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湘方言对高职学生普通话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湘方言对高职学生普通话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世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湘方言对高职学生普通话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刘圣明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7期

项目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高职院校PSC培训课程教学理念及实施模式创新研究”(XJK012BYW009);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自筹项目“语言生态学视野下的高职学生母语素质缺失及对策研究”(ZC125-49)

摘 要:文章介绍了湘方言的分类分布及区别性特点,分析了高职学生的普通话基础及语言态度,提出要转变普通话学习观念,改善语言环境,调整教学内容,创新学习方法,通过找出湘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有针对性地训练来提高高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关键词:湘方言;高职学生;差别性特征;训练

作者简介:刘圣明,男(1969-),硕士,副教授,主攻方向:英汉对比语言学、普通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7--02

湖南是一个方言复杂地区。近些年来,湖南方言在湖南媒体的带动下显得十分活跃,特别是长沙话、常德话、湘乡话等,使得湖湘文化得到了彰显。但是,方言的活跃给我们的普通话培训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高职学生普通话基础偏低,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方言的盛行让他们觉得普通话就是一个交际工具,只要听懂就行,没必要说得标准流利。因此,如何在保护湖南方言的前提下引导高职学生掌握流利规范的普通话具有重要意义。

一、湘方言的分类分布及其区别性特征

湖南境内的汉语方言分布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湘方言和西南官话,其次是赣语和客家话,还有归属不明确的土话(包括平话和乡话)。湘方言,也称湖南话,属汉藏语系汉语,是湖南最具代表性的方言。湘方言以长沙话和湘乡话为主要代表,主要分布在湘江、资江流域、沅江流域中游少数地区以及洞庭湖沿岸地区的41个市县。湘方言使用的人口约4600万。 由于社会、历史、地理以及政制变革等各方面的因素,湘方言长期以来处于西南官话和赣、客方言的包围和影响之中,以致语音系统不断产生变化,根据其内部差异,湘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片:长益片、娄邵片和辰溪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湘方言分布广,地区差异大。我们常说“五里不同音”,有的就连两个邻近的乡镇间也存在语言交流上的困难。下面我们分别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来分析一下湘方言的区别性特征。

(一)语音方面:

声母:湘方言不同程度地保留古全浊声母;许多地方n和l,v和w,f和h常常混读,不分平翘舌音;

韵母:前后鼻音经常混淆,鼻化韵母较丰富;单韵母发音舌位偏前,复韵母发音有单韵母化的趋势;

声调:湘方言的声调有5-6个调类,很多地方有入声,但古入声韵尾正逐渐消失;连续变调现象较简单。 (二)词汇方面

(1)湘方言在语言表达上感情丰富,在副词和形容词的运用上比较夸张,追求幽默,突出自我,说话喜欢带“啵”“撒”等后缀音。这也是湖南人说普通话时的特点。

(2)有些常用词语,湘方言中词义的广狭和普通话不同。例如普通话“细”和“小”的含义有别,不能互换。而湘方言中“细”却兼有“小”的意思。如“小孩儿”,湘方言说“细人基”、“细伢子”、“细妹子”;“吃”、“喝”、“吸”等动词在普通话中各有用法,而湘方言中却一律用“恰”,如“恰饭”、“恰酒”、“恰烟”等。

(3)湘方言中有一些常用词词形与普通话相同,而词义却截然不同。例如“白话”普通话中指语体文,而湘乡、洞口等地指“故事”;“路径”在普通话中指“活动轨迹”,在长沙话中指“事情”,如“咯砸路径莫找我”(这个事情别找我)。

(4)有为数不少的湖南特色词语,如傲【ao】不错,好;硕【suo】不好;希下【xia】差,烂;搭帮【dabang】幸亏,多亏等等。

(5)湘方言各地有不少用法特殊的虚词。如辰溪话中的语气助词“在”颇具特色,用以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相当于普通话的“着”。如:他唱哒歌在就措喊克了(他正唱着歌就被叫走了)。 (三)语法方面

湘方言在语序上有一些特色,以长沙话为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宾语插入可能式结构内部,或在结构助词“得”和补语之间。如,扭螺丝不动(扭不动螺丝);冒搞得他赢(没赢过他);

(2)表示程度的“很”和“净”常放在动词后面作状语。如,休息几天很的(很休息了几天),天天发净脾气(每天净发脾气);

(3)表时间、顺序的词“头”、“后”、“最后”等的位置。如,他吃头,你吃后,我吃最后(他先吃,你后吃,我最后吃);

(4)间接宾语可以放在直接宾语前面。如,送咯支钢笔你用(把这支钢笔送给你用)。 二、高职学生的语言基础及态度

对于处在多方言区的湖南高职学生来说,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普通话的基础较弱、水平较低。高职院校的专业多以工科专业为主,这些专业本身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要求较低,因此普通话的学习环境不是十分浓烈,再加上湘方言对普通话学习的负迁移作用较大。

