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在丝路》传播技巧探析communi罗新星,徐恺欣cat(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 )ion®2020年摘 要:由芒果TV出品,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湖南广播电
获得中国新闻奖。《我的青春在丝路》凭借芒果TV国际版移
第视台新闻中心联合摄制的主旋律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突
动客户端及国外社交平台\"出海\",让这一系列主旋律、正能
十期
破了传统主旋律纪录片沉闷、宏大的窠臼,通过29名“小”人物
量的中国故事传播到全世界,推动提升中国文化、中国价值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挥汗青春的动人故事,从“青春”的母 的全球影响力。121待题出发讨论将青年的命运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引导青年价值观 截止到2020年4月,以《我的青春在丝路》为研究对象
别的形成。此外,该纪录片从文化风俗以及对话关系两方面体现
进行研究的论文共17篇,学者们的研究范围涵盖了主旋律
推荐出对异文化的尊重,并且在视听语言方面充分体现着青春活力
纪录片创新表达、国家形象塑造、融合传播策略以及视听语 —以及民族特色,营造出朝气蓬勃的氛围,使主旋律纪•录片《我
言呈现,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跨文化传播角度,分析该
跨文的青春在丝路》成功进行了跨文化传播。纪录片成功传播的原因,旨在为中国文化、中国故事的国际 化关键词:《我的青春在丝路》 主旋律纪录片 跨 化传播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传播
文化传播一、基于共通价值的主题选择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交流的障碍主要来自于对自我 价值体系之外的文化的不理解,因此,在共通价值的基础上
自\"一带一路”建设以来,各大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相关 选择和呈现各种文化都能接受和理解的主题,能最大限度地
纪录片与专题片屡见不鲜,但真正做到收视与□碑双丰收的 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效果。〈我的青春在丝路》紧紧扣住了 \"青
却节目却寥寥无几。在众多电视剧与综艺节目的激烈竞争下, 春\"这个全球共通的主题,在呈现普世意义的同时又塑造了 《我的青春在丝路〉如黑马一般突出重围,受到观众欢迎。
中国形象。其中〈我的青春在丝路•八月季》有过半数节目在全国网的
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⑻ 收视排行保持在前六,居省级卫视前三,4-23岁的观众数
当代青年作为未来我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
量占总收视人群的比例高达41.2%。m在互联网上,截止至
承担着促进我国社会繁荣发展的历史使命,他们拥有着怎
2020年4月,芒果TV同步播出的三季节目总播放量接近2
样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的程度与方向。冏
亿次。该节目的成功传播不仅仅停留在国内,在一带一路沿
《我的青春在丝路》讲述了来自各行各业的杰出青年在\"-
线国家也受到了关注。截止至2020年4月,湖南卫视芒果TV
带一路\"沿线国家挥洒汗水的奋斗故事,他们有的是工程师, 官方频道在YouTube上发布的〈我的青春在丝路》总播放量 有的是医生,有的是考古专家,有的是古建筑修复师,有的是 达到6万次,不少网友在节目下方评论\"好节目\"、“很长知
水稻种植者……这些来自茫茫人海的普通人映射出多姿多
识”。彩的青春价值,以点带面地放大人物背后的行业特质,呈现 2018年9月6 B,湖南省委书记杜家豪在中非合作高
给受众一个完整的中国形象,由他们构筑出的青年群像共同
峰论坛召开之际,将节目内容制成的光碟作为外交礼物,赠 体现着中华民族勤奋敬业、诚信友善的榜样力量,将和平与
送给了非洲国家元首。同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聂辰席 发展两大梦想传播至\"一带一路”沿线的每个国家。随**主席出访菲律宾时,也将〈我的青春在丝路〉等视
青春是一个含义多重的文化议题,虽然每个人的经历不
听产品在菲律宾新媒体上投放,实现了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 同,但是对于青春却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记忆与书写。冏《我
播。111为了表彰该纪录片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我的青春在
的青春在丝路》从29个青春篇章中提炼出最能代表当代中
丝路〉在2019年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评国际传播 国青年精神风貌的优秀品质,通过这些对于\"青春”母题的
