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经济要素
一、基础知识
现金流出:对一个系统而言,凡在某一时点上流出系统的货币称为现金流出或负现金流量;现金流入:流入系统的货币称为现金流入或正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的定义:净现金流量:同一时间点上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代数和称为净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净现金流量统称为现金流量一、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计算范围:现钞、转账支票等结算凭证,不包括折旧。1.画一条带有时间坐标的水平线,表示一个过程项目,每一个代表一个时间单位,时间的推移从左向右现金流量的绘制:2.画与带有时间坐标水平线相垂直的箭线,表示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的三要素:现金流量的大小(现金数额)、方向(现金流入或流出)和作用点(现金发生的时间点)。
投资:实现方案所需的一次性支出的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定义: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1.投资的基本以同样的实物形态为连续多次的生产周期服务,概念与构成固定资产:特点: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价值随使用而逐渐地丧失或减少项目总投资形成的资产定义:是没有物质实体,却可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资产。无形资产:特点:企业拥有的一种特殊权利,有助于企业取得高于一般水平的收益。递延资产:不能完全计入当期损益,而应在以后各年度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 流动资产: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Q2n规模的扩大是以提高工程主要设备的效率,功率打到时n0.60.71.生产规模指数法:K2K1()Q1规模的扩大是以增加工程项目主要设备的数量达到时,n=0.81.0固定资产投资的估算:2.分项类比估算法:1)机器设备的投资,2)建筑物、构筑物的投资,3)其他投资3.工程概算法1)建筑工程投资,2)设备投资,3)其他费用,4)预备费用,一般取上述之和的5%8%。2.投资的估算1.扩大指数估算法流动资产投资的估算:2.分项详细估算法二、投资
第 1 页
生产成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企业组织和管理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人员的工资、折旧、维修费、摊销费、其他管理费用如一、总成本费用 办公费、差旅费、劳动保护、技术转让、土地使用及房产税。)财务费用:企业为筹措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外币汇兑损益、外汇调剂手续费,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销售费用: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广告费,展览费、差旅费,运输费)二、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费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维简费、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全部费用。 即: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推销费—利息支出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生产规模限度内,不随产品产量而变化的费用。 特点:产量增加这部分费用总额不变,单位产品费用减少。三、成本费用 包括:生产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办公、差旅费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及其构成可变成本:指产品成本中随产品产量的增减而成比例地增减的费用。 特点:产量变动时,这部分费用总额成比例变动,单位产品成本中费用固定不变。 包括:直接材料费、燃料动力费、包装费、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四、生产成本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分项估算法五、总成本费用的估算类比估算法:新产品开发和采用新技术论证时经常采用。统计估算法
一、销售收入:是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商品销售量单价二、利润: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扩大再生产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来源。利润总额:包括销售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资本金利润率利润率销售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四、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商品生产流通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各环节增值额为征税对象 境内销售货物,进口货物,销售应税劳务应缴,计税依据是新创造的工资和利润之和流转税 扣额法(直接计税) 扣税法(间接计税)消费税:特定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或流转量作为课税对象。(烟、酒、鞭炮和焰花)三、税金:营业税:以营业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交通、建筑、文体、娱乐和服务等行业) 企业所得税:33%比例征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
一产品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市场价格: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价格,它是计量财务支出和收入的直接依据。五、价格二、市场价格影子价格:在技术经济分析,能直实反映产品或劳务价值,用于国民经济分析的调整价格。:正确理解影子价格:(1)概念(2)当市场价格真实反映经济价值时,市场价格就是影子价格,当市场价格失真时,和影子价格 应采用调整后的影子价格,(3)影子价格是建立在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机会成本的概念上的; (4)影子价格的确定首先要区分项目投入物和产出物是外贸货物和非外贸货物。
第 2 页
二、习题
1. 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所发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称为( ).(p1)20031001
A.现金流量
B.净现金流量 C.现金存量 D.净现金存量
2. 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被称为__________。(p1) 3. 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现金流量统称为( ) (p1)
A.现金投资B.现金管理C.现金流量D.现金收入 4. 现金流量图如何绘制?.(p1)
5. 已知投资P位于第一年初,等额收益A位于第2~5年初,收益率为in,则方案的现金流量图及P
的表达式为
6. 下列属于现金流量计算范围的是( )(p1).
A.现钞和折旧 B.现钞和转账支票 C.转账支票和维简费 D.银行汇票和折旧 7. 现金流量图是反映工程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各年_ _____状况的图解。 8. 下列经济要素中,不属于现金流量的是 ( ) A.初始投资B.销售收入 C.经营成本D.设备折旧
9. 现金流量只计算现金收支(包括现钞、转帐支票等结算凭证),不计算项目内部的现金转移(如_
__等)。(P1)
10. 某工程项目预计投资8000元,预测在使用期4年内,每年平均收入5000元,每年平均支出2500
元,残值300元,基准收益率为10%,要求:
(1) 作出现金流量图(P1)
11. 实现方案所需的一次性支出的资金称为( )
A.固定资金B.投资C.流动资金D.生产成本
12. 工程项目总投资是__ ______、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借款利息和流动资金之和。 13. 在项目总投资形成的资产中,能以同样的实物形态为连续多次的生产周期服务的资产称为( )
(p2).
A.固定资产 B.无形资产 C.递延资产 D.流动资产
第 3 页
14. 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为
( ) 。(p2).201301-01
A .流动资产 B.无形资产 C.固定资产 D.递延资产 15. 下列属于固定资产特点的有( )(p2).
A.实物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C.供生产经营使用
E.价值随使用而逐渐地丧失或减少 16. 简述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p2).201301-32
17. 什么是无形资产?它包括哪些内容?(p2).200310-31 18. 简述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概念及各自特点。(p7)(p2). 19. 生产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属于( )(p2)
A.经营成本 B.固定成本 C.可变成本 D.半可变成本
20. 没有物质实体,能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资产被称为( ) . (p2)201201-01
A.流动资产B.无形资产C.递延资产D.固定资产
21. 材料、低值易耗品、产成品等均属于企业的( )(p2)20031002
A.固定资产
B.无形资产 C.递延资产 D.流动资产
B.使用期限较长
D.使用周期与生产周期一致
22. 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被称为( )
A.固定资产B.流动资产C.无形资产D.递延资产
23. 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称为()
A. 递延资产 B. 流动资产 C. 无形资产 D. 固定资产 24. 专有技术、专利权和商标权属于( )(p2)200410-01
A.企业的固定资产 B.企业的无形资产C.企业的递延资产D.企业的流动资产 25. 为维持生产所占用的全部周转资金是 __。(p2)
26. 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属于( ) (p2)
A.固定资产 B.流动资产 C.无形资产 D.递延资产 27. 流动资产包括( )
A.现金 B.各种存款 C.短期投资 D.应收及应付款项 E.存货 28. 土地使用权属于( ) (P2)
A.递延资产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流动资产
29. 首先估算出机器设备部分的投资额,然后根据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投资与它的比例关系分别逐项
第 4 页
估算的方法是( )(p3)200410-02 A.分项类比估算法
B.工程概算法C.分项详细估算法D.生产规模指数法
30. 用生产规模指数法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当规模的扩大是以提高工程(或设备)的主要设备(或部件)
的效率、功率等达到时,工程能力指数n取值为( ) .(p3) A.0.4~0.6 B.0.6~0.7 C.0.7~0.8 D.0.8~1.0
31. 已知某纺织厂年产400万米坯布,投资600万元,现要新建两个年产量分别为200万米和100万
米的A、B分厂,当工程能力指数等于0.8时,根据生产规模指数法估算两个分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 )。
A. B. C.
D. E.
32. 利用已知工程的投资额,来估算同类型但不同规模的工程项目的投资额的方法,属于( ) (p3) A.分项类比估算法 B.工程概算法 C.分项详细估算法 D.生产规模指数法
33. 投资估算中的分项类比估算法是将工程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分为( ) (p3) A.机器设备的投资
B.流动资金投资
C.建筑物、构筑物的投资 D.流动资产投资 E.其他投资
34. 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估算主要依据的有( )(p3) A.项目建议书
B.建设规模、产品方案
C.设计方案、图样及设备明细表D.设备价格、运杂费率及当地材料预算价格 E.产品销售价格 35. 利润总额包括销售利润、投资收益和_ ____。(p5) . 36. 简述工程概算法的做法。(p5)
37. 流动资金投资估算的方法有扩大指数估算法和 。(p5)200310-21
38. 工程概算法中,预备费用一般占建筑工程、设备投资和其他费用之和的比例为( ) (p5)
A.3%—6%B.4%—7%C.5%—8%D.6%—9%
39. 计算经营成本时必须从总成本中扣除以下项目:( )(p7)
A.折旧费用 B.销售费用C.生产费用
D.管理费用 E.利息
40. 企业上缴的土地使用税属于总成本费用中的( )
A.生产成本B.财务费用 C.销售费用
D.管理费用
41. 总成本费用由生产成本、_ ___、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组成。(p7)
第 5 页
42. 经营成本中为什么不包括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和借款利息? (p7) 43. .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费用扣除( )等费用以后的全部费用。(p7)
A.原材料
B.管理费用C.折旧
D.销售费
44. 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属于( ) (P7)20031004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45. 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 ) (P7)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C.财务费用
46. 经营成本中不包括( )。(P7).
A.工资 B.借款利息 C.技术转让费 47. 下列费用项中,属于经营成本的是( )
A.设备折旧费B.无形资产摊销费C.利息支出D.直接材料费
48. 经营成本中不包括维简费、借款利息、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费和_____________。
49. 项目总成本费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维简费、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全部费用
是( ) (p7)
A.固定成本B.经营成本 C.可变成本 D.半可变成本
50. 总成本费用由制造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 组成。(p7)20031022 51. 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的属于( ) (p7)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52. 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及外币汇兑损益等属于( )(p7)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53. 企业统一负担的管理人员的差旅费、劳动保护费属于( )。
A.管理费用B.制造费用C.财务费用D.销售费用
. 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称为( )(p7)201201-02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销售费用 D.财务费用
55. 在产品的成本构成中,某企业生产单位的办公费属于( )(p7)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 D.其他直接支出
56. (p7)在一定期间和一定生产规模限度内,不随产品产量变化的费用称作________。(p8)200210-22
201301-02
57. 产品成本中随产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的成本是( )(p8)20031003 200801-02
第 6 页
D.外币汇兑损益
D.销售费用
A.半可变成本 B.可变成本 C.半固定成本 D.固定成本
58. 以下哪一项包含在制造费用中?( ) (p8).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间接材料 D.销售佣金
59.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_ __。(p8)
60. 生产成本包括________、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61. 下列属于管理费用的有( ) P(8)
A.制造费用
B.行政人员差旅费
C.广告费
D.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费 E.外汇调剂手续费 62. 以下几项费用中为可变成本的是( )201301-21
A.管理人员工资 B.直接原材料费 C.产品包装费 D.直接动力费 E.直接燃料费
63. 随产品产量的增减而成比例增减的费用称为_ _。(P8) . 生产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属于( ) A.经营成本 B.固定成本 C.可变成本 D.半可变成本
65. 在产品生产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产品包装费等属于( )(p8)
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 C.半可变成本
D.半固定成本
66. 某车间加工一批零件,材料费为l8万元,工人工资为4万元,制造费用为9万元,则这批零件可归
集到生产成本中的直接费用是( )(p8) A.18万元 B.22万元C.27万元 D.31万元
67. 总成本费用估算可采取哪些方法?在新产品开发和采用新技术论证时,宜采用其中的哪一种方法? 68. 利润总额包括 、_ __和 。(P13) 69. 简述企业利润总额的构成。
70. 销售收入等于( )(P13)201301-03
A.商品总量×单价 B.商品销售量×单价 C.商品成本×数量 D.合格商品成本×数量 71. 税后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 )
A.消费税 B.企业所得税 C. D.营业税
税后利润=会计利润-所得税 72. 利润总额包括( )(P13)
A.销售利润 B.销售费用 C.投资收益 D.管理费用 E.营业外收支净额
第 7 页
73. 企业某年生产产品1万件,生产成本为100万元,当年销售8000件,销售单价150元/件,企业全
年管理费10万元,财务费6万元,销售费3万元,销售税金6万元,所得税率为33%,则企业该年的税后利润为_______万元。 74. 简要回答企业利润的分配顺序。(p13)
75. 在利润率指标中,反映企业投入与产出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是( ) (p 14)
A.投资收益率B.成本费用利润率C.资本金利润率D.销售收入利润率 76. 目前我国流转税的税种组成为( ) (p14)
A.企业所得税 B. C.消费税 D.营业税 E.房产税 77. 营业税是指以_ __为课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p14) 200210-23 78. 企业利润总额与资本金总额的比率称为( ) (P14)200110-01 A.销售收入利润率 B.资本金利润率 C.产值利润率 D.成本费用利润率
79. 对特定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或流转量所征的税称为( ) (p15)200110-05 A.营业税 B. C.消费税 D.所得税 80. 间接以增值额为计税依据的方法是( ) (P15)200110-06
A.扣额法 B.扣税法 C.从价法 D.从量法 81. 以营业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称为( )(P15)201201-03
A.营业税 B.所得税 C. D.消费税
82. 根据国家有关税法规定,凡是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都应交纳( )(P15) A.消费税
B. C.营业税
D.所得税
83. 云南玉溪卷烟厂在生产、加工卷烟的过程中,除向国家交纳外,还应交纳( )(P15)
A.所得税
B.消费税 C.资源税 D.营业税
84. 以新创造的工资和利润之和为计税依据的流转税为( ) (p15)
A.
B.所得税 C.营业税 D.消费税
85. 根据有关规定,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进口货物以及销售应税劳务,均应缴纳( ) (P15) A. B.消费税 C.营业税 D.房产税
86. 从企业的净所得中征收的税种是( ) (p16)
A. B.产品税 C.营业税 D.所得税 87. 适用于国民经济评价的价格是( ) (p18)
A.出厂价格 B.批发价格 C.零售价格 D.影子价格
第 8 页
88. 任何买者和卖者都无法以自身的行动影响产品的市场价格,这种市场结构被称为( )(p18)
A.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完全垄断 D.寡头垄断
. 当国家对某些产品采取价格时,我们在经济分析时就应采用( )(p18)
A.市场价格B.出厂价格 C.影子价格 D.批发价格
90. 当市场价格失真时,在经济分析中不能直接采用市场价格,应采用调整后的_ __ __。(P18) A.零售价格 B.批发价格 C.出厂价格 D.影子价格 91. 影子价格的确定,首先必须区分投入物与产出物是( ) (p19)
A.出口货物和进口货物 B.外贸货物和非外贸货物 C.自行生产货物和购买货物 D.实体货物和非实体货物
92. 当供求均衡时,非外贸的产出物的影子价格按__ __定价。(p20)
93. 某项目的投入物是非外贸物,需要通过增加投资来满足项目要求,则其影子价格按__ ______分解定价。
94. 当市场价格失真,经济分析中不能直接采用市场价格时,应采用调整后的影子价格,影子价格又称
计算价格或
第 9 页
二、习题解答
1. B 2. 净现金流量 3. C
4. 现金流量图如何绘制?
1.画一条带有时间坐标的水平线,表示一个过程项目,每一个格代表一个时间单位,时间的推移从左向右
2.画与带有时间坐标水平线相垂直的箭线,表示现金流量。箭线向上表示现金流入,箭线向下表示现金流出。一般假设投资在年初发生,其他经营费用或收益均在年末发生。 5. A,C 6. B
7. 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8. D 9. 折旧 10. 略 11. B
12. 固定资产投资 13. A 14. C 15. A.B.CE
16. 简述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项目按拟定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工程内容进行建设所需的费用。它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用。
17. 是指没有物质实体,但却可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资产。它主要包括专有技术、专利权、商标
权、著作权、土地作用权、经营特许权、商誉权等。
第 10 页
18. (1)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生产规模限度内,不随产品产量而变化的费用。(1分)
这些费用的特点是:产品产量增加时,费用总额保持不变,而反映在单位产品成本上,则这些费用减少;同样,当产品减少时,费用总额并不减少,而发应在单位产品成本上却有所增加。(2分)
(2)可变成本。指产品成本中随产品产量的增减而成比例的增减的费用。 这些费用的特点是:产品产量变动时,费用总额成比例的变化,而反映在单位产品成本中的费用是固定不变的。(1分) 19. B 20. B. 21. D 22. D 23. B 24. B. 25. 流动资金 26. B 27. ABCDE 28. C 29. A 30. B 31. BC 32. D.
33. A. C. E.
34. AB. C. D. 35. _营业外收支净额_ 36. 简述工程概算法的做法。
工程概算法是目前我国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做法如下:建筑工程投资。根据工程项目结构特征一览表,套用概算指标或大指标来计算建筑工程投资。(2)设备投资。标准设备按交货价格计算;非标准设备按非标准指标估算;国外进口设备按离岸价加海运费、海上保险费、关税、及外贸和银行手续费等来计算;设备运杂费按各部委、省、市、自治区的规定运杂费率计算;工具及器具费按占设备原价的百分比计算。(3)其他费用。按主管部委、省、市、自治区的取费标准或按建筑工程费用的百分比来计算。(4)预备费用。按建筑工程、设备投资和其他费用之和的一定百分比计算,一
第 11 页
般取上述之和的5%~8%。 37. 分项详细估算法 38. C. 39. A.E 40. D. 41. _管理费用_
42. 经营成本中为什么不包括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和借款利息?
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费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维简费、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全部费用。不包括的原因:(1)现金流量图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逐年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由于投资已在其发生的时间作为一次性支出被计入现金流出,所以不能再以折旧和摊销的方式计为现金流出,否则会发生重复计算,因此,作为经常性支出的经营成本中不包括折旧费和摊销费。同理也不包括矿山“维简费”。(2)因为全部投资现金流量图是以全部投资作为计算基础,利息支出不作为现金流出,而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已将利息支出单列,因此经营成本中也不包括利息支出。 43. C 44. A
45. C.
制造费用是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
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不在本科目核算。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等。 差旅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是包括在管理费用里面。 46. B. 47. D.
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式中,其他费用是指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扣除了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
第 12 页
工资及福利费以后的其余部分。 48. 折旧 49. B. 50. 销售费用 51. C 52. C. 53. A. . C. 55. A.
56. _固定成本__ 57. B. 58. C.
59. _制造费用_
60. 直接材料 61. B.D. 62. B. C.D. E. 63. _可变成本 . B 65. B.
66. 材料费为l8万元+工人工资为4万元=22万元
67. 总成本费用估算可采取哪些方法?在新产品开发和采用新技术论证时,宜采用其中的哪一种方
法?
68. 销售利润、_ 投资收益___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69. 利润总额包括销售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70. B.
71. B.税后利润=会计利润-所得税 72. A C. E.
73. 利润总额=150*0.8-100*0.8-10-6-3-6=15万元
第 13 页
税后利润=15*(1-33%)=10.05万元 74.
75. C 76. B.C.D.
流转税又称流转课税、流通税,指以纳税人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流转额或者数量以及非商品交易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流转税附加税(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 77. _营业额
78. B.资本金利润率=企业利润总额与资本金总额*100%
79. C.对特定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或流转量所征的税称为消费税 80. B.间接以增值额为计税依据的方法是扣税法 81. A. 82. C 83. B.
84. A.
85. A. 86. D 87. D. 88. A . C.
90. _影子价格_
当市场价格较真实地反映经济价值时,市场价格就是影子价格,当市场价格失真时,在经济分析中不能直接采用市场价格,应采用调整后的影子价格。影子价格又称计算价格或经济价格。 91. B. 92. _财务价格 第 14 页
93. 全部成本 94. 经济价格
三、第一章书后习题解答
1.现金流量图如何绘制。
答:(1)画一条带有时间坐标的水平线,表示一个工程项目,每一格代表一格时间单位,时间的推移从左向右。
(2)画与带有时间坐标水平线相垂直的箭线,表示现金流量。其长短与收入或支出的数量基本成比例。箭头表示现金流动的方向。箭头向上表示现金流入,箭头向下表示现金流出。 2.何谓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流动资产。
答: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没有物质实体,但却可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资产。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3.固定资产如何估算?流动资金如何估算。 答:固定资产估算方法: 1.生产规模指数法。 2.分项类比估算法。 3.工程概算法。(最常用)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 1.扩大指标估算法。 2.分项详细估算法。 4.简述总成本费用由哪几项组成。
答:总成本费用由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组成。(4项) 5.总成本费用如何估算?
第 15 页
答:总成本费用估算方法: 1.分项估算法。 2.类比估算法。 3.统计估算法。 6.利润总额如何计算?
答: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7.何谓影子价格?
答: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产品不能反映项目的真实投入和产出,这是因为有些产品受国家现时的影响,而对另一些产品采取价格,或由于历史延续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市场价格往往偏离实际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调整市场价格,以使其能够正确反映产品的价值。这种用于经济分析的调整价格,称为影子价格。
第 16 页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基础知识
定义:工程实践方案的“所得”同“所费”的比较,或者说是“产出”同“投入”的比较。有用成果公式: 经济效益=劳动耗费(相对),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劳动耗费:是指在生产过程工中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一、经济效益:活劳动消耗: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并掌握一定生产技能的人的有目的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一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物化劳动耗费二是指凝结在产品中的形成了价值的人类劳动。物化劳动占有: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燃料。动力等在生产使用前有相当一段时间出于被占用,形成物化老的占有。劳动力占用:在一定生产周期内所占用的全部劳动力数量。
商品产值:可供外销的产品,半成品及作业的价值。现行价格计算数量指标总产值: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劳动者自己创造的价值和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不变价格计算净产值:劳动者自己创造的价值和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总产值中减去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品种指标:品种数、产品配套率和产品自给率。适用性1.收益类产品质量:可靠性经济型指标质量指标:性能、功用和满足使用者要求的程度合格率工作质量:等级率废品率 利润指标利润总额利润率
二、 经年总成本费用指标 济2.劳动投资总额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投资指标耗费类单位产品投资额时间指标:研制周期、寿命周期、建设周期、达产期等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产品产量材料利用率=100%材料总消耗量实际使用机器设备数设备利用率=100%绝对的经济效益指标第 17 页 全部机器设备数3.收益和劳动耗费全部盈利总额的综合指标100%固定资产盈利率=年平均占用的固定资产总额年销售收入
三、工程经济的比 较原理
研究工程经济比较原理,就是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可比条件,把握技术方案之间可比与不可比的内在联系,找出不可比向可比转化的规律,从而保证工程方案经济效益结论正确、可靠。 一、满足需要可比原则:是指相比较的各个技术方案满足同样的社会实际需要。产量相等时,投资和经营成本可直接比较。产量可比:产量不等且差别不明显时,可用单位产品投资额和单位产品经营成本相比较。产量不等且差别显著时,可重复建设一个方案,再用上述方法比较。质量可比:各方案的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当方案的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对方案比较有明显影响时,可将质量的差异转化成可比的产量。品种可比:不同品种用折算系数折算可按费用的多余支出或节约调整。
二、在计算和比较费用指标时,不仅要计算和比较方案本身的各种费用,还应考虑相关费用,并且应采用统一的计算原则和方法来计算各种费用。并采用统一的计算原则和方法计算各种费用。统一的计算原则:各方案的费用构成项目和计算范围必须一致。三、价格可比的原则是:在对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计算时,必须采用合理的一致的价格。合理的价格:反映产品价值,比价合理。例用影子价格代替市场价格,计算相关费用的方法代替实际价格。一致的价格:价格种类一致,分析近期的技术方案时统一使用现行价格,分析远景技术方案时则统一使用远景价格。四、时间因素可比原则:一是经济寿命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时,应采用相同的计算期作为基础;当相比较的各技术方案的经济寿命周期有倍数关系时,采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各技术方案的共同计算期。当相比较的各技术方案的经济寿命周期没有倍数关系时,一般采用20年为统一计算期。如果相比较的各技术方案由于投入期、服务期和退役期不一致,寿命周期也不同,应约定计算期计算和比较。 二是技术方案在不同时期内发生的效益与费用,不能直接相加,必须考虑时间因素。第 18 页
资金的时间价值:将资金作为某项投资,由于资金的运动(流通-生产-流通)可得到一定的收益或利润,即四、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增了值,资金在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增值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性:利息和利润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两种表现形式。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技术方案在不同时间费用以及产出的收益是不同的。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商品经济中,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应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自觉利用\"资金只有运动才能增值\"的规律,促进经济和生产的发展。 资金等值:在同一投资系统中,处于不同时刻数额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的相关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和计息方式,折算到某一相同时刻所得到的资金数额是相等的,则称这两笔或多笔资金是“等值”的。 “折现”:把将来某一时点的金额换算成与现在时点相等值的金额,这一换算过程称为“折现”。 “现值”未来时点上的资金折现到现在时点的资金的价值称为“现值”。现值即资金的现在瞬时价值。 未来值或终值:与现值等价的未来某时点的资金价值称为未来值或终值。 决定资金等值的因素:资金数额、资金发生的时刻和利率。其中利率是关键因素。
已知支付方式 一次 支付 整付现值公式 系列 等额分付终值公式 等额分付偿还基金公式 等额 P=A[(1+i)-1]/[i(1+i)]=A(P/A,i,t) 支付 系列 A=P{[i(1+i)]/[(1+i)-1]}=P(A/P,i,t) 等额分付资本回收公式 P A tttt所求复利计算公式 项 F P F A P F=P(1+i)=P(F/P,i,t) P=F(1+i)=F(P/F,i,t) F=A[(1+i)-1]/i=A(F/A,i,t) A=F*[i/(1+i)-1]=F(A/F,i,t) tt-tt 公式名称 数 整付终值公式 P F A F A 等额分付现值公式 五、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1.确定目标。 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3.选择对比方案。 第 19 页 :
4.把比较方案可比化。 5.建立经济数学模型。 6.模型求解。 7.综合分析论证。
8.与既定目标和评价标准比较。
二、习题
1. 经济效益的表达形式为( )(p21)201301-04
A.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B.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C.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D.经济效益=劳动耗费-有用成果
2. 劳动耗费是指在生产中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_ ____。(p21) 3. 劳动耗费是指生产过程中( ) (p21)200801-04
A.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B.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C.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D.消耗和占用的物化劳动
4. 劳动力占用是指在一定生产周期内所占用的( )(p21)201201-04
A.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 B.全部劳动力数量 C.间接从事生产的职工
D.所有的管理人员
5. 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是指工程项目( ) (p21)
A.生产与产出的比较 B.投入与投资的比较 C.所得与所费的比较 D.利润与税收的比较
6. 下列属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中反映收益类指标的是( ) (P22)
A.年总成本费用指标
B.单位产品投资额 C.时间指标
D.数量指标
7. 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外销的产品、半成品以及工业性作业的价值称为( A.商品产值B.总产值C.净产值D.销售收入
8. 总产值是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总成果的货币表现,其大小应按( ) (p23) A.市场价格计算 B.计划价格计算 C.不变价格计算 D.影子价格计算 9. 净产值与总产值的区别在于它不包括生产资料的( )(p23)201301-05
A.转移价值 B.转移支付C.固定成本
D.变动成本
10. 净产值与总产值的区别,就是不包括生产资料的_ ___。(p23) 11. 能够反映企业生产水平和生产规模的指标是( )(p23)
第 20 页
) (p22)
A.商品价值 B.总产值 C.净产值 D.利润
12. 商品产值一般按_ _价格计算。(p23)
13. 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总成果的货币表现是( ) (p23)200801-05
A.总产值B.商品产值C.净产值D.国民收入 14. 工业净产值中不包括( ) (P23) ...
