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研究・
“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
水平、结构与影响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李江帆 朱胜勇(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510275)
3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对“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
进行经验研究,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低于俄罗斯,印度和巴西;我国国民经济的服务投入率偏低,劳动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较大,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较小;中国与印度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产业服务;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的产业关联系数较大,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性行业。
关键词: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表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08)09-0003-08
生产性服务业是基于生产和消费框架对服务业作出的“功能性分类”。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三
次产业的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其产出被作为“资本品”进入生产过程,与三次产业有较强的产业关联,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被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和提升服务业结构的重要政策目标。目前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不多。基于此,本文将中国和同样处于转型期的巴西和俄罗斯以及发展水平稍落后于中国的印度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投入—产出法,对“金砖四国”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国际比较研究。
一、文献回顾
生产性服务业的性质是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产品的服务业。但专门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首先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再从特定的服务行业出发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的缺陷是不能区分中间使用服务(生产性服务)和最终使用服务,无法准确反映生产性服务业的状况。而采用投入—产出法则可以将服务业中间使用的部分分离出来,克服人为划分而导致的片面性。
国内外学者使用投入—产出法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Marshall(1988)利用英国1968年和1979年投入产出表研究了英国生产性
3中山大学“985工程”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创新基地“服务经济与管理项目”阶段性成果主持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李江帆教授
收稿日期:2008-07-15
—3—
2008年第9期・上海经济研究・
服务业的投入结构,发现生产性服务投入服务业的比重高于投入制造业的比重,生产性服务在服务
业的投入结构中呈上升趋势。Uno(1989)分析了日本服务业的演变趋势,发现生产性服务投入制造业的比重不断增长,在服务业的中间投入中,制造业投入比重比较稳定,服务业投入比重不断上升。Park(1994)使用亚太地区国家的投入产出表对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研究,采用依赖度(dependencyratio)指标反映总投入中某种投入品的重要程度,他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对服务业的依赖度超过了制造业,尤其是对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依赖度较高。An2tonelli(1998)基于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信息和通讯技术(ICT)与知识密集(co2evolution)关系以及它们的产出弹性。Guerrieri和型商务服务业(KIBS)之间的“协同演进”
Meliciani(2005)使用OECD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投入产出表研究FCB服务(Financial,Com2munication,Businessservices)、国际竞争力和专业化的影响因素,发现各国的FCB服务用于中间
投入的比重增长很快,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以及信息和通讯技术(ICT)是影响FCB服务国际竞争力和专业化的战略性因素。FCB服务内部的依赖关系较强,内部存在“自我增强机制(self2en2forcingmechanism)”。
我国学者李冠霖(2002)采用中间需求率作为划分生产性服务业的指标,认为中间需求率超过50%的服务行业是以提供生产性服务为主的行业。候永志和陈波(2002)采用199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了中、日、韩三国服务行业生产性服务使用率的差异。陈凯(2006)对英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程大中(2006,2008)使用较为全面的投入—产出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顾乃华(2007)采用英国投入产出数据对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耦合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同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企业提高核心能力和拓展服务范围。
二、指标与数据
1.投入—产出法与相关指标
投入—产出法是通过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对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投入产出表包括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类,使用最广泛的是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国民经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包括中间使用、最终使用、附加值和收入再分配四个部分。其平衡关系为:各行的中间产品+各行的最终产品=各行的总产品;各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各列新创造的价值=各列的总价值。某部门使用来自各部门的中间投入占其总产出(总投入)的比重称为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为投入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则反映通过生产循环过程而形成的部门间的消耗与依赖状况。
对于单个部门和国民经济整体来说,中间使用表(X)、直接消耗系数表(投入系数表)表(A)、里昂惕夫逆矩阵表(B)和完全消耗系数表(C)之间的关系如下:
X=(Xij)n×n