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原因,湖南人一向有着很深的乡土情结,湘方言情结尤为深厚。在对待语言亲和力方面,学生选择湘方言远远高于普通话。高职学生特别喜欢跟老乡聚在一起,用家乡话进行交流。即便是跟老师或其他方言区的同学交流,也多以带有地方方言的“塑料”普通话为主。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普通话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另外,湖湘文化的远播和湖南媒体主持人的带有方言性节目的盛行,容易让高职学生对普通话学习产生错误认识。来自长沙地区的学生喜欢在同学们面前显摆自己的长沙话,把它当做一种身份的象征;许多非长沙话区域的学生甚至也把学习典型湘方言当做一种潮流。因此,他们对于普通话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太端正。部分高职学生明知自己普通话基础差,却满不在乎,认为自己说的话别人基本能听懂就行,没有意识到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可以提升个人外在形象,表现个人优雅气质,在今后的求职及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普通话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培训时不认真训练,考试时心存侥幸。

三、减少湘方言对高职学生普通话影响的路径 (一) 转变普通话学习观念,改善普通话使用环境

普通话是民族共同语言,从社会地位价值层面来说,普通话要远远高于方言。对于高职学生,掌握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对个人素质的提升和今后的职业生涯都有很大的帮助。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据调查,学生的普通话知识水平的提高,不仅仅依靠语言课程的教学,更是在日常交际中的一种自然习得。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方法大力宣传和推广普通话。把普通话推广工作融入课堂,融入课程,融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使普通话在师生中深入人心,形成良好语言环境。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交流中,教师应带头讲普通话,起到示范主导作用。千万不要认为利用方言进行教学也可以教出好学生,要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善于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积极进取,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同时,要鼓励学生克服怕讲不准,怕人笑话,怕出丑等心理障碍,大胆开口去讲。

(二)解构和重构教学内容,创新学习方法

目前我省的普通话教材采用陈晖教授主编的《普通话测试与训练》,这本书具有实用性、有效性、针对性等特点,专门结合湖南地区学习普通话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解。但由于该书主要用于测前培训,所有我们在教学时应注意对普通话教学内容的解构和重构,在处理教材时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按需调整。

(1)以语音理论为基础示范发音。普通话教学是一种技能训练的教学,但需要理论的指导,尤其是能指导提高语言操作能力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以直观的图解方式,反复示范,直到学生正确发音为止。

(2)在普通话教学中有意将典型方言材料融入其中,建立湘方言地区不同片区的学生语音档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音档中的案例讲解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强的印象。

(3)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就业取向,普通话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职业岗位特征,对一些职业用语加强训练。同时要注重语言习得规律,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学习资源。网络、语言实验室、MP3、手机等现代媒体都为学生的普通话学习提供了便利。一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通过职教新干线个人空间或QQ空间等自媒体来构建自己的普通话教学资源库,实现与学生的网上互动,让学生自主学习。

(5)多听、多想、多练,冲破湘方言地区语音学习的瓶颈。语言学习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口耳之学。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做好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生之间的互动训练,倡导学生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小组练习,帮助有问题的学生纠正缺陷和错误。另外,可以针对湘方言的区别性特征,根据学生的语音和认知特点编制一些语音歌诀、绕口令等,让学生随身携带、随时练习。

(三)找准差异准确归因,进行针对地性训练。

普通话教学重点是朗读和说话能力的训练。针对湘方言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应摸清症结、对症下药,才能使学生的普通话语音规范、纯正、地道。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时要注意找准湘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进行针对性训练。

(1)注意前后鼻音的问题。湘方言中不太区分前后鼻音,因此学生在练习普通话时,会出现以下毛病:(1)发前鼻音时容易发成后鼻音,或舌尖向后游离发成前后鼻音的中间音;(2)发后鼻音时会太“过”,让人感觉不到元音的存在,元音的发音状态保持太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注意鼻边音、唇齿、舌根音相混的问题。湘方言中的n和l、f和h、v和w不分,我们经常把湖南念成[fulan],经常受到外省人的嘲笑。

(3)注意轻重格式和儿化问题。普通话中每个多音节词的各个音节,都有约定俗成的轻重强弱差别。湘方言区人们出现的毛病,常出现在重轻格式和中重轻格式中,把最后一个字重读,变成了重重格式和中重重格式,没有轻化。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多记多背轻声词,学会处理语法重音,克服语调的平铺直叙、机械呆板。

儿化音是普通话中部分词汇的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湘方言中没有儿化音现象,因此高职学生在说普通话时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该进行儿化音变,避免矫枉过正。 (4)要调整普通话发音的调值。湘方言区学生在表达时,经常会出现调值不准、音长、音高不稳的现象。在单音节字调朗读时,出现阴平调值过低,伤声调尾缺失、调值不全,阴平上不去的问题;在两字词语的朗读时,出现后一字调值不到位的状况。总体来说,学生在练习普通话时要调高调值。

(5)克服湘方言中特有的感叹词、语气助词。

湘方言中有一些最常见的语气词,如“哒”、“啵”、“咧”、“撒”等,这些词很少在普通话中出现。学生在训练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这些特有的语气词的出现。 四、结语

高职学生受方言的影响根深蒂固,而湘方言语音和普通话语音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转变较适合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结合湘方言的区别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普通话训练是“口耳之学”,最根本有效的途径是:掌握语音理论,善于模仿交流,多说多练。 参考文献:

[1]黎慧,母语为长沙方言的青少年对长沙方言和普通话的语言态度及使用情况调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5月

[2]彭建国,彭泽润,湖南方言历史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8.01 [3]彭巧燕,论PSC中湖南方言语调的克服【J】,南华大学学报,200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