A.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
B.物质消耗价值
C.利润 D.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性质的费用 15. 简述总产值与净产值各自的概念及其构成。(p23)
16. 产品的适用性是指产品满足使用者目的所具备的_ _。(p 24)
17. 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特性指标反映产品的( )(p24)201201-05
A价格B.功能C.质量D.成本
18. 什么是产品质量?质量特性可分为哪几类?
19. 在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中,下列属于劳动耗费类的指标是( ) (P24)
A.劳动生产率B.材料利用率C.流动资金周转次数D.时间指标 20. 下列可以反映技术方案劳动耗费的指标是( )(p24)
A.产品总成本费用
B.设备利用率C.劳动生产率
D.材料利用率
21. 反映技术方案的劳动耗费指标主要有( )。(p24)
A.产品总成本费用
B.投资 C.材料利用率
D.设备利用率 E.工程建设周期
22. 下列属于同时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综合指标是( )(p25)
A.单位产品投资额B.总产值C.利润总额D.材料利用率
23. 反映技术方案的收益和劳动消耗的综合指标不包括( )(p25)
A. 劳动生产率B.固定资产盈利率C.设备利用率D.总产值
24. 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综合指标有哪些? 25. 简要回答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与原则。(p25)
26. 设备利用率可以用生产中实际使用的机器设备数与_ ____的比值来确定。(p26)
27. 根据工程经济分析比较原理,对两个以上的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p26) 28. 在进行方案互相比较时,为了使方案在使用价值上等同化,一般将不同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尽可能转
化为统一的( )
A.产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货币指标 D.利润指标
第 21 页
29. 根据产量可比的要求,当产量不等且差别不显著时,可用单位产品投资额和_ __ __对不同技术方案进行比较。(p27)
30. 满足需要上的可比不包括( )(p27)
A.产量可比 B.质量可比C.品种可比
D.价格可比
31. 对两个以上的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 )。(p27) A.产量可比
B.质量可比C.采用一致的价格
D.采用现行价格 E.计算期相同
32. 若技术方案在产量、质量和品种方面可比,则为( ) (p27) A.满足需要上可比原则 C.价格指标上可比原则
B.消耗费用上可比原则 D.时间上的可比原则
33. 如何理解消耗费用可比原则?(p28)
34. 根据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对两个以上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应遵循满足需要上
可比、消耗费用上可比、_ ____和时间上可比四个原则。(p29)
35. 工程经济比较原理中时间因素可比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29)
36. 根据价格可比的要求,在分析近期技术方案时,应统一使用_ _______价格。(p29) 37. 根据价格可比的要求,在分析远景技术方案时,应统一使用__ _________价格。(p29)
38. 当相比较的各技术方案的经济寿命有倍数关系时,应采用它们的___ ___作为共同计算期。(p29)
201301-26
39. 如何处理经济寿命不同的技术方案的相同计算期问题?
40. 对经济寿命分别为4年、5年的技术方案甲、乙作经济效益比较时,计算期可采用( )(p29) A.甲方案计算期4年,乙方案计算期5年 B.甲方案计算期8年,乙方案计算期10年 C.甲、乙方案计算期均为20年
D.甲方案计算期12年,乙方案计算期15年 41. 在工程经济分析中,应采用( ) (P30)200110-08
A.单利法 B.复利法 C.固定利率法 D.浮动利率法 42. 简述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p31)201301-33
43. 以某一特定的时间为计算基准点来计算的价值称为( )(p31)
A.现值B.未来值C.年值D.年金
44. 资金的等值计算依据的是_ _____原理。(p31)
第 22 页
45. 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是盈利和_ _______。(p31)
46. 资金作为某项投资,由于资金的运动(流通—生产—流通)可得到一定的收益或利润,即资金增了值,
资金在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增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_。(p31)
47. 把将来某一时点的金额换算成与现在时点相等值的金额,这一换算过程称为( ) P(32)200801-06
A.折旧 B.折现 C.现值 D.未来值
48. 把将来某一时点的金额换算成与现在时点相等值金额的过程称为_ __。P(32) 49. 未来时点上的资金折现到现在时点的资金的价值称为( ) (p32)
A.年值B.现值C.终值D.未来值
50. 资金等值是指在时间因素的作用下,在不同时期(时点)绝对值不等而__ __相等的资金。(p32) 51. 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包括( ) (p32)
A.净现值B.投资收益率C.利息率D.利息和盈利
52. 某人于1992年4月1日存入2000元,年利率为10%(复利),于1995年4月1日取出,可以拿到( )
元钱。(P32) A.600
B.2600 C.2662
D.662
53. 某人计划5年后从银行提取1万元,如果银行利率为10%,则此人现在应存入银行( )元钱。
(P32) A.73
B.6209 C.6124
D.5674
. 整付终值利率系数的表示符号是( )(p32)201301-06
A.(F/P,i,n) C.(A/F,i,n)
B.(F/A,i,n) D.(P/F,i,n)
55. 某商品的价格每年递增10%,问10年后要花多少钱才能买到现在价格为1000元的商品? (p32) 56. 某国库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10%(单利),则到期后的本息和为( )。(P32)
A.133元
B.130元 C.330元
D.121元
57. 资金等值计算所用的复利系数的大小由计息周期数和___________决定。(p32) 58. 整付现值系数是( ) (P33)
A.(F/A,i,n) B.(F/P,i,n) C.(A/P,i,n) D.(P/F,i,n) 59. 等额分付现值利率系数为( )。(P33)
A.(A/F,i,n)
B.(A/P,i,n) C.(F/A,i,n) D.(P/A,i,n)
60. 在资金等值计算的基本公式中,等额分付终值利率系数为( ) (P33)
i(1i)n(1i)n1i(1i)n1nn(1i)1i(1i)(1i)1iA. B. C. D.
第 23 页
61. 某项目建设投资200万元全部于建设期初投入,经营期为10年,每年现金净流量为50万元,若基
准收益率为10%,则该项目的净现值率为_________。(P33)
62. 对于同一现金流量,下列哪个基准收益率对应的净现值最高( )。(P33)
A.5%
B.8% C .10% D.15%
63. 系数(F/P,0,n)的值为__ _____。(P33) . 系数(P/A,0,n)的值为 。
65. 与等额分付终值利率系数互为倒数的是( )。(p35)
A.等额分付现值利率系数 B.投资回收系数 C.偿债基金利率系数
D.现值系数
66. 资本回收利率系数为( )。(p35)
A.(A/F,i,n) B.(A/P,i,n)
C.(F/A,i,n) D.(P/A,i,n)
67. 新建一条生产线,初始投资为500万元,年利率为10%,要求投资后4年内收回全部投资,那么该
生产线每年至少要获利多少?(P36)
68. 某银行现借出100万元,年利率为10%,借期8年,若考虑一次收回本利,8年后银行将收回多少
款额?并作现金流量图。(P36)
69. 假设以10%的年利率借得10,000元,投资于某个寿命为10年的项目,为使该项目成为有利可图的
项目,每年至少应收回的现金数额为( )元。(P36) A.2000 B.1791 C.1000
D.1627
70. 某企业贷款建设某工程,期初贷款300万元,年利率10%,第4年起投产,投产后自当年起每年净
收益为80万元。(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问:(1)投产后8年能否还清本息?
(2)如要求投产后5年还清本息,则每年等额净收益应为多少? 71. 简要回答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p36)
72. 某公司目前已有基金20万元,准备以后每年末从收益中留5万元作基金,以备扩大再生产,并把全
部基金存入银行,年利率为10%,那么第9年末该公司共能获取多少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73. 某人借款100000元,贷款人要求从借款当月开始按月末支付分期还款,月利率0.5%,按月计息一
次,该借款人将在50个月中等额还清,在归还25次后,与贷款人协商,借款人一次(第26次)支付余额。问借款人最后一次支付多少钱?(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下列系数供考生解题时
第 24 页
参考:
74. 等额分付终值利率系数为:( )。(P36)
A.(A/F,i,n)
B.(A/P,i,n) C.(F/A,i,n)
D.(P/A,i,n)
75. 若P位于第一年末,F位于第n年初,复利利率为i,则P的表达式是( ) (P36)
A.P=F(P/F,i,n) C.P=F(P/F,i,n-2)
B.P=F(P/F,i, n)(F/P,i, 1) D.P=F(P/F,i,n-1)(F/P,i,2)
76. 某公司分期付款购买一台设备,每年初向销售方支付货款10万元,五年付清,则该台设备价值终值
为_______万元。(年利率10%,复利) (P36)
77. 等额分付终值利率系数(F/A,i,n)中的F发生时刻应( )(p36) A.与第一期等额支付A的时刻相同 C.与最后一期支付A的时刻相同
B.在第一期等额支付A的前一期 D.在n年内的任意时刻
78. 设期初贷款为P,利率为i,在n年内连续每年年末以等额资金A回收,则回收计算公式为( )
(p36)
A.P(F/P,i,n)B.P(A/F,i,n)C.P(A/P,i,n)D.P(P/A,i,n)
79. 在资金等值计算的基本公式中,已知P求A的利率系数公式是( )(p36)
i(1i)nin(1i)1 (1i)1A.(1+i)n B.C.
(1i)n1ni(1i)D.
80. (本题6分)某公司准备向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0%,一次性贷款。贷款后第4年末偿还20万元,问
该公司现在可以从银行贷款多少万元?(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81. 不同时点上的两笔不等额资金( )。
A.一定不等值 B.一定等值C.可能等值 D.无法判断
82. 某项永久性奖学金基金,每年计划以利息颁发50,000元奖金,若年复利率为10%,该奖学金的本
金应为( )元
A.625,000 B.500,000C.510,000 D.480,000
83. (本题6分)某企业投资一开发项目,一次性投资100万元,项目的经济寿命为1O年,前5年年
平均收入为45万元,后5年年平均收入90万元,年利率为8%,试计算:(p36).(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当不考虑偿还投资时,该项目1O年末的总收入是多少? (2)1O年末一次性偿还投资是多少?
84. (本题6分)某企业计划10年后进行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需要经费40万元,若年利率为8%,如
果每年存入相同数量的金额,则在每年末存款时,应存入资金多少万元?当改为每年初存款时,又应
第 25 页
存入资金多少万元?(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P36)
85. 某公司分期付款购买一台设备,每年初向销售方支付货款10万元,五年付清,则该台设备价值现值
为_________万元。(年利率10%,复利) (P36) 10+10*(P/A,10%,4) 注意理解年初和年末区别。
86. 某企业获银行12万元贷款,偿还期3年,年利率10%,以每年末还4万元本金和当年利息当年付清
的方式还本付息,试计算3年还款总额及还款额现值。(P36)
87. (本题7分)某工程项目第一年初投资2000万元,第二年末投资2500万元,第三年末建成,投资全
部是银行贷款,利率为10%,贷款偿还从第四年末开始,每年年末等额偿还,偿还期为10年,试画出现金流量图,并计算偿还期内每年应还银行多少万元?(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P36) 88. 某企业新建一条产品生产线,第一年投资2000万元,第二年投资1200万元,两次投资均向银行贷
款,利率为8%,第三年投产开始获利,计划5年等额偿还贷款,则每年应偿还银行金额为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P36)201301-36 下列参数供计算时参考:
(F/P,8%,1)=1.080 (P/F,8%,1)=0.9259 (A/P,8%,5)=0.25046 (P/A,8%,5)=3.993
. 在工程经济评价中为什么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试举一例说明在方案比较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可能出现的问题。
90. (本题5分)某项工程第一年年初投资2000万元,第二年年初投资2600万元,第三年年初再投入1300
万元,第三年年初建成投产,每年净收益1500万元。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投资由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贷款从第三年开始每年年末等额偿还,还款期为6年。问每年应偿还银行多少万元?(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p36)
91. (本题6分)一企业拟从银行一次性贷款投资新项目,年利率为8%,分两次偿还。第一次在贷
款后第5年年末偿还300万元,第二次在第10年年末偿还600万元。(p36) (1)该企业一次性贷款为多少万元?
(2)如果改为10年内每年年末等额偿还,每年又应偿还多少万元?
第 26 页
三、习题解答
1. A 2. _物化劳动 3. C. 4. B 5. C 6. D 7. A 8. C 9. A. 10. _转移价值 11. B. 12. 现行价格 13. A 14. B
15. 简述总产值与净产值各自的概念及其构成。(p23)
总产值:由以消耗的生查资料的转移价值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和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三部分组成,总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工业产品和工业性作业价值量的总和。它包括商品产值,订货者来料加工产品的来料价值,期初期末在制品结存量差额的价值。
净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量总和。它包括两部分: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和劳动者为
第 27 页
社会创造的价值。他与总值得区别就是不包括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即从从产值中扣除各种物质消耗价值以后的剩于值 16. 技术性能 17. C
18. 什么是产品质量?质量特性可分为哪几类?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性能、功能和满足使用者要求的程度。其特性包括:(1)适用性:产品的适用性是指产品满足使用目的的所具备的技术性能;(2)可靠性: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3)经济性:产品的经济性是指产品在其使用的整个寿命周期所表现的经济效益。 19. D 20. A 21. A.B. E. 22. D 23. D
24. 可分为绝对的效益指标和相对的效益指标。绝对的效益指标组要有:劳动生产率;材料利用率;设
备利用率;固定资产盈利率和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相对的效益指标主要有:静态差额投资收益率和静态差额投资回收期。
25. 简要回答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与原则。(p25)
1、要对可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比较选优,就要对各方案进行分析,使他们具有可比的基础和条件,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就是要遵循四个可比原则,它们是满足需要可比原则、消耗费用可比原则、价格可比原则、时间因素可比原则(识记)。 26. 企业拥有全部机器设备数
27. 根据工程经济分析比较原理,对两个以上的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p26) (1)满足需求可比原则;(2)满足费用可比原则; (3)满足价格可比原则; (4)时间因素可比原则。 28. A
29. 单位产品经营成本_ 30. D 31. A.B. C .E 32. A.
33. 如何理解消耗费用可比原则?(p28)
第 28 页
在计算和比较费用指标时,不进要计算和比较方案本身的各种费用,还应考虑相关费用,并且应采用统一的计算原则和方法来计算各种费用。相关费用是指显示本方案而引起生产上相关的环节所增加的费用。这一点很重要,为了使技术方案具有消耗费用方面的可比性,必须从整个社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观点、社会的总消耗、系统的观点出发进行综合考虑。 34. _价格上可比_
35. 工程经济比较原理中时间因素可比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29)
答:A、一是经济寿命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时,应采用相同的计算期作为基础; B、二是技术方案在不同时期内发生的效益与费用,不能直接相加,必须考虑时间因素。 36. 现行_ 37. 远景 38. 最小公倍数
39. 如何处理经济寿命不同的技术方案的相同计算期问题?
一是经济寿命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时,应采用相同的计算期作为基础;二是技术方案在不同时期内发生的效益与费用,不能直接相加,必须考虑时间因素。 40. C 41. B
42. 简述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p31)201301-33
将资金作为某项投资,由于资金的运动(流通--生产--流通),可得到一定的收益或利益,即资金增了值。资金在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增值,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43. A.
44. _资金的时间价值__ 45. _利率_
46. 资金的时间价值_ 47. B 48. 折现 49. B 50. 价值 51. C. 52. C.2662 53. B.6209
第 29 页
. A.
55. 1000(F/P, 10%,10) 56. B130元 57. 利率
n(1i)58. D (P/F,i,n)=
59. D.(P/A,i,n) 60. A
61. (-200+50(P/A 10% 10))/200 62. A
63. 1注意是系数 . n 65. C 66. B
67. A=500×(A/P,10%,4)=500×0.317 =157.74 该生产线每年至少应获利157.74(万元) 68. 100(F/P,10%,8)=214.36万元。 69. D.1627
70. (1)-300+80(P/A,10%,8)(P/F,10%,4) (2)300(F/P,10,4) (A/P,10%,5) 71. 简要回答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是:(1)确定目标;(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3)选择对比方案;(4)把比较方案可比化;(5)建立经济数学模型及模型求解;(6)综合分析论证;(7)与既定目标和评价标准比较。 72. F=P(F/P,i,n)+A(F/A,i,n)
=20×(F/P,10%,9)+5×(F/A,10%,9) =20×2.358+5×13.579=115.06(万元) 所以,公司9年后共能取得115.06万元。 73. 100000(A/P,0.5%,50)(P/A,0.5%,25)(1+0.5%) 74. C.(F/A,i,n) 75. C.P=F(P/F,i,n-2) 76. 10(F/A,10,5)(1+10%)
第 30 页
77. C. 78. C 79. C 80. 81. C 82. B
83. 45*(F/A,8%,5)*(F/P,8%,5)+90*(F/A,8%,5)
100*(F/P,8%,10)
84. 40*(A/F,8%,10)
40*(A/F,8%,10)/(1+8%)
85. 10+10*(P/A,10%,4) 注意理解年初和年末区别。 86. 4+12*10%+4+8*10%+4+4*10%
(4+12*10%)*(P/F,10%,1)+(4+8*10%)*(P/F,10%,2)+(4+4*10%)*(P/F,10%,3) 87.
88. (2000(F/P,8%,1)+1200)(A/P,8%,5)=841.55
第 31 页
. 。
90. (2600(F/P,6%,1)+1300)(A/P,6%,6) 91. (1)300(P/F,8%,5)+600(P/F,8%,10)
(2)(300(P/F,8%,5)+600(P/F,8%,10))(A/P,8%,10)
四、第二章书后习题解答
1、 在进行工程经济分析时,为什么要强调可比原理,有哪些可比原则?
答:工程经济分析的实质,就是要对可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比较选优,要比较就必须建立共同的比较基础和条件,因为各工程、项目方案会在一系列技术经济因素上存在着差异。所以在方案比较之前首先要考虑方案之间是否可比,如果不可比,要作可比性的修正计算,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可靠的分析结果,研究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就是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可比条件,把握技术方案之间可比与不可比的内在联系,找出不可比向可比转化的规律,从而保证工程方案经济效益结论正确、可靠。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就是要遵循四个可比原则,它们是满足需要可比原则、消耗费用可比原则、价格可比原则、时间因素可比原则。
3、 何谓资金的时间价值,它与资金等值的概念有何不同?
答:将资金作为某项投资,由于资金的运动(流通-生产-流通)可得到一定的收益或利润,即资金增了值,资金在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增值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等值是指在不同时期(时点)绝对值不等而价值相等的资金。
如果在同一投资系统中,不同时刻数额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和计息方式,折算到某一相同时刻点得到的资金数额是相等的,那么这两笔或多笔资金是\"等值\"的。
2、 概述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 32 页
答:如下图所示,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有:反映劳动成果的指标、反映劳动耗费类的指标以及同时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综合指标,其中,反映收益的指标有产量、质量、品种和利润等;反映劳动耗费的指标有投资、产品成本
和时间指标等。同时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效益类指标有:单项性的效益指标有劳动生产率、材料利用率、流动资金周围次数、固定资金利用率等;综合性的效益指标有静态差额投资收益率、静态差额投资回收期以及若干动态指标等。这些指标组成一套互相联系的系统化指标,作为评价技术经济效益的标准和依据。
4、 某企业拟从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该企业每年偿还能力为2万元,要在5年内全部还清贷款,问该企业现在可从银行贷款多少?反之,假如企业现在从银行一次贷款50万元,拟在5年内还清,问逐年等额偿还额应是多少?
第 33 页
解:分析题目,这是一个等额分付的问题,前一问是已知A=2,i=0.06,n=5,求P, 后一问是已知P=50,i=0.06,n=5,求A。根据等额分付现值公式和等额分付资本回收公式可得:
5、 某厂基建5年,每年初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年利率8%,投产时一次偿还,问5年末共支付给银行本利和多少?
6、 某企业5年以后需10万元作为技术改造经费,若年利率为8%,每年存入相同数量的金额,则在年末存款时,每次应存入多少基金?当改为年初存款时,每次又应存入多少基金?
7、 某贷款金额1万元,年利率为8%,分5期于每年末等额偿还,求每期的偿付值?若在每年初偿还,每期偿付值又应是多少?
8、 某企业拟从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拟定一次贷款,分两期偿还。贷款后第二年偿还10万元,第4年偿还20万元,问该企业现从银行可贷款多少万元?
