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用细节让新闻事实丰满起来——碎片化阅读时代打造优质内容的思考

用细节让新闻事实丰满起来——碎片化阅读时代打造优质内容的思考

来源:世旅网
实践 /

余慧彳山 / 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PRACTICE用细节让新闻事实丰满起来—碎片化阅读时代打造优质内容的思考—

文_余慧仙新媒体时代,纵使传播形态多种多样,传播技术、 传播渠道不断革新,人们对优质新闻内容的追求始终

未变,对新闻事实本身的求知欲始终不变,人们追求

的依旧是“想知、应知而未知”的新闻故事。当前,人们的阅读正在被碎片化,我们要如何打 造优质内容来吸引受众?万变不离其宗,只有丰满的

新闻事实,才能造就\"王的内容\"。那么,如何让新闻 事实丰满起来?笔者以为,得先让细节丰富起来。细节缺乏带来的若干问题综观当下的很多新闻报道,被碎片化消解了文字

本身所蕴含的美感。首先,细节缺乏,打动不了人。新闻内容生产的

\"短平快”,容易导致细节缺乏,很难让读者在情感上 66产生共鸣,而\"粗线条”的新闻无法达到以优秀的新闻 传媒宣传作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评论\\的使命任务。

20其次,细节缺乏,真相难以大白。细节是新闻事

19年第

实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节缺乏,常常导致报道的说服

3期

力下降。有人说,记者写稿很像法官断案,是一个抽

丝剥茧的过程。特别在一些调查性报道中,调查对象 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表情都可能与事实关系巨

大。寻找细节,才能理出头绪,不断接近真相。第三,细节缺乏,读者难留。读者每天要获取大

量信息,如果缺乏细节,他们很难去关注并记住某一

个报道。如同样是车辆被窃报道,如果只是说什么时

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一起车辆被窃事件,相信很多读者 不太会关注这样的新闻。但如果这个报道挖出这样 —个细节:窃贼每次把车子偷走后又停回原处,则立

马会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寻找最有用的细节细节就像藏着魔力的魔法师,激发读者的情感,

助推报道的传播。\"细节千万个,有用第一个”,我们要

找最能让新闻事实丰满起来的那些细节。一看这个细节与主题的黏合度。这个黏合度是我 们选择新闻事实的基本标准,也就是常说的\"主题突出

性、集中性”,要找最能反映新闻主题的事实细节。获得2017年度浙江新闻奖的《73本工作笔记见 证乡村巨变》一文,就较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73本

工作笔记出自乡镇文化员马惠莲之手,她的笔记大多 记录文化工作。怎么样来体现\"乡村巨变”呢。文章 选取马惠莲最初自己教唱歌时无所适从、用笨办法记

音符、文化演出从请外援到争着上台等细节,细数农

村文化发展及农民观念变化。而对马惠莲从事的其

它工作则少提或不提。在这里,农村文化发展和农民

观念变化无疑是最能反映乡村巨变的,是和主题黏合 度最高的事实,其它旁枝末节则是可删可剪的。二看这个细节与读者情感的共鸣度。作为报道

的采写者一记者,也是报道的第一读者,什么样的

细节最能直击人心,首先要能打动自己。当然,每个

深层挖掘内涵充实细节人都有自己的主观喜好,这个时候就要看我们对时

在新媒体的快速传播面前,深度新闻常常阵地失

局、社会形势等的整体把握。守,新闻事实得不到充分挖掘。让事实丰满最终是要

2012年衢州晚报独家挖掘的\"早餐奶奶\"毛师花 让其精神丰满起来,深刻的内涵能让新闻走进人们的

的故事就是以当前物价上涨作为背景,获得读者情感 心灵,是让事实\"立”起来的根本,是灵魂。如果说寻

共鸣的成功报道。80岁的毛师花老人在过去20多年

找细节只是量的展示,那么从表层到深层的挖掘,是 里坚持5毛钱一碗豆浆、5毛钱一个粽子等“5毛钱” 质的提升。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挖掘新闻内涵标准不涨价,这个温暖的故事本身极易获得读者心理

