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葛利高里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肖洛霍夫的作品《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是“顿河哥萨克中农的一种独特的象征”,“一个摇摆不定的人物”。
1.他是一个探索追求的典型。这个善良、勤劳、纯朴的哥萨克身上具有哥萨克劳动者的一切美好品质。
2.葛利高里身上又带有哥萨克世代的种种偏见。
3.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犹豫动摇,企图在与反之间寻找第三条道路,结果只能脱离人民,落得一个悲剧的命运。
典型意义:这个形象的悲剧实质上是他以独特的哥萨克气质、哥萨克的传统偏见和自私要求对抗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悲剧。这一形象,反映了哥萨克历史道路的曲折性和矛盾性。
《静静的顿河》艺术成就
1.广阔的史诗画面:
小说对顿河村庄日常生活和主人公命运的描绘同重大的政治事件、军事行动的描绘交替进行,从而造成一种内容浩繁、人物众多、画面壮阔、结构宏伟的史诗效果。
2.精巧的艺术结构:
小说情节的中心是麦列霍夫家族的命运,主要线索是葛利高里和婀克西妮娅的纠葛,补充线索是葛利高里和娜塔莉娅的关系。长篇史诗结构尽管十分自由,呈开放型,但又给人一种浑然、有机的整体之态。
3.浓厚的民族特色:
小说不久描绘了哥萨克农民的日常劳动情况,而且还描绘了哥萨克的节日、葬礼、婚宴、晚会、服装、跳舞、唱歌,从而使小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4.多音调合奏曲色彩的语言:
一种是北部顿河地区哥萨克的民间语言,另一种是文学语言。
《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特色
1.传统性与现代性交融于一体。采用内心独白、自我对话、梦境、联想、抒情性插笔以及情景交融等多种艺术手段。
2.音乐性、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个独到的艺术特色。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
1.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是一部寓意很深的作品。故事表现了“英雄与环境这个传统的主题。在这场英雄与环境的斗争中,桑提亚哥是一位失败的英雄,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桑提亚哥赢得了胜利。
2.桑提亚哥的生活信条和“硬汉子”的精神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也是这一形象留给读者的最深刻的启发。
《荒原》的艺术特征
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荒原》作为现代派诗歌的登峰造极之作,其艺术形式与表现特征有其独到之处。
1.采用神话结构模式。借用弗雷泽的《金枝》魏登的《从祭仪到神话》为《荒原》提供了象征结构的总体框架和意象语言。
2.内涵丰富,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广泛地运用自由联想。
3.采用了丰富复杂的象征,多达200多项。譬如水这个意像就具有双重象征意义,水既是土地肥沃、农业丰收的根本保证,又是繁殖神崇拜引来的、以性欲为代表的人类欲望的象征。诗人通过感人的形象去暗示那些无法或者无需表达的思想。
分析《城堡》的多重象征意义
①冷静的审视和批判行政体系:是对西方文明形式的批判和审视,体现时代文明的超越,发现西方的行政和政治成为压制人的外在力量,给现实的人增加很大的生存压力,是人的苦难和迷惑所在。
最体现在《城堡》中:
A.K虽然受命于到城堡进行土地测量,但压根就没有文书
B.K在小镇上住一宿却要得到官府的许可,说明西方政治中存在霸权现象
C.K找不到城堡内的,说明政治设置隐秘性,常人无门可循,形同虚设
D.K没有进到城堡却得到嘉奖,说明行政过程的机械化和僵化
E.K眼见城堡就在眼前,去怎么也进不去,说明一般百姓想要进政治行政体系是多么难
②司法:西方司法体系对民众而言是一种愚弄,荒唐透顶。在《审判》中,所谓的法律就是沦落为一堆有钱有势的人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西方的法律从立法上就已出现偏差。告诫人们不要相信法律,法律的整个流程没有一点严谨之处,每个处于法律之中的人都会遭到伤害。
③写出西方社会文明的异化现象。异化是哲学术语,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派生出对立面,对立面对主体造成伤害。
A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沦落为机器的奴隶,人为机器所控制,生活习惯言行举止的异化
B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自我,沦落为“非人”“空心人”。在《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就是一个非人。
C人与人关系的恶化,金钱化,物质化,势力化。契诃夫小说《胖子与瘦子》写出同学关系的功利化。卡夫卡小说的零度叙述,冷叙述使人有悲凉感,内心颤抖。
④当代西方人的生存境遇:缺乏安全感,孤独寂寞,恐惧的心理。在《为某科学院写的一份报告》中写出猴子缺少自由快乐。《地洞》中写啮齿动物,因为生存恐惧感,不安全感,不断打洞,折射现代西方人的生存缺少安全感,人世间的险恶等等。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尤索林的形象
1.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是一个浸透着存在主义意识的“反英雄”形象,身兼批判现实的积极因素和取消斗争的消极因素。
2.尤索林是荒诞与疯狂社会中的清醒者。亲眼目睹的许多事实,促使他进行痛苦的思考。他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和正义感。对于疯狂的世界,他一直进行着道义的评判。
3.由于他在本质上是极端个人主义者,因此,在保存自己的过程中变得胆小如鼠。
4.尤索林信仰的丧失,理想的落空,英雄气概的消亡,都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日趋衰败并渐渐走向衰亡。
《第二十二条军规》艺术特色
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在艺术上典型地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点。
1.小说结构散乱。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类似戏剧“人像展览式”的结构。
2.从叙述方式上看,全书只是以若干小故事小情节若断若续地进行拼帖,而没有一个
贯穿首尾的故事情节。
3.小说是一出疯狂的喜剧。喜剧效果中又透着黑色,对死亡的恐惧、对疯狂世界的绝望态度,都使人心情沉重。
《吉檀迦利》艺术特色
1.是一首散文诗,诗与散文结合,诗的形式,散文的神韵,韵律幽雅。将哲学思想融合化在优美的诗行之中,神秘而不枯燥。
2.哲理性与抒情性的完美交融充满哲理,但抒情意味很浓。诗中泰戈尔对大自然最精彩的描述,春天、雨季纯然一幅幅清晰的画面。
3.朴实的意象和语言风格,语言澄澈透明,是纯美之语。直述胸臆,似水中月,云中影,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给人以朦胧之感。
《雪国》艺术特色
1.抒情味浓郁,富有诗意,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营造出一种优美的具有日本古典文学的“余情美”特征的意境。
2.小说没有严密的结构和生动的情节,它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作家那看似平淡,实为意味深长的文笔,善于捕捉人物对于事物刹那间的感觉和印象,既揭示出人物瞬间的心理波动,又暗示了事物自身的象征意味,自然平淡又韵味无穷。譬如作品开头对于雪国景色的描写。
3.在继承传统审美价值的同时,又充分的借鉴西方现代派艺术技巧,大量运用意识流手法。例如小说开头描写的是岛村的二次雪国之旅,作家就让他从火车玻璃窗上的幻想而产生联想,引出关于认识驹子的经历。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特点
艺术特征:
1.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
2.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例如卡夫卡的小说往往故事背景模糊,主人公无名无姓,是某种观念,思想,意志的代表,他用象征隐喻的思维方式创造了一个个与现实世界相统一的神话世界。
3.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通过与丑的撕斗来表达对美的追求4.热衷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