第 34 页
第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一、基础知识
定义: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回收所需时间投资回收期*公式:Pt累计净收益为正的年份1上年累计净收益的绝对值/当年净收益评价:如果PtPc,则认为该方案是可取的;如果PtPc,则方案不可取。用投资回收期的长短评价技术方案,反映了初始投资得到补偿的速度。定义: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的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H*公式:R'a=m100% K0投资收益率评价:基准投资收益率越大,说明投资效益越好。 R`aRc(基准投资收益率)经济上可取(投资效果系数)定义:在不计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额大的方案比投资额小的方案所节约的经营成本,来回收差额投资所需的期限。*公式:PaK0K02K01(方案年产量相同时)```C01C01C02K02K01Q2Q1P(方案年产量不相同时)a``CC0102一、静态评价法差额投资回收期法Q1Q2评价:当差额投资回收期Pa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Pc时,说明差额部分的投资经济效益是好的,投资额高的方案比较有利;否则投资低的方案有利。即:当Pa<Pc时,选投资大的方案; 当Pa>Pc时,选投资小的方案。多个方案比较时,应按各个方案投资额由小到大排列次序,计算差额投资回收期,替代式淘汰,选出最优方案。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只能用来衡量方案之间的相对经济性,不能反映方案自身的经济效益。把各个方案的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的经营成本,统一成一种性质相似的费用,称为计算费用。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实际的费用,*计算费用法 因此又称为\"折算费用\",在这里是一个名词。公式:ZKPC``Z年C0RCK00C0总静态评价缺点:未考虑经济寿命差异;未考虑经济寿命内费用,收益变化的情况; 未考虑残值;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 35 页
*净现值法:就是将技术方案的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和。 如果NPV0,说明方案的投资能获得大于基准收益率的经济效果,则方案可取;如果NPV0,说明方案的投资刚好达到要求的基准收益率水平, 则方案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一般可取;如果NPV0,则方案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一般不可取。在多方案比较时,以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现值法 多方案比较取净现值最大的方案现值成本法:仅适用于方案功能相同,并只有支出或收入不易计算的情况,它是把方案所耗成本折算成现值,其计算方法与NPV法相同。*净现值率法:是净现值与投资额现值的比值,它是测定单位投资现值的尺度,用它可以对多个方案的进行比较相对的经济效益。 净现值率净现值/投资额现值,多方案比较取净现值率最大的方案是把技术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所有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全部折算为未来值并求和,然后根据未来值大小来评价方案的优劣。未来值法净未来值法:当已知方案的所有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下,可用净未来值法评价方案好坏。二、未来值成本法:则是在知其现金流出,不知现金流入时采用的方法。动态评价NPV1内部收益率法: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收益率。i0i1(i2i1)NPV1NPV2*内部收益率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又称增量投资收益率,是指两个方案的投资增量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内部收益率。 当i' >i时,则投资额大的方案更优。n*年值法(AW):年值法AW:用于项目的收和支出皆为已知,在进行方案比较时,分别计算各比较方案净效益的等额年值,然后进行比较,A/P, i,n是资本回收系数。年值(金)比较法以年值较大的方案为优。公式为:AWNPVA/P,i,n其中NPV是净现值,年费用比较法(AC):和年值法相似,用于技术方案的逐年收益无法或无需核算时,年费用现值比较法:当相互比较的技术方案投资额、投资时间、年经营费用和服务期限均不相同时可用此法来选优。
评价方法 静态评价
投资收益率R’a 净现值NPV 净现值率NPVR
动态评价
净未来值NFV 内部收益率IRR 年值AW
R’a≥Rc NPV≥0 NPVR≥0 NFV≥0 i0≥in AW≥0
R’a 方案可行 Pt≤Pc 方案不可行 Pt>Pc 评价方法 静态评价 投资收益率R’a 净现值NPV 净现值率NPVR 动态评价 净未来值NFV 内部收益率IRR 年值AW R’a≥Rc NPV≥0 NPVR≥0 NFV≥0 i0≥in AW≥0 R’a 方案可行 Pt≤Pc 方案不可行 Pt>Pc 第 36 页 是根据方案的成本与收益关系确定盈亏平衡点(保本点),进而选择方案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直接法盈亏平衡法半可变成本分解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分析法盈亏平衡点的确定有图解法和计算法两种。Q0B/PVD1.是指研究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如销售收入、成本、投资、生产能力、价格、寿命、建设期、达产期等)对经济效益评价值(如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年值内部极益率等)的影响程度,从许多不确定因素中找出敏感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供决策者分析研究。金流入时采用的方法。1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三、2计算目标值。敏感性分析法不确定性分析3选取不确定因素。2.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4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5找出敏感因素。6综合其他对比分析的结果采取措施。决策收益表法:是概率分析决策的基本方法,该表首先分别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按大小加权平均计算概率分析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1画决策树。决策点用方框表示,机会点用圆圈表示。概率枝末稍用表示。决策树法:2计算各机会点的期望值。3修枝选优,作出决策。 二、习题 1. 简要回答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 在评价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时,如果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则称为_ ____。(p40) 3. 在评价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时,如果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则该评价称为 。 4. 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_ ___),将全部投资回收所需时间。 (p40) 5. 静态评价法适用于寿命周期较短且每期现金流量分布________的技术方案评价。 6. 项目投产后每年净收益相等时,项目投资回收期等于( )(p40) A.年净收益与投资总额之比 C.年净收益与投资总额之差 B.投资总额与年净收益之比 D.年净收益与年均投资之比 7. 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决策静态评价指标的是( )。(p40) A.净现值率 B.内部收益率 C.投资利润率 D.净现值 8. 下列评价方法中,属于静态评价方法的是(p40)201301-07 A.净现值法 B.投资回收期法 C.未来值法 D.内部收益率法 9. 已知某建设项目的各年净现金流量如下:第0年:-120万元,第1~6年:30万元,第7~10年: 40万元。据此计算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 (P40) 第 37 页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10. 当计算出方案投资回收期Pt小于或等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Pc时,表明( )(p40) A.方案可取 B.方案不可取C.方案需要修改 D.方案不确定 11. (本题5分)新建某项目,预计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如下表: 年份 净现金-10000 -6000 流量 若基准投资回收期为8年,判断其经济上的合理性。 12. 基准投资回收期不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p41) . A.投资构成比例 B.成本构成比 C.技术进步的程度 D.通货膨胀率 13. 投资回收期的长短反映了初始投资_ ___。(p41)201201-07 14. 项目投产后,年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等于( )(p41) A投资收益率B.投资回收期C.内部收益率 D.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15. 投资效果系数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的净收益与______之比。(p41) 16. 投资收益率( ) A.年销售收入与方案投资总额的比率 B.年净收益与总投资额的比率 C.年销售收入与方案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 D.年净收益与方案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 17. 项目( )的计算值越大,表明其盈利能力越强。(p41) A.投资收益率 B.投资回收期C.盈亏平衡点 D.借款偿还期 18. 技术方案投资回收期的长短反映了( ) (p41) A.初始投资得到补偿的速度B.清偿能力C.还债能力D.项目投资效率 19. 投资收益率又称_ _,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的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p41) 20. 设K0为投资总额,Hm为年净收益,则投资收益率可表示为( ) (p41)200801-07 201201-08 A. -5000 6500 6800 7000 7500 8000 8000 1 2 3 4 5 6 7 8 9 K0HKH B. mC. 0×100% D. m×100% HmK0HmK021. 采用投资收益率对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评价时,若方案在经济上是可取的,则投资收益率Ra与基准投 资收益率R0之间存在着( ) (p42) A.Ra>R0 B.Ra 22. 技术方案的投资收益率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说明( )(p42) A.方案在技术上合理 B.方案在技术上不合理 C.方案在经济上不可行 D.方案在经济上可行 23. 当对两个互斥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时,若产量相同且差额投资回收期Pa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则 ____________方案较优。(p42) 24. 已知两建厂方案,方案甲投资为20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40万元,年产量为80件;方案乙投资为 165万元,年经营成本27万元,年产量为60件。基准投资回收期Pc=3年。请选出最优方案。(p43) 25. 某项目有3个技术方案,它们的年销售收入都相同,但投资和年经营成本各不相同,各方案的基本 数据如下表,假如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PC=5年。试采用追加投资回收期法比较三个方案的优劣。 方案 1 2 3 投资(万元) 100 132 156 年经营成本(万元) 30 22 18 26. 差额投资回收期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优选时,各比较方案投资额的排列顺序为( ) (p43) A.任意B.由大到小C.由小到大D.大小间隔 27. 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只用以衡量方案的_ _____而不反映方案自身的经济效益。(p44)201301-27 28. 对两个互斥方案的相对经济效益进行比较时可用的方法是( ) A.投资回收期法 B.投资收益率法 D.内部收益率法 C.差额投资回收期法 29. 某方案的经营成本与按基准投资收益率分摊的总投资之和,称为 。 30. .以下评价方法属于静态评价方法的是( ) (p44) A.净现值法 B.计算费用法 C.内部收益率法 D.年值法 31. 为满足某种产品产量增长的需要,有三个工厂的建设方案可供选择,其一 次性投资额和年经营费用如题37表所示。设三个方案的基准投资回收期Pc=10年,试 用总计算费用法选择最优方案。 32. 采用计算费用法进行多方案经济评价和优选时,以计算费用______方案为最优方案(p45) 33. 计算净现值时所采用的折现率是( ) (p46) 第 39 页 A.银行存款利率B.银行贷款利率C.基准收益率D.投资利润率 34. 用净现值法来进行多方案比较时,应选净现值( )的项目。(p46) A.最大 B.适中 C.最小 D.无法判断 35. 某企业拟投资12万元购买一台设备,估计设备的寿命为10年,10年末残值为6000元;购买设备 同时还需投入5万元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其它费用。使用该设备每年能节约经营费用21500元,若基准收益率in=10%,试用净现值法判断该方案是否可行?(p46) 36. 净现值(NPV)大于零,说明技术方案的投资能获得大于_ _的经济效益,方案可取。(p46) 37. (p46)21.下列指标中属于动态评价指标的是( )(p46) A.投资回收期B.未来值C.计算费用D.内部收益率E.年费用 38. 什么是净现值?如何运用净现值法计算结果判断方案的经济性? (p46) 39. 当技术方案的投资不仅能获得基准收益率所预定的经济效益,还能超过基准收益率的现值收益, 此时净现值(NPV)( ) (p46) A.为0 B. D.≤O 40. 试分析NPV>0,NPV=0和NPV<0的经济意义。(p46) 41. 对某个技术方案来说,在整个寿命期内,基准收益率越小,则净现值________________。(p46) 42. 对于同一现金流量,下列哪个基准收益率对应的净现值最高( )。(p46) A.5% B.8% C.10% D.15% 43. 一般情况下,同一净现金流量的净现值随着折现率的增大而减小,故基准收益率定得越高,能被接 受的方案( )。(p46) A.越少 B.越多 C.不变 D.不能确定 44. 净现值的大小与所选定的基准收益率的关系:收益率越小,( )。(p46) A.净现值越大 B.净现值越小C.净现值不变 D.不能判断 45. 某企业在考虑购买一台设备,设备的投资为11万元,估计设备的寿命为10年,10年末残值为零; 与此同时还需要投入5万元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其它费用。使用该设备每年能节约经营费用18300元,基准收益率为10%,请作出决策。(p46) (1)、现金流量图: (2)、NPV= 46. 某工程项目预计投资8000元,预测在使用期4年内,每年平均收入5000元,每年平均支出2500 元,残值300元,基准收益率为10%,要求:(p46) (1)计算净现值; (2)作出现金流量图(p46) 47. (本题10分)某项目第1年年初投入建设资金100万元,第3年初建成并投产运行,第3年初另需 第 40 页 投入资金20万元。投产后项目每年可获销售收入50万元,每年需经营费用25万元。项目服务年限10年,残值为40万元。(假设i0=10%) (p46) 要求:(1)画出现金流量图。(p46) (2)计算项目净现值。(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试确定该项目是否可行? 48. A/B两个方案,各年的现金流量为下图所示,基准收益率为10%,试用净现值法进行比选。(p46) 单位:万元 方案 A B 49. 本题10分)某大型设备有两种不同型号,其有关数据如题37表所示,假定基准收益率为10%,试用 净现值法分析比较A、B两种方案。(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p46)201301-37 (单位:万元) 年经营 方案 A B 初始投资 收入 12 9 7 7 成本 0.6 0.85 2 1 年经营 残值 (年) 8 8 寿命 投资 -10 -15 年净现金流 6 5 残值 1.5 2 寿命(年) 5 10 题37表 下列参数供计算时参考: (F/P,10%,8)=2.144 (P/A,10%,8)=5.335 (P/F,10%,8)=0.4665 (A/P,10%,8)=0.18744 50. 某项目期初(第1年年初)固定资产投资为100万元,投产年年初需流动资金20万元。该项目从第 3年初投产并达产运行。若项目每年可获销售收入50万元,每年需经营费用25万元。项目服务年限为10年,届时净残值为20万元,并将回收全部的流动资金。(假设ic=10%)(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要求:(1)做出现金流量图。 (2)计算净现值。 (3)计算内部收益率。 51. (本题10分)某公司可以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买一台标价22000美元的专用机器,定金为2500 美元,余额和利息在以后五年末均匀地分期支付,利息率为8%。但现在也可以用一次支付现金19000美元来购买这台机器。如果这家公司的基准收益率为10%,试问应该选择哪个方案?(用现值成本法) 第 41 页 下列系数供解题时参考:(p48) (F/P,10%,5)=1.611;(A/P,8%,5)=0.2504; (P/A,10%,5)=3.791 52. 现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A方案投资20万元,寿命期5年,年运 行费用1500元,残值为零;B方案投资35万元,寿命期10年,年运行费用2000元,残值3000元,若基准收益率为8%,试用现值成本法选择较优方案。 下列参数供计算时参考: (P/A, 8% , 10)=6.710 (A/P,8%,10)=0.14903 (P/F,8%,5)=0.6806 (F/P, 8%, 5)=1.469 (P/F,8%,10)=0.4632 (F/P,8%,10)=2.159 53. 净现值率是净现值与_ ____的比值。(p49) . 净现值率表示单位_ _____所产生的净现值。(p49) 55. 计算净现值率,可以用净现值除以( )。(p49) A.各年投资额之和 B.各年投资现值之和 D.各年投资平均余额 C.各年现金流量之和 56. 净现值率____零是项目可行的必要条件。(p49) 57. 通常,某一基准收益率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则其内部收益率一定( )设定的基准收益率。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能确定 58. 项目的( )计算值越大,表明其盈利能力越强。(p52) A.财务内部收益率 B.投资回收期 C.盈亏平衡点 D.借款偿还期 59. 技术方案寿命期内,使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收益率称为( )(p52) A.净现值率 B.投资收益率 C.内部收益率 D.折现率 60. 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流量的符号从负到正只变化一次,而且净现金流量的总和大于零,则其内部 收益率有( ) (p52) A.唯一正解 B.唯一负解C.唯一解 D.n个解 61. 某投资项目,当基准收益率取20%时,NPV=-20万元,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值应为:( ) (p52) A.大于20% B.小于20% C.等于20% D.无从判断 62. 与计算内部收益率有关的项目为( )。(p52) A.原始投资 B.银行利率C.每年现金净流量 D.投资项目的有效年限 E.基准收益率 63. 一般情况下,当一个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时,其内部收益率( ) (P52)200801-08 第 42 页 A.小于基准收益率B.大于基准收益率C.等于基准收益率D.无法确定 . 对于单一投资方案,如果内部收益率_______设定的基准收益率,则项目是可行的。(P52) 65. 收益率引起的变化呈曲线关系,而直线插值法是按直线关系对待的,为了减少误差,应使两个试插 的i值不超过___________。(P52) 66. 内部收益率使得净现值等于( )。(P52) A.一个正数 B.一个负数C.零 D.所有上述情况 67. 计算下列指标中的( ),事先不需知道基准收益率。(P52) A.净现值 B.内部收益率C.将来值 D.净现值率 68. 某投资项目,若使用15%作收益率其净现值为500元,使用18%作收益率其净现值为-480元,该项 目的内部收益率是( )。(p53) A.16.125% B.16.53% C.22.5% D.19.5% 69.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又称___ __,它是指两个方案的投资增量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内部收益 率(p) 70. 用内部收益率法来进行多方案比较时,应选内部收益率( )的项目。(p) A.最大 B.适中 C.最小 D.无法判断 71. 如果两个投资方案的投资额不同,可通过( )来决定取舍。(p) A.投资增量净现值 C.投资增量回收期 B.投资增量收益率 D.内部收益率 E.净现值 72. .内部收益率法的优点是不需要事先确定_ ______,使用方便;另外用百分率表示,直观形象, 比净现值法更能反映单位投资的效果。(p) 73. 方案A与方案B比较,计算得IRRB-A=15%,若基准收益率=10%,则( ) (p55) A.NPV(10%)B-A=0 B.IRRB-IRRA=15% C.NPV(15%)A=NPV(15%)B D.NPV(10%)A=NPV(10%)B 74. 两个互斥方案的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收益率时,说明( )(p55) A.投资额小的方案不可行 C.投资额小的方案较优 B.投资额大的方案不可行 D.投资额大的方案较优 75.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时,说明( )(p55) A.投资额小的方案可行 B.投资额大的方案可行 C.投资额小的方案较好 D.投资额大的方案较好 76. 当计算出两方案的增量投资收益率i′后,若i′>in时,则选择( )201301-09 A.投资小的方案 B.两方案均行 C.投资大的方案 D.无法确定 第 43 页 77. 对两个互斥方案的相对经济效益进行比较时可用的方法是( ) (p55) A.投资回收期法 B.投资收益率法 C.差额投资回收期法 D.内部收益率法 78. (本题10分)某企业生产一种新产品,有三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可供选择,不同方案的现金流量表如 题((P56) 表所示。in=15%。试用年值法选择较优方案。(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不同方案的现金流量表 方案 初始投资(万元) 残值(万元) 年度支出(万元) 年度收入(万元) 寿命(年) A 6000 0 1000 3000 3 题73表 79. 用年值法来进行多方案比较时,应选年值( )的项目。(p56) A.最大 B.适中C.最小 D.无法判断 80. 在多个互斥方案比较时,如果技术方案的逐年收益没有办法或没有必要具体核算,可采用( ) A.内部收益率 B.净现值法 C.现值成本法D.年值法 81. 将各技术方案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换算成等额年费用,并以等额年费用大小来判定方案优劣,这种 方法称为( )(p57) A.未来值法B.净现值法C.年费用比较法 D.投资收益率法 82. 当多个工程项目的计算期不同时,较为简便的评价选优方法为( ) A.净现值法 B.内部收益率法 C.年值法 D.费用现值法 83. 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的区别是什么?各适用于哪些类型的技术方案评价? 84. 什么是不确定分析?常用不确定分析方法有哪几种? (P59) 85. 在项目盈亏平衡分析时,盈亏平衡点越高,项目承担的风险越____。(P59) 86. 盈亏临界点产量的计算公式为( ) 固定成本总成本A.盈亏临界点产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B.盈亏临界点产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B 7000 200 1000 4000 4 C 9000 300 1500 4500 6 第 44 页 固定成本C.盈亏临界点产量=单价单位成本 D.盈亏临界点产量= 总成本 单价单位成本87. (本题1O分)有一建厂方案,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000件,预计市场价格为600元/件,年固 定总成本费用为16万元,单位产品的可变动成本为200元/件。根据预测,该产品的年销售量可以达到1000件。试求:(P59) (1)产品的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多少? (2)该产品预计年销售1000件的利润是多少? (3)如果目标利润为32万元,生产1500件全部销售完,则产品的价格为多少? 88. (本题10分)某电器生产企业拟开发一种新产品,预计售价为200元/台。经测算,该产品的单位 可变成本为60元,年固定成本为65万元。要求: (1)求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如果市场的最大需求量为4000台,评价生产该种产品的可行性。 (2)如果企业的年目标利润为50万元,为获得目标利润,该产品的年销售量应该达到多少? (3)根据市场预测,如果该产品的最大年销售量只能达到7500台,在这种条件下,为获得目标利润,该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应该降低多少? . 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项目( )(p59) A.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越强 C.适应市场变化能力一般 B.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较差 D.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越弱 90. 在项目盈亏平衡分析时,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负荷率越高,项目承担的风险越( )。(p59) A.大 B.小 C.一样 D.无法判断 91. 下列在对盈亏平衡点的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P59) A.盈亏平衡点越低,说明方案获利潜力越大 B.盈亏平衡点越高,说明方案获利潜力越大 C.盈亏平衡点越低 92. 盈亏平衡分析法是根据方案的________的关系来确定盈亏平衡点,进而选择方案的一种不确定性分 析方法。 93. 某产品计划产量每年为6000件,销售单价为225元,每年固定成本为12000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 本为145元。 试计算: (1)盈亏平衡点产量; (2)若年固定成本、计划产量和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不变,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时才不亏损? (3)若产品销售单价、计划产量和年固定成本不变,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多少时才不亏损? (4)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企业每年的净利润为多少? 94.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设计年产量为6000件,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估算为50元,企业每年固定性 第 45 页 开支为66000元,每件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8元,试计算盈亏平衡点,并对此方案作出评价。(p59) 95. 临界收益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后所余下的部分,或等于固定成本加( )。(p59) A.贡献毛益 B.利润 C.折旧 D.经营成本 96. 某企业开发出一种新产品,预计售价为900元/台,为该新产品投入总成本费用38万元,单台产品 可变成本费用为400元。(p59) 试求:(1)该产品保本产量是多少? (2)如果年生产1000台,企业盈利为多少? (3)如果企业计划年盈利20万元,产品价格降为800元/台,则应生产多少台产品? 97. 有三种生产方式可供选择,其数据如下:(1)手工生产:固定总成本费用2000元,单位产品可变总 成本费用50元;(2)机械化生产:固定总成本费用8000元,单位产品可变总成本费用20元;(3)自动化生产:固定总成本费用14000元,单位产品可变总成本费用10元;试求不同产量时生产方式的选择。(p60) 98. 在盈亏平衡分析中,半可变总成本费用分解为固定总成本费用和可变总成本费用,常用的方法有 ( )。(p60)2 A.直接法 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 D.回归分析法E.指数平滑法 99. 保本产量是指年销售收入等于( ) (p60)200801-9 A.年经营成本时的产品产量B.年固定成本时的产品产量 C.年总成本费用时的产品产量D.年生产成本时的产品产量 100. 盈亏平衡点的确定方法有( ) (p62)201301-08 A.直接法和高低点法 B.计算法和高低点法 C.图解法和计算法 D.图解法和直接法 101. 在项目盈亏平衡分析时,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负荷率越高,项目承担的风险越( )。(p62) A.大 B.小 C.一样 D.无法判断 102. 在效益费用分析的基础上,反复分析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变化时对技术方案经济效益评价值影响 程度的方法称为( ) (p69) A.敏感性分析B.盈亏平衡分析C.概率分析D.风险分析 103. 从许多不确定因素中找出敏感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的方法是( ) (p69) A.盈亏平衡分析 B.敏感性分析C.概率分析 D.量、本、利分析 104. 敏感性分析是用来研究和预测_ ____对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情况及影响程度。(p69) 105. 下列指标中,可以作为敏感性分析指标的有( )(p70) A.净现值B.投资回收期C.计算费用D.内部收益率E.净年值 第 46 页 106.简述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p70) (1)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 (2)计算目标值 (3)选取不确定因素 (4)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5)找出敏感性因素 (6)综合其他对比分析的结果采取措施 107. 有项目其投资回收期在5~9年间,其中5年的概率是0.1,6年的概率是0.2,7年的概率是0.4,8 年的概率是0.2,9年的概率是0.1,该项目投资回收期的期望值为 年。(p70) 108. (本题5分)某投资项目,其投资回收期是一个随机变量,估算的数据如下表: 投资回收期(年) 概 率 要求: (1)求该项目投资回收期的期望值。 (2)该行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为5年,判断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4 0.2 5 0.4 6 0.3 7 0.1 109. 从许多不确定因素中找出敏感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的方法是( ) (p70) A.盈亏平衡分析 B.敏感性分析 C.概率分析 D.量、本、利分析 110. 简述敏感性分析的意义。 111. 用来研究和预测不确定因素对技术方案经济效益影响情况及影响程度的方法是( )(p72) A.盈亏平衡分析B.敏感性分析C.概率分析D.决策树法 112. 概率分析决策的常用方法有( )(p72) A.决策收益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C.决策收益表法和决策树法 B.决策树法和趋势分析法 D.最小二乘法和内插法 113. 决策收益表法要求首先分别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按客观概率的大小加 权平均计算出各方案的_ ____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p72) 114. 常用的概率分析决策方法有哪些?它们各自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p72)201301-34 115.