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2011年1月第24卷第1期Medical Information.Jan.2011.Vo1.24.No.1 例,腹痛较轻偶而加剧者9例,隐痛者3例。腹痛部位:右下腹28例, 3.4其它系统的疾病也会首发为腹痛,临床上误诊率极高,以下将近 右上腹l2例,脐周20例,左下腹4例,位置不固定者8例。本组病例 几年所见的疾病分述如下,希望引起重视。 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压痛,反跳痛不明显者2O例。伴随症状:发热 3.4.1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引起腹痛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 60例,恶心27例,呕吐13例,腹泻9例,腹胀31例,头痛2例,头晕 是病毒直接侵袭肌肉和胃肠道。如柯萨奇病毒可引起流行性肌痛, 1例。 以胸腹壁及膈肌附着点最为显著,但腹痛限于浅表肌层,可使腹肌强 1_3伴随疾病高血压病29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11例,慢性支 直,其轻重不一,重者可导致休克。 气管炎1O例,慢性腹泻6例,慢性盆腔炎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 3.4.2过敏性紫癜患者也常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未出现或查体未 例,支气管哮喘1例。 发现皮疹时,常被误诊为急腹症。过敏性紫癜为系统性血管炎,多见 1.4诊断方法根据病史状、体征、辅助检查,如B超、x线、心电图、血 于儿童及青少年,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 尿粪检查、腹腔穿刺术、CT。4例施行剖腹探查术。 3.4.3流行性出血热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f晦床特征 2结果 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入院时诊断:急性阑尾炎36例,胃穿孑L l2例,肠粘连10例,急 3.4.4急性心肌梗死引起腹痛者多与下壁心肌梗死有关。本组3例 性胃肠炎7例,盆腔炎6例,急性胰腺炎3例,急性胆囊炎3例,过敏 为下壁心肌梗死,可能原因如下:①迷走神经传人纤维感受器几乎均 性紫癜1例。 位于心脏下壁表面,当心肌缺l缸、缺氧时可刺激迷走神经产生腹 最后诊断:细菌性痢疾37例、急性胃肠炎20例、缺血性肠病6 痛;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所致心包炎,导致上腹痛的错觉。 例、嗜酸l生粒细胞胃炎1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腹型过敏性紫癜3 3.4.5破伤风是因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引起的一种严重厌氧性感染。 例、流行性出血热2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破伤风2例、带状疱疹2 破伤风杆菌为革兰氏阳性梭状芽胞杆菌,它能产生痉挛毒素和溶血 例、大叶性肺炎1例,主动脉夹层1例。 毒素,前者对神经有特殊的亲和力。 3讨论 3.4.6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其潜伏期难 腹痛多数由腹部脏器疾病所引起,但胸部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也 以确定,发病前数日局部皮肤常有搔痒,感觉过敏,针刺感或灼痛。 可引起腹痛,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腹部疾病在本实验所采用的的病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对腹痛患者的诊治思路要开阔,不能仅局限 例里为:菌痢、急性胃肠炎、缺血性肠病、嗜酸性胃肠炎。 于消化系统疾病而忽视了其他原因导致的腹痛,应密切观察腹痛的 3.1对细菌性痢疾引起腹痛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或者因为轻视而 发展及演变过程,详细询问病史及接触史,仔细查体并常规行心电 导致此病是误诊的主要原凶。 图、血糖检测。 3.2缺血性肠病是是因肠壁缺血、缺氧,最终发生梗死的疾病。本病 参考文献: 多见于患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病变多以结肠脾曲为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521-1524. 中心呈节段性发生。 [2】李彦祥,冒荣达.急性菌痢误诊为急腹症5O例分析IJ】.中华误诊学杂志, 3-3嗜酸性胃肠炎是一种少见病,以胃肠道的某些部位有弥散性或 1999,3(6):867 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痉挛性疼痛, 【3]孙丹莉,张振玉,张 .近10年我国主要文献缺血性肠病误诊荟萃[JJ.临 可伴恶心、呕吐、发热或特殊食物过敏史。 床误诊误治,2006,22(6):68—69. 编辑,杜苏利 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 卜桂平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摘要:目的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139例肺炎患儿分为支原体肺炎组67例、细菌性肺炎组72例,选取同期门诊体 检正常小儿6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儿童的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c3、抗核抗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结果支原体肺炎纽 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主要表现为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01);支原体 肺炎组体液免疫功能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IgM,IgA,IgE水平升高,C3,C4水平下降,血清免疫复合物、抗核抗体阳性比例较高,与细菌性肺 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O1)。结论支原体肺炎惠儿容易有多种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可能与其多系统损伤有关。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近年有研究证实支原体感染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关,存在 正常对照组为门诊体检jE常4,JL 62例,其中男31例,女3l例; 机体免疫逃逸、免疫调节、免疫抑制、免疫蓄积等多种免疫作用_】】。为 年龄8个月至12岁,平均6.04岁。临床无任何不适表现,血常规正 此,笔者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常,除外感染性疾病。 1资料与方法 1.2检测方法IgG,IgA,IgM,IgE及c3,c4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 1.1临床资料将2009年1月~201O年6月住院的肺炎患儿及门诊 免疫复合物(Cycle immune complex,cIc)采用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检 体检的正常小儿,分为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 测;抗核抗体(Antinuelear antibody,ANA)采用抗核抗体金标检测卡检 支原体肺炎组患儿67例,其中男31例,女36例;年龄11个月至l2 测。 岁,平均5,73岁。细菌性肺炎组患儿72例,其中男35例,女37例;年 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2.0软件,三组间不同因素比较计量资 龄l0个月至11岁,平均5.48岁。 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 收稿日期:2010—11—08 计学意义。 