(融合创新)一等奖,这也是湖南广电网台合作作品第一次
描述来把握当前阶段中国的时代性格,而这种时代性格又从东南传摇2020年第10期(总第194期)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I^ONGNAN CHUANBO 糊様—删多个层面吸引了其它文化中人的关注与共鸣。首先,青春意味 十分尊重当地的重大宗教节日德赛节,将是否留下继续工作 着收获成长、创造价值。《我的青春在丝路》中的主人公大多
的选择交给尼泊尔的工人们。《我在巴基斯坦种水稻》中蔡
在他乡经历了精神成长的过程,这种精神成长的过程既是个 军为了回报被当地农民邀请参加宰牲节的好意,冒着不法分
体走向人生目标的过程,也是个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而
子出没的危险,亲自去人多密集的市场为朋友们采购礼物。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即\"大我\"与\"小我”的关系、\"自我\"与 信息网络时代所带来的各民族人民交往的便捷和网络特有
\"群体\"的关系。151这些\"一带一路\"工程的建设者在帮助他 的片面性,激发和增强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和对民族文化的认 人、贡献社会的过程中完成了 \"个人社会化”,体现出当代中
同感。而文化的多元共存为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国青年在新时代各个领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
提供了条件,各种文化在彼此借鉴优势、共同发展和繁荣的
精神,以及对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优先性。其次,青春代
过程中产生了互相依存的共生性,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魅
表着坚定理想、全力以赴。梦想是一个青年人在特定的社会 力无穷的人类文化景观。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
现实和时代精神中,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人生意义的主观努
相通,节目中这些与当地人民相处融洽的青年以实际行动诠 力。冋基于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在《我的青春在丝路》中,
释中华民族的\"和文化”,他们的真实故事精准建构了勤劳友
主人公们的梦想是一种时代理想与个人梦想的统一,个人的 善、崇尚和平的大国形象,映照出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
梦想总是指向时代理想,而他们最大的理想是投身于集体与 程中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
国家的建设事业,使自己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才,这种家国
丝路精神。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奋勇前行的美好品质在这些
情怀既让人感动也让人敬佩。最后,青春诠释了迎难而上、 刻苦奋斗的年轻人身上得到最为生动与真实的展现,这些不
坚持执着。在异国他乡,《我的青春在丝路》中的主人公面临
远万里造福世界的青年榜样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促和平、谋发
着与家人相隔万里、与之合作的当地人消极闲散、危机四伏
展的信念。的自然环境、原材料紧缺等各种困难,但他们仍锲而不舍、 另一方面,《我的青春在丝路》也从两国平等的对话姿
勇往直前。即使青春的脚步有时布满荆棘,其中也蕴藏着生
态中,体现出双维度的交往理性。传统理性观通过我们关于
命燃烧的激情,在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支撑下,凸显出为
对象的知识范式表现出来,而交往理性则在主体间相互理解
了至高无上的事业奉献青春和生命的主题。的范式中被表达,这些主体能够说话和行动,处于对一个非
每个人的青春形象都是多元而具有时代性的,《我的青 自我中心化的世界的理解之中。171尽管每期节目更多地将焦
春在丝路》对中华民族的\"青春\"形象建构既来自于创作者
点放在中国青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做出的贡献上,但其
对青春的思考与体悟,也与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紧
叙述方式并不是居高临下的指点,而是平等的交流与协商。 密相连。《我的青春在丝路〉把青年的命运与时代的发展紧
节目中时常出现主人公与当地代表开会讨论的场景,在〈尼
密相连,29名青年的真实故事精准建构了勤劳友善、崇尚和 尔利亚城铁来了》这期节目中,主人公孔涛更是为了避免铁
平的大国形象,映照出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以和平