风险性决策的主要三种标准为( )(p73)201201-09 A.最大收益标准、最大可能性标准、机会最大标准 B.最大收益标准、最小可能性标准、机会最大标准 C.最小损失标准、最大可能性标准、机会均等标准 第 47 页 D.最小损失标准、最小可能性标准、机会均等标准 116. 简述决策树法的概念及其决策步骤。(p74) 117. 什么是差额投资回收期?如何对其结果进行判断? 118. (本题10分)某医院计划购买一套CT设备,现有A、B两种机器可供选择,其经济寿命均为10年, A机器价值2.5万元,前5年每年可收入9000元,后5年每年可收入12000元,年运行费及维修费需6000元,残值4000元;B机器价值2.2万元,每年可收入10000元,前5年年运行费及维修费需5000元,后5年年运行费及维修费需8000元,残值为零,若基准收益率为8%,试用净现值法确定购买哪种机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19. 简述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 120. (本题10分)已知两个建厂方案,方案甲投资为1000万元,年经营成本280万元,方案乙投 资为880万元,年经营成本300万元。如果基准收益率为8%,周期寿命均为10年,甲方案残值为400万元,乙方案残值为100万元,试用年费用法选择方案。 121. (本题10分)某排水系统所用的水泵,每年的运转时间取决于该地区的年降雨量。现有两个驱动方案: 电动机驱动和柴油机驱动,相关数据见题42表。假设两个驱动方案的投资均为期初,当年投资当年运行,寿命周期均为5年,5年后皆无残值,年利率为8%,试比较两方案的经济性。(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驱动方案 A方案:电动机驱动 B方案:柴油机驱动 投资(元) 2000 1000 运行费用(元/小时) 0.80 0.90 维护修理费 200元/年 0.10元/小时 看管人员工资 0 1元/小时 第 48 页 三、习题解答 1. 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就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相互配合,较全面地反映或说明与特定技 术方案相联系的特定对象的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有机整体性指标。评价工程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有:反映劳动成果类的指标、反映劳动耗费类的指标、以及同时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类的综合指标。P22 2. _静态评价_ 3. 动态评价 4. 利润和折旧 5. 均匀 6. B.投资总额与年净收益之比 7. C.投资利润率 8. B.投资回收期法 9. A.4年 10. A.方案可取 11. 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累计净现金流量 -10000 -16000 -21000 -14500 -7700 -700 6800 14800 22800 Pc=(7-1)+700/6800=6.10(年)<8年方案可取 12. D.通货膨胀率 第 49 页 13. 得到补偿的速度 14. A投资收益率 15. 总投资额 16. B.年净收益与总投资额的比率 17. A.投资收益率 18. A.初始投资得到补偿的速度 19. _投资效果系数_ Hm20. D. K0×100% 21. C 22. D.方案在经济上可行 23. _投资大 24. 200/80=2.5万元/件 165/60=2.75万元/件 40/80=0.5万元/件 27/60=0.45万元/件 差额投资回收期:Pa选择方案乙 2.752.55年Pc 0.50.45k1225. k2313210045年选方案23022 15613265年选方案2221826. C.由小到大 27. _相对经济型_ 28. C.差额投资回收期法 29. 年计算费用 30. .B.计算费用法 31. P45例5 32. _最小_ 33. C.基准收益率 第 50 页 34. A.最大 35. (-12-5)+2.15(P/A,10%,10)+0.6(P/F,10%,10) 36. _基准收益率_ 37. B.未来值D.内部收益率E.年费用 38. 什么是净现值?如何运用净现值法计算结果判断方案的经济性? (p46) 净现值(NPV)就是将技术方案的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和。 如果NPV>0,说明方案的投资能获得大于基准收益率的经济效果,则方案可取;如果NPV=0,说明方案的投资刚好达到要求的基准收益率水平,则方案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一般可取;如果NPV<0,则方案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一般不可取。在多方案比较时,以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39. C. >0 40. 试分析NPV>0,NPV=0和NPV<0的经济意义。(p46) 当NPV>0时,即净现值大于零,表明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方案的投资能获 得大于基准收益率的经济效果,方案是可取的。 若NPV=0,方案的内部收益率正好等于基准收益率,说明方案的投资刚好达到要求的基准 收益水平,则方案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一般也是可取的。 当NPV<0时,方案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收益率,达不到基准收益水平,则方案在经济上是 不合理的,一般不可取。 41. __越大__ 42. A.5% 43. A.越少 44. A.净现值越大 45. (2)、NPV(10%)=-16+1.83×(P/A,10%,10)=-4.76<0 所以,项目不可行。 46. (-8000)+(5000-2500)*(P/A,10%,4)+300*(P/F,10%4) 47. (-100)+(-20)*(P/F,10%,2)+(50-25)*(P/A,10%,10)(F/P,10%,2)+40*(P/F,10%,12) 48. A :-10+6(P/A,10%,5)+1.5(P/F,10%,5) B :-15+5(P/A,10%,10)+2(P/F,10%,10) 49. A :-12+(7-0.6)(P/A,10%,8)+2(P/F,10%,8)=-12+34.144+0.933=23.077万元 B :-9+(7-0.85)(P/A,10%,8)+1(P/F,10%,8)=-9+32.81+0.4665=24.28万元 选方案B 第 51 页 50. (-100)+(-20)*(P/F,10%,2)+(50-25)*(P/A,10%,10)(F/P,10%,2)+40*(P/F,10%,12) 选i18%NPV10选i212%NPV20i0i1(i2i1)NPV1NPV1NPV2 51. 5年内每年还款额:19500(A/P,8%,5)=19500*0.2504=4882.8 4882.8(P/A,10%,5)+2500=4882.8*3.791=18510.69+2500 =21010.69美元>19000美元 应当选择一次支付现金美元19000方案 52. 参考p48 53. _投资额现值_ . _投资额现值_ 55. B.各年投资现值之和 56. 大于等于 57. B 58. A.财务内部收益率 59. C.内部收益率 60. A.唯一正解 61. B.小于20% 62. A.原始投资 C.每年现金净流量 D.投资项目的有效年限 63. B . 大于等于 65. _2%-5%__ 66. C.零 67. B.内部收益率 68. B.16.53% 69. _增量投资收益率 70. D.无法判断 71. B.投资增量收益率C.投资增量回收期 第 52 页 72. 基准收益率 73. C.NPV(15%)A=NPV(15%)B 74. C.投资额小的方案较优 75. D.投资额大的方案较好 76. C.投资大的方案 77. C.差额投资回收期法 78. (-6000)*(A/P,15%,3)+2000 (-7000)*(A/P,15%,4)+200*(A/F,15%,4)+3000 (-9000)*( A/P,15%,6)+300*(A/F,15%,6)+3000 79. A.最大 80. C.现值成本法 81. C.年费用比较法 82. C.年值法 83. 84. 什么是不确定分析?常用不确定分析方法有哪几种? 85. __大_ 86. A Q16000087. 0600200400(件) I=(600-200)*1000-160000=400000-160000=240000(元) 1500*(p-200)-160000=320000 P=520元/件 88. 第 53 页 . A.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越强 90. A.大 。生产负荷率是产量的盈亏平衡点Q*占设计生产能力Q0 百分比 91. A.盈亏平衡点越低,说明方案获利潜力越大。 92. 成本与收益 1200001500(件)225145(x145)12000093. (2)6000(3)6000(225x)120000(1)Q0(4)6000(225145)120000(133%)94. Q0=66000/((50-28)=3000 95. 临界收益是指销售收人减去可变成本后所余下的部分,或等于固定成本加利润。盈亏平衡点是指多 种产品的临界收益累计值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界限量。凡是临界收益累计值高于固定成本的产品组合方案,都是可供选择的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中利润额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96. (1) Q0380000760(件)900400 (2) I=(900-400)*1000-380000=120000元 (3) 97. Q5800001160(件) 900400第 页 98. A.直接法 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 D.回归分析法 99. C.年总成本费用时的产品产量 100. C.图解法和计算法 101. A.大 102. A.敏感性分析 103. B.敏感性分析 104. _不确定因素_ 105. A.净现值B.投资回收期D.内部收益率E.净年值 106.简述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p70) (1)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 (2)计算目标值 (3)选取不确定因素 (4)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5)找出敏感性因素 (6)综合其他对比分析的结果采取措施 107. =5*0.1+6*0.2+7*0.4+8*0.2+9*0.1 108. 109. B.敏感性分析 110. 简述敏感性分析的意义。 第 55 页 敏感性分析有助于找出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敏感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对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有现实意义。 111. B.敏感性分析 112. C.决策收益表法和决策树法 113. _期望收益值_ 114. 常用的概率分析决策方法有哪些?它们各自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概率分析决策的方法有决策收益表法和决策树法。 决策收益表法是概率分析决策的基本方法,该表首先分别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按大小加权平均计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决策树法是以图解方式分别计算各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通过综合损益值的比较,作出决策。 115. C.最小损失标准、最大可能性标准、机会均等标准 116. 简述决策树法的概念及其决策步骤。 决策树法是以图解方式分别计算各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通过综合损益值的比较,作出决策。 决策树法步骤为: (1)画决策树。决策点用方框表示,机会点用圆圈表示。概率枝末稍用Δ表示。 (2)计算各机会点的期望值。计算时从右向左逆向进行。 (3)修枝选优,作出决策。 117. 什么是差额投资回收期?如何对其结果进行判断? 差额投资回期是指在不计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额大的方案比投资额小的方案所节约的经营成本,来回收差额投资所需的期限。 差额投资回收期法的评价准则是基准投资回收期,当Pa>Pc时,选投资小的方案,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只能用来衡量方案之间的相对经济,不能反映方案自身的经济效益 118. A机器: NPV=-25000+(9000-6000)(P/A,8%,5)+(12000-6000)(P/A,8%,5)(P/F,8%,5)+4000(P/F,8%,10) B机器: NPV=-22000+(10000-5000)(P/A,8%,5)+(10000-8000) (P/A,8%,5)(P/F,8%,5) 119. 简述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 进行线性盈亏平衡分析,通常需要作以下假定: (1)生产量等于销售量,统称为产销量,并用Q表示。 (2)把生产总成本按其性态不同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生产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若以TC表示生产总成本,V表示单位变动成本,F表示固定成本, 第 56 页 则上式可写成:TC=F+VQ (3)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产销量范围内,产品销售单价不变,产品销售收入为产销量的线性函数,即销售收入=产品销售单价×产销量。 若以TR表示销售收入,P表示产品销售单价,则TR=P·Q (4)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销量范围内,单位产品销售税率保持不变,销售税金为产销量的线性函数。即销售税金=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产销量。若以TT表示销售税金,T表示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则TT=T·Q 销售收入扣减销售税金为销售净收入,用NR表示,公式表达为: 销售净收入=销售收入 – 销售税金 =(产品销售单价 – 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产销量 即 NR=(P - T)Q 利润方程M=NR – TC 由盈亏平衡点定义,NR=TC,M=0,求得盈亏平衡产销量Q*,即 Q*=F/(P-V-T) 120. 解: 甲AC=(1000-400)*(A/P,8%,10)+400*0.08+280 乙AC=(880-100)*(A/P,8%,10)+100*0.08+300 121. A方案总费用: 年等额投资CA=2000*(A/P,8%,5)元 年度维修费:=200元 年度运行费=0.80t CA=2000*(A/P,8%,5)+200+0.80t元 B方案总费用: 年等额投资CB=1000*(A/P,8%,5)元 年度维修费:=0.1 t 年度运行费=0.90t 看管人员工资=t元 CB=1000*(A/P,8%,5)+2t元 令CA=CB 求 t 第 57 页 四、第三章书后习题解答 1、 何谓投资收益率?何谓投资回收期? 答: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效果系数,是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取得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投资回收期又称返本期,是指项目投产生,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回收所需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从建设年开始算起。 第 58 页 2、 为加工某零件有两个设计方案,I方案为普通机床流水线,总投资为40万元,年经营费用为20万元/年;方案II为专用机床流水线,总投资为60万元,年经营费用为12万元/年,两方案年生产量相同,设基准投资回收期为5年,问何方案为优? 3、 什么情况下采用计算费用法来优选方案?为什么? 答:当多个方案进行比较时,用计算费用法可以将二元值变为一元值,即把投资与经营成本两个经济因素统一起来,从而大大简化了多方案的比较。如果采用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则需要两两比较选优,计算繁琐,容易出错。所以在多方案的比较中常用计算费用法。要注意的是,计算费用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各互比方案之间的收益相同。 4、 何谓净现值?何谓内部收益率?试分析NPV>0,NPV=0和NPV<0的经济意义。 答:现值是指某一个特定的时间为计算基准点来计算的价值,而净现值(NPV)就是将技术方案的整个分析期内不同时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和。 内部收益率又称内部报酬率,是指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收益率。 当NPV>0时,即净现值大于零,表明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方案的投资能获得大于基准收益率的经济效果,方案是可取的。 若NPV=0,则方案的内部收益率正好等于基准收益率,说明方案的投资刚好达到要求的基准收益水平,则方案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一般也是可取的。 当NPV<0时,则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收益率,达不到基准收益水平,则方案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一般不可取。 5、 某水库建设费用为4050万元,运行维修费用为每年50万元,年收益分别为:发电100万元,供水90万元,养鱼70万元,旅游40万元,假设基准收益率为5%,使用寿命为50年,试计算项目净现值,并判断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第 59 页 6、 拟建一容器厂,新建投资为5000万元,预计寿命期10年中每年可得净收益800万元,第10年末残值可得2000万元,试问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是多少? 7、 简述年值(金)比较法。 答:年值(金)法比较法是把所有现金流量化为与期等额的年值或年费用。用以评价方案的经济效益。包括年值法、年费用比较法和年旨用现值比较法等。 (1)年值法(AW):用于项目的收和支出皆为已知,在进行方案比较时,分别计算各比较方案净效益的等额年值,然后进行比较,以年值较大的方案为优。公式为: AW=NPV(A/P,i,n) 其中NPV是净现值,(A/P, i,n)是资本回收系数。 第 60 页 (2)年费用比较法(AC法):和年值法相似,用于技术方案的逐年收益无法或无需核算时,以计算各方案所耗费用来进行比较,并以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选优的标准。年费用比较法就是将各技术方案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换算成等额年费用值(年值),并以等额年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3)年费用现值比较法:当相互比较的技术方案投资额、投资时间、年经营费用和服务期限均不相同时可用此法来选优。就是先计算各方案的等额年费用,然后将等额年费用换算为各自方案的总费用现值,并进行比较,取年费用最小的方案为优。 8、 为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任务,有两个工艺方案可供选择,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试选择最优方案(i=8%)。 数据表 方案 I II 投资/元 年经营费用/元 期末残值/元 10000 寿命周期/年 20 40 50000 9000 120000 6000 20000 9、 有三种生产方式可供选择,即手工生产、机械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其数据如下: 手工生产:固定总成本费用2000元,单位产品可变总成本费用50元; 机械化生产:固定总成本费用8000元,单位产品可变总成本费用20元; 自动化生产:固定总成本费用14000元,单位产品可变总成本费用10元; 第 61 页 试求不同产量时,生产方式的选择。 10、 何谓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有哪些步骤?举例说明。 答:敏感性分析是指研究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如销售收入、成本、投资、生产能力、价格、寿命、建设期、达产期等)对经济效益评价值(如投资收益率、现值、年值等)的影响程度,从许多不确定因素中找出敏感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供决策者研究分析。 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 1) 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 2) 计算目标值 3) 选取不确定因素 4) 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5) 找出敏感因素 6) 综合其他对比分析结果采取措施 11、 简述概率分析的决策方法。 答:概率分析又叫风险分析,是一种利用概率值定量研究不确定性的方法。概率分析方法是在已知概率情况下,通过计算期望值和标准差(或均方差)可以表示其特征。 第 62 页 概率分析决策的方法有决策收益表法和决策树法。 决策收益表法是概率分析决策的基本方法,该表首先分别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按大小加权平均计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决策树法是以图解方式分别计算各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通过综合损益值的比较,作出决策。其步骤为: (1) 画决策树。决策点用方框表示,机会点用圆圈表示。概率枝末稍用Δ表示。 (2) 计算各机会点的期望值。计算时从右向左逆向进行。 (3) 修枝选优,作出决策。 第四章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一、基础知识 第 63 页 1、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适用,经济上是否有利、建设上是否可行所进行的综合分析和全面科学论证的工程经济研究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建设项目决策的失误,提高投资的综合效果。2、可行性研究的对象: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项目、民用项目、科研项目、地区开发、技术措施的应用与技术的制定等。投资前时期(可行性研究时期)投资时期3、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分为三个时期:生产时期。(1)机会研究: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出工程项目投资方向的建议。机会研究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可行性研究 一是社会是否需要; 二是有没有可以基本条件。(2)初步可行性研究:4、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和每一阶段的任务:(3)详细可行性研究为投资开发的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技术、经济、生产等各方案的依据, 作出详细的技术经济评价,提出最后的结论。(4)评价报告和决策:评价报告是可行性研究的最后结论。5、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1) 市场调查 (2) 企业生产规模 (3) 技术选择 (4) 厂址选择 投资估算和总成本费用估算 (6) 经济评价 (5) 作用:就是要掌握可靠的市场信息,有利于工程项目设想的产生,克服盲目性,加强自觉性,使产品适销对路。 市场调查的作用与内容 了解市场的大小和性质,决定产品的销售量。1、内容:(1)调查国内需求量;(2)调查国内供应量;(3)调查国外需求量;(4)调查国外供应量。普查:2、市场调查的方式: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二、市场调查(1)观察法:探测性研究(2)调查法:描述性研究3、市场调查的方法:3)实验法:因果研究(4、市场需求的内涵:一个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和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营销环境和一定的营销方案下,由特定 的顾客群愿意购买的总数量。此中有8个要素,界定了这8个要素,才能确定一个市场需求。 1)为企业生产规模及其发展任务、新的工程项目的设立提供依据。1、 市场预测的作用2为企业制定经营计划提供依据。3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基础。1明确预测目标2搜集分析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2、市场预测的程序:4建立预测模型三、5评价修正结果市场预测专家座谈法定性的方法销售人员综合意见特尔菲法(匿名性、反馈性和统一性)主观概率法和交叉影响分析法3、市场预测的方法:时间序列法:就是用自身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来预测未来。有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移动平均法定量的方法 是用前n期的平均值作为下期的预测值。而指数平均法则用一种特殊的加权移动平均法,(会计算) 取上一期的预测值和本期的实际观察值来计算下期的预测值。回归分析法: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寻求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的相关关系规律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第 页 含义: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 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据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1现金流量表: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收支,用以计算各项动态和静态评价指标,进行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2损益表: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利润总额、所得税及税后的分配情况,用以计算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等指标。3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资金盈余或短缺情况,用于选择资金筹措方案,制定适宜的借款及偿还计划,并为编财务评价基本报表: 制资产负债表提供依据。4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末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及关系,以考察项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构 是否合理、用以计算资产负债第、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进行清偿能力分析。5财务外汇平衡表。它适用于有外汇收支的项目,用以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外汇余缺程度,进行外汇平衡分析。静态指标:全部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财务评价指标:动态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清偿能力分析的指标: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四、 工程建设项目含义: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据以判断项目的经济合理性。经济评价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全部投资)基本报表: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国内投资)经济外汇流量表经济内部收益率:是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经济净效益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国民经济评价:经济净现值:是指用社会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流量折算到建设期初现值之和。经济外汇净现值:是反映项目实施后对国家外汇收支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重要指标。它是用社会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外汇流量评价指标: 折算到建设期初现值之和。经济换汇成本:它的经济意义是换取1美元外汇所需要的人民币金额。经济节汇成本:它的经济意义是替代1美元进口产品而所需投入人民币金额。1评价角度不同(财务角度考察,盈利状况、偿还能力vs国家角度出发,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代价。2计算效益与费用所包括的项目不同(实际收支vs提供社会有用产品及耗费社会有用资源)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分:3采用的价格不同(财务价格VS影子价格)4采用主要参数不同(官方汇率和行业基准收益率VS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特点:利用原资产资源,小增投入大增效;效益费用识别计算复杂;难以定量计算。根据这些特点,对技改项目的经济评价着重考察增量投资的经济效益, 来判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2财务净现值(全部增量投资);3投资回收期;4投资利润率;财务评价:(1)财务内部收益率(增量全部投资、增量国内投资);6资本金利润率(增量利润总额);7资产负债率; 5投资利税率; 8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偿还期;9流动比率;10速动比率。四、 技术改造项目2经济净现值(增量全部投资、增量国内投资);国民经济评价:1经济内部收益率(增量全部投资、增量国内投资);经济评价4经济换汇(节汇)成本。 3经济外汇净现值(增量净外汇);前后比较法:是对比技术改造\"前\"与\"后\"的收益和费用等有关数据,计算其差值,从而评价技改项目的经济效益。 二者在时间上是不可比的。 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计算方法:有无比较法:是对比\"有\"和\"无\"技术改造情况下的收益和费用等有关数据,计算其差值,用来评价技改项目的经济效益。 符合工程经济的比较原理的。因此只有假设不改造维持现状不变,两种方法的结论才是一致的。 财务评价:四、 技术引进项目经济评价社会评价: 二、习题 第 65 页 1.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建设项目决策的失误,提高投资的( )(p77)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综合效果 D.环境效益 2. 可行性研究的对象主要有( )(p77) A.工业项目 B.民用项目C.科研项目 D.地区开发 E.技术的制定 3. 下列属于可行性研究的对象的有( )(p77) A.新建的工业项目 B.改建的工业项目C.扩建的工业项目 D.技术措施的应用 E.地区开发 4. 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适用、__________________、建设上是否可行所进行的综 合分析和全面科学论证的工程经济研究活动。(p77) 5.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是( )(p78)201301-11 A.社会评价 B.财务评价 C.国民经济评价 D.经济评价 6. 可行性研究中的机会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p78) A.提出工程项目投资方向的建议 B.判断工程项目是否有较高经济效益 C.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评价 D.推荐最佳方案 7. 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一般包括( )(p78) A.投资前时期 B.项目评价时期 C.投资时期 D.试生产时期 E.生产时期 8. 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一般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即( ) (p78) A.投资决策期、建设期和投产期 B.投资前时期、投资时期和生产时期 C.市场调查与预测期、建设期和生产期 D.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 9. 