从意义层面倒过来选择细节。记者不妨试着走

认同。在此基础上,报道描述了早餐摊的方位\"学校 进所报道的事物里去,避免介绍式、全景式的内容叙 旁”这一环境,讲述了老人温暖学生的故事。又将老

述,注重细节的筛选、挖掘、剖析,带着问题去寻找点

人围绕早餐的24小时进行具体描述,展现一位80岁

上的新闻细节。的老人如何将摊位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有老人空荡 2018年6月8日开始,衢州日报推出了“走进专 荡的三层楼房、长了野草的阳台以及两三只窜进的流

班系列报道”,以展示衢州干部对15项攻坚任务紧抓

浪猫,这些景物的展示,又表达了老人空巢孤独的景 落实的精气神。该找怎样的细节来反映这样的意

象,间接回应了人们的好奇:老人摆摊为的是什么?

义?刊登在6月9日衢州日报一版的系列报道第二篇

首篇报道一经推出,即获得广泛关注。2018年“月

《一个多月记了一本学习笔记》一文,通过一个专班人

20日晚,毛师花获第二届全国最美人物“诚信之星”

员记录的一本学习笔记,反映了新时代征程中干部

荣誉称号,这是这位老人继获得\"中国好人”\"全国道

\"本领恐慌”问题;又通过学习笔记所记录的内容,具

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之后,又一次获得的国家级荣 体展现干部为推进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而学习的

誉称号。一位大山里的小人物就这样走向全国,站上

劲头,要怎么学、学什么,从而以小见大,让人看到了 最高领奖台。可以说,小细节托起了\"早餐奶奶”的大

在这样的改革中,政务服务效率的提升,干群关系的

精神。融洽。三看这个细节的个性、特性。细节的最大魅力就

多层次开发细节折射意义。所谓“横看成岭侧成 在于,它能用最少的文字或画面传播更多的信息,反

峰\",在新闻报道中,若能多换角度,则能看到事件的

映一个主题。在多个细节均可反映一个主题的情形

不同面,这些不同面的开发会让报道内涵丰富起来。下,我们就要挖掘与众不同的细节,找到它的特质性

在衢州日报推出的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

的东西。“深化'走转改'夜访百家话精神\"大型采访活动中,要 衢州日报在2018年7月22日推出了展示改革

求聚焦\"点”要小,这逼着记者对同一事实进行多层次

开放40周年成就的报道——\"'八八战略'衢州画卷

开发。如获得集团十佳报道的《我们都姓'大沃□'\"》 系列报道”,在12篇报道中,每一篇报道都用与报道

一文,以龙游县大沃□村广场上一幅大型笑脸墙引

对象相关的古诗引路,用报道对象的特质、个性画卷

入,围绕办美食节的故事,带出村民的\"苦难史”和\"幸

展示发展成就。一个有诗的地方,肯定不一般;一个

福经”,把主题立于\"团结”之上。又紧紧抓住村民不 地方的诗,肯定是其最大的个性所在。这组报道挖掘

分姓氏、齐心协力办美食节这个事情,展示村民的团

了报道对象的特质——“诗”,诗化表达,新闻压阵,在 结。其间,采访对象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次有意 文学性与新闻客观真实性糅合之后,不仅提升了文章

思的对话,都被鲜活地展示出来,通过具体人物的精

的意境和品质,更让文章有了\"灵性”“个性”。如三代

气神集中展现一个村的精气神。一个美食节,几个人 船工乘船体验\"金溪一滴篙头水,题到常山砚未干\"的

物,将大沃□村民的\"幸福”和“团结”展露无遗。同

湍急感,再现衢江航运的现场感;在展示生态成就中,

时,大沃□村的幸福更无声地表达了当下人们普遍的

\"未散水牯卧斜晖\"的悠闲画面暗示了坚持绿色发展

幸福生活,它的团结讲述了当下和谐社会建设的成 的重要。每一篇报道体现的意境又成为整组报道的

果,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意义尽在其中。特色。责任编辑宋晓农实践 /

PRACTICE6

传媒评论\\

2019年

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