路设施被破坏,亲自上访请求当地酋长约束当地人民不要随
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几
意横穿铁路。他们悉心听取当地人民的建议,即使有意见分
位年轻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造价值、实现人生理想 歧也选择通过沟通协商的方式解决,因此整个节目呈现出平 的同时,也将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丝路精神传播到世界各
等包容的思想。异质的主体通过中介客体而相关和交往,相
地,他们用行动体现着自己的青春价值,个人理想与追求的 互建立为主体的关系,在这里,既扬弃了传统的\"主-客\"关
实现也诠释着中国梦、世界梦。这不仅向电视观众展示了关 系,由主客对立、主客分离发展到主客合一,由科学理性精
于生活、责任、挑战的使命与精神,也向世界表达着中华民
神提升至创造精神,又超越了单一主体性的缺陷,进入到平
族兼尚天下、开放包容的精神,以及中国构筑\"人类命运共同
等、自由、多元的现代交往实践领域。181因此《我的青春在丝
体”的真诚与尊重。路》通过两国人民平等和谐的交流对话,建立起主体间的理 二、对异文化的尊重与呈现解与沟通,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从而寻求中国与“一带
作为一档宣传“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的主旋律纪录片,—路”沿线国家之间的默契与合作。文化输出能否成功不在 《我的青春在丝路》每期节目都将背景设置于不同的国家地
于填鸭式地展现本国文明多么辉煌灿烂,更重要的是了解群
域,共讲述了29名中国青年在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
众的喜好,引发情感共鸣,同时展现出对别国文化的尊重与 出贡献的故事。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对话,要遵循两个原则,
包容。即平等和互动。回而该节目之所以能够受到不同国家领导和
三、视听语言:加强青春氛围,突出民族特色人民的关注与喜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节目中所展现出 不同文化共存的前提是文化对话与文化合作,这是寻 对各国文化的尊重以及两国之间平等的对话互动。求理解、共识和共同利益的必然选择,而纪录片这一文化产
一方面,〈我的青春在丝路》体现出中国人民对于当地 品所承载的文化元素则通过视听语言体现出来。\"文化即传
习俗、节日、传统、文化、人民的尊重。尊重他者文化是跨文
播,传播即文化” ,191文化总是依赖特定的语言、文字、肢体
化传播顺利进行的立足点,在〈尼泊尔的诗和远方》中,尽管
语言、图像、符号、声音等符号系统来传播,表现着独特的语 准备了两年的隧道工程在最后关头施工进度告急,胡天然仍
意,而视听语言作为这些包含这些符号的综合性艺术语言,2020年第10期(总第194期)|东南传播更能给观众带来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在短时间内达到跨文化 农民兴致索然的表情特写,随后旁白的插入将故事自然转
传播的最大效率。《我的青春在丝路》在视听方面极为注重 融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以青春的
表达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场,高效完成叙事推进。这样的表现方式不仅丰富了画面内 容,扩大了的信息含量,还打破了采访时单一沉闷的场景,使
节目更加具有动感活力。与此同时,高饱和的色彩与明亮的
作为一部宣传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成果的 暖色调也为〈我的青春在丝路》注入了生机,每期节目的画面
主旋律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十分注重中国与沿线友
都处于明媚的阳光下,呈现出温暖活泼的风格,恰如\"青春”
動2020年第十期
communication好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在尊重当地文化特色的同时
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此每一集纪录片的开场都是对各 个国家民俗风情的展现。大量拍摄精美的空镜向观众介绍了
二字所蕴含的热烈亮丽之意,为整部影片蒙上一层朝气。四、结语\"—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进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
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服饰面貌、文化活动和标志性风景建 新时代,媒体生产的文化产品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
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的青春在丝路》在 转变语态、开拓新领域的尝试与探索中为主旋律纪录片的创