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包括( )(p78) A.专题研究 B.机会研究C.初步可行性研究 D.详细可行性研究 E.评价报告和决策 10. 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最佳时期是( )(p78) A.投资时期 B.投资前时期 C.试生产时期 D.生产时期 11. 可行性研究的机会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出工程项目的_____的建议。(p78) 12. 机会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投资方向的( ) A.依据 B.建议 C.可行性 D.决议 13. 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一般分为三个主要时期:投资前期、投资时期和 。(p78) 第 66 页 14. 机会研究从研究的目标出发,可分为一般的机会研究和____________的机会研究。(p79) 15. 在市场经济的国家里,机会研究的目的是寻找和识别最有利的投资机会,产生一个大致的( ) (p79) A.投资方向 B.建设方向 C.投资建议 D.投资决议 16. 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确定企业产品方案、工艺方案和生产结构的主要依据是( ) (p80) A.生产规模 B.技术选择 C.经济方案 D.市场调查 17. 简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p80) 18. 工程项目为什么要进行可行性研究? 19.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实质是什么?试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分析工程项目因为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 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20. 生产规模是指用产品表示工程项目的( )(p81) A.年综合生产能力 B.寿命期内总产量C.销售收入 D.产量 21. 用产品表示的工程项目年综合能力是( )(p81) A.计划规模 B.市场规模 C.生产规模 D.经营规模 22. 规模经济是指因生产规模变动而引起的( )(p81) A.成本变动 B.固定资产变动 C.产量变动 D.销售量变动 23. 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百分数________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百分数。(p81) 24. 可行性研究中技术选择应考虑的因素。(P82)201301-35 25. 可行性研究中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P83)200801-22 A.调查行业发展动态 B.调查国内需求量 C.调查国外需求量 D.调查国内供应量 E.调查国外供应量 26. 可行性研究中市场调查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 (p83)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文献检索法 E.测量法 27. 市场调查方式有普查、典型调查和_____________三种. (p83) 28. 市场调查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p83) A.观察法、调查法、抽样法 C.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B.观察法、引导法、实验法 D.调查法、实验法、表格法 29. 调查人员有目的地接触信息,但不准备主动寻找,只是或多或少地接触某一已清楚认定的范围或某 种类型的信息,这种调查方法是( ) (p84) A.正式搜集观察 B.非正式搜集观察 C.有条件的观察 D.无方向的观察 30. 在被访问者不愿意当面叙述或其反应可能受访问者偏见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最佳的调查方法是 第 67 页 ( )(p84) A.面谈访问 B.邮寄调查表 C.电话访问 D.间接观察 31. 应用观察法进行市场调查最适宜于( ) (p84) A.探测性研究 B.因果研究 C.统计研究 D.描述性研究 32. .最适用于因果研究的市场调查方法是( )201301-10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回归分析法 33. 什么是市场预测?可行性研究中市场预测的作用是什么? (p85) 34. 市场预测工作的内容(程序):①搜集分析资料;②明确预测目标;③建立预测模型;④选择预测方 法;⑤评价修正结果。其程序排列正确的是( )(p86)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④→③→⑤ D.②→①→③→④→⑤ 35. 市场预测工作的第一步是( )(p86) A.搜集分析资料 B.选择预测方法 C.明确预测目标 D.建立预测模型 36. 预测模型根据其技术划分为三类,一般用作定量预测的是( )(p86) A.数学模型 B.实物模型 C.图形模型 D.文字模型 37. 市场预测的方法较多,基本上可归纳为定性预测方法和___________两大类。(p87) 38. 特尔菲法三大特征是匿名性、反馈性和______。(p87) .201301-28 39. 特尔菲预测法的特点是______、反馈性和统一性。(p87) 40. 特尔菲法属于( )(P87)200801-11 A.定量预测法 B.定性预测法C.回归分析法 D.时间序列法 41. 在市场预测中,可谓定性预测?其具体方法有哪些?(p87) 42. 在工程项目的市场预测中,能对预测现象的未来作出各种可能的估计的预测方法是() A. 特尔菲法 B. 专家座谈法 C. 交叉影响分析法 D. 主观概率法 (p88) 43. 在市场预测中移动平均法多适用于( )(p) A.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短期预测 D.周期预测 44. 下列预测方法中,属于定性预测的方法是( )(P)201301-22 A.特尔菲法 B.时间序列法 C.专家座谈法 D.指数平滑法 E.销售人员意见法 45. 下列方法中属于定量预测方法的是( ) (p) A.主观概率法 B.交叉影响分析法 C.特尔菲法 D.移动平均法 46. 预测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非数量方法和数量方法两种,数量方法又可分为两类:_______和回归分析 法。(p) 第 68 页 47. 时间序列法就是从以往历年按_____________排列的数据中找出发展趋势,推算未来的情况。(p) 48. 时间序列法基本思想是假设事物过去演变的规律继续到未来,所以在预测中就以过去发展的趋势代 表未来的发展趋势,也称_________法. (p) 49. 移动平均法中的n值选择对平滑结果起决定性作用,若要较灵敏地反映近期的变化趋势,n值应取 ________。(p90) 50. 时间序列法分析预测中常用的方法有移动平均法和___________。(p91) 51.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寻求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的相关关系规律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称为 ( )(p92) A.时间序列法 B.移动平均法C.回归分析法 D.指数平滑法 52. 某公司某年逐月销售收入资料如题38表所示。现取n=5,用移动平均法预测12月份的销售收入。 (p92) 月份 月销售收入(万元) l 33 2 3 4 5 6 7 8 9 10 11 34 37 34 41 44 50 46 47 52 45 题38表 53. 简述回归分析法的含义及其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作用。(p92) . 在市场预测中,应如何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55. 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___________。(p96) 56. 下列属于财务评价基本报表的是( )(p96) A.现金流量表 B.效益费用流量表 C.损益表 D.资产负债表 E.经济外汇流量表 57. 财务评价常用的基本报表有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______________和外汇平衡 表。(p96) 58. 财务评价清偿能力分析的指标有:( )(p97) A.投资利润率 B.资产负债率 C.流动比率 D.资本金利润率 E.投资回收期 59.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负债总额 60. 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资金盈余或短缺情况的财务报表是( )(p97) A.现金流量表 B.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C.损益表 D.资产负债表 61. 工程项目财务评价中现金流量表分哪两种?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p97) 62. 在工程项目评价中,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利润总额、所得税及税后利润分配情况的财务报表,称 为( )(p97) A.现金流量表 B.损益表 C.资产负债表 D.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第 69 页 63. 财务评价的动态指标有( ). (p99) A.投资利润率 B.借款偿还期 C.财务净现值 D.财务内部收益率 E.资产负债率 . 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________的比率。 (p99) 65. 下列指标中,用于分析项目盈利能力的静态指标的是( )(p99) A.资产负债率 B.资本金利润率 C.财务净现值 D.财务内部收益率 66. 财务评价中的清偿能力分析指标的内容有哪些?(p99) 67. 项目财务评价中清偿能力分析的指标是( )(p99) A.投资利润率B.财务净现值C.流动比率 D.投资利税率 68. 财务评价清偿能力分析的指标有:( )(p99) A.投资利润率 B.资产负债率C.流动比率 D.资本金利润率E.投资回收期 69. 在财务评价中,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称为( ) (p99) A.财务内部收益率 B.财务净现值 C.投资收益率 D.投资利润率 70. 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税总额或项目生产期内的年平均利税总额与项 目总投资的比率,称为( )(p99) A.投资利润率 B.投资利税率 C.成本利润率 D.资本金利润率 71. 试述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对盈利能力的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72. 国民经济评价的指标包括___________和外汇效果指标。 73. 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报表一般包括( )(p100) A.国民经济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B.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全部投资) C.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国内投资) D.经济外汇流量表 E.外汇平衡表 74. 反映项目各年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程度及偿债能力的指标是( ) (p100) A.借款偿还期 B.速动比率 C.流动比率 D.资产负债率 负债合计75. 资产合计×100%表示的是( ) (p100) A.速动比率 B.资产负债率 C.投资利润率 D.流动比率 76. 资产负债率等于_____________除以资产合计. (p100) 77. 资产负债率是反映项目各年所面临的___________程度及偿债能力指标。(p100) 第 70 页 78.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负债总额(p100) 79.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用社会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流量折算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的 指标,称为( ) (p102) A.经济内部收益率 B.经济外汇净现值 C.经济换汇成本 D.经济净现值 80.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采用的折现率,可以是( )(p102) A.社会平均利润率 B.社会经济平均增长速度 C.市场利率 D.社会折现率 81. 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进而判断其产品应否出口的指标是( )(p103) A.经济外汇净现值 C.经济节汇成本 B.经济净现值 D.经济换汇成本 82. 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国家统一测定的影子汇率和( )(p104) A.社会折现率 B.行业折现率 C.行业基准收益率 D.企业自定收益率 83.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P104) 84. 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的价格是( )(p104) A.现行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测价格 B.出厂价格 C.零售价格 D.影子价格 85.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 )列入费用流量。 A.补贴 B.国外借款利息 C.所得税 D.项目间接费用 86. 在技术改造项目的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计算中,假设:无改造净收益不变,有改造净收益增加,则 “前后比较法”和“有无比较法”的结论____________。(p105) 87. 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应采用“前后比较法”还是“有无比较法”,为什么? 88. 评价技术改造项目部经济效益应着重考察其( ) (p104) A.投资规模 B.项目投资 C.技术投入 D.增量投资 . 在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中,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即前后比较法和_____比较 法。(p105) 90. 技术改造项目的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的常用计算方法有( )(p105) A.前后比较法 B.高低点法 C.有无比较法 、 D.移动平均法 E.交叉影响分析法 91. 技术引进项目的经济评价可分为( )(p107)201201-11 A.技术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C.财务评价和技术评价 B.财务评价和社会评价 D.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92. 技术引进项目的技术引进费包括:( ). (p107) 第 71 页 A.入门费 B.广告费 C.提成费 D.资料费 E.培训费 93. 国民经济评价盈利能力指标有:( ). (p109) A.经济内部收益率 B.经济净现值 C.经济外汇净现值 D.经济换汇成本 E.经济节汇成本 94. 外资偿还期是评价技术引进项目外资偿还能力的( )(p109) A.绝对指标 B.相对指标 C.唯一指标 D.综合指标 95. 在利用外资的技术引进项目中,要计算外资偿还期,外资偿还期愈短,说明( ()p110)200801-12 A.没有经济效益 B.经济效益一般 C.经济效益不好 D.经济效益愈好 96. 由于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很多,因此市场总需求是一个( )。 A.变化的量 B、固定的量 C.逐渐增加的量 D.逐渐减少的量 三、习题解答 1. C.综合效果 2. A.工业项目 B.民用项目C.科研项目 D.地区开发E.技术的制定 第 72 页 3. A.新建的工业项目 B.改建的工业项目C.扩建的工业项目 D.技术措施的应用 E.地区开发 4. 经济上是否有利 5. D.经济评价 6. A.提出工程项目投资方向的建议 7. A.投资前时期 C.投资时期 E.生产时期 8. B.投资前时期、投资时期和生产时期 9. B.机会研究C.初步可行性研究 D.详细可行性研究 E.评价报告和决策 10. B.投资前时期 11. 投资方向 12. B 13. 生产时期 14. 特定项目 15. C.投资建议 16. D.市场调查 17. 简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p80) 1. 市场调查,2.企业生产规模 ,3.技术选择 4.厂址选择 5.投资估算和总成本费用估算 6. 经济评价 18. 19. 可行性研究的实质是,运用工程技术学和经济学原理,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工程项目方案的 各方面(技术、经济、市场、资源、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反复比较,综合论证,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盈利性,市场和社会的可行性,以便对项目的“可行”还是“不可行”作出结论,选出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 A.年综合生产能力 21. C.生产规模 22. C.产量变动 23. 小于 24. 可行性研究中技术选择应考虑的因素。(P82)201301-35 1) 技术的先进性 2)技术的适应性 3)技术的可靠性 4)技术的连锁效应 第 73 页 5)技术后果的危害性 6)技术对巩固国防等方面的作用 25. B.调查国内需求量 C.调查国外需求量D.调查国内供应量 E.调查国外供应量 26. A.观察法 27. 抽样调查 28. C.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29. C.有条件的观察 30. B.邮寄调查表 31. A.探测性研究 32. C.实验法 33. 可行性研究中市场预测的作用是什么? (p85) 1)为企业生产规模及其发展任务、新的工程项目的设立提供依据。 (2)为企业制定经营计划提供依据。 (3)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基础。 34. B.②→①→④→③→⑤ 35. C 36. A.数学模型 37. 定量预测方法 38. 统一性 39. 匿名性 40. B.定性预测法 41. 在市场预测中,何谓定性预测?其具体方法有哪些?(p87) 定性预测方法主要靠预测者的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对各种可能的未来发展,评价其重要程度和概率,对事件进行反复评价,并在进行过程中不断修正其假设和判断。 一类是定性的方法包括专家座谈法、销售人员综合意见、特尔菲法,主观概率法和交叉影响分析法, 42. D 43. C 44. A.特尔菲法C.专家座谈法 E.销售人员意见法 45. D.移动平均法 46. 时间序列法 47. 时间顺序 48. 趋势外推法 49. 3-5 第 74 页 B.调查法 C.实验法 50. 指数平滑法 51. C.回归分析法 52. P90 53. 简述回归分析法的含义及其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作用。(p92) 回归分析法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寻求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的相关关系规律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通过回归分析,把非确定的相关关系转化为确定的函数关系,据此预测未来的函数关系。 . 55. 国民经济评价 56. A.现金流量表 57. 资产负债表 58. B.资产负债率 C.流动比率 59. 存货 60. B.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61. 工程项目财务评价中现金流量表分哪两种?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p97) 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以全部投资作为计算基础,考察项目全部投资的盈利能力; 现金流量表(自由投资)以投资者的出资额作为计算基础,考察项目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 62. B.损益表 63. C.财务净现值 D.财务内部收益率 . 项目总投资 65. B.资本金利润率 66. 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67. C.流动比率 68. B.资产负债率C.流动比率 69. A.财务内部收益率 70. B 71. C.损益表 D.资产负债表 第 75 页 72. 国民经济盈利能力指标 73. B.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全部投资) C.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国内投资) D.经济外汇流量表 74. D.资产负债率 75. B.资产负债率 76. 负债合计. 77. 财务风险 78. 存货 79. D.经济净现值 80. D.社会折现率 81. D.经济换汇成本 82. A.社会折现率 83. 看结构图或p104 84. D.影子价格 85. D 86. 没有差别 第 76 页 87. 88. D.增量投资 . 有无 90. A.前后比较法 C.有无比较法 91. B.财务评价和社会评价 92. A.入门费 C.提成费 D.资料费 E.培训费 93. A.经济内部收益率 B.经济净现值 C.经济外汇净现值 94. D.综合指标 95. D.经济效益愈好 96. A.变化的量 第 77 页 四、第四章书后习题解答 1. 对工程项目为什么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适用,经济上是否有利、建设上是否可行所进行的综合分析和全面科学论证的工程经济研究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建设项目决策的失误,提高投资的综合效果。可行性研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有以下作用: (1) 作为确定工程项目建设的依据。 (2) 作为资金筹措和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 (3) 作为向当地和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 (4) 作为建设项目与有关部门、单位签订合同、协议的依据。 (5) 作为科研试验和设备制造的依据。 (6) 作为从国外引进技术、装备及与外商正式谈判和签订合同的依据。 (7) 作为企业组织管理、机构设置、职工培训等工作安排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市场调查 (2) 企业生产规模 (3) 技术选择 (4) 厂址选择 (5) 投资估算和总成本费用估算 (6) 经济评价 2. 可行性研究的程序是什么? 答: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和每一阶段的任务:可行性研究主要在投资前时期进行。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包括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及评价报告和决策。 3. 什么是市场调查?调查的内容有哪些?有哪些常用的调查方法? 答:市场调查是通过普查、调查和抽样调查等方法,为掌握可靠的市场信息,了解市场的大小和性质,有利于工程项目设想的产生,克服盲目性,加强自觉性,使产品适销对路,决定产品的销售量而实施的调查行为。 内容:(1)调查国内需求量;(2)调查国内供应量;(3)调查国外需求量;(4)调查国外供应量。 4. 什么是市场预测?有何作用?一般要经过哪些程序?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市场预测是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得到的市场经济信息资料,经过定性的经验分析或定量的计算,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及其发展趋势。 第 78 页 市场预测的作用(概括为发展依据、计划依据和决策基础) (1) 为企业生产规模及其发展任务、新的工程项目的设立提供依据。 (2) 为企业制定经营计划提供依据。 (3) 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基础。 市场预测的程序: (1) 明确预测目标 (2) 搜集分析资料 (3) 选择预测方法 (4) 建立预测模型 (5) 评价修正结果 市场预测的方法:一类是定性的方法包括专家座谈法、销售人员综合意见、特尔菲法,主观概率法和交叉影响分析法,一类是定量的方法包括时间序列法和回归分析法。 5. 简述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答:财务评价指标主要有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和清偿能力分析的指标。 盈利能力分析的静态指标有:全部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动态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 清偿能力分析的指标有: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6. 简述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答:常用评价指标:国民经济盈利能力指标和外汇效果指标两类。前者包括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后者有经济外汇净现值、经济换汇成本和经济节汇成本。 (1) 经济内部收益率:是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经济净效益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2) 经济净现值:是指用社会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流量折算到建设期初现值之和。 (3) 经济外汇净现值:是反映项目实施后对国家外汇收支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重要指标。它是用社会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外汇流量折算到建设期初现值之和。 (4) 经济换汇成本:它的经济意义是换取1美元外汇所需要的人民币金额。 (5) 经济节汇成本:它的经济意义是替代1美元进口产品而所需投入人民币金额。 7. 对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为什么要采用增量法? 答:因为技改项目的经济评价比新目标复杂,这主要表现在: (1) 技改项目在不同程度上利用了原有资产和资源,以较小的新增投入取得较大的新增效益; (2) 原来已在生产经营,但其状况还会不断发生变化,项目效益与费用的识别、计算较复杂; (3) 技改项目的目标可以是增加产量、扩大品种、提高质量、降低能耗、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技术装备 第 79 页 水平、改善劳动条件、保护环境和综合利用等,有的难以定量计算。 因此,技改项目的经济评价应着重考察其增量投资的经济效益,来判定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 8. 简述技术引进项目的经济评价。 答:技术引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 (1) 技术引进项目的基本情况研究; (2) 市场需求及供应研究; (3) 技术选择研究; (4) 工程条件及国内配套能力研究; (5) 社会法律研究; (6) 财务经济研究等 它们的关系是:需求是前提,技术是手段,工程配套为条件,方针作指导,财务经济为核心。 技术引进项目财务评价的一些常用指标有:(1)技术引进项目的投资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引进项目投产前期费用、流动资金、技术引进费);(2)资金筹措;(3)产品总成本费用和利润计算;(4)卖方利润分享率;(5)提成率;(6)外资偿还期。 技术引进项目的社会评价主要是谋求引进项目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其内容有:(1)引进技术是否适应本国劳动力构成情况;(2)是否能保护本国工业及促进技术发展;(3)是否适宜本国的管理水平和社会条件;(4)是否符合国家的技术;(5)是否存在着污染问题等。 第 80 页 第五章 新产品开发与价值工程 一、基础知识 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1、3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4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全新产品:新原理、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性能指标有突破性提高,或能满足特殊需要。按产品创新和改进程度分:换代新产品:基本原理不变,部分采用新技术、......性能指标有显著改善。改进新产品:对产品功能,性能、型号和造型局部改善世界新产品:世界范围第一次试制和销售的新产品。按产品的地域特征分:国内新产品:国内第一次试制和销售的新产品。2、新产品开发的种类:企业新产品:本企业第一次试制和销售的新产品。实验室新产品:理论研究或实验研究阶段试制新产品:试制鉴定阶段按新产品开发阶段分:试销新产品:正式生产并投入市场试销正式生产新产品:正式生产并投入市场销售一、新产品开发自行研制3、新产品开发的方式技术引进自行研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1)快速撇取战略。即高价格高促销。 投入期:营销战略2)缓慢撇取战略。即高价格低促销。3)快速渗透战略。即低价格高促销4)缓慢渗透战略。即低价格低促销。*4、产品市场寿命周期阶段:成长期:营销战略--改进质量,增加特色,广告引购,开辟新市场,降低价格吸引需求成熟期:营销战略营销战略--不外乎增加功能,改进特点,美化新产品等。衰退期:退出则应考虑善后问题,坚持则应考虑投资走向问题。调查研究和前期开发阶段:寻找产品构思样品设计与试制阶段:编制任务书、试制、鉴定。5、新产品开发的过程:小批试生产阶段:验证考核新产品,为正式生产作准备。正式生产和销售阶段:完善和稳定产销新产品的各方面工作 技术价值X是指新产品的功能评价相对于理想产品能达到的程度。超过0.8最好,0.7左右好Y就是指理想生产成本与实际生产成本之比。0.7较好1、技术经济评价法:经济价值综合评价优度:采用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均值或双曲线值求得优度准数S=XY来分析评价。2、 产品市场寿命周期评价法:销售增长率(本年度销售量上年度销售量)/上年度销售量100%.根据某些企业的经验,投入期销售增长率不稳定, 小于10%,成长期在10%以上,成熟期在0.1%~10%之间,衰退期为负数。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次数。二、新产品区产品高资金利润率产品,获利能力强,大力发展的评价方法3、产品获利能力评价法:区产品资金积压型产品,加速资金周转区产品低销售利润率产品,应提高销售利润率V区产品低资金利润率产品,减产逐步淘汰。4、产品系列平衡法:利用每种产品的市场引力和企业实力这两个综合因素5、临界收益平衡法:应用盈亏平衡点的原理研究和评价各种不同产品组合方案, 临界收益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后所余下的部分,或等于固定成本加利润。 第 81 页 价值工程: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的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就是总成本,它包括总成本费用C1和使用成本C2。必要功能是指对象为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必须具备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理解*VE中价值的概念;它就是从上述两者的关系中得出的,公式为VF/C,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F/C的值提高(分析理解记忆)VE的特征:(1)目标上着眼提高对象价值(2)方法上通过功能与成本的综合分析(3)阶段上侧重设计与计划阶段. (4)组织上依靠集体智慧(5)本质上是提高价值的创新活动VE的工作程序:(1)初始阶段;(2)信息阶段;(3)革新阶段;(4)评价阶段;(5)实施阶段。基本原理是处理任何事情都要分清主次、轻重,区别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析。优点:是能抓住重点,把数量少而成本大的零部件或工序选为VE对象,利于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取得较大效果。ABC分析法:缺点: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成本分配不合理,常常会出现有的零部件功能比较次要而成本却高,也会出现有的 零部件或能比较重要而成本却低。计算题P130基本思想:是产品的每个零部件成本应该与其功能的重要性相称。 