等专家学者饮誉国内外;崀山景区是瑶、苗、壮、侗等十三个少数民族杂居区,民俗文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3、风景名胜资源品位高、质量好。崀山已于1993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12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专家们认为崀山丹霞地貌景区是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馆,整个地质遗迹景观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评分为92.8分。2010年8月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
(二)崀山旅游的资源劣势
旅游目的地要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就应能向游客提供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全部服务,包括旅游线路中的各种吸引物、交通、住宿、餐饮等各种设施和服务等。而崀山旅游经济发展目前在这些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旅游配套设施与服务不完善。一是可进入性差。新宁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境内多山地,交通不便,形成了与外部交通的明显瓶颈,使崀山的客源市场主要局限在省内,制约了其旅游经济的发展;二是景区服务不周全。景区除门票把关人员以外,很少有其他服务人员提供服务的景区工作人员,出现景区“零服务”现象。
2、区域旅游形象不鲜明。目前,崀山处于桂林、张家界、丹霞山等风景旅游区的“形象遮蔽”之中,区域旅游形象还比较模糊,旅游宣传口号不精炼,影响了崀山的
-- 2
旅游宣传效果。
3、风景名胜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不够。在崀山风景名胜资源开发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开发比较重视,对人文资源的挖掘显得非常薄弱,如崀山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武术文化、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转化为旅游资源。
4、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崀山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旅游,在文化旅游和健康旅游方面也有所开发,但从总体上来讲崀山的旅游产品在结构层次上还不是十分合理,显得比较单一。
三、崀山旅游开发的对策思考
(一) 崀山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此标题不要)
1、采用政府主导型战略 (目前崀山的发展本来就是政府主导,为何还有此对策?)
政府主导型战略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纳的旅游发展战略。其核心就是在坚持政府对旅游经济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国家旅游局在“九五”期间一直在倡导这种战略并且成效显著。从政府主导型战略角度来看,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发展崀山旅游经济:1、观念主导。一是加强区域合作与营销、树立大旅游线路观念。加强对东西线风景名胜资源进行梯级开发,形成新的旅游热线,打造两条跨省黄金旅游线路,即桂林—资源—崀山—南山牧场,桂林—资源—崀山—凤凰—张家界—韶山—长沙,从而打破湘桂旅游屏障,让崀山走出家门与国际旅游接轨。二是更新服务观念。一方面政府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要从满足游客的需求出发来考虑其所做工作,树立“游客就是上帝”的服务观念;另一方面抓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从服务上更新崀山的旅游形象。2、监管主导。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定期对崀山风景名胜区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进行评估,预防生态环境恶化,实现崀山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交通建设,提高可进入性。(改为二级标题)
交通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支架。崀山要抓住国家对县、乡公路改建这一重大机遇,对景区内外交通进行全面改造,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提高各景点的可进入性。在交通外网建设上,要着力建设邵(阳)、新(宁)公路、新(宁)武(冈)公路、新(宁)全(州)
-- 3
公路;在交通内网建设上,要着力建设白沙至塔子寨公路、崀山大道,实现景区公路大循环;抓紧建设石(田)八(角寨)公路、何(家湾)金(刚坝)公路,实现景区公路小循环。崀山申遗的成功,使207国道、邵新公路、白塔公路和新全公路正在建设中,两条过境铁路和以崀山命名的机场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三要优化人才结构,增强服务水平。旅游人才是旅游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健全旅游人才流动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更多的高层次旅游科技、管理人才来当地工作;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尊重人才、用好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广大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3、坚持联合协作,打破屏蔽格局。(改为二级标题)
