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意外胆囊癌的处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意外胆囊癌的处理

来源:世旅网
・86・ 中国实用医刊2011年2月第38卷第3期Chinese Journal ofPracticalMedicine Feb.2011,Vo1.38,No.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意外胆囊癌的处理 张阳 范正军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eholecystectomy,LC)得到广泛应用,且手术指征逐渐放宽,意外胆 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ncer,UGC)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对意外胆囊癌采用合理的处理方式,将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 1胆囊癌 1.1 胆囊癌的病因及流行病学: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 后很差的胆道恶性肿瘤。胆囊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大量 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胆囊结石可以导致胆囊癌。其他危险 因素包括女性、多产、肥胖、高龄、伤寒携带者、胰胆管合流异 常、瓷化胆囊、胆囊萎缩或囊壁明显增厚,大的单个无蒂的息肉 及胆囊腺肌症,吸烟可以增加5倍的危险,10%~20%的患者患 过其他恶性疾病。而Scott等 通过运用一种可控性的设计即 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人群的比较,结合多元化分析来确定胆囊癌 非年龄相关性危险因素发现:去除年龄相关因素后,慢性疾病、 吸烟史、胆固醇沉积、胆囊最大结石大小等与胆囊癌将不再有相 关性;而女性及胆囊结石史却是独立危险因素。在胆囊癌发生 的基因机制上,据报道K—Ras突变发生在39%~59%的胆囊癌 患者、P53肿瘤抑制基因异常在35%~42%的患者中发生 。 有关胆囊癌的发病率,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但受多种因素 的影响,胆囊癌尚无确切的发病统计数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 及不同种族之间发病率有着明显差异。Dhir等报道胆囊癌在 南美国家、地中海区域及日本发病率较高。在我国,据国家肿 瘤防治办公室的流行病统计资料显示 ,上海市胆囊和肝外胆 道恶性肿瘤的标化发病率男性为2.0/10万~3.2/10万,女性 为3.6/10万~4.5/10万。. 1.2胆囊癌的分期:胆囊癌的分期与预后有密切关系,目前国 际上有两种分期方法:①Nevin分期:I期:黏膜内原位癌;1I 期:侵犯黏膜及肌层;llI期:侵犯胆囊壁全层;Ⅳ期:侵犯胆囊壁 全层及周围淋巴结;V期:侵犯或转移至肝脏及其他脏器 。 ②国际抗癌联盟(UICC)及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在TNM分 期上制定的UICC/AJCC胆囊癌分期-sj:0期:TisN M。;IA期: TI M0;IB期:T2N0Mo;ⅡA期:T3NoM0;II B期:T1 3N】M0;Ⅲ 期:T 任何NM。;1V期:任何T任何NM 。胆囊癌TNM临床分 期: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不能评估;To:无原发肿瘤大的 证据;Tis:原位癌;T :肿瘤侵及固有层或肌层,T 肿瘤侵及固 有层; 肿瘤侵及肌层; :肿瘤侵及肌层外致密组织,没有超出 浆膜层或侵至肝;T1:肿瘤穿透浆膜(壁层腹膜)和(或)直接侵至 肝和(或)周边一个器官或组织,如胃、十二指肠、结肠、胰腺、大 网膜或肝外胆管;L:肿瘤侵及门静脉、肝动脉或者侵及2个或多 个肝外器官或组织。区域淋巴结(N):区域淋巴结指胆囊管淋巴 结,胆总管周围、肝门、胰周(仅胰头)、十二指肠周围、门静脉周 围、腹腔及肠系膜上淋巴结。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N。:没有 区域淋巴结转移;N :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x:不能评 DOI: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1.03.046 作者单位: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二病区 估;M。:没有转移;M,:远处转移。两种分期方法各有优势:Nevin 分期较简单,与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密切相关;UICC分期稍复杂 但较规范严格,对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均有帮助。 2意外胆囊癌 2.1意外胆囊癌的概念:临床上由于早期胆囊癌的症状及体 征无特异性,大多数胆囊癌患者是在因胆囊良性疾病行常规胆 囊切除后由病理医生行显微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时发现的 。 基于上述事实,Goetze指出,术前不知道胆囊癌的存在,最初由 于其他指征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癌建议称之为意外 胆囊癌 。