通过求算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得出价值系数,根据价值系数判断对象的价值,把价值低的选为VE对象。强制确定法: VE的对象选择和信息收集 对于价值系数小于1的对象,应考虑降低成本,对于价值系数大于1的对象,应考虑提高其功能。计算P131这种方法不是简单地根据价值系数来确定VE对象,它不把价值系数相同的零件同等看待,而是优先选择对产品价值影响大 的为对象。它提出一个价值系数的最合适区问题,凡是分布在最合适区以内的零件,都视为合理,不作为VE对象;凡是最适合区域法:(会分析图) 分布在区域以外的零件,都视为不合理,可作为VE对象;凡是远离区域的,则作为VE的重点对象。这就考虑到成本系数 和功能评价系数,对于这两个系数绝对值较大的对象(也就是在功能上和成本上的重点对象)要从严控制。反之则放宽控制。 这样可以使VE抓住少数对象进行工作。费用比重分析法:三、功能定义就是指出产品或零部件的本质属性功能定义:价值工程目的:(1)明确所要求的功能;(2)便于进行功能评价;(3)便于构思方案。(1)用动词和名词功能简洁地描述出来;(2)名词部分要采用可测定的词汇;(3)动词部分要使用力求扩大思路的词汇;方法:(功能分析系统技术:4)注意实现功能的制约条件;(5)掌握以事实为基础的功能;(6)站在物品的立场上来下定义;(7)一项功能下一个定义。功能整理:功能整理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把各个构成要素的功能相互连接起来,绘制功能系统图,逻辑体系:目的功能称为上位功能,手段功能称为下位功能。一个功能对它的上位功能是手段,对它的下位功能是目的。功能整理:目的:掌握必要功能;发现和消除不必要功能;审查功能定义的正确性;明确功能区域;明确变革的着手点功能系统图的绘制:编制功能卡片;分成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联接基本功能;绘制功能系统图。功能评价就是对各功能区域的价值进行定量分析,从中找出价值低的功能区域作为改善对象。功能评价:目的是:(1)确定功能目标成本(即功能评价值);(2)评定现实功能的价值,预测价值改善效果;(3)进一步选准VE对象,鼓舞VE人员信心。功能价值含义:能评价值是指可靠地实现所需功能的最低成本。它是通过把项目或零件的功能成本与能保证完成同样功能的类似的外部项目的功能评价与 成本作创造性的比较而确定的。价值计量技术:价值计量技术:V=F/C(会计算功能显示成本)绝对值计量法:绝对值计量法确定价值功能:方案法;理论价值标准法;实际价值标准法;实际调查法。相对值计量法:*强制确定法,*平均先进值法;*基点法;成对比较法创造的含义:创造就是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的分解与组合,使之实现新的功能。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求异性、创新性、连动性、多向性、综合性、洞察性方案创造与构思技术:智暴法:头脑风暴法,由提案人自由奔放、打破常规、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抓住瞬时的灵感或意识得到新的构思方案,此法以开会形式进行,规则(1)不批判别人意见(2)欢迎自由提意见(3)希望提出大量方案(4)要求在改善和结合别人意见的基础上提方案。创造技法:哥顿法:抽象类比法,把研究问题抽象化,以利寻求新解法,主要抽象功能定义中的动词部分。仿生类比法:通过仿生学对自然系统生物分析和类比的启发创造新方法。概略评价主要是在方案创造阶段对提出很多设想进行粗略评价方案评价:详细评价主要是对具定的方案进行详细评价,从中选取最优方案。技术评价(功能)、经济评价(成本)、社会评价(社会利益和影响)和综合评价:不论是概略评价还是详细评价均包括这四种评价内容。 第 82 页 二.习题 1. 新产品按创新和改进程度分,可分为( )。(p111) A.全新产品 B.实验室新产品 C.试制新产品 D.试销新产品 2. 新产品按产品创新和改进程度可分为 、 和 。(p111) 3. 产品的基本原理不变,部分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性能指标有显著改进的产品 称为( )(p111) A.全新产品 B.改进新产品 C.引进新产品 D.换代新产品 4. 按新产品开发阶段分有( )。(p112) A.全新产品 B.换代新产品 C.改进新产品 D.试销新产品 5. 经过鉴定决定正式生产并投入市场试销的新产品称( )(p112) A正式生产新产品 B试制新产品 C试销新产品 D换代新产品 6. 新产品按产品创新和改进程度可分为________、换代新产品和改进新产品。P112 7. 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试制和销售的新产品称为( ) (p112) A.换代新产品 B.国内新产品 C.世界新产品 D.企业新产品 8. 尚处于理论研究或实验研究阶段的新产品称为( ) (p112) A.实验室新产品 B.试制新产品 C.试销新产品 D.正式生产新产品 9. 国外已有而在国内属于第一次试制和销售的新产品称为( )(P112)200801-13 A.国内新产品 B.世界新产品C.换代新产品 D.企业新产品 10. 新产品按其地域特征分包括( )(P112)201301-23 A.实验室新产品 B.国内新产品 C.世界新产品 D.试销新产品 E.企业新产品 11. 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都可分为( )(p113) A.成熟期B.投入期C.试制期D.成长期E.衰退期 12. 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可分为_______、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p113) 13. 在投入期阶段,以高价格和低促销方式推出新产品的营销策略是( )(p113) A.快速撇取战略 B.缓慢撇取战略 C.快速渗透战略 D.缓慢渗透战略 14. 简要回答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 15. 产品市场寿命周期中投入期阶段的产品营销战略有 ( )(p113)200801-24 A.以高价格和高促销水平的方式推出新产品 B.以低价格和低促销水平推出新产品 C.改进产品质量,增加功能性,并以高价格促销 第 83 页 201301-13 D.以高价格和低促销方式推出新产品 E.以低价格和高促销水平的方式推出新产品 16. .产品市场寿命周期阶段中,利润增长最快的阶段是( ). P114 A.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7. 一般来说,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可以分为投入期、成长期、 和衰退期4个阶段。 18. 产品市场寿命周期中的成熟期是指该产品的 在达到某一点后将放慢步伐,并进入相对的成熟 阶段。 19. 当产品的工艺及其他生产条件已经稳定,销售量迅速增长时,该产品处于市场寿命周期中的( ) p114 A.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20. 产品的销售成长率在达到某一点后将放慢步伐,进入相对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称为 ( ) (p114)201301-14 A.投入期 B.成长期C.饱和期 D.衰退期 21. 产品市场寿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的标志是产品销售量迅速___________。P115 22. 新产品开发过程包括的内容:①小批试生产阶段;②正式生产和销售阶段;③调查研究和前期开发 阶段;④样品设计与试制阶段。正确的程序是( )p115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23. 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一般分为:调查研究和前期开发;样本设计和试制;小批试生产; ___________4个阶段。 24. 用技术经济评价法评价产品设计方案时,一般认为,最佳方案的技术价值应超过( )。P116 A.0,5 B.0.6 C.0.7 D.0,8 25. 用技术经济评价法评价产品设计方案时,一般认为,好的方案的技术价值的大小应该在( ) P116 A.0.4左右 B.0.5左右 C.0.6左右 D.0.7左右 26. 在价值工程中,经济评价主要是围绕着 进行的评价。P117 27. 综述新产品评价的技术经济评价法。 28. 新产品的经济评价中,“经济”的观念只局限于产品( )(p117) A. 功能B.价格C.销售成本D.生产成本 29. 产品获利能力评价法主要是根据____________水平来评价和选择产品。 30. 在产品系列分布象限图中,第2象限的产品应该采取________的对策。P121 31. 临界收益是指( )(P121)201301-15 A.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费用 B.销售收入减去固定成本 第 84 页 C.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费用和税金 D.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 32. 寿命周期成本包括总成本费用和__________。(p123) 33. 价值工程中的成本是指( )p123 A.寿命周期成本 B.生产成本 C.使用成本 D.经营成本 34. 如果两种产品的成本相同,则功能高的产品( ) A.价值大 B.可靠性高C.质量好 D.价格低 35. 价值工程的中心环节是( )p123 A.价值分析 B.成本分析 C.质量分析 D.功能分析 36. 价值工程中所研究的功能主要是( )(p123) A.基本功能 B.辅助功能 C.必要功能 D使用功能 37. 价值工程是分析功能、成本和价值三者关系的科学方法,其成本是指( ) (p123) A.生产成本 B.寿命周期成本 C.经营成本 D.使用成本 38. 价值工程就是要分析价值、功能和__________________三者之间的关系.P123 39.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 ) (p123) A.价值分析 B.功能分析 C.质量分析 D.成本分析 40. 一般来说,在技术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总成本费用上升,使用成本下降,而寿命周期成本 呈马鞍形变化,则产品功能水平必然( D )P124 A.降低 B.不变 C.周期性变化 D.增高 41. 功能是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就物品而言,是指( ) A.功用 B.效用 C.用法 D.作用 E.用途 42. 按照价值工程原理,\"价值\"是指( ). P125 A.产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功能的实现程度 C.成本与功能的比值 D.功能与实现这个功能所耗费用的比值 43. 提高产品价值的最有效途径是( )p126 A.提高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B.功能保持不变,提高成本 C.大幅度提高功能,小幅度提高成本 D.稍微降低功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44. 怎样理解价值工程中的价值以及提高价值的途径?(P125)201301-40 45. 价值工程的特征包括( )p127 A.目标上着眼于提高对象的价值 B.方法上通过功能与成本的综合分析 C.阶段上侧重于设计与计划阶段 D.组织上依靠集体智慧 E.本质上是提高价值的创新活动 第 85 页 46. 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通过集体智慧开展的一种( ) A.自发的活动 C.有组织的活动 B.产品研究活动 D.成本分析活动 47. 价值工程的重要特点是以提高项目的( )为目标。P128 A.投资 B.价值 C.功能 D.美观 48. ABC法,也叫不均匀分布定律法,通常,将( )产品选为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P129 A.A类 B.B类 C.C类 D.A、B、C类均可 49. 选择VE对象的方法有( ) (p129) A.ABC分析法 B.强制确定法 C.最合适区域法 D.费用比重分析法 E.内部收益率法 50. 已知某产品有4个零件,其重要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B、C、A、D。试用强制确定法确定各零件 的重要程度(自己和自己不比),并且根据下表给出的数据,分别计算每个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p131) 零件名称 功能评价系数 目前成本(元) 成本系数 价值系数 A 380 B 800 C 600 D 420 合计 2200 51. 某产品由5个零件组成,目前成本为15元,企业准备用价值工程技术把成本降到10元,零件成本 和功能评分资料如表所示。试计算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并分析确定VE的重点。 零件名称 目前成本(元) 得分 A 3 2 B 2 2 C 4 1 D 1 2 E 5 3 合计 15 10 52. 已知某产品有6个零件,其重要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B、C、A、D、E、F,试用强制确定法确定 各零件的重要性程度。(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3. 选择VE对象的最合适区域法的基本思路是优先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为对象。P133 . 根据最合适区域图,分布在价值标准线左上方的点所代表的对象,其价值系数均大于___________。 P133 55. 根据价值工程中最合适区域法的基本思路,对于成本系数和功能评价系数大的对象要( ) (P133)200310-16 A.放宽控制 B.从严控制 C.适当控制 D.一般控制 第 86 页 56. 价值工程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产品的( ) (p139) 57. 功能定义的目的是( ) (p139) A.发现辅助功能 B.找出次要功能 C.便于功能评价 D.便于构思方案 E.明确所要求的功能 58. .手表的基本功能应定义为( )p140 A.增强美观 B.使用方便 C.指示时间 D.防水防振 59. \"夹紧装置\"的较佳功能定义为:( ). P141 A.螺旋夹紧 B.杠杠夹紧 C.液压夹紧 D.压力夹紧 60. 制约功能的条件包括5W和( ) (141) A.2A B.2C C.2M D.2H 61. 在产品功能整理过程中,上位功能与下位功能的关系是( )p143 A.上位功能是下位功能的手段 B.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都是手段 C.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都是目的 D.上位功能是下位功能的目的 62. 在功能系统图中,作为目的的功能称为( ) (143) A.下位功能B.上位功能C.同位功能 D.异位功能 63. 通常,越是以上一级功能为变革对象,提高价值的幅度就可能( )(p144)200801-15 A.越大 B.周期性变化 C.越小 D.无变化 . 功能评价就是对各功能区域的价值进行定量计算,从而找出______的功能区域作为改善对象。 (p146)201301-29 65. 计算功能现实成本时,如一种功能需要几个要素才能实现,则该功能成本____________实现该功能 各要素的成本之和。(P148) 66. 运用绝对值计量法计算功能价值系数时,功能价值系数等于功能评价值与_____之间的比值。P148 67. 已知某产品由A、B、C、D四个部件组成,其成本分别为600元,1000元,120元和280元,部件A可实现F2、F4和F6三个功能,其功能的重要性相同;部件B具有F1、F3、F4三种功能,但F3所起的作用是F4的两倍,是F1的六倍;部件C只实现一个功能F5;部件D实现F1、F3、F6三种功能,其重要性比例为3∶1∶3;试求F1~F6的功能成本C1~C6。 68. 在功能评价中,若实现功能的现实成本高于功能评价值,要提高功能价值,应设法( C )P152 A.提高其功能现实成本 B.提高其功能评价值 C.降低其功能现实成本 D.降低其功能评价值 69. 已知某产品的五个功能单元的数据如下表: 第 87 页 功能单元 功能得分 A 2 B 4 70 C 4 150 D 5 80 E 1 80 目前成本(元) 120 若根据该产品目前的市场价格及企业的目标利润要求,该产品的成本必须控制在420元。 要求:(1)用相对值计量法计算各功能的价值系数。 (2)确定各功能的成本降低额。 70. 已知某产品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得分、现实成本如题39表所示,根据企业规定该产品目标成本为1450元, 根据题39表表中资料试用强制确定法计算出功能价值系数、按功能评价系数分配的目标成本和成本降低幅度。(功能价值系数的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功能 单元 A B C D E 合计 36 25 18 8 13 100 0.36 0.25 0.18 0.08 0.13 1.00 510 420 260 180 130 1500 0.34 0.28 0.17 0.12 0.09 1.00 功能 得分 功能评 现实成功能成功 能 按功能评价系数成本降低幅度(元) 价系数 本(元) 本系数 价 值 分配的目标成本系 数 (元) 71. 已知某产品的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得分和当前成本如题39表所示。企业要求 目标成本为500元,试用强制确定法计算功能评价系数、功能价值系数、按功能评价系 数分配的目标成本及成本降低幅度。 72. 某产品的六个功能单元的数据如题42表所示。试用平均先进分值法确定各功能单元的目标成本。 第 88 页 基础数据表 功能单元 A B C D E F 合计 功能得分 40 20 6 9 15 10 100 目前成本(元) 75 85 55 35 65 85 400 价值系数 2.1333* 0.9412* 0.43 1.0286* 0.9231 0.4706 73. 某产品各功能单元的基本数据如题38表所示。试用平均先进分值法确定各 功能单元的目标成本和成本降低幅度。 功能单元 A B C D E F G 合计 功能得分 28 20 6 9 15 10 12 100 目前成本/元 110 80 50 60 70 60 70 500 价值系数 1.27 1.25 0.60 0.75 1.07 0.83 0.86 — 74. 基点法对功能评分的要求很严格,只有在功能评分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效果才会理想。P155 75. 创造技法中的智暴法与普通开会的区别在于( )P159 A.不批判别人的意见 B.欢迎自由奔放地提意见 C.希望提出大量方案D.要求在改善和结合别人意见的基础上提方案 E.可以攻击别人的方案 76. 在价值工程中,技术评价是以用户需要的________为依据。P1 77. 价值工程中的方案评价内容包括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和( )P1 A.财务评价 B.综合评价C.生态评价 D.质量评价 78. 价值工程的方案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 A.详细评价B.技术评价C.经济评价D.社会评价E.综合评价 79. 简述价值工程中方案评价的两个步骤及各步骤的目的。(p1) 80. 价值工程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__。 81.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 第 页 82. 简述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及其具体内容? 83. 简述价值工程ABC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84. 简述ABC分析法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步骤. 85. 简述价值工程功能评价法的步骤。 86. 题39图是产品获利能力评价法的产品资金利润率坐标图,图中A、B、C分别代表三种产品。根据 三种产品所处的区域,简述三种产品的类型或特征及应采取的对策。 87. 产品的投入期有何特点?如果企业在投入期阶段选择价格和促销两个营销变量,企业可采取的营销 战略有哪些? 88. 简述最合适区域法的基本思路。 . 产品的功能按其性质特点分为( ) A.使用功能 第 90 页 B.基本功能C.辅助功能 D.必要功能E.美学功能 三、习题解答 1. A.全新产品 2. 全新产品、换代新产品和改进新产品。 3. D.换代新产品 4. D.试销新产品 5. C试销新产品 6. 全新产品 7. C.世界新产品 8. A.实验室新产品 9. A.国内新产品 10. B.国内新产品 C.世界新产品 E.企业新产品 11. A.成熟期B.投入期D.成长期E.衰退期 12. 投入期 13. B.缓慢撇取战略 快速撇取战略:高价格和高促销方式 缓慢撇取战略:高价格和低促销方式 快速渗透战略:低价格和高促销方式 缓慢渗透战略:低价格和低促销方式 14. 15. A.以高价格和高促销水平的方式推出新产品 B.以低价格和低促销水平推出新产品 D.以高价格和低促销方式推出新产品 E.以低价格和高促销水平的方式推出新产品 16. . B.成长期 17. 成熟期。 18. 销售成长率。 19. B.成长期 20. C.饱和期 21. 增长。 第 91 页 22. B.③→④→①→② 23. 正式生产和销售 24. D.0,8 25. D.0.7左右 26. 生产成本 27. P116-117 28. D.生产成本 29. 资金利润率 30. 维持现状 31. D.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 32. 使用成本费用。(p123) 33. A.寿命周期成本 34. A.价值大 35. D.功能分析 36. C.必要功能 37. B.寿命周期成本 38. D.成本分析 39. D 40. D.增高 41. ABDE 42. D.功能与实现这个功能所耗费用的比值 43. A.提高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44. 怎样理解价值工程中的价值以及提高价值的途径?(P125)201301-40 45. A.目标上着眼于提高对象的价值 B.方法上通过功能与成本的综合分析 C.阶段上侧重于设计与计划阶段 D.组织上依靠集体智慧 E.本质上是提高价值的创新活动 46. C 47. B.价值 48. A.A类 49. A.ABC分析法 B.强制确定法 C.最合适区域法 D.费用比重分析法 50. 第 92 页 零件名称 A A B C D 1 1 0 B 0 0 0 C 0 1 0 D 1 1 1 得分 1 3 2 0 功能评价系数 0.167 0.5 0.333 0 零件名称 功能评价系数 A B C D 0.167 0.500 0.333 0.000 目前成本 成本系数 价值系数 380.000 800.000 600.000 420.000 2200.000 0.173 0.3 0.273 0.191 0.967 1.375 1.221 0.000 51. 解:(1)、计算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如表: 零件名称 功能评价系数 成本系数 价值系数 A 0.2 0.2 1 B 0.2 0.1333 1.5 C 0.1 0.2667 0.375 D 0.2 0.0667 3 E 0.3 0.3333 0.9 合计 1 1 (2)、价值系数<1,及价值系数>1的零件均应确定为VE重点,因此,零件C、B、D为VE分析的重点。 52. 第 93 页 53. 对产品价值影响大的为对象。P133 . 大于1 55. B.从严控制 56. 价值 57. C.便于功能评价 D.便于构思方案 E.明确所要求的功能 58. .C.指示时间 59. D.压力夹紧 60. D.2H 61. D.上位功能是下位功能的目的 62. B.上位功能 63. A.越大 . 价值低 65. _等于____ 66. 功能现实成本C 67. 参看P148 68. C.降低其功能现实成本 69. 参看P152表5-18 70. 参考P151 71. 参考P151 72. 参考P153 73. 第 94 页 74. 准确 75. A.不批判别人的意见 B.欢迎自由奔放地提意见 C.希望提出大量方案D.要求在改善和结合别人意见的基础上提方案 76. 必要功能 77. B.综合评价 78. B.技术评价C.经济评价 D.社会评价E.综合评价 79. 简述价值工程中方案评价的两个步骤及各步骤的目的。(p1) 目的:从许多设想方案中选出价值较高的方案,作为具定方案的基础。 步骤:主要有概略评价和详细评价两个步骤。 内容:有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以及它们的综合评价。 80. 提高对象的价值 。 81. 功能分析 82. 简述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及其具体内容? VE的工作程序: (1)初始阶段成立VE小组,选择VE对象并以定义 ;(2)信息阶段;收集信息,定义功能,功能分析 (3)革新阶段;创造性技术为低价值对象提供方案 (4)评价阶段;就经济、技术等方面逐步筛选方案 (5)实施阶段。总结;写出程序和行动计划便于方案实施 83. 简述价值工程ABC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是处理任何事情都要分清主次、轻重,区别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析。ABC分析法的优点是能抓住重点,把数量少而成本大的零部件或工序选为VE对象,利于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取得较大效果。缺点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成本分配不合理,常常会出现有的零部件功能比较次要而成本却高,也会出现有的零部件或能比较重要而成本却低。 84. 简述ABC分析法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步骤. P130 85. 简述价值工程功能评价法的步骤。P146 86. 题39图是产品获利能力评价法的产品资金利润率坐标图,图中A、B、C分别代表三种产品。根据 三种产品所处的区域,简述三种产品的类型或特征及应采取的对策。 第 95 页 命周期评价法:销售增长率(本年度销售量上年度销售量)/上年度销售量100%.根据某些企业的经验,投入期销售增长率 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次数。 小于10%,成长期在10%以上,成熟期在0.1%~10%之间,衰退期为负数。区产品高资金利润率产品,获利能力强,大力发展能力评价法:区产品资金积压型产品,加速资金周转区产品低销售利润率产品,应提高销售利润率 V区产品低资金利润率产品,减产逐步淘汰。平衡法:利用每种产品的市场引力和企业实力这两个综合因素87. 产品的投入期有何特点?如果企业在投入期阶段选择价格和促销两个营销变量,企业可采取的营销 战略有哪些? 平衡法:应用盈亏平衡点的原理研究和评价各种不同产品组合方案,这是新产品投入市场的初始阶段产品未被认可,销售量缓慢增长,生产批量小。营销战略有四种: 1) 临界收益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后所余下的部分,或等于固定成本加利润。快速撇取战略。即高价格高促销。注意它的假定条件: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本产品;知道的人渴望得到该产品并有能力照价付款;公司没有竞争对手。简言之:不知者众,知者急需,没有竞争。 2)缓慢撇取战略。即高价格低促销。假定条件是:市场有限,已知者众,高价愿买,竞争来缓。 3)快速渗透战略。即低价格高促销。假定条件是:市场较大,不知新品,价格敏感,竞争强烈,成本下降。 4)缓慢渗透战略。即低价格低促销。假定条件是:市场较大,产品出名,价格敏感,潜在竞争。 这四种战略各有侧重,一般高促销(或低价格)是争取快速渗透市场,获得更多的份额,而高价格(低促销)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盈利。 88. 简述最合适区域法的基本思路。 其求算价值系数的方法与FD法相同,但选择VE对象基本思想有所不同,这种方法不是简单地根据价值系数来确定VE对象,它不把价值系数相同的零件同等看待,而是优先选择对产品价值影响大的为对象。它提出一个价值系数的最合适区问题,凡是分布在最合适区以内的零件,都视为合理,不作为VE对象;凡是分布在区域以外的零件,都视为不合理,可作为VE对象;凡是远离区域的,则作为VE的重点对象。这就考虑到成本系数和功能评价系数,对于这两个系数绝对值较大的对象(也就是在功能上和成本上的重点对象)要从严控制。反之则放宽控制。这样可以使VE抓住少数对象进行工作。 . A.使用功能 E.美学功能 第 96 页 四、第五章书后习题解答 1、为什么要开发新产品?新产品开发的方式有哪些? 答:新产品开发是很重要的(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3)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4)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新产品开发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自行研制;(2)技术引进;(3)自行研制和技术引进相结合。 2、产品评价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如何运用 答:新产品的评价方法有:技术经济评价法、产品市场寿命周期评价法、产品获利能力评价法、产品系列平衡法和临界收益平衡法五种。 1、技术经济评价法 (1) 技术价值是指新产品的功能评价相对于理想产品能达到的程度。一般以理想产品的评价为 1,而相对评价获得的比例数值就是新产品的技术价值,一般小于1。 (2) 经济价值就是指理想生产成本与实际生产成本之比,一般在0~1范围内。 (3) 综合评价优度:采用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均值或双曲线值求得优度准数S来分析评价。 技术经济评价法的步骤是,首先分别进行技术评价和经济评价,然后将二者的结果根据均值法或双曲线法合成一个准数S,根据合成结果再行综合评价。 2、产品市场寿命周期评价法 它是运用产品市场寿命周期的理论,根据销售增长率指标,确定产品所年的市场寿命阶段,计算公式为:销售增长率=(本年度销售量-上年度销售量)/上年度销售量 ×100%. 根据某些企业的经验,投入期销售增长率不稳定,小于10%,成长期在10%以上,成熟期在0.1%~10%之间,衰退期为负数。 3、产品获利能力评价法:是根据资金利润率水平来评价和选择产品。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周转次数。(每周转一次就可以获利一次),理解产品资金利润率坐标图,在4个产品区中,销售利润率和周转次数越高则获利能力越强。 4、产品系列平衡法是把市场需要和企业条件结合起来,利用每种产品的市场引力和企业实力这两个综合因素,按照一定的分数标准,划分为大中小3等,形成9种组合方式,形成9个象限,每个产品根据得分情况在象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作出综合评价和决策。 第 97 页 5、临界收益平衡法:是应用盈亏平衡点的原理研究和评价各种不同产品组合方案,从中选择能达到利润目标的最佳方案的方法。临界收益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后所余下的部分,或等于固定成本加利润。 3、价值工程的价值、成本、功能的含义是什么? 答:价值工程中研究的成本是总成本,即寿命周期成本,它包括总成本费用和使用成本。产品出厂以前的一切费用均为总成本费用,而使用成本是产品出厂后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功能是指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就物品而言是指其功用、效用、作用、用途等;就人的工作而言是指目的、任务、作业、操作等。功能按性质特点可分为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按重要程度可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在VE中关注的是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必要功能是指对象为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必须具备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反之,用户不要求的功能就是非必要功能。 VE中价值的概念;它就是从上述两者的关系中得出的,公式为V=F/C,即产品的价值由它的功能和实现这一功能所耗费的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所确定。这个价值是指对用户的价值。 4、 为什么说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活动的核心? 答:价值工程指在提高某种事物价值的科学方法,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功能。 (1) 功能的提高的无限的,但是它受到一定用途和条件的支配和决定,同时与成本紧密相关。 (2) 如功能过全,用户不需要,那么全功能就无意义。 (3) 如功能为用户需要,但成本过高,用户买不起,功能仍无作用。 (4) 若为降低成本,减少功能达不到用户要求,就会使功能不足。 因此,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活动的核心,它必须分析价值、功能和成本三者的关系,设法消除多余功能和补充功能不足,满足用户需要,同时降低总成本,使产品价值最高。 第 98 页 5、某产品由5个零件组成,目前成本为15元,企业准备用价值工程技术把成本降低到10元,零件成本和打分资料如下表所示。试计算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并分析确定VE的重点。 答:根据上表,5个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依次为: Fa=0.2 , Fb=0.2 , Fc=0.1 , Fd=0.2 , Fd=0.3 5个零件的成本系数为: Ca=0.2 , Cb=0.13 , Cc=0.27 , Cd=0.07 , Ce=0.33 所以由Vi=Fi/Ci得,5个零件的价值系数依次为: Va=1 , Vb=1. , Vc=0.37 , Vd=2.86 , Ve=0.91 按照上述的功能评价系数和总目标成本,可以算得各零件的目标成本为: C1=2 , C2=2, C3=1,C4=2,C5=3 列表如下: 零功能得功能评价系现实成功能成本系 件 A B C D E 合计 分 2 2 1 2 3 10 数 0.2 0.2 0.1 0.2 0.3 1 本 3 2 4 1 5 15 数 0.2 0.13 0.27 0.07 0.33 1 功能价值系 数 1 1. 