崀山风景名胜区周边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优势,考虑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性、空间性、时序性和约束性等特点,按照营造大环境,着眼大区域,发展大旅游的思想,联合周边资源,打破屏蔽格局,走区域协作之路,不断开发新的产品路线。如,邵阳—武冈—绥宁—城步—新宁,邵阳—新宁—桂林,张家界—凤凰—崀山—桂林等组合线路,形成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线线联网的旅游格局,使黄金旅游线路连线并网,实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和旅游客源共享。 (二) 崀山自然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举措
1、要实施品牌战略,突出丹霞特色(改为二级标题,以下内容没有写明如何进行品牌建设,请重写)
崀山是自然遗产,但同时捆绑通过的还有其它五处,崀山作为丹霞地貌观光产品在中国来讲惟一性不够。但是,崀山是丹霞地貌中最壮美的山。具有“原始——独特美”,这是崀山的唯一;而赋存在崀山的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是古朴、战争与舜皇传奇,更是崀山的唯一,它们是创新崀山旅游产品与形象的本底。在旅游产品开发必须抓住这二个特色,才能突出唯一性,才能与众多丹霞旅游地区别。而在丹霞地貌的名山中,崀山就其级别而言要逊于以这种景观命名的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武夷山,而在通达性上又要差于同类级别江西龙虎山和安徽齐云山,故在争夺跨国、跨省的大尺度客源上没有优势。有数据表明开发几年来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60%为本市区内游客,近20%为长、潭、株游客,10%为周边县市游客,5%左右为省外游客,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境外游客[1]。崀山的旅游功能主要是游览观光,一般来讲以观光为主要特点的名山游客重游率比较低[2],因此不同于以宗教旅游见长的衡
-- 4
山有一个较为稳定的重游率高的香客市场。
2、大力开发崀山的多种旅游功能,提高旅游竞争力((改为二级标题),以下内容请精简一点)
充分利用崀山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多种旅游功能,以提高崀山旅游的竞争力。其一,扶夷江水绕崀山而流,丹崖、奇峰、怪石、碧水配之以桃林桔园,稻土梯田,农舍竹篱等田园美景适合游览观光和度假休闲;其二,“色若渥丹,灿若明霞”,丹崖赤壁的红色象征着庄重、富贵、吉祥,是宗教崇尚的主色调[3],因而许多丹霞风景名山常是宗教派系禅宗名刹创立的首选风水宝地,宗教旅游功能很发达,如丹霞山、武夷山、齐云山等都是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龙虎山是道教名山,而崀山亦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因此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发其佛教旅游资源;其三,崀山风景区的丹霞地貌从青(幼)年期、壮年期至老年期的遗迹均有发育,丹霞地貌类型多,且丹霞地貌的\"身陡、麓缓、顶平\"的基本特征及典型结构(如“一线天”、天生桥)在此表现相当突出,规模大,群体明显,出现频率高,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此外崀山风景区丹霞—喀斯特混生的奇特性、典型性亦已引起地学界的普遍关注,因此很适合在这里开展各个层次的科学旅游。丹霞地貌景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不仅适合观光旅游,也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从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综合旅游转变无疑是延长游客旅游时间、增加游客平均消费的最好方法。景区应重点建设好深受大众喜爱、新奇而刺激的旅游活动项目:登山、攀岩、漂流、探险、垂钓、烧烤、野营、赛马等,增强旅游项目的可参与性。建立旅游度假区、疗养区,为游客提供修身养性、休疗康复的天地。科学设计旅游线路,合理组织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4]
3、 全面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改为二级标题),以下请直接写 开发什么样的旅游商品及如何开发,你目前所写的内容有点像 商品介绍)
优越的气候及地理环境使崀山盛产许多名优土特产,如灵芝、胶股蓝、冬虫夏草、蕨粑粉、万峰云雾茶等;北鹿南养也在崀山黄金牧场获得成功,这里开发的梅花鹿茸酒享有盛誉;新宁县还是我国四大脐橙出口基地之一。但至今这些特产的开发与本地旅游业相结合明显不足,在景区没有针对旅游者的营销网点,旅游者知之甚少。将旅游业与当地名优特产的开发结合起来,刺激旅游者的购物消费,亦对带动地方经济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 结 论 (你下面的内容并不是本文的结论,请重写一下)
崀山在申遗成功后的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就已经成功签约17个项目,招商引资28
-- 5
亿元。“新宁迎来了一个大的发展契机”,多条通过新宁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以及五星级宾馆都在建设与规划之中。还提出建设崀山国际机场的项目,不过该提议还在进一步的论证中。申遗成功后,崀山平日游客人数翻了一倍,而周末和长假的游客人数则翻了两番。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人次达到12万,是去年同期的近三倍。崀山的客源发展潜力大,只要改善交通,加强崀山旅游的可进入性,崀山旅游会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陈锡良、戴立新.浅析湖南崀山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J].经济地理.1999.19 [2] 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彭华.中国丹霞地貌及其研究进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4] 彭华主编.第六届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经济地理,1999,19(增刊).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