意#bN囊癌的概念最初形成于1997年 ,首先得 到了CAES的支持,之后于2002又被CAMIC接受。目前有关 意外胆囊癌的概念已基本达成一致,即因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 切除术术中或术后偶然发现的胆囊癌称为意外胆囊癌(unsus— peeted gallbladder cancer,UGC)。 2.2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aparo. 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广泛应用及手术指征的放宽,胆囊 切除例数逐年增加,加上胆囊癌术前诊断困难,由此带来了意 外胆囊癌发生率的明显增加。Shafer指出每年仅因胆囊结石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超过750 000例,在这些患者中意 外发现胆囊癌的比例≤1%。洪德飞等研究了2001年浙江大 学附属邵逸夫医院2968例行LC的患者,UGC的发生率约为 0.17%。其他文献报道样本量较少,UGC的发生率为0.15%~ 2.85%9j。国内外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比较有差异,可能与胆 囊标本的检查方法、样本的大小以及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有关。 2.3意外胆囊癌的处理:由于胆囊癌恶性程度高,早期症状及 体征缺乏特异性,没有特异的肿瘤标记物,造成胆囊癌早期诊 断困难,多数患者明确诊断时已处于晚期,此时多已发生周围 组织器官如肝脏、胆总管或十二指肠的侵犯以及周围淋巴结的 转移,加上其解剖位置复杂,使手术切除异常困难,患者预后 差,5年生存率很低。而LC术后发现的意外胆囊癌多数处于 早期,尚未发生周围器官的侵犯及淋巴结的转移,手术切除效 果显著,患者预后改善,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因此随着LC术 后意外胆囊癌发生率的增加,针对不同分期患者采用合适的处 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3.1 意外胆囊癌的预防及切口与腹腔种植转移的防治:尽 管I c术后发现的UGC多数处于早期,手术切除效果较好,但 由于术后可能发生腹壁戳孔的种植转移,以及二次手术增加患 者的痛苦,浪费医疗资源,因此提高术前诊断,尽量避免UGC 的发生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Contini等” 认为年龄>70岁、 钙化胆囊、结石病史长、胆囊壁增厚,应高度警惕意外胆囊癌的 发生。对于前述的胆囊癌的高危人群特别是高龄(>70岁)、 肥胖女性、长期胆囊结石病史、单发较大胆囊息肉(直径> l em)患者,术前应该在行B超等常规检查的同时行上腹部CT 检查,术中加做冰冻病理切片检查,不仅可以提高胆囊癌的术 前诊断,减少UGC的发生,而且术中可以及时l中转开腹,根据 病理结果确定合适的手术方式。同时切除腹壁戳孔,对于LC 中国实用医刊2011年2月第38卷第3期Chinese Journal ofPracticalMedicine Feb.2011,Vo!.38,No,3 ・87・ 术后发现的某些UGC避免了需二次手术的尴尬,从而改善了 术。对于 、T4期的患者,胆囊癌扩大根治术仍有满意的效果 。 患者的预后。除了上述高危因素,对于患者的某些非特异性的 参考文献 症状我们也应提高警惕,Piehler JM将胆囊癌非特异性的症状 [1] Scott TE,Carroll M,Cogliano FD,et a1.A case—control assessment 归结为以下5种临床表现:①急性胆囊炎;②慢性胆囊炎;③胆 of risk factors for gallbladder carcinoma[J].Dig Dis Sci,1999,44 道疾病的症状(黄疸、体重下降、乏力、右上腹疼痛);④胆道外 (8):1619—1625. 的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转移性疾病),包括食欲减退、体重减 『2] Wistuba II,Gazdar AF.Gallbladder cancer:lessons from a rare 轻、乏力、肿瘤的局部并发症,如与临近器官形成瘘管或侵犯邻 tumour[J].Nat Rev Cancer,2004,4(9):695-706. 近器官;⑤胆道外良性肿瘤的表现,如胃肠道出血或梗阻。长 [3]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中国试点 期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近来出现症状的改变及发 市、县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展为持续性疼痛时也应怀疑胆囊癌的存在。 2001:280. LC术后意外胆囊癌切口种植转移的问题已讨论多年,至 [4]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86. 今尚无统一答案,但切口种植转移是以肿瘤本身高度恶性病变 [5] Sobin LH,Wittekind CH.Digestive system:Gallbladder.In TNM 为前提 。有文献报道认为腹腔镜治疗恶性肿瘤术后存在 classiifcation of malignant tumors[M].6th.New York:Wiley— Liss,2002:84-86. 