A=(aij)n×n,aij=Xij/
∑(X
j
ij
)
-1
B=(bij)n×n=(I-A)
C=(cij)n×n=B-I
其中Xij表示j行业产出中所使用的i行业的中间投入,aij、bij、cij分别为直接消耗系数、里昂惕夫逆矩阵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另外,在本文的分析中还将涉及的指标为:
(1)服务投入结构:在服务业的总产出中,一部分被用于中间投入,另一部分被用于最终消费,用于中间投入的部分即为生产性服务。服务投入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或部门使用的服务投入占服务业中间投入的比重,反映了生产性服务业具体投入到哪些产业或部门。—4
—
2008年第9期
・上海经济研究・
(2)服务投入率:国民经济各产业或部门的中间投入包括实物投入(如原料、燃料等)与服务投
入,服务投入即为生产性服务。服务投入率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或部门服务投入占各自总投入(总
产出)的比重,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服务化程度。
(3)影响力系数(后向关联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前向关联系数):前者反映某部门增加1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后者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1单位最终使用时,某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影响力系数(Fj)和感应度系数(Ei)的计算为:
n
Fj=
i=1
∑b
ij
1n
nn
ij
n
i=1j=1
∑∑b
;Ej=
j=1
b∑
ij1n
nn
iji=1j=1
∑∑b(i=1,2,…,n,j=1,2,…,n)其中bij为里昂惕夫逆矩阵元素。影响力系数Fj>1表示j部门对国民经济影响程度超过各部门影响力的平均水平,Fj越大,j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大。感应度系数Ei>1表示i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感应程度高于各部门感应度的平均水平,Ei越大,i部门受到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大。
2.数据 考虑到早期各国投入产出表差异较大,本文选择较为近期的投入产出表。其中,中国为1995年、2000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印度为1993年~1994年和1998年~1999年投入产出表,俄罗斯和巴西为1995和2000年投入产出表。数据来源为OECD网站(http://www.oecd.org/)。OECD数据库参照ISICRev.3对各国服务业部门进行了调整,共计18个行业,本文将其整理为14
②
个行业。
三、“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与结构
1.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首先,从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看,1995年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分别为14.39%、13.25%和15.33%,2000年相应的比重变化为15.16%、13.09%和14.79%。1995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为11.74%,2000年略微上升到12.16%。横向比较,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不但低于与中国同样处于转型期的俄罗斯和巴西,而且也低于发展水平稍落后于中国的印度。
其次,从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看,1995年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分别为32.28%、39.75%和33.71%,2000年相应的比重变化为33.44%、37.2%和33.37%。1995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仅为17.36%,横向比较,远低于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的水平。2000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上升到36.4%,横向比较,虽然低于印度、但要高于俄罗斯和巴西的相应水平。在1995年~2000年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仅上升了0.42个百分点,但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却上升了19.04个百分点,表明在这5年期间,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渐调整,服务业内部出现了升级的趋势。(见表1)
2.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构成 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构成反映了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哪些行业以及这些行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比重。俄罗斯比重较大的行业是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交通运输业、研究开发行业和金融保险业;印度比重较大的行业是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其他团体、社会及私人服务业;巴西比重较大的行业是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其他商务服务业、邮政与通讯业。(见表2)
—5
—
2008年第9期・上海经济研究・
表1
“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生产性服
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
11.7414.3913.2515.33
国别中 国俄罗斯印 度巴 西
年份
199519951993~1994
1995
生产性服
务业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
17.3632.2839.7533.71
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28.9955.3543.9157.74
年份
20001998~1999
20002000
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
12.1615.1613.0914.79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
36.4033.4437.2033.37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30.9755.0445.8156.80
数据来源:根据OECD数据库投入产出表计算得。
表2
国 家
“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构成(%)
中 国
23.487.3623.487.2813.764.530.252.660.359.78
俄罗斯
46.37
印 度
28.711.9325.603.7321.584.46
巴 西
23.733.8912.537.4221.544.611.353.26
1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2住宿与餐饮业3交通运输业4邮政与通讯业5金融保险业6房地产业7租赁服务业8计算机及相关服务业9研究与开发10其他商务服务业11公共管理12教育
13卫生和社会服务业
14其他团体、社会及私人服务业
———
30.88———
6.73
——————
———
6.992.89
———
