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519其他酒制造行业系数手册

1519其他酒制造行业系数手册

来源:世旅网
 1519其他酒制造行业系数手册 (初稿) 2019年4月 1.适用范围 本手册仅用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普查范围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1519其他酒制造行业使用产污系数法核算工业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普查对象。 利用本手册进行产排污核算得出的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量仅代表了特定行业的工艺、产品、原料在正常工况下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的一般规律。 废水指标包括:工业废水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 2.注意事项 2.1企业有多种生产工艺或生产多类产品产排污量核算 工业废水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污染物产生量与产品产量有关,根据不同产品和生产规模计算产污量后,再根据企业末端治理设施和运行情况计算排污量。若某些企业采用的末端治理技术在系数手册中没有对应的,则选择处理原理或处理效率最相近的治理技术。 企业某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为各核算环节产生量、排放量之和。 在企业实际排放量计算过程中,如果存在废水回用的情况,需要在利用产排污核算公式的基础上扣除废水回用的部分。公式如下: 实际排放量=计算排放量×(1-废水回用率) 2.2采用多种废气末端治理设施组合的排污量核算 在排污量计算选择末端治理技术时,若没有对应的组合治理技术,以主要治理技术为准。 2.3系数表中未涉及的产污系数及污染治理效率 其他蒸馏酒,指以粮谷、薯类、水果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陈酿、勾兑制成的酒精度(体积分数)在18%~60%(V/V)的饮料酒,如白兰地、威士忌、俄得克(伏特加)、朗姆酒等其他蒸馏酒的生产过程中,以果蔬为原料的白兰地等废水产污系数指标以1519其他酒制造行业系数手册中果酒系数计;威士忌、俄得克(伏特加)、朗姆酒等粮谷原料蒸馏配制酒废水的产污系数以1512白酒行业中液态法白酒系数计。 本行业所有酒的生产过程中,忽略原料和工艺差别,无论采取何种末端治理技术,均视为与物化法+好氧生物处理法+化学法工艺相同,废水指标按1519其他酒制造行业系数手册中系数计算。 2.4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果酒包括:苹果酒、梨酒、蜂蜜酒、其他果酒等;配制酒包括:露酒、植物类配制酒、动物类配制酒、其他配制保健药酒等,以白酒、食用酒精和其他辅料为原料;本手册忽略原料、工艺、末端治理技术差异,分别以果酒、配制酒相应规模系数计。<0.1万千升/年酒庄果酒按本手册<0.5万千升/年规模果酒系数直排计。 生产非单一产品的企业,全企业产排污量为各种产品的产排污量之和。本手册所提供的工业废水量系数仅供校核参考,不作为企业填报依据。 3.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3.1计算工段污染物产生量 (1)根据产品、原料、生产过程中产污的主导生产工艺、企业规模(企业生产产能)这一个组合查找和确定所对应的某一个污染物的产污系数。 (2)根据该污染物的产污系数计量单位:单位产品产量或单位原料用量,调用企业实际产品产量或原料用量。 例如某组合内化学需氧量的产污系数单位为:克/千升-产品,则计算产生量时需要调用企业实际产品产量。如果产污系数单位为:克/吨-原料,则计算产生量时需要调用企业原料实际消耗量。 (3)污染物产生量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对应的产污系数×产品产量(原料用量) 3.2计算工段污染物去除量 (1)根据企业对某一个污染物所采用的末端治理技术查找和选择相应的末端治理技术平均去除效率; (2)根据所填报的污染末端治理设施实际运行率参数及其计算公式得出该企业某一污染物的末端治理设施实际运行率(k值)。 (3)利用污染物去除量计算公式(如下)进行计算: 污染物去除量=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去除率 =污染物产生量×末端治理技术平均去除效率×末 端治理设施实际运行率 3.3计算工段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去除量 =污染物对应的产污系数×产品产量(原料用量) -污染物产生量×末端治理技术平均去除效率×末端治理设施实际运行率 3.4计算企业污染物排放量 同一企业某污染物全年的污染物产生(排放)总量为该企业同年实际生产的全部工艺(工段)、产品、原料、规模污染物产生(排放)量之和。 4.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案例 某配制酒企业主要从事配制酒的生产。该企业涉及的主要产排污工段为:配制和灌装两个工段。其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配制工段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以化学需氧量为例说明排放量计算过程。 该企业基本信息如下: 表1 某配制酒企业主要信息 产品及产量 原料及用量 工艺 核算环节:整体核算 名称 配制酒 调配原酒 全部工艺 数量 14万千升 9万千升 -