筑,同时航拍的运用将城市全貌直观呈现,使观众在短时间
内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走进特定的文化土壤,并且也
交代了本集纪录片的故事背景。除此之外,制作团队每一集
也会选取各个国家的民族音乐与画面内容相配合,引领观众
作者们带来了诸多启示。把握好“小\"人物与\"大\"主题之间 的度,充分发挥文化产品的多样性与包容性,深入人民群众,
全方位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氛围,并且通过一些节奏感较强 以高质量、高水平、有活力的制作,融合多元文化的视听语
言,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将是未来主
的音乐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调动观众的情绪。例如《我在
尼泊尔修神庙》这期节目的开场部分便从尼泊尔的著名景点
旋律纪录片创作的大趋势大潮流。猴庙,切换到了尼泊尔民族乐器(金刚铃杵、股骨长笛)、民
特别推荐丨跨文舊.:
族舞蹈和佛像配饰,紧接着挥舞的国旗一闪而过,画面转入
双手合十的老人以及在额头点吉祥痣的当地民众。伴随着尼 泊尔长笛的奏鸣,观众仿佛跨越地域来到了这个具有宗教神
秘色彩的国度,全方位了解尼泊尔的民族文化、名胜古迹以
注 释:⑴刘朋.践行“走出去”战略,彰显时代主旋律——以湖南卫
视《我的青春在丝路》为例[J].文化产业,2019(11): 1-5.
⑵芒果TV《我的青春在丝路》获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湖南广电共6件作品获奖[EB/OL],https: //k.sina.com.
及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对于\"一带一路\"建设 的兴趣,〈我的青春在丝路》采用了一种更加\"青春”的制作
方式,从音乐、剪辑、拍摄、视角、色彩等方面为这些故事增
cn/article_1663088660_6320b81401900mds4.html?-
from=news&subch=onews.添了生机与活力。在每期节目中,配乐的选取不仅体现着各
个国家的民族特色,同时也承担起调动叙事节奏以及烘托气 氛的功能。例如《\"黄金海岸\"筑梦人》这期节目一开始主人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256.[4] 郑士鹏.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研究[D].北京
交通大学,2014.77.公便陷入了困境,而密集的鼓点和上扬的旋律在此时牵动着
观众的心跳,将紧张的气氛烘托到极致,不断加快叙事节奏 ⑸石晓芳.形像青春——九十年代以降大陆青春电影发展初
以及矛盾深化,既体现了 \"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艰难不易, 又把观众的注意力完全抓到故事的发展进程中来。同样地,
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我的青春在丝路》的整体剪辑速率也较快,高潮段落平均 约1秒一个镜头(大多数影片平均约3-5秒一个镜头),且多 为人物表情特写,以突出人物情绪、体现任务难度、强化矛盾
冲突,营造出紧急慌乱的氛围。在拍摄当地风景建筑和文化
[6] 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2004(01): 35-40.[7] 张向东.理性生活方式的重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 究[叨.上海:复旦大学,2004.[8] 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50(01): 103-113.活动的空镜时,摄像多采用延时摄影的拍摄手法,带领观众
迅速领略各国的文化魅力,同时辅以航拍将大范围自然社会
景观收入画中,这些较为\"新潮”的拍摄手法使整部影片更具
青春气息,凸显出蓬勃的朝气。快节奏的音乐、拍摄和剪辑
[9] 爱德华•霍尔.沉默的语言[M].刘建荣,译.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1: 206.作者简介:正适应了当前的\"快文化\"潮流,而“快”的文化心态也反映
出\"青春中国”正高速发展的背景。罗新星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文化传播;《我的青春在丝路》将采访与旁白、主观与客观相融合,
同时运用声画分立的手法将采访的主观陈述与其他场景中
徐恺欣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
有关联的客观画面相结合,从而使节目更具感染力。例如在 《东帝汶玉米地的守望者〉这期节目中,主人公蒋敏明在采
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责任编辑:肖玉平】访中讲述当地农民工没有学习兴趣时,画面内容则是东帝汶
东南传播2020年第10期(总第19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