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意义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意义

来源:世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西部医学2008年9月第2O卷第5期 Med J West China,September 2008,Vo1.20,No.5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意义 潘明远,王光绿,罗大山,邓 峰 (北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北海536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6O例重型颅脑外伤 例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治疗两周后统计病人生存率及病人入院时、伤后第7天、伤后第14天的 GCS评分 结果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在生存者中,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结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重型颅脑外伤;肠内营养支持 【中图分类号】R651.1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511(2008)05—0939—02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of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 ury PAN Ming—yuan,WANG Guang—lu,LUO Da—shan,et al (Depare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People Hospital of Belhai,Beihai 536000,Gu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ognosi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n early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of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trau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The GCS score were analysed on admission,7 days and 14 days after injury.Results The survival rate and GCS score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group demonstrated dominance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s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survival rat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trauma. [Key words]Early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Severe head injury 重型颅脑外伤后常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 使病情加重,病死率升高,严重影响伤者预后。我们观 察6O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 持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1对象和方法 双瞳孔缩小3例,颈项强直27例,肢体瘫痪17例, GCS评分6~8分22例,3~5分8例。两组病例的 GCS评分分布情况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1.3 CT检查全部6O例人院时均行CT检查,其中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28例,合并 脑干损伤7例,单纯脑干挫裂伤2例。对照组中脑挫裂 1.1 一般资料 重型颅脑外伤(GCS≤8分)60例均 排除既往有消化道疾病病史,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 支持组和对照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3O例中男21 例,女9例,年龄14~6O岁,平均36.1岁。对照组3O 伤或颅内血肿29例,合并脑干损伤8例,单纯脑干挫 裂伤1例。 1.4治疗方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手术清除血肿 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7 ̄57岁,平均35.8岁。 1.2临床表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3O例中,交通 或减压术13例,16例行气管切开术。病人人院后或手 术后24 ̄48 h内插入胃管,无明显胃潴留即给予小剂 量流质,48 h后开始采用24 h持续滴注的方法管饲要 素饮食,输液泵控制滴注速度。以每天所需总量的1/4 开始,每天以1/4的量递增,逐日增量;6~7d肠内营 养达到全量(2500±500)ml,并用肠外营养补充肠内 营养不足的能量。对照组:人院后行开颅清除血肿或减 事故伤21例、跌伤6例、砸伤3例,人院距受伤时间 0.5~36 h,平均4 h,人院时瞳孔一侧散大6例,双瞳 孔缩小4例,颈项强直29例,肢体瘫痪19例,GCS评 分6~8分21例、3~5分9例。对照组3O例中,交通 事故伤23例,跌伤4例,砸伤3例,人院距受伤时间 0.5~38.5 h,平均4.2 h,人院时瞳孔一侧散大4例, 压术11例,14例行气管切开术。