0.37 2.86 0.91 按功能评价系数分 配目标成本 2 2 1 2 3 10 成本降低幅度/元 1 0 3 -1 2 5 根据上表,取价值系数低或成本降低幅度大的零件为VE的重点.即C零件和E零件。在本题中,二者是统一的。 第 99 页 6、最合适区域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最合适区域法求算价值系数的方法与FD法相同,但选择VE对象基本思想有所不同,这种方法不是简单地根据价值系数来确定VE对象,它不把价值系数相同的零件同等看待,而是优先选择对产品价值影响大的为对象。它提出一个价值系数的最合适区问题。 (1) 凡是分布在最合适区以内的零件,都视为合理,不作为VE对象; (2) 凡是分布在区域以外的零件,都视为不合理,可作为VE对象; (3) 凡是远离区域的,则作为VE的重点对象。 这就考虑到成本系数和功能评价系数,对于这两个系数绝对值较大的对象(也就是在功能上和成本上的重点对象)要从严控制。反之则放宽控制。这样可以使VE抓住少数对象进行工作。 7、举例说明功能系统图的绘制。 答:功能系统图用来表示设计的意图或设计构思,能表示隐藏在产品里面的功能体系,能表示用户的村注和实现这种要求的构思,功能整理就是绘制功能系统图。以下以手电为例说明功能系统图的绘制过程: (1) 编制功能卡片。把手电的各个部件所有功能定义编好功能卡片,如触片的功能卡片如右图所示,每张卡片有相同的大小和格式。 (2) 把功能分成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如手电的基本功能 就是照射物体,电珠发光也是基本功能,而存储电池等功能为辅助功能。 (3) 联接基本功能。找出所有基本功能卡片,根据基本功能的\"目的-手段\"功能按顺序排列在桌面上。 第 100 页 (4) 绘制功能系统图。根据基本功能卡片排好的功能系统图主要骨架,再把功能联接到主要骨架上去,完成绘制。(以下为较简单的系统功能 图) (5) 审定功能系统图,审定功能相互之间的和从属关系。 8、某个产品由5个零部件A、B、C、D、E组成,其成本分别为300元、75元,125元,100元和100元,A零件有F1,F2,F3和F4 4种功能,其功能重要程度比例分别为1:1/2:1:1/2;B零件有F2,F4 2种功能,其功能重要程度为1:1/2;C零件有F1,F2,F4 3种功能,其重要性比例为1:1:1/2;D零件有F1,F3 2种功能,其重要程度一样;E零件只有F3功能;试求。F1,F2,F3,F4功能的成本。 解:求算功能现实成本的方法可用列表法,每个零部件按其功能所占重要比例将成本分配给各个功能。见下表: 9、简述平均先进分值法和基点法的指导思想。 第 101 页 答:首先,这两种方法均是功能评价时对功能价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属于相对值计量方法。 平均先进分值法克服了FD法分析结果保守的缺点,它不以总平均分值为评价标准,而是以先进功能单元的平均分值为标准。平均分值就是总成本/总功能的得分,即每一分功能花多少成本。平均先进分值法选取了几个价值系数高的功能单元来求它们的功能平均成本,也就是先**均分值。根据这个先**均分值,再去计算每个功能单元所需的先进目标成本就可以克服FD法的保守现象。 基点法也是为了克服FD(强制确定法)求价值系数不准确的弱点而提出的,用它求价值系数是为了消除功能单元得分总和与功能单元实现成本总和中不合理的部分。因此采用的方法就是确定一个成本与功能匹配的\"基点\",以基点的成本/功能分值作为基点系数来求每个功能单元(要素)的价值系数和目标成本。故名基点法。 (笔者注:FD法、平均先进值法、基点法三法是一脉相承的,基本公式相同,只是三者取的成本/功能单位分值不同。FD法用的是总成本/总的功能得分,平均先进分值法则选几个先进功能求分值为基准分值,基点法则只选了一个成本与功能匹配的要素为\"基点\",求出它的基点系数。取点的范围越来越窄,评价各有偏向。) 10、简述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 答:VE的工作程序: (1) 初始阶段:组成VE小组,选择VE对象并定义,对产品及其组成作详细检查以便彻底了解其本性。 (2) 信息阶段:收集信息定义功能,进行功能分析、约束分析;为每个功能或项目求出价值,并按价值高低排列,找出价值低的功能。 (3) 革新阶段:采用各种创造性思想为低价值的功能或项目提供大量改进方案。 (4) 评价阶段:运用各种方案评价技术以及价值计量技术在大量方案中筛选出价值最高的方案。 (5) 实施阶段:写出研究总结报告,为决策者提供结论和具体建议,作出程序和行动计划,使方案得以生产和实施。 第 102 页 第六章:设备磨损的补偿及其经济分析 一、基础知识 定义:机械设备在力的作用下,零部件产生磨擦、振动、疲劳、生锈等现象,致使设备的实体产生磨损,有形磨损 称为设备的有形磨损第I种有形磨损:是物理磨损(如实体磨损,损坏)第II种有形磨损:自然力的作用,化学磨损(如闲置时锈蚀)。R有形磨损程度:pK1(1p)(1I)综合磨损程度1K0K1*设备磨损:无形磨损程度:IK1定义:是指由于科技进步而不断出新性能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价值降低,或者 是生产同样结构设备的价值不断降低而使原有设备贬值。无形磨损第I种无形磨损:再生产同样结构的设备成本降低了造成现有的设备贬值。第II种无形磨损:新型设备的出现导至现有设备显得落后陈旧产生的经济磨损。修理(局部补偿)可消除的有形磨损:一、设备的*设备磨损更新(完全补偿)不可消除的有形磨损:磨损和寿命的补偿更新(完全补偿)第II种无形磨损:现代化改装(局部补偿)自然寿命:是由有形磨损决定的设备使用寿命。设备从全新状态开始使用到有形磨损直至老化损坏报废的全部时间。技术寿命:是指一台设备开始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设备的寿命经济寿命:是指由设备开始使用到其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年份的延续时间长短。是确定设备合理更新的依据。折旧寿命:是指计算设备折旧的时间长度,由财政部规定的固定资产使用年数来定。 1.设备折旧的概念:通常把设备逐渐转移到成本中去并相等于其损耗的那部分价值叫做折旧。*直线折旧法:这种方法是在设备的折旧期内,平均地分摊设备的价值。KOA折旧额:Ab0折旧率:b100%TK0年限总额法:是根据折旧总额乘以递减系数来确定折旧额。 AtT1t(K0O)Tjj1余额递减法:是用固定的折旧率乘以扣除累积折旧额后的设备净值。二、设备折旧*加速折旧法:92.设备折旧的方法: 1TO0K0双倍余额递减法:这种方法的折旧率是按直线折旧法残值为零时折旧率 的两倍计算的(改为直线折旧法的年限奇数时T11,偶数时T2222偿还基金法:在设备使用期限内每年按直线折旧法提取折旧,同时按一定复利法:)A/F,i,T) 资金利润率计算利息。A=(K0O(年金法:这种方法是用现值表示使用期限内逐年的折旧额.A=KO(P/F,i,T)(A/P,i,T)0 第 103 页 设备更新的概念:是指用同型号的设备更换已损坏的或陈旧的设备或者以结构更先进、技术更完善、 性能更好、效率更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更少的新型设备来换掉技术上陈旧落后, 遭到第II种无形磨损,在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前一种属于原型更新,后一种是 技术更新。设备更新以后者方式为主。(1)坚持自主,自力更生,挖潜、革新和改造的方针。(2)必须要有战略规划。*设备更新的原则(3)要讲究经济效益。三、设备更新4)更新下来的设备要充分合理利用。(及其经济分析2k0*低劣化数值法:T=设备合理更新期*最小年费用法:低劣化数值每年均不相等的确定方法更新收益率法:以新增投资收益率的大小作为设备更新的依据。 概念:是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成就和先进经验,根据生产的具体需要,改变旧设备的结构, 或增加新部件、新装置和新附件,以改善旧设备的技术性能与使用指标,使它局部 达到或全部达到目前生产的新设备的水平。(1)技术上能克服现有设备技术落后的状态,促进设备的技术进步,扩大设备生产能力,*设备现代化改装 提高设备质量。意义:(2)经济上所需投资比用新设备少,可以节约投入资金。(3)现代化改装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能适应生产的具体要求, 某些情况下还能超过新设备。四、设备现代化*现代化改装的经济计算:最低总成本法即与设备更新、设备大修、旧设备继续使用比较从中选出总成本最小的方案。改装及其经济计算n1C改(K改CmjrjO1O2rj)改j1nC1(KCrOOr)njj13j更更更j1nC1(KCrOOr)rjj14j修修j1修1nC旧(CojrjO1O5rj)旧j1 第 104 页 二、习题 1. 由有形磨损所决定的设备的使用寿命称为( ) P171 A. 自然寿命 B.技术寿命 C.经济寿命 D.折旧寿命 2.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力的作用,使零部件产生实体磨损,导致零部件的尺寸、形状和精 度发生改变,直至损坏,称为( ) (p171) A.第I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C.第II种形式的无形磨损 B.第I种形式的无形磨损 D.第II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3. 机械设备在力的作用下,零部件产生摩擦、振动、疲劳、生锈等现象,致使设备的实体产生磨损, 称为设备的_有形磨损_____。(p171)201301-30 4. 类似于机床长期摩擦而精度降低或暴露于空气中而生锈这样的设备实体磨损现象称为设备的 _。 5. 下列设备磨损的形式中属于有形磨损的有( ) (p171) A.振动磨损 B.生锈磨损 C.经济磨损 D.摩擦磨损 E.疲劳磨损 6. 设备在闲置过程中,由于受自然力的作用而生锈腐蚀,丧失工作精度和使用价值,称为( ) P171 A.第Ⅰ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B.第Ⅰ种形式的无形磨损 C.第Ⅱ种形式的无形磨损 D.第Ⅱ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7. 由于不断出现技术上更加完善、经济上更加合理的设备,使原设备产生的经济磨损称为( ) (p171)201301-16 A.第I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B.第I种形式的无形磨损 C.第II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D.第II种形式的无形磨损 8. 由于相同结构设备再生产价值的降低而产生原有设备价值的贬值,称为( ) A.第Ⅰ种有形磨损 B.第Ⅱ种有形磨损C.第Ⅰ种无形磨损 D.第Ⅱ种无形磨损 9. 由于不断出现技术上更加完善,经济上更加合理的设备,使原设备显得陈旧落后,因此产生的磨损, 称为( ) A.有形磨损B.自然磨损C.无形磨损 D.物质磨损 10. 设K0为设备的原始价值,K1为考虑到第I、II种无形磨损时设备的再生产价值,R为修复全部磨损 零件所需要的修理费用,则设备无形磨损程度aI为( ) (p172) RA.K0 K0K1K0K1RB.K1 C.K0 D.K1 11. 若设备的原始价值为K0,目前的修理费用为R,设备的再生产价值为K1,则在两种磨损作用下的残 余价值为( )(p173) 第 105 页 A.K0R B.K1R C. R K1D. R K012. 第一种无形磨损的补偿方式有( )。 A.修理 B.更新 C.现代化改装 D.无需补偿 13. 设备无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___________。 14. 在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中,现代化改装属于( )P173 A.第Ⅱ种无形磨损 B.第Ⅱ种有形磨损 C.第Ⅰ种无形磨损 D.第Ⅰ种有形磨损 15. 如果设备有形磨损是可以消除的有形磨损,则相应的补偿方式应该是( )(P173)200801-16 A.更新 B.修理 C.局部改装 D.现代化改装 16. 若设备磨损形式是第Ⅱ种无形磨损,则相应的补偿方式应该是( )(p173) A.大修理B.更新C.中修理D.小修理E.现代化改装 17. 若整体设备的磨损形式是不可消除性的有形磨损,则相应的补偿方式应该是( ) A.更新 B.现代化改装 C.局部补偿 D.修理 18. 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有修理、现代化改装和_ ____。(p173) 19. 一台设备从全新状态开始使用,产生有形磨损,造成设备逐渐老化、损坏,直至报废所经历的全部 时间称为( )(p174) A折旧寿命B.经济寿命C.技术寿命D.自然寿命 20. 设备从投入使用起到被新技术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 )(p174)201301-17 A.技术寿命B.物理寿命C.经济寿命 D.自然寿命 21. 由有形磨损所决定的设备的使用寿命称为( ) (p174) A.自然寿命 B.技术寿命 C.经济寿命 D.折旧寿命 22. ( )是由有形磨损所决定的. (p174) A.自然寿命 B.技术寿命 C.经济寿命 D.设备寿命 23. 一台设备可能在市场上维持其价值的时间称为( ) A.自然寿命 B.经济寿命 C.技术寿命 D.折旧寿命 24. 设备的会计寿命也可以叫做( )(P175)200310-17 A.物理寿命 B.技术寿命 C.经济寿命 D.折旧寿命 25. 在下列折旧法中,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是( ) A.直线折旧法 B.加速折旧法 C.年金法 D.年限总额法 26. 确定设备合理更新期的依据是( )(P175)200801-18 201110-18201301-08 第 106 页 A.自然寿命 B.物理寿命 C.经济寿命 D.技术寿命 27. 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 ). (P175) A.设备使用寿命 B.年平均综合使用费用最低的年数 C.技术寿命 D.第一次大修理前的寿命 28. 决定设备的技术寿命的是( )(p175) A.无形磨损B.有形磨损C.自然磨损 D.有效磨损 29. 设备技术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__ ____的速度,而与有形磨损无关。 30. 根据设备使用成本最低的原则来确定的设备寿命称为( )(p175) A.经济寿命 B.技术寿命 C.自然寿命 D.折旧寿命 31. 设备逐渐转移到成本中去并相等于其损耗的那部分价值叫做_ _。(p175) 32. 在设备使用年限内,平均地分摊设备价值的折旧方法是( ) (p175) A直线折旧法B.双倍余额递减法C.余额递减法D.年限总额法 33. 下列折旧法中,非加速折旧法是指( )。(p175) A.直线折旧法 B-余额递减法 C.年限总额法 D.双倍余额递减法 34. 设备折旧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设备的( ) A.净值 B.现值 C.原值 D.使用年限 35. 计算设备折旧的方法有( ) A.直线折旧法 B.低劣化数值法 C.加速折旧法D.最小年费用法 E.复利法 36. 设备折旧额计算的方法有( ) (p175) A.直线折旧法 B.加速折旧法 C.最小年费用法 D.复利法 E.双倍余额递减法 37. 折旧方法从本质上可分为:直线折旧法和 法. (p175) 38. 企业某项设备原值为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残值1万元,如果采用直线折旧法,则该项设备年折 旧额为 万元. (p175) 39. 加速折旧法有:( )(p176)201301-24 A年限总额法 B.偿还基金法C.年金法D.余额递减法E.双倍余额递减法 40. 在设备的折旧期内,平均地分摊设备的价值的方法是( ) A.年金法 B.偿还基金法C.直线折旧法 D.余额递减法 41. 直线折旧法中的年设备基本折旧额和年基本折旧率计算公式分别为( ) (p176) k0k0Ok0Ok0k0OA.T B. TK0C. T D. TKE. TK0×100% 42. 加速折旧法中的年限总额法,是根据折旧总额乘以_ _____,来确定折旧额。(p176) 第 107 页 43. 用固定的折旧率乘以扣除累积折旧额后的设备净值来计算各年的折旧额的方法是( )(p176) A.余额递减法 B.双倍余额递减法 C.年限总额法 D.直线折旧法 44. 双倍余额递减法可以克服余额递减法的_____的局限性。 45. 下列折旧法中,非加速折旧法是指( )( P176) A.直线折旧法 B.余额递减法 C.年限总额法 D.双倍余额递减法 46. 加速折旧法中的余额递减法,是用固定的折旧率乘以扣除累计折旧额后的________。 47. 设备的原始价值是8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为零,如果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 则折旧率为( )P177 A.10% B.20% C.30% D.40% 48. 某设备价值为1 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为零,若用双倍余额法计算,则第7年的设 备折 旧额为( )元。P177 A. 56 B. C. 72 D. 100 49. 某设备价值为16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为零,试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出前5年的年 折旧额。(P177)201301-38 50. 用固定的折旧率乘以扣除累积折旧额后的设备净值来计算各年的折旧额的方法是( )(p177) A.余额递减法 B.双倍余额递减法C.年限总额法D.直线折旧法 51. 折旧率按直线折旧法残值为零时折旧率两倍计算的折旧方法是( ) (P177) A.余额递减法 B.双倍余额递减法 C.年金法 D.偿还基金法 52. 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额时,为使折旧总额分摊完,到一定年度之后,要改用_ ___折旧法 进行。 53.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计算中,当设备最佳使用年限T为偶数时,改用直线折旧法的年度是( ) TTT1T1(P177) A.2B. 2+1 C. 2+2 D. 2+2 . 在计算设备折旧率的方法中,要求残值不得为零的方法是( )(p177) A.年限总额法 B.偿还基金法 C.余额递减法 D.双倍余额递减法 55. 一设备原始价值为20000元,残值为零,使用年限5年,试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 (p177) 56. 在下列折旧法中,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是( )(p178) A.直线折旧法 B.加速折旧法 C.年金法 D.年限总额法 57. 原型更新又称简单更新,是用_ __设备以新换旧。 58. 技术更新是设备更新的主要方式,它是实现企业___________,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59. 设备合理更新期的确定方法有( )。 第 108 页 A.平均先进分值法 B.低劣化数值法 C.最小年费用法 D.最合适区域法 E.更新收益率法 60. 确定设备合理更新期的依据是( )(p180) A.自然寿命B.经济寿命C.物理寿命 D.技术寿命 61. 我国设备更新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 )(p180) A.提高工作质量B.讲究经济效益 C.改善加工环境 D.增加设备数量 62. 设备更新的最佳更新期选择,应以设备的使用成本最低的原则来确定,这里的使用成本是指 ( ) A.年折旧费和设备购置费 C.设备残值和设备购置费 B.设备残值和年折旧费 D.年折旧费和年平均维持费 63. 设备更新的最优更新期选择,应以设备的费用最小为准,这些费用是指( ) (p180) A.经营费用B.一次性投资和各年经营费用的总和C.一次性投资 D.修理费用 . 用低劣化数值法计算出来的最优更新期是设备的( ) (p180) A.物理寿命 B.技术寿命 C.经济寿命 D.会计寿命 65. 用低劣化数值法计算出来的最优更新期是设备的( )p181 A.物理寿命 B.技术寿命 C.经济寿命 D.会计寿命 66. 某小型设备原值为3600元,每年低劣化增加值为800元,则该设备最优使用期为( ) P(181) 200310-20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67. 设备合理更新期的确定方法有( )P181 A.偿还基金法 B.低劣化数值法 C.年限总额法 D.最小年费用法 E.更新收益率法 68. 设备合理更新期的确定方法有最小年费用法、更新收益率法和_ __。(P181) 69. 某大型设备原值为450万元,每年低劣化增加值为4万元,则设备最优使用期为( )(P181)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70. .某设备的原始价值为8000元,每年低劣化增加值为320元,则设备的最优使用期(也是设备的最优 更换期)为__ __年。(P181) 71. 用低劣化数值法计算出来的最优更新期是设备的( ) (P181). A.物理寿命 B.技术寿命 C.经济寿命 D.会计寿命 72. 下列方法中属于计算设备合理更新期的方法是( ) A.内部收益率法 B.净现值法 C.现值成本法 D.最小年费用法 73. 结合我国实际,综述企业设备更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74. 改善旧设备的技术性能与使用指标,使它局部或全部达到目前生产的新设备的水平,这种方式称为 第 109 页 设备的( )P(185). A.大修理 B.更新 C.现代化改装 D.简单改装 75. 现代化改装能克服现有设备技术落后的状态,促使( )P185 A.产品升级 C.产品价格提高 B.设备的技术进步 D.增加设备的寿命 76. 衡量设备现代化改装合理与否的最佳经济指标是( ) (p187) A. 产品加工质量最高 B.生产效率最高 C.维修成本降低 D.总使用成本最低 77. 设备现代化改装的基本方向包括( ) A.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B.改善设备的技术特性 C.缩小设备的工艺范围 D.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性 E.提高设备的精度 78. 什么是设备的技术寿命?如何延长设备的技术寿命?P175 79. 什么是设备的折旧?计算折旧的方法有哪几种?P175 80. 试阐述设备三种寿命及其特点。P174 81. 设备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的理由是什么?它有哪几种具体计算方法?P176 82. 简述设备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异同。P173 第 110 页 三、习题解答 1. A 2. A.第I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3. _有形磨损__ 4. _有形磨损。 5. ABDE 6. D.第Ⅱ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7. D 8. C 9. C 10. B 11. A 12. 现代化改装。 13. A 14. B 15. BE 16. A 17. _更新_ 18. D 19. A 20. A 21. A 22. A 23. C 24. D 25. C 26. C 27. B 28. A 29. _技术进步__。 第 111 页 30. A 31. _折旧_ 32. A 33. A 34. D 35. ACE 36. ABD 37. 非直线折旧法 38. 1.9 39. ADE 40. C 41. AE 42. _递减系数__ 43. A 44. _设备残值不能为零_。 45. A 46. _设备净值__。 47. B 48. B 49. 某设备价值为16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为零,试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出前5年的年 折旧额。(P177)201301-38 50. A 51. B 52. _直线折旧法_。 53. D . C 55. 一设备原始价值为20000元,残值为零,使用年限5年,试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 (p177) 56. C 57. 同型号。 58. _技术进步_。 第 112 页 59. BCE 60. B 61. B 62. D 63. B . C 65. C 66. B 67. BDE 68. _低劣化数值法_ 69. C.15年. 70. _7__年。 71. C 72. D 73. 结合我国实际,综述企业设备更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74. C 75. B 76. D 77. ABDE 78. 什么是设备的技术寿命?如何延长设备的技术寿命?P175 79. 什么是设备的折旧?计算折旧的方法有哪几种?P175 80. 试阐述设备三种寿命及其特点。P174 81. 设备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的理由是什么?它有哪几种具体计算方法?P176 82. 简述设备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异同。P173 第 113 页 四、第六章书后习题解答 1、 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有何区别? 答:有形磨损是指机械设备在力的作用下,零部件产生磨擦、振动、疲劳、生锈等现象,致使设备的实体产生磨损,称为设备的有形磨损。其特征是物理磨损和化学磨损。 无形磨损是指由于科技进步而不断出新性能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价值降低,或者是生产同样结构设备的价值不断降低而使原有设备贬值。很明显,这是经济上设备价值的贬值,也就是经济磨损。 2、 什么是设备的有形磨损?如何计算? 答: 有形磨损是指机械设备在力的作用下,零部件产生磨擦、振动、疲劳、生锈等现象,致使设备的实体产生磨损,称为设备的有形磨损。其特征是物理磨损和化学磨损。有两种形式的有形磨损:第I种形式是物理磨损(如实体磨损,损坏),第二种形式化学磨损(如闲置时锈蚀)。 有形磨损的计算: (1)零件磨损量:零件磨损程度α=实际磨损量/允许磨损量 (2)整个设备平均磨损程度:设备磨损程度αp=全部磨损零件磨损掉的价值/全部零件的总价值 (采用了经济指标的度量方法) (3 ) 修理费估计:设备磨损程度αp=修复全部磨损零件所需的修理费用/在确定设备磨损程度时该设备再生产的价值。 3、 什么是设备的无形磨损?如何计算? 答:设备的无形磨损是指由于科技进步而不断出新性能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价值降低,或者是生产同样结构设备的价值不断降低而使原有设备贬值。很明显,这是经济上设备价值的贬值,也就是经济磨损。无形磨损也有两种形式:第I种形式是指再生产同样结构的设备成本降低了造成现有的设备贬值。第II种形式是指新型设备的出现导至现有设备显得落后陈旧产生的经济磨损。 无形磨损的计算: 磨损程度αi=1-(当前再生产同样设备的价值K1/设备原值K0) 第 114 页 4、 试述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 答: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一般有修理、现代化改装和更新。有形磨损的补偿可以是修理或更新,无形磨损的补偿可以是现代化改装和更新。 (1) 设备大修理。由于正常的或不正常的原因而造成的设备损坏和精度劣化,通过修理更换已经磨损、老化和腐蚀的零部件,使设备的性能得到恢复。只有在大修后使用该设备生产的单位产品成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超过相同用途的新设备生产的单位产品成本时,这样的大修理才是合理的。 (2) 设备更新是指用同型号的设备更换已损坏的或陈旧的设备或者以结构更先进、技术更完善、性能更好、效率更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更少的新型设备来换掉技术上陈旧落后,遭到第II种无形磨损,在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 (3) 设备现代化改装的概念:是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成就和先进经验,根据生产的具体需要,改变旧设备的结构,或增加新部件、新装置和新附件,以改善旧设备的技术性能与使用指标,使它局部达到或全部达到目前生产的新设备的水平。 5、 简述设备的自然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答:自然寿命是由有形磨损决定的设备使用寿命。设备从全新状态开始使用到有形磨损直至老化损坏报废的全部时间。 技术寿命是指一台设备开始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经济寿命是指由设备开始使用到其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年份的延续时间长短。 6、 简述设备折旧的概念和设备折旧费的计算。 答:通常把设备逐渐转移到成本中去并相等于其损耗的那部分价值叫做折旧。 折旧费率的计算方法有: (1) 直线折旧:这种方法是在设备的折旧期内,平均地分摊设备的价值。 (2) 加速折旧:有年限总额法和余额递减法以及双倍余额递减法三种计算方法。 1) 年限总额法是根据折旧总额乘以递减系数来确定折旧额。 2) 余额递减法是用固定的折旧率乘以扣除累积折旧额后的设备净值。 第 115 页 3) 3)双倍余额递减法:这种方法的折旧率是按直线折旧法残值为零时折旧率的两倍计算的。 (3)复利法折旧:有偿还基金法和年金法。 1)偿还基金法:在设备使用期限内每年按直线折旧法提取折旧,同时按一定资金利润率计算利息。 2)年金法:这种方法是用现值表示使用期限内逐年的折旧额。 7、 设备最优更新期如何确定? 答:设备最优更新期就是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选择设备的最佳使用期限(一般以年为单位)。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低劣化数值法: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加会导致其使用费用的增加,这就是设备的低劣化。若每年增加使用费为λ,则在使用期内的年平均低劣化数值为:(T+1)λ/2,以K0代表设备原值,则设备的更新期为: 这种计算未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 (2)最小年费用法:若机器设备的低劣化值每的不是以等值λ增加,而是变化的,各年均不相等,则应采用最小年费用法计算设备合理更新期。 (3)更新收益法:该法考虑了因技术进步而投入了更先进的设备,则以新增投资收益率的大小作为设备更新的依据。这种方法给出的是投资收益率,因此可以用来确定各种设备更新的优先顺序。 8、 简述设备现代化改装的经济计算。 答:设备现代化改装的经济计算采用最低总成本法进行,通过计算旧设备继续使用、设备更新、设备大修理和设备现代化改装的总使用费用,选取最小总使用费用方案为最优方案。 第 116 页 第七章 成本控制与分析 一、基本知识 1.成本控制包括生产过程前的控制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2.生产前成本控制:主要是在产品研制和设计过程中,对产品的设计、工艺、工艺装备、材料选用等进行经济分析和价值的,用最低的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以符合预生产成本控制的概念:期目标成本的要求。简言之就是生产前从设计上控制产品预计成本。3.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就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因素按照一定的控制标准,严格加以监督,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使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消耗和费用开支在预先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简言之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控制成本。(1)制定成本控制标准( 2)揭示成本差异生产成本控制的程序3)及时纠正偏差(一.生产成本控制(1)控制设计成本:即注意产品的设计方案控制材料消耗(2)控制资源消耗:控制劳动消耗生产成本控制的内容生产设备的使用(3)控制费用开支:要精打细算,按定额和预算花钱。4)控制产品质量: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生产成本控制必须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费用审批制度、记录数据、定额管理。生产成本控制的要求(2)生产成本控制必须实行全员控制:分级归口控制责任制,层层落实。3)生产成本控制必须抓事前控制:制定目标成本。(第 117 页 1.标准成本的概念:标准成本是指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经过努力而应达到的先进 可靠的成本标准,是一种预期的成本目标。(1)用于控制成本2.标准成本的作用:(2)用于决策3)减少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现时标准成本是短期性的按适用期限:基准标准成本长期固定的标准。3.标准成本的分类理想标准成本按效率水平::过去平均业绩标准成本能实现良好业绩的标准成本,通常就称预期标准成本,用得较多。标准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等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所组成。标准成本制定的基本形式是“数量”乘以“价格”标准。4.标准成本的(二.标准成本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是以各种材料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相乘确定的。制定要点2)直接工资标准成本是按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与标准工资相乘确定的。((3)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按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与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相乘确定的。PM新产品标准价格成本法:C标成本的计算概算法:C1+)标(M+L)(1).计算各类费用在单位成本中所占比重.测算本期技术措施后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比率1.成本降低率的测算2).分项测算各指标变动对本期成本降低的影响3)4).分项测算结果相加,求本期产品成本降低率5.新老产品标准成本的测算老产品的标准2.成本降低额的测算成本的计算3.