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来源:世旅网
2018年8月DOI:10.16681/j.cnki.wcqe.201815148基础教育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罗佳丽,刘敏(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0)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然后提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包括开展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远景性的动机;充分利用外部动机,合理激发内部动机;适当进行归因训练,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提升学习动机稳定性。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动机;归因训练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8)15-0237-01在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中,学习动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小学阶段,部分小学生没有有效且合理的学习动机,处于一种不良的学习状态。因此,在充分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一、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一)近景性学习动机占主要地位近景性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小学生的思想仍处在启蒙阶段,其思维模式以具体的、形象的思想为主,推动其学习的动力多数来源于对眼前的、具体的事物的期待。在这种近景性学习动机地驱动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普遍较好。但近景性学习动机也存在着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环境及其他因素影响的特点。(二)内部学习动机薄弱小学生的学习受外部动机的影响较强,这直接导致了小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与知识的积累量少。小学生初步接受正规教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较有限,学习内容并不能给小学生带来精神层面的乐趣。因此,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被其他新鲜事物吸引,他们便会失去学习主动性[1]。(三)缺少正确的归因方法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在归因的时候,总是把努力和考试心情视为主要因素。在失败的时候,小学生通常会做更多的能力归因,而在进行成功归因时,受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努力”和“谦虚”影响,他们会倾向于外部归因[2]。所以,小学生极易在学习生活中采用错误的方法进行成败归因,这种错误的归因会使其产生自卑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四)学习动机具有不稳定性小学生学习动机处在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其变化趋势是从比较短近的、狭隘的向比较自觉的、远大的方向发展;由具体的、不稳定的向比较抽象的、稳定的方向发展。小学生在学习动机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同时,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有限,使其无法辨认自己的学习需要和目标结构,学习动机很容易因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二、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一)开展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远景性的动机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形成远大且具有社会意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树立合理的学习作者简介:罗佳丽(1992—),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

目标教育。谈到学习目标教育,教师通常会以思想教育或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但以社会活动进行,如带领学生参观体验博物馆、纪念馆等地方,效果会更加突出。(二)充分利用外部动机,合理激发内部动机表扬与奖励能够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小学生来说,称赞和鼓励是一种能够获得成就感,增加学习自信心的方法。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适当的奖励与表扬,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三)适当进行归因训练,提高学习积极性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首先应该为小学生树立成败归因的榜样,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归因方法。除此之外,小学生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成败归因,同时,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引导学生从有利于今后发展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从而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四)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提升学习动机稳定性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需要,是由学生的好奇倾向派生的。大多数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引导他们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一个有趣的提问便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转变为求知欲,激发学习动机[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发挥认知内驱力的作用,能使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具稳定性。三、结语在小学教育中,学习动机的激发不仅关系着小学生当前的学习成效,更对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参考文献:[1]马振双.论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教育研究,2015(3):260-261.成都[2]游:四轶川.小师学范生大学归因,2015.方式、自我意识现状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论[3]坛余,2017(32):246-247.

宗富.浅析小学生学习动机及培养与激发动机的策略[J].教育教学其他作者简介:刘敏(1995—),女,汉族,四川达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