瓣 医学信息2011年1月第24卷第1期Medical Information.Jan 2011.Vo1.24.No.1 2结果 献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机体的T淋巴细胞活化功能、免疫应答和防 三组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比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支原体肺炎组 御功能等受到抑制,这可能是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的关键因素。 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及CD56+T细胞比例明显 B淋巴细胞是机体体液免疫的主要细胞,以表达和分泌免疫球 下降(P<O.O1);与细菌性肺炎组相比,支原体肺炎组CD3+,CD4+T细 蛋白为特征。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原 胞比例,CD4+/CD8+ ̄t值亦有所下降f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因之一。支原体感染后,支原体可刺激B细胞产生特异性的IgM,IsG P<O.01;与细菌性肺炎组比较,bP<O.O5。 抗体,并可引起宿主细胞膜抗原结构的改变,产生自身免疫性抗体, 3讨论 导致病理免疫反应。IgM是人体液免疫中出现最早的抗体,MP感染 支原体肺炎是tbJk时期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 1~2周内,体内一般可产生IgM及IgA,而IgG一般在2周后才开始 样,除可引起肺部炎症外,还可以引起肺外多系统严重的并发症,病 升高。本研究显示,支原体肺炎组IgM,]gA,IgE水平明显升高(P< 程迁延且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胁儿童的身心健康 。 0.01),和文献研究结果相似。 T细胞是参与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并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调节 总之,本研究进一步证实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多种免疫功能的 作用的免疫细胞。CD3+细胞是成熟T淋巴细胞的特征性标志,反映 紊乱,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及自身免 了T淋巴细胞活化的比例。CD4+细胞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它具有 疫功能亢进,这可能和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等多系统损伤有关。 辅助T,B淋巴细胞应答的功能。CD8+细胞大多数是抑制性T淋巴 特别应该重视的是支原体肺炎时可有ANA等自身抗体阳性和补体 细胞,它对非己抗原诱发的免疫应答具有抑制作用,其功能变化是 水平降低,要注意以后是否发生类风湿、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 导致多种免疫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CD56+细胞主要是自然杀伤细 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那些多系统受累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 胞,它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功能,还参与超敏反应和自 者,临床上应该注意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鉴别。 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本研究显示,支原体肺炎患儿CD3+,CD4+淋 编辑/雅兰 巴细胞下降,CD4+/CD8+比值及CD56+淋巴细胞下降fP<0.01),和文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薄涛 (河南省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水平及其在肾脏早期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52例糖尿病患 者、58例高血压患者、5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和62例正常对照的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mAlb),同时测定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肝(Creatinine,cO。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O.O1)。 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是反映糖尿病、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良好指标。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高血压:免疫透射比浊法 糖尿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DN)是引 生化分析仪。 发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 1.3标本 实验组、对照组均留取新鲜晨尿5ml,3000dmin离心 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在临床 10min,取上清液测定尿mAlb和尿肌肝,微量自蛋白以mg.gCr报告。 很常见,但肾病的实验诊断多以尿蛋白定性、尿素氮和肌肝作为主 同时,空腹采血检测Bun、Cr。 要指标,这些项目难以早期监测肾脏损害,无法满足临床早期诊治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数据均以(;±s)表示, 的需要。本文测定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探讨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尿微量白蛋自在肾脏早期损害中的ll缶床应用。 2结果(见表1、表2) 1材料与方法 表1 正常对照组尿mAlb、Bun、Cr( ̄ca:s)结果 1.1研究对象2008年9月~2009年8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糖 尿病组52例,男3O例,女22例,年龄35~68岁,平均(50 ̄8.2)岁;高 血压组58例,男33例,女25例,年龄32~7O岁,平均(50 ̄9.8)岁;糖 尿病合并高血压组52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38~71岁,平均 注:P>0.05 (53 ̄9.3)岁;正常对照组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32~67岁,平 表2各组尿mAIb、Bun、Cr(I±s)水平比较 均年龄(51 ̄9.4)岁,均为健康体检者,排除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 病。高血压组符合WHO/ISH1999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糖尿病、 肾脏疾病。糖尿病组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高血 压、肾脏疾病。均上各组常规尿蛋白均为阴性。 1.2试剂与仪器 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为潍坊 三维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尿素氮、肌肝采用两点速率法,试 注:P<0.O1 剂为上海荣盛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尿十一项试纸为桂林优利特,仪 糖尿病组、高血压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尿mAlb水平明显 器为桂林优利特Uritest200B尿液分析仪,深圳迈瑞BS一300全自动 高于正常对照组(P<0.O1),有显著性差异,且尿mAlb的水平由高到 低依次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Bun、Cr各组间 收稿日期:20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