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文档 (65)渗透人文关怀的“我的家庭历史”调查活动

精品文档 (65)渗透人文关怀的“我的家庭历史”调查活动

来源:世旅网
经典知识,经典范文

2001年成都市中学历史学科根据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开展了一次生动的“我的家庭历史”调查活动。这次活动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历史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一次实践。此次活动作为历史教育开发的新形式,它对拓展历史教育领域,深化历史教育内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活动目标的提出

历史调查活动着重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对人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6年颁布的《美国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美国的历程》中指出:“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2001年我国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不但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而且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将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历史调查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习是让学生“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进程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而“《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整合基础是社会生活与历史变迁。即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描述,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将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十分重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同时鼓励学生有主见地正视各种社会问题,更自觉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因此,历史学习不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过去,而是生动的、可及的,与现实和个人密切相关的往事,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历史学习和探究更好地为现实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服务。

历史调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学生需要理解社会、家庭和家族多样性的相互作用,需要了解个体、家庭与社会以及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需要知道互动关系受历史发展的影响,以及又如何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理解自己在其生活的世界中扮演的角色。家史调查活动是一次让学生走进现实,走进社会,通过调查来了解历史发展与社会变化的有益尝试,起到了丰富历史学习内容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家庭历史的感知,增加了对家庭、

2

经典模板

经典知识,经典范文

家乡、祖国的亲近感、认同感和责任感,激励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调查活动倡导自主探究的历史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表现为三个方面: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而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正好能将三种学习方法融为一体。在自主探究性学习中通过对家庭、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心灵体验,知晓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历史根源;通过对家庭与社会、时代互动关系的认识,增强对家庭和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活动的选择和设计

为什么选择“我的家庭历史”调查活动作为历史活动课?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今现实生活的纷繁,使往事正在渐渐淡去,历史记忆已渐渐模糊,甚至遗忘。学生们在其成长过程中,时常会产生寻根的念头,他们会不断追问:我是谁?我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我的前辈们做了些什么?我的家庭曾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它们对我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何所由?我们的意志信念与追求何所趋?每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在追寻一种历史文化身份的认同,特别是当前,社会变化导致的社会阶层分化,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家庭,理解家庭的变化,无论家庭处于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平常的心态,认同自己的家庭,培养对家庭应有的责任感。

社会构成是以家为基本单位,家是一个点,它反映着社会生活的一个面,千家万户共同组合成社会,家史则是社会的缩影。有一位史学家这样说:“历史,正如个人记忆一样,是人类的集体记忆,是构成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历史,现实的存在就无所依托,就没有了根柢。”历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集体的记忆源泉,而历史教育正是把这甘美的泉水洒向每一个人的心田,滋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将这种记忆珍藏在心,魂牵梦绕,无法割舍,它激发出一个民族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选择了“我的家庭历史”调查活动。

如何设计这次调查活动?既要让学生大量参与,敞开他们的心扉,又不能涉及他们的家庭隐私;既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勤奋工作,又要让调查活动充满乐趣。处理好这种关系的最佳方法是什么?新的历史教育理念如何在活动中体现?如

2

经典模板

经典知识,经典范文

何扩大活动的影响面?这次活动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方案:

(一)按照《历史课程标准》分类的要求,以“历史学习主题”为单位进行设计。

此次活动主题:调查“我的家庭历史”。 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成员过去、现在的生活状况,探究其原因。

(2)学习撰写家谱的方法。弄清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家族之间的关系,做一次寻根访谈调查。

(3)学会开展社会与家庭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学习使用电脑、制作多媒体调查报告的方法。

调查对象:家中长辈及亲戚、邻居等。 活动过程:

(1)向学生讲清活动目的,活动调查要求,学生根据活动主题,自主制订调查计划,拟订访谈提纲或设计调查问卷。

(2)依据访谈提纲,对被访对象进行调查,做好记录,汇集成资料。 (3)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撰写调查报告,得出自己的结论。 (4)活动总结。学校和班级组织进行调查成果交流,推选代表进行讲评。 (5)对活动的影响作跟踪调查。教师对此次活动成果进行认定,特别是在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作长期观察,以了解活动对他们的影响程度。

