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基础知识 (共10题;共100分)
1. (4分) 看图,选字填空。
石 山 禾 田
________上有________
2. (8分)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________中有________
温暖 希望 简单 善良 赶紧 喜悦 仿佛 合拢 凶恶 复杂 寒冷 期望 好像 连忙 散开 高兴 (1) 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 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6分)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难________ ________ 当________ ________ 4. (2分) 把句子和相应的词语连一连。
第 1 页 共 7 页
合潮流,人时。________ 监督 察看并加以管理。________ 时髦 指人的品行方正,谨守礼法。________ 老掉牙 形容事物、言论等陈旧、过时。________ 耿耿于怀 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________ 规规矩矩 5. (4分) 我会查字典. 要查的字 为 远 瓜
音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音节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第三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 (8分)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 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2) 王依依长得像她妈妈。
(3) 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4) 天空的星星仿佛在快活地眨着眼睛。 7. (6分) 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 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缩句) ________
(2) 课文中描写人物心理的语句: ________
8. (14.0分) 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清朝的时候,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盖房子,为了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要张宰相回家做主。这位宰相看完母亲来信,立即作诗劝老夫人:“里家书只为墙,让他
第 2 页 共 7 页
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读完信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间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几分地,换来的却是邻里的_______________。
(1) 画线词语“毗邻”的意思是________。 (2) 文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 A . 和平 B . 和睦 C . 和谐 D . 和善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 . 与人相处要互相谦让
B . 遇到问题要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 C . 不应该和邻居吵架
D . 与别人发生争执时要主动认错 9. (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哆唆。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第 3 页 共 7 页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问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蔽,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含义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禀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1)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 (2) 如何理解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5) 读了本文后,请你联系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
10. (36分) 苍茫的黄土高原,草木茂密的西双版纳,一泻千里的黄河,浩浩荡荡地长江,椰风海韵的海南岛,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总有一个地方让你难忘,总有一处风景使你留恋。写一处你最喜欢的风景,题目自拟,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第 4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 (共10题;共100分)
1-1、
2-1、
2-2、
3-1、
4-1、
第 5 页 共 7 页
5-1、6-1、
6-2、
6-3、
6-4、
7-1、
7-2、
8-1、
8-2、
8-3、 9-1
、
9-2、
9-3、
第 6 页 共 7 页
9-4、
9-5、
10-1、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