可比单位成本测算 第 118 页 主要是标准的制定,如设计目标成本、费用预算、材料定额、工时定额、生产成本的事前控制: 工艺成本、工序成本、零部件成本等等。静态预算法:在企业既定生产经营规模下某一产销量来编制。生产成本的费用预算弹性预算法:能适应企业计划期内任何业务活动水平的一种预算1“业务范围”为基础;(2)具有“动态”的性质事前控制:编制方法:特点:()以某一零基预算法:按照经营管理目标需要,以零为基点编制预算。定义:指在设计阶段,利用价值工程原理,从用户要求的功能出发,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消除设计上各方面的不合理因素,将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以内。生产成本同类产品:CMM1F110的估算:M0PL/类似产品:CM(1)F011100%非同类产品:C1M1fLfGF0(fL工资变化系数,fG制造费用变化系数)三.生产成本的控制健全材料收发、领退和保管、清查制度1.材料控制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费用严格控制材料储备资金的占用严格控制材料消耗2.工时控制定额时间:按工时定额控制非定额时间:尽量减少确定采购经济批量采用最经济运输方式3.材料价格控制满吨位运输消减不必要包装选择合理的供应渠道生产成本的执行控制消除高级工干低级工的工作4.工资率的控制减少不必要的加班5.制造费用的控制:预算金额或耗用金额控制(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量差) 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价差) 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计算:材料成本差异材料用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产品实际工时-产品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量差)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产品实际工时(价差)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的分析和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产品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产品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四.生产成本差异分析计算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率可变制造费效率差异=(产品生产实际工时产品生产标准工时)可变制造费用差异可变制造费开支差异=(可变制造费实际分配率-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率)产品实际工时的分析和计算:可变制造费用=可变制造费效率差异可变制造费开支差异可变制造费用=实际工时可变制造费实际分配率-产品生产标准工时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率 (产品生产实际工时产品生产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的分析和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预算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产品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标准固定制造费 第 119 页 二、习题: 1.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实际就是控制( )(p1)201301-19 A.生产成本 B.固定成本 C.设计成本 D.研制成本 2. 生产成本控制的程序包括( )(P1)201301-25 A.收集资料 B.揭示成本差异 C.制定成本控制标准 D.及时纠正偏差 E.编制成本计划 3. 成本控制的程序可分为三步:确定成本目标、 ___________ 和采取纠正措施。(P1)200510-35 4. 生产成本控制通常要经历的程序是:制定成本控制标准、揭示成本差异和 ____________ 。 (P1)200110-30 200601-35 5. 按产品设计方案生产产品的预计成本是( )(p190)200510-19 A. 产品成本 B. 生产成本 C. 制造成本 D.设计成本 6. 生产成本控制的内容包括( )(p190) A.控制设计成本 D.控制销售成本 B.控制资源耗费 E.控制产品质量 C.控制费用开支 7. 30. 生产成本控制的内容包括( )(p190)200510-25 A. 控制设计成本 B. 控制费用开支 C. 控制生产设备 D. 控制资源耗费 E. 控制产品质量 8. 资源耗费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本因素,因而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严格控制材料消耗、 ___________ 消耗和生产设备。(p190)200410-30 9. 生产成本控制中,控制资源耗费不包括( )200710-20 A.控制材料消耗 B.控制劳动消耗 C.控制生产设备 D.控制生产工艺 10. 按照人员定额、工资基金限额和工时消耗定额进行的控制属于控制( )(P191) A.设计成本 B.生产设备 C.劳动消耗 D.费用开支 11. 在生产成本的执行控制中,减少不必要的加班属于( ) (P191) A.制造费用控制 B.工资率控制 C.材料价格控制 D.工时控制 12. 生产成本的执行控制包括( )(P191)200701-25 A.材料控制 B.工时控制 C.材料价格控制 E.制造费用的控制 13. 标准成本是一种( )(P191)200610-20 A.公共成本目标 B.预期成本目标 C.历史成本目标D.实现的成本目标 D.工资率控制 第 120 页 14. 标准成本的作用包括( )(p191)200601-25 A .用于控制成本 B .用于控制产品质量C .用于决策 D .用于定价 E .能减少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15.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额称为______。(P191)201301-31 16. 生产成本差异即实际成本减去( )(P191)200610-19 A.标准成本 B.计划成本 C.历史成本 D.行业成本 17. 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时,称为( )P191 A.偏差 B.有利差异 C.不利差异 D.误差 18. 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的差额,称为( ) (P191)200210-17 A.误差 B.顺差 C.逆差 D.偏差 19. 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额,如果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成本差异表现为负数, 称为( )(P191)200710-19 A.有利差异 B.不利差异 C.逆差 D.零差 20. 在标准成本的分类中,根据下一年度的生产条件、价格水平所制定的标准成本称为( ) (p192)200410-19 A. 现时标准成本 B. 基准标准成本 C. 理想标准成本 D.预期标准成本 21. 以现有生产技术和管理经营水平处于最佳状态为基础而确定的标准成本称为 _ _ 。(P192)200210-30 22. 以现有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处于最佳状态为基础而制定的标准成本称为( ) (P192)200110-19 A.现时标准成本 C.理想标准成本 B.过去平均业绩标准成本 D.能实现良好业绩的标准成本 23. 按照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以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为基础而确定的标准成本称为( ) (P192)200701-19 A.理想标准成本 C.基准标准成本 B.过去平均业绩的标准成本 D.能实现良好业绩的标准成本 24. 各项标准成本的制定要点包括( )(P193)200710-25 A.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确定 B.直接价格标准成本确定 C.直接工资标准成本确定 D.直接工时标准成本确定 E.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5. 确定计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需要知道的两个因素是( )(P193) A.各种材料的标准搬运费 B.各种材料的标准消耗量 第 121 页 C.各种材料的标准价格 D.各种材料的标准质量 E.各种材料的标准特征 26. 按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与标准工资率相乘确定的标准成本称为( ) (P193)200210-18 A.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B.直接工资标准成本 C.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D.理想标准成本 27. 新产品标准成本是指新产品投产后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 --应达到的成本水平。(P194) 200310-30 28. 生产成本控制的重点是( )(p195)200601-19 A .事前控制 B .费用开支控制C .产品质量控制 D .材料消耗控制 29. 生产成本事前控制的工作内容包括( )(p195) A.确定成本控制的对象 C.制定材料消耗标准或定额 E.制定工时消耗标准或定额 30. 在编制预算时,以过去的实绩为基础,根据计划年度的需要决定增减编制而成的预算称为( ) (P196)200310-19 A.零基预算法 B.弹性预算法 C.静态预算法 D. 动态预算法 B.确定最佳作业方法 D.确定材料单价和工资率 31. 能适应企业计划期内任何业务活动水平,能反映某种业务活动水平的开支费用的一种预算称为 ( )(P196)200510-20 A. 弹性预算法 B. 零基预算法 C. 静态预算法 D. 增减预算法 32. 简述弹性预算法的特点。(P196)200710-39 33. 设两种产品的费用构成比相等,C为生产成本,M为材料费用,F为加工费用,则同类产品的生产 成本C1等于( )(P197)201301-20 A.M1MMM1MF0 B. M01F1 C. M00F1 D. M10F0 M1M1M0M034. 生产成本的执行控制包括( )(p198)200701-25 A.材料控制 B.工时控制 C.材料价格控制 D.工资率控制 E.制造费用的控制 35.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为( )(p199)200610-25 A.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B.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实际价格 C.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第 122 页 D.材料成本差异=材料用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 E.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36.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等于( ) A.(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B.材料用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 C.(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D.材料用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 37. 材料用量差异 =( 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 ( )(p199)200601-20 A .标准价格 B .市场价格 C .计划价格 D.平均价格 38. 生产某产品所耗甲材料的标准价格为每公斤 8.0 元,实际价格为每公斤 7.5 元,标准用量为 600 公 斤,实际用量为 0 公斤,材料用量差异为 _________ 元。(p199) 39. 生产某产品所消耗的甲材料标准价格为 0.8 元 / 公斤,实际价格为 0.75 元 / 公斤,标准用量为 100 公斤,实际用量为 110 公斤,则甲材料的成本差异为( )(p199)200410-20 A.2.5 元 B.5 元 C.7.5 元 D.10 元 40. 生产某产品所耗甲材料的标准价格为每公斤 8.0 元,实际价格为每公斤 7.5 元,标准用量为 600 公 斤,实际用量为 0 公斤,材料成本差异为 元。(p199) 41. 39.(本题7分)某企业上月生产A产品1500件,使用材料共37200公斤,该产品的材料消耗标准为 25公斤/件;购买材料的实际价格为51元/公斤,材料的标准价格为50元/公斤,试计算该产品的材料成本差异,并说明其差异为有利差异或不利差异。(p199)201301-39 42.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为( ) (p200) A.人工工时差异 C.工资率差异 B.人工效率差异 D.工资水平差异E.人工技能差异 43.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等于( )(p200) A.(产品标准工时-产品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 B.(产品实际工时-产品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C.(产品标准工时-产品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 D.(产品实际工时-产品标准工时)×实际工资率 44. 某企业在报告期共计生产甲产品50000件,实耗15000工时,每件产品耗用0.3工时,实际发生的 工资总额为15000元,平均每工时实际工资率为1.00元,现行标准工资率为1.2元,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0.25工时,试计算该企业报告期内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P200)200710-43 45. 某企业在报告期共计生产甲成品 2000 件,实耗 600 工时,每件产品耗用 0.3 工时,实际发生的 工资总额为 600 元,现行标准工资率为 0.8 元,单位产品工时耗用标准为 0.25 工时,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 _____________ 元。(p200) 第 123 页 46. 某企业在报告期共计生产甲成品 2000 件,实耗 600 工时,每件产品耗用 0.3 工时,实际发生的 工资总额为 600 元,单位产品工时耗用标准为 0.25 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为 200 元,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 80 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为 _______ 元。(P200)200501-09 47. 某企业在报告期共计生产甲成品 2000 件,实耗 600 工时,每件产品耗用0.3 工时,实际发生的工 资总额为 600 元,现行标准工资率为 0.8 元,单位产品工时耗用标准为 0.25 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为 _________ 元。(p200) 48. 某企业本年 1 月份实际生产产品 200 件,实耗工时 4200 小时,可变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为 0.48 元,而标准分配率为 0.50 元,直接人工标准为 20 小时 / 件,可变制造费开支差异为_________元。(p201) 49.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 (p201)200701-20 A.效率差异+能力差异 B.效率差异+开支差异+能力差异 C.开支差异+能力差异 D.效率差异+开支差异 50. 在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中,实际固定制造费与预算固定制造费的差额称为 ( )(p201)200110-18 A.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B.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C.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51. 产品生产实际工时减去产品生产标准工时的差额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称为 ( )(p201)200210-16 A.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B.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C.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D.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52. 某企业生产 B 产品的实耗工时为 45000 小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为 47375 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分配率为 0. 元,则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 _____________ 元。(p201) 53. 在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时,如果已知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480 元,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720 元,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1800 元,则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 _____ __ 元。(p201)200501-10 . 简述生产成本控制的程序。 55. 简述生产成本控制的内容。 56. 简述在生产成本的执行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措施。200610-39 57. 简述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要点。 58. 简述用标准成本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200110-34 59. 简述标准成本的作用。200501-37 60. 某企业在报告期共生产A产品550台实际耗用工时2400小时,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4.5小时, 第 124 页 实际工资率与标准工资率一致,为4元/小时,试计算该企业报告期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200510-43 61. 某企业的甲产品是生产多年的老产品,去年单位成本为300元/台,为降低成本,企业实施了几项 技术革新,预计材料单耗变动对成本降低的影响为6%,制造费用变动对成本降低的影响为2%,其余费用不变,试计算该产品本期的单位标准成本。200601-43 第 125 页 三、习题解答 1. A 2. CBD 3. 揭示成本差异 4. 采取纠正措施 5. D 6. ABCE 7. ABDE 8. 劳动 9. D 10. C 11. D 12. 生产成本的执行控制包括( )(P191)200701-25 A.材料控制 B.工时控制 C.材料价格控制 E.制造费用的控制 13. B 14. ACE 15.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额称为______。(P191)201301-31 16. A 17. C 18. C 19. A 20. A 21. _理想标准成本 22. C 23. D 24. AC E 25. BC 26. B 27. 单位产品 D.工资率控制 第 126 页 28. A 29. ABCDE 30. C 31. A 32. (1)它是以某一“业务范围”为基础,而不是固定在某一业务水平的一种预算, (2)它具有“动态”的性质,即如果业务量发生变化,衡量尺度也随之调整。这种方法适应性强,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 33. 设两种产品的费用构成比相等,C为生产成本,M为材料费用,F为加工费用,则同类产品的生产 成本C1等于( )(P197)201301-20 A.M1MMM1MF0 B. M01F1 C. M00F1 D. M10F0 M1M1M0M034. ABCDE 35. ACD 36. D 37. A 38. 生产某产品所耗甲材料的标准价格为每公斤 8.0 元,实际价格为每公斤 7.5 元,标准用量为 600 公 斤,实际用量为 0 公斤,材料用量差异为 _________ 元。(p199) 39. A 40. 生产某产品所耗甲材料的标准价格为每公斤 8.0 元,实际价格为每公斤 7.5 元,标准用量为 600 公 斤,实际用量为 0 公斤,材料成本差异为 元。(p199) 41. 39.(本题7分)某企业上月生产A产品1500件,使用材料共37200公斤,该产品的材料消耗标准为 25公斤/件;购买材料的实际价格为51元/公斤,材料的标准价格为50元/公斤,试计算该产品的材料成本差异,并说明其差异为有利差异或不利差异。(p199)201301-39 42. BC 43. B 44. 某企业在报告期共计生产甲产品50000件,实耗15000工时,每件产品耗用0.3工时,实际发生的 工资总额为15000元,平均每工时实际工资率为1.00元,现行标准工资率为1.2元,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0.25工时,试计算该企业报告期内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P200)200710-43 45. 某企业在报告期共计生产甲成品 2000 件,实耗 600 工时,每件产品耗用 0.3 工时,实际发生的 工资总额为 600 元,现行标准工资率为 0.8 元,单位产品工时耗用标准为 0.25 工时,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 _____________ 元。(p200) 第 127 页 46. 某企业在报告期共计生产甲成品 2000 件,实耗 600 工时,每件产品耗用 0.3 工时,实际发生的 工资总额为 600 元,单位产品工时耗用标准为 0.25 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为 200 元,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 80 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为 _______ 元。(P200)200501-09 47. 某企业在报告期共计生产甲成品 2000 件,实耗 600 工时,每件产品耗用0.3 工时,实际发生的工 资总额为 600 元,现行标准工资率为 0.8 元,单位产品工时耗用标准为 0.25 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为 _________ 元。(p200) 48. 某企业本年 1 月份实际生产产品 200 件,实耗工时 4200 小时,可变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为 0.48 元,而标准分配率为 0.50 元,直接人工标准为 20 小时 / 件,可变制造费开支差异为_________元。(p201) 49. B 50. C 51. D 52. 某企业生产 B 产品的实耗工时为 45000 小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为 47375 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分配率为 0. 元,则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 _____________ 元。(p201) 53. 在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时,如果已知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480 元,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720 元,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1800 元,则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 _______ 元。(p201)200501-10 . 简述生产成本控制的程序。 (1)制定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控制标准包括生产费用预算、成本计划标准、各种费用开支限额、工时定额、材料能源等各种消耗材料,以及产品、部件和零件的目标成本等 (2)揭示成本差异。将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与成本控制标准比较,找出成本差异。经常化、系统化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检查指标成本执行情况,和影响指标的各种原因。 (3)及时纠正偏差。对揭示出来的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要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55. 简述生产成本控制的内容。 (1)控制设计成本:即注意产品的设计方案,好的设计可以省一大笔钱。 (2)控制资源消耗:这是管理方面内容包括控制材料消耗、控制劳动消耗和生产设备的使用。 (3)控制费用开支:要精打细算,按定额和预算花钱。 (4)控制产品质量: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56. 简述在生产成本的执行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措施。200610-39 材料价格控制就是要分析材料成本差异,提出改进措施,并将差异分析信息和结果于每月末上报有关领导,材料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对采购部门来说是可控的,如确定采购的经济批量,采用最经济的 第 128 页 运输方式,使运输工具尽量满吨位,消减不必要的包装费用,选择合理的供应渠道等。 57. 简述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要点。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是以各种材料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相乘确定的。 直接工资标准成本是按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与标准工资率相乘确定的标准成本。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是按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与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相乘确定的。 58. 简述用标准成本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200110-34 .(1)标准成本是一种预期的成本目标,是控制成本的准绳。 (2)利用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成本差异)进行有效控制。 当成本差异为正数(为不利差异或逆差)时,表明经营的结果不如预期目标; 当成本差异为负数(为有利差异或顺差)时,表示经营成果优于预定目标。 59. 简述标准成本的作用。200501-37 (1)用于控制成本 (2)用于决策 (3)减少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60. 61. 某企业的甲产品是生产多年的老产品,去年单位成本为300元/台,为降低成本,企业实施了几项 技术革新,预计材料单耗变动对成本降低的影响为6%,制造费用变动对成本降低的影响为2%,其余费用不变,试计算该产品本期的单位标准成本。200601-43 第 129 页 四、第七章书后习题解答 1、何谓生产成本控制?生产成本控制的程序分哪三步? 答: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就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因素按照一定的控制标准,严格加以监督,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使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消耗和费用开支在预先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简言之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控制成本。 生产成本控制的程序分以下步: (1)制定成本控制标准 (2)揭示成本差异 (3)及时纠正偏差 2、简述标准成本的作用和制定要点。 答:标准成本是指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经过努力而应达到的先进可靠的成本标准,是一种预期的成本目标。标准成本的作用是: (1)用于控制成本 (2)用于决策 (3)减少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标准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等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所组成,制定要点是: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是以各种材料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相乘确定的。 (2)直接工资标准成本是按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与标准工资相乘确定的。 (3)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按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与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相乘确定的。 3、简述生产成本事前控制的工作内容。 答:生产成本的事前控制主要是标准的制定,如设计目标成本、费用预算、材料定额、工时定额、工艺成本、工序成本、零部件成本等等。 4、如何估算生产成本? 第 130 页 答:生产成本估算是指在设计阶段,利用价值工程原理,从用户要求的功能出发,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消除设计上各方面的不合理因素,将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以内。常用的估算方法是从费用构成比的角度将产品分为同类产品、类似产品和非同类产品,分别估算其成本。具体估算公式略。 5、概述生产成本的执行控制中各成本形成因素的控制方法。 答:生产成本的执行控制重点要放在基层。包括材料控制、工时控制、材料价格控制、工资率的控制和制造费用的控制。 6、试分析和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答: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计算: 计算公式: 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标准价格 (量差)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 (价差) 材料成本差异=材料用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 更简单的直观的: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分析:材料成本差异为正值为不利差异,反之为有利差异,因为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时自然是不利的。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和计算: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产品实际工时-产品标准工时) ×标准工资率 (量差)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 产品实际工时(价差)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最简单公式: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产品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产品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第 13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