三、活动的开展和效果

“我的家庭历史”调查活动从2001年春开始,到年底完成。在各校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从各学校上报的成果材料来看,成绩显著。在上报的材料中,不但有大量文字材料,也有大量多媒体制作成果。列五中学的学生制作了九十多张多媒体软盘。在四川师大实验学校开展的活动成果汇报会上,学生制作的“我的家庭历史”调查小报有近千张,内容丰富,意义深刻。汇报会上学生们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精彩的多媒体画面,深深吸引了人

2

经典模板

经典知识,经典范文

们的目光,扣动了人们的心灵。由此可见此次活动教育意义非同寻常,归纳起来有以下方面:

1.增进了学生对自己家庭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他们从自己家庭历史的变迁中了解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与理解,也进一步增强了爱国情感。有学生在“家史小传”中写道:“我家的历史,讲述了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庭的真人真事。以前,我对家的历史知道得少之又少,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了解了我家的过去和现在,它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我将铭记我家的过去,用自己的双手打造我家的美好未来。”一位农村学生在“我家几代人的种田史”中写道:“通过调查我家的情况和搜集资料,我发现从爷爷那一辈到今天,种田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农村的基本变革──生产力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带来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变革。”有学生写出了自己家谱,从清朝时期至今,家庭和家族的变化情况,线索清晰,文字生动。有写家庭成员的小传“我的爷爷”;有写“我的家庭文化概况”;有学生采用家庭照片写历史:“望着墙上那已泛黄的家庭照,蓦然回首,家中曾经历过的风风雨雨,沧桑的历史使我明白了自己这一代的责任和重担。”从一篇篇家史调查报告来看,各类家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现实,每个家庭的历史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学生通过与长辈对话,经历了一次家庭历史的回眸与心灵体验,深切体会到长辈们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有的从家庭的不同经历、事件,描述了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家庭与社会和时代的密切关系。时代在进步,改革开放使家庭生活日新月异。其中,也有学生真实反映了他的家庭,父母下岗后,他们对家庭现状的担忧和对自己前途的迷茫。

2.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使教师教育更具针对性。学生在汇报中纷纷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喜怒哀乐皆流于笔尖。教师从中了解到,学生们渴望成功,渴望被理解和认可。教师也感悟到应给予孩子们更多的鼓励、帮助和赞扬,哪怕是一个眼神或手势。爱心的自然流露将会给孩子们多么大的激励,对其人格的塑造有多么大的作用。因此,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激励他进步的优点,让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是我们的教育成功的希望。

3.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社会的历史教育深受学生喜爱,最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和学习的愿望。一位教师在汇报中说:“活动的开展,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对学习历史更有兴趣。因为,他们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到

2

经典模板

经典知识,经典范文

学习历史是有用的。了解家庭历史后,对他们的心灵震动很大,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4.活动打开了学生心灵的窗户,使教师更深刻感受到历史教育的责任重大。历史教育是人文科学,学习历史,不是为了用来制造什么产品,而是塑造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成为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成长、如何成为具有历史意识和民族责任感的社会栋梁。

5.历史学习从身边入手,真实而亲切,学生们再放眼历史发展的长河,能够更深刻地体验人生的意义,更好地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认识到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与历史发展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从而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采取更加客观的态度。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辩证理解,学生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前途的自信与乐观,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编后: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看,成都市中学的这次“我的家庭历史”调查活动是成功的。但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两个方面的课程目标看,是否还应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如,学习收集史料的方法和途径;对史料(当然包括口碑史料)科学性、真实性的甄别;明确“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道理等。在设计探究性学习目标时,这些都是应该予以考虑的。

[收稿日期]2002年12月

[作者简介]李洁,女,1953年生,四川成都市教科所教研员,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文化史和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

经典模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