3.36———1.74———0.100.128.68
———12.24
5.140.640.173.49
———0.970.705.41——————0.525.61
数据来源:根据OECD数据库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印度为1998年~1999年投入产出表,中国为2002年投入产出表外,俄罗斯和巴西为2000年投入产出表。
注:印度和巴西金融保险业的比重很高,原因可能是这两个国家的金融保险业在“金砖四国”中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还可能是由于其他生产性服务行业缺乏统计或发展不充分,导致这两个行业的相对比重较大。
我国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比重由高到低依次是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其他商务服务业、住宿与餐饮业、邮政与通讯业、其他团体、社会及私人服务业、房地产业、计算机及相关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业、研究与开发、租赁服务业(见图1)。 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行业结构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以及住宿餐饮业这两个相对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占整体比重的30.84%。金融保险业的比重为13.76%,虽然高于俄罗斯,但低于印度和巴西;其他商务服务业的比重为9.78%,高于俄罗斯和印度,低于巴西;研究与开发行业的比重仅为0.35%,远低于俄罗斯的比重。“金融保险业”主要以资本要素投入生产过程,充当
(brokersofcapital)的角色。“资本经纪人”“其他商务服务业”包括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咨询、市
场研究、商务和管理咨询、建筑和工程服务、广告、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这些行业大多从事商业活
(brokersof动的抽象分析业务,定制化程度高,以知识要素作为主要投入,充当“知识经纪人”
knowledge)的角色。“研究与开发(R&D)”行业则集中体现了生产性服务行业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密集的特征。以上三个相对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占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比重的23.89%。另外,一些新兴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如计算机及相关服务业(2.66%)和租赁服务业(0.25%),我国的比重也不高。这表明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相对较大,而具—6
—
2008年第9期
・上海经济研究・
图1 2002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构成(%)注:A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B住宿与餐饮业,C交通运输业,D邮政与通讯业,E金融保险业,F房地产业,G租赁服务
业,H计算机及相关服务业,I研究与开发,J其他商务服务业,K教育,L卫生和社会服务业,M其他团体、社会及私人服务业。
有较高技术、知识与人力资本含量的产业比重较小。
3.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 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反映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投入到哪些产业及其投入比重。从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来看“,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俄罗斯与巴西的人均GDP较高,两国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比重由高到低依次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中国和印度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有更大的相似性,1995年和2000年,第二产业都是投入比重最大的产业,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小。这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中国和印度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第二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投入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的比重接近60%。(见表3)
表3国别中 国俄罗斯
年份
19951995
“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
第一产业
5.553.669.615.01
第二产业
57.8244.7659.8536.25
第三产业
36.6351.5830.5458.74
年份
200020001998~1999
2000
第一产业
4.572.817.025.03
第二产业
58.543.5158.3638.21
第三产业
36.9153.6834.6256.76
印 度1993~1994
巴 西1995
数据来源:根据OECD数据库投入产出表计算得。
四、“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及三次产业的影响
1.国民经济及三次产业的服务投入率
服务投入率反映了国民经济及三次产业的服务化程度。从整体国民经济的服务业投入率来看,我国是“金砖四国”中服务投入率最低的国家。我国国民经济服务投入占中间投入的比重约为1/5,俄罗斯、印度、巴西服务投入占中间投入的比重接近1/3。与此相对应,1995年我国实物性投入占中间投入的比重为80.98%,2000年的比重为80.84%,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以实物要素投入为主,生产性服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不高。(见表4)
从三次产业的服务投入率来看“金砖四国”,共同的特点是第三产业的服务投入率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的服务投入率最低。巴西第一产业的服务投入率最高,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第一产业的服务投入率较为接近。虽然我国生产性服务投入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大,但第二产业的服务投入率在“金砖四国”中比重最低,这表明,虽然目前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为第二产业,但相对于第二产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的庞大需求来说,第二产业生产服务的发展仍然是不足
—7
—
2008年第9期・上海经济研究・
表4
国 别年 份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服务投入率实物投入率服务投入占中间投入的比重
“金砖四国”国民经济及三次产业的服务投入率(%)
中 国
19954.9610.4119.8711.7450.0019.02
俄罗斯
19956.8513.4816.6514.3932.8430.47印 度
1993~
19945.9017.6212.1413.2531.3829.69巴 西
199510.2911.8219.8015.3330.6533.34
国 别年 份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服务投入率实物投入率服务投入占中间投入的比重中 国
20005.5510.5519.8812.1651.3219.16