规模(产能) 污染末端治理设施 实际运行率参数 20万千升 物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化学法 污水末端治理设施运行时间 正常生产时间 8760小时 8760小时 4.1核算环节计算 (1)化学需氧量产生量计算 ①查找产污系数及其计量单位 根据报表填报信息,调用《1519配制酒行业二污普产污系数表》中主要产品为:配制酒,主要原料为:调配原酒,主要工艺为:浸提、配制、澄清过滤、罐装,生产规模为≥0.5万千升/年,组合中化学需氧量的产污系数为8000,单位为克/千升-产品。 ②获取企业产品产量 实际填报情况:主要产品配制酒2017年产量为14万千升。 ③计算化学需氧量产生量 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化学需氧量产污系数×产品(配制酒)产量 =8000克/千升×140000千升÷1000克/公斤 =1120000公斤 (2)化学需氧量去除量计算 ①查找末端治理技术平均去除效率 由于该企业化学需氧量末端治理技术采用物理法+好氧生物处法+化学法工艺,查询相应组合内此工艺的平均去除效率为63%。 ②计算污染末端治理技术实际运行率 根据产污系数组合查询结果,该组合中化学需氧量法对应的污染末端治理设施实际运行率计算公式为: k =污水末端治理设施运行时间/正常生产时间= 8760小时/8760 小时= 1

③计算化学需氧量去除量: 化学需氧量去除量=1120000公斤×63%×1 = 705600公斤 (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计算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20000公斤- 705600公斤= 414400公斤 5.产污系数及污染治理效率表

1519其他酒制造行业 核算产品工艺

原料名称 规模等级 环节 名称 名称 污染物指标 系数单位 末端治理末端治理设施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名称 技术去除实际运行率(k

效率(%) 值)计算公式 10

/

物理法+好氧生物处

法+化学法 物理法+好氧生物处

法+化学法 物理法+好氧生物处

法+化学法 0

/

k=污水末端治理设施运行时间(小时)/正常生产时间(小时) / / k=污水末端治理设施运行时间(小时)/正常生产时间(小时) / k=污水末端治理设施运行时间(小时)工业废水量 吨/千升-产品 化学需氧量 克/千升-产品 8000 63

≥0.5万千

升/年 白酒(或

全部

/ 配制酒 食用酒精)工艺 加辅料 氨氮 废水 总氮 克/千升-产品 克/千升-产品 100 400

0 0

总磷 克/千升-产品 80

物理法+好氧生物处

法+化学法 38

工业废水量 吨/千升-产品 <0.5万千升/年 废水 化学需氧量 克/千升-产品 25 16000

物理法+好氧生物处

法+化学法 物理法+好氧生物处

法+化学法 0 53

核算产品工艺

原料名称 规模等级 环节 名称 名称 污染物指标 系数单位 末端治理末端治理设施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名称 技术去除实际运行率(k

效率(%) 值)计算公式 /正常生产时间(小时) 200 800

物理法+好氧生物处

法+化学法 物理法+好氧生物处

法+化学法 0 0

/ / k=污水末端治理设施运行时间(小时)/正常生产时间(小时) /

氨氮 总氮 克/千升-产品 克/千升-产品 总磷 克/千升-产品 160

物理法+好氧生物处

法+化学法 22

工业废水量 吨/千升-产品 液态发酵法(榨汁、≥0.5万千

果酒 水果 脱胶、沉淀、升/年 发酵、倒罐、存储、灌装) 化学需氧量 克/千升-产品 废水 氨氮 总氮 总磷 克/千升-产品 克/千升-产品 克/千升-产品 4 10000 120 1200 350

/

物化法+两段好氧生物

处理法+化学法 物化法+两段好氧生物处理法+化学法 物化法+两段好氧生物处理法+化学法 物化法+两段好氧生物处理法+化学法 0 80 50 85 91

/

k=污水末端治理设施运行时间(小时)/正常生产时间(小时) 核算产品工艺

原料名称 规模等级 环节 名称 名称 末端治理末端治理设施

污染物指标 系数单位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名称 技术去除实际运行率(k

效率(%) 值)计算公式 / 7.5 / 0 工业废水量 吨/千升-产品 化学需氧量 克/千升-产品 10000 120 1200 350

物化法+两段好氧生物

处理法+化学法 物化法+两段好氧生物处理法+化学法 物化法+两段好氧生物处理法+化学法 物化法+两段好氧生物处理法+化学法 63 6 72 83

k=污水末端治理设施运行时间(小时)/正常生产时间(小时) <0.5万千升/年 废水 氨氮 总氮 总磷 克/千升-产品 克/千升-产品 克/千升-产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