早期采用完全肠道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940 西部医学2008年9月第2O卷第5期 Med J West China,September 2008,Vo1.20,No.5 营养,6~8 d待肠蠕动恢复后给予鼻饲,根据每日总 量,以4~6次/d的频率分次将营养液推注完成,开始 为流质,逐渐过渡到匀浆饮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和 对照组病人均同时接受脱水、制酸、利尿及营养脑细胞 等常规治疗。 1.5 监测项目及方法 全部病人入院后或手术后密 切观察病情,并记录GCS评分变化。 1.6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 检验、方差分析,以a 一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生存24(80.00 )例,对照 组生存14例(46.67 ),差异有显著性( =7.177,P 一0。007)。从表2看,两组不同时点GCS评分不同(F 一53.405,P一0.000),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任意两时 点比较均不同(q为7.64~18.25,均P<0.01);对照 组任意两时点比较均不同(q为3.4O~12.73,P< 0.05或P<O.01);两组比较,仅伤后第7天、第14天 不同(q为3.82、5.O9,P<0.05或P<0.01),可认为 对照组伤后第7天、第14天GCS评分低于对照组。 表1两组存活病人伤后GCS评分比较( ±s) Table 1 The GCS score after injury of the two group 3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全身代谢特点表现为:①重型 颅脑外伤病人全身代谢呈高能量代谢状态,其特征性 变化是氧耗和能耗增加,相应是心排血量增加、外周血 管阻力下降和热能需求量增加[1]。②重型颅脑外伤病 人全身代谢呈高尿素氮代谢状态。重型颅脑外伤后蛋 白质分解代谢增加,表现为体重下降、肌肉消耗、内脏 蛋白(前白蛋白、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降低,这种高 分解代谢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原因可能包括机体能 耗增加、氮效率下降、使用激素和营养摄入不足。③重 型颅脑外伤后血清氨基酸谱及外周蛋白出现改变。 DeutschmanL2 研究发现脑外伤后血清总氨基酸浓度 下降,但谷氨酸、天门冬氨基酸和苯丙氨酸浓度反而上 升,认为脑外伤后血清氨基酸谱改变是由其高代谢率 引起,而与应用类固醇激素等无关。伤后血中谷氨酸和 天门冬氨基酸持续升高,这二种氨基酸是脑内的兴奋 性氨基酸,对神经细胞有毒性,通常不易通过血一脑屏 障,但伤后血一脑屏障破坏,容易进入脑内引起继发性 损伤。脑外伤后外周蛋白分解加快而内脏蛋白质合成 并未增加,病人伤后立即表现为低蛋白血症。Young 等E33认为低白蛋白血症是脑外伤后一种急性期反应。 在创伤的早期,营养支持可以减轻营养底物不足, 防止细胞代谢紊乱,支持器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参 与机体调控免疫与生理功能,减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 生[4]。然而,在病人伤后尚未复苏,有效循环量尚未建 立,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尚未纠正之前,给予营养支 持,尤其是高能量、高氮的肠外营养将加重代谢紊乱。 在病人得到初步处理后,应即考虑给予适当的营养支 持,以防伤后早期缺乏营养底物而加重细胞代谢障碍。 以往主张早期使用肠外营养,1周后过渡至肠内营 养 ]。肠外营养在颅脑损伤急性期提供了营养支持,但 也使患者的肠道结构和形态出现变化,肠黏膜因缺少 谷氨酰胺的来源而易导致肠源性感染。据文献报道,采 用肠外营养2周,可导致肠粘膜萎缩、肠粘膜细胞绒毛 高度降低、蛋白质及DNA含量减少,同时肠腔内分泌 型IgA减少;而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护肠道的机械、生 物、免疫屏障功能,防止细菌易位,减少感染发生率,同 时摄入营养素后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激素分 泌,促进胆囊收缩和胃肠运动及增加内脏血流,使代谢 符合生理过程,减少了肝胆并发症的发生率。早期肠内 营养会减轻肠道变化,肠内营养的优点得到重视。同 时,胃肠道功能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条件。 4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机体高消耗,缺乏营养支持会 迅速出现营养不良,引发和加重脑组织二次损害,易合 并感染,发生器官功能衰竭,内环境紊乱。给予早期肠 内营养支持能使患者保持较好的营养及氮平衡,保护 了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我们认为重型颅脑外伤 病人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较早期单纯肠外营养可提 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Clifton G,Robertson C,Grossman R.Cardiovascular and metabolic responses to severe head injury[J-].Neurosurgery Rev, 1989,12(Suppl 1):465—473. [2]Deutschman CS.Physiological and metabolic response to isolated closed—head injuryI-J-].J Neurosurg,1986,64:89. Is]Young B,Ott L,Norton J,et a1.Metabolic and nutritional sequelae in the non—steroid treated head injury patient[J]. Neurosu gery,1985,17:784. [4]黎介寿.严重创伤病人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j1.中华创伤杂志, 1999,15:405—406. (收稿日期:2008—01—28;修回Et期;2008—07—21;编辑:陈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