俄罗斯
20006.6313.6717.9515.1631.4132.55
印 度
1998~
19994.8416.6812.8813.0931.3529.46
巴 西
200010.4711.6318.9414.7933.0930.89
数据来源:根据OECD数据库投入产出表计算得。“服务投入率”和“实物投入率”分别为整体国民经济的服务投入率和实
物投入率,服务投入+实物投入=中间投入。的。我国第三产业的服务投入率在“金砖四国”中比重最高,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对生产性服务的相对需求较大。
2.生产性服务业与国民经济的产业关联
影响力系数反映了某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大小的相对水平,感应度系数则反映某一产业受到国民经济发展拉动力程度大小的相对水平。
从影响力系数来看,俄罗斯的研究与开发、金融保险业、卫生和社会服务业、其他团体、社会及私人服务业、其他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印度的卫生和社会服务业、住宿与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巴西的交通运输业、住宿与餐饮业、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表明这些服务行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力超过了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
从感应度系数来看,俄罗斯的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交通运输业、研究与开发,印度的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其他团体、社会及私人服务业,巴西的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其他商务服务业、邮政与通讯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明这些服务行业受国民经济的感应度超过了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
我国服务行业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行业依次是房地产业(2.216)、金融保险业(1.770)、邮政与通讯业(1.098)、住宿与餐饮业(1.087)、交通运输业(1.069)和公共管理业(1.046);服务行业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行业依次是交通运输业(1.889)、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1.780)、金融保险业(1.674)和其他商务服务业(1.155)。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的影响力系数较高,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金融保险业的感应度系数较高,并且这四大行业占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比重高达65.25%(由表2计算得)。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行业。(见表5)
五、结论及建议
1.基本结论 本文使用投入—产出法对“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不但低于与中国同样处于转型期的俄罗斯和巴西,而且也低于发展水平稍落后于中国的印度。(2)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相对较大,而具有较高技术、知识与人力资本含量的产业比重较小。(3)俄罗斯和巴西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我国与印度的服务—8
—
2008年第9期
・上海经济研究・
“金砖四国”服务业各行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
表5
产业关联系数国别与行业
1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2住宿与餐饮业3交通运输业4邮政与通讯业5金融保险业6房地产业7租赁服务业8计算机及相关服务业9研究与开发10其他商务服务业11公共管理12教育
13卫生和社会服务业14其他团体、社会及私人服务业
中国
1.0111.0871.0691.0981.7702.2160.4850.7130.4950.9031.0460.8650.4770.512
影响力系数
俄罗斯印度
0.9850.6671.1460.6671.3130.6670.6670.6671.3811.1730.6670.6671.2251.220
0.7081.1421.1030.6860.7380.6170.5380.9140.5380.9140.5380.6591.2260.914
巴西
1.0081.0581.1290.8470.7820.5590.8060.810.4820.8050.7460.7130.9950.761
中国
1.7800.9591.8890.871.6740.8010.4540.6600.4571.1550.4360.5090.4860.775
感应度系数
俄罗斯印度
2.7070.6671.8640.6670.9450.6670.6670.6671.0580.7850.6670.6670.6840.906
2.1970.6241.9830.7951.8820.7950.5380.7310.5380.6380.5380.540.5411.038
巴西
2.0810.6281.2901.0291.9960.7680.5610.6830.4821.1980.820.4980.4940.656
数据来源:根据OECD数据库投入产出表计算得。中国为2002年投入产出表,印度为1998年~1999年投入产出表,其余
国家为2000年投入产出表。
投入结构更为接近,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第二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三产业。(4)我国国民经济的服务投入率低于其他国家,虽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产业服务,但第二产业生产服务的发展仍不充分。(5)我国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的影响力系数较高,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金融保险业的感应度系数较高,这四个行业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的65.25%,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行业。
2.几点建议
(1)促进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是现代生产组织体系之下劳动分
工程度不断增加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反过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外部性也影响到生产体系的发展水平。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生产本身的情况,还要依靠不同经济行为之间相互联系程度的加深,生产性服务业对于连接经济系统中不断增长的差异化和专业化的经济行为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且,许多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度的创新内涵,它们经常进行产品和过程的创新,是创新的基本载体。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为工业提供服务的部门,这一观点并不全面。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也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服务对象。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阶段,目前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工业服务。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高达70%左右,第三产业生产服务的比重也接近70%。随着我国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的比重也会持续上升。