0.5%一1.3%的切口复发率,对于意外胆囊癌来讲,其主要的 [6] Box JC,Edge SB.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unsuspected gall— 理论依据和机制如下:①胆囊外壁被肿瘤细胞污染,在取出时 bladder carcinoma[J].Semin Surg Oncol,1999,16(4):327—331. 将肿瘤细胞种植在Trocar创口;②由于Lc时胆囊容易破裂,而 [7] Goetze T,Paolucci V.Does laparoscopy worsen the prognosis ofr inci— 胆囊破裂造成肿瘤细胞污染胆囊表面和腹腔;③被肿瘤细胞污 dental gallbladder cancer[J]?Surg Endosc,2006,20(2):286-293. 染的Lc器械如胆囊抓钳、吸引器等,在腹腔内的反复移动;④ [8]Shaffer EA.Curt Gastroenterol[J].Rep,2005,7(2):132-140. 气腹时的二氧化碳使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二氧化碳的汽化和 [9] Yamamom H,Hayakawa N,Kitagawa Y,et a1.Unsuspected gall— “烟囱”效应均有利于肿瘤的生长 。因此,为减少LC术后切 bladder carcinoma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Hepatobili— 口及腹腔肿瘤种植转移的发生,除遵循常规手术中的无瘤原则 ary Pancreat Surg,2005,12(5):391-398. 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用标本袋取出胆囊标本;②避免气腹 [10]Contini S,Dalla VR,Zinicola R,et a1.Unexpected gallbladdercan— 状态下行LC或用氦气造气腹;③适当扩大Trocar切口,减少压 cer after laparoscopic ch0lecystect0my:all emerging problem?Reflec— 榨性创伤;④手术结束闭合切口时关闭腹膜,修复局部损伤; tions on four cases[J].Surg Endosc,1999,13(3):264-267. ⑤冲洗切口,保护创口;⑥减少Trocar切口的漏气;⑦对于可疑 [11]顾方明,刘青光,姚英民,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胆囊癌的 或高危患者群行术中快速病理或术中超声检查;⑧局部应用细 处理对策[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4,9(1):32. 胞毒性药物或抗粘连药物,使用低张力的抓钳,尽最大可能降 [12]Cavina E,Goletti O,Molea N,et a1.Troca site tumor recurrence.May 低Lc术后意外胆囊癌切口或腹腔种植转移的发生率。 pneum。periteneum be responsible[J].Surg Endosc,1998,12(10): 1294.1298. 2.3.2 意外胆囊癌的治疗:意外胆囊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及放 化疗。有关放化疗的效果目前尚无定论,手术切除成为意外胆囊 [13]彭淑牖,牟一平,蔡秀军,等.中晚期胆囊癌34例的外科治疗[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6):328-329. 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不同分期的患者采用何种手术方式,已 (收稿El期:2010—10—18) 有多篇文献报道,对于To、Tis及 期的胆囊癌,仅行Lc术后无需 (本文编辑:杨帆) 再行开腹根治术。而对于.r2期的患者,则应行开腹胆囊癌根治 ・Itai床报道・ 肺部神经纤维瘤1例 马秉灵 梁向前 张沛刚 贺丕瑞 1病例报告 冰冻病理检查:良性肿瘤。术后病理诊断:左肺神经纤维瘤。 患者,男,29岁,体检发现左肺上叶肿物5 d入院。患者平 目前患者在随访中。 素无任何不适,人院后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和CT 2讨论 片示:左肺上野外侧可见一类圆形均匀高密度阴影,边缘光整, 胸部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好发于后纵隔肋脊角处,发生于 大小约4 cm×3 cm。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 肺实质内的孤立性神经源性肿瘤极其罕见。有报道肺神经源性 见肿物位于左肺上叶前段,大小约5 cm×4 cm×4 cm,表面光 肿瘤发病率为0.2%,可分为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两类,多发 滑,局部与胸壁粘连,切除部分肺组织后取出肿块。术中快速 生于右肺上叶和左肺下叶。本例发生于左肺上叶。患者胸部x 线表现无特异性,最后确诊有赖于手术切除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收稿Et期:2010—10—26) DOI: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1.03.047 (本文编辑:崔长征) 作者单位:032200山西省汾阳市汾阳医院心胸外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