(2)优化市场环境,完善市场机制。目前我国国内服务业市场行业垄断较为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透明度低,条块分割,交易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十一五”,期间,我国在WTO谈判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承诺将全部到位。因此,一方面,应当推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机制的完善,促进专业化运作体系的形成,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性服务行业的改革,放宽准入条件,降低进入壁垒。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开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管理体制、组织形式、经营业态以及服务产品的创新,促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标准的引进,培育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在政策上给予内资服务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平等的市场地位,使国内外企业在开放性的市场中公平竞争。
(3)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信息技术不但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促进了生产
—9
—
2008年第9期・上海经济研究・
性服务业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它改善了生产性服务的可贸易性,使得供给和需求能有效的结合,扩张了服务产品的市场范围。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信息密集的特点,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
较高。因此,一方面,应当大力促进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应提高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如交通运输仓储、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用信息技术来武装传统生产性服务业。
(4)发展服务外包,促进企业内部生产性服务的“外部化”。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内部生产性服务环节的“外部化”创造了条件。传统的福特模式是集聚各种生产要素于企业内部,企业竞争力的标志是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综合竞争优势。温特尔模式则是在现代网络技术支撑下,以产品标准为核心,在全球范围内整合配置与利用优势资源,形成标准控制下的产品标准化生产与组合,产品标准的制定者和生产者仅仅从事各自优势项目。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由福特模式向温特尔模式的转变,将增加对生产性服务外包的需求,企业采取“归核化”战略,不必在每一个环节都保持优势,可以通过服务外包将业务范围收缩到自己的核心领域。因此,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产业,促进服务外包市场的繁荣。同时,应鼓励国内企业,实施“归核化”战略,将非核心的服务环节外包,集中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冠霖.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3)
2.候永志,陈波.中国服务业的结构特征[M].载于李善同、华而诚主编.21世纪的中国服务业.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2(1)
3.陈凯.英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1):79-83
4.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发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10):45-52
5.程大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8,(1):76-88
6.顾乃华.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耦合———理论分析和基于英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检验[J].国际经贸
探索,2007,(2):7-13
7.Marshall,J.N.ServicesandUnevenDevelopment[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8
8.Uno,K.MeasurementofServicesinanInput2OutputFramework[M].ElsevierSciencesPublishers,19899.Park,S.H.IntersectoralRelationshipsbetweenManufacturingandServices:NewEvidencefromSelectedPacificBasinCountrise[J].ASEANEconomicBulletin,1994,10(3):245-263
10.Antonelli,C.LocalizedTechnologicalChange,NewInformationTechnologyandtheKnowledge2basedE2conomy:TheEuropeanEvidence[J].JournalofEvolutionaryEconomics,1998,8:177-198
11.GuerrieriP.,MelicianiV.Technologyand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Theinterdependencebetweenmanufacturingandproducerservices[J].StructuralChangeandEconomicDynamics,2005,16(4):489-502
注 释:
①“金砖四国(BRICs)”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2006年,人均GDP依次为:俄罗斯6554美元,巴西5742美元,中国1654美元,印度732美元(IMF,WorldEconomicOutlookDatabase)。
②OECD数据库对服务业的行业分类与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存在差异。OECD数据库各国投入产出表共计48个行业,其中服务业18个行业(第31~48)。本文将陆路和管道运输(33Landtransport;transportviapipe2
lines),水路运输(34Watertransport),航空运输(35Airtransport),支持和辅助性运输及旅行社服务(36Supportingandauxiliarytransportactivities;activitiesoftravelagencies)4个行业归类为第3大类“交通运输业”。雇人的私人
住户和域外组织和机构(48Privatehouseholdswithemployedpersons&extra2territorialorganizations&bodies)在多数国家投入产出表中的统计为0,将此行业略去,共得到14个服务业行业,这14个服务行业中用于中间投入的服务是生产性服务。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