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统练一
2018.11.10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请将答案填在机读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1.下列所加物质的作用与其还原性有关的是
A B C D 腌咸菜加氯化钠 食用盐中加碘酸钾 红酒中添加SO2 泡打粉加碳酸氢钠 2.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氧化钙与水反应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 3.下列反应类型不能引入醇羟基的是 ..A.加聚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H3中含有的质子数约为6.02×1023
B.0.5 mol·L−1 NaCl溶液中含Cl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水解反应
C.8 g S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约为9.03×1023
D.标准状况下,22.4 L SO2和CO2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约为1.806×1024 5.结合下表数据分析,下列关于乙醇、乙二醇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物质 乙醇 乙二醇 分子式 C2H6O C2H6O2 沸点/℃ 78.5 197.3 溶解性 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与水和乙醇以任意比混溶 A.二者的溶解性与其在水中能够形成氢键有关 B.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将二者进行分离 C.丙三醇的沸点应该高于乙二醇的沸点 D.二者组成和结构相似,互为同系物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试卷化学学科第14页共14页
6.根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A.生成等质量H2时,①和②反应消耗
n (HCl)=n (NaOH)
B.反应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反应③和④消耗等量的Al时,生成的n (Cu)︰n (Fe)=3︰2 D.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 3OH—=Al(OH)3↓ 7.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石膏降低盐碱地碱性原理:CaSO4+ CO32= SO42+ CaCO3
-
-
B.向K2Cr2O7溶液中滴加少量浓H2SO4,溶液橙色加深: Cr2O72(橙色) + H2O
-
2CrO42(黄色) + 2H+
-
C.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备硅酸凝胶:
SiO32+ CO2 + H2O === H2SiO3(胶体)+ CO32
-
-
D.用Na2CO3溶液浸泡锅炉水垢(含CaSO4):CaSO4 + CO32= CaCO3 + SO42
-
-
8.猜想与假设是基于部分证据得出的不确定结论。下列猜想与假设不合理的是 ...A.Ca与H2O反应可能生成H2 B.SO2和H2O2反应可能生成H2SO4
C.浓硫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碳单质
D.H2C2O4溶液与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反应,先慢后快,催化剂可能是K+ 9. 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 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原理为 N2O(g) + CO(g)
CO2(g) + N2(g) Δ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如
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N2
A.ΔH = ΔH1 + ΔH2B.ΔH = −226 kJ/mol C.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 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 Pt2O+ 和 Pt2O2+
N2O Pt2O
+
能量 CO2
Ea=134 kJ/mol Eb=360 kJ/mol ΔH1 Pt2O2+ ΔH2 CO
表示C
表示O
反应进程 表示N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试卷化学学科第14页共14页
10.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澄清石灰水
A.制取并收集少量氨气 B.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硅酸钠溶液 C.制取并检验乙烯D.比较盐酸、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
11.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为模拟该过程,T℃时,在3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起始时 10min达平衡 活性炭/mol 2.030 2.000 NO/mol 0.100 0.040 X/mol 0 0.030 Y/mol 0 0.030 A.X一定是N2,Y一定是CO2B.10min后增大压强,NO的吸收率增大 C.10min后加入活性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NO)=0.002 mol/(L•min)
12.工程塑料PBT的结构简式为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PBT的
A.PBT是加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B.PBT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 C.PBT的单体中有芳香烃
D.PBT的单体均能与Na、NaOH、Na2CO3反应
13.已知:一定温度下的某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2(g)
2NO(g) + O2(g)
△H =+Q kJ/mol (Q>0) 。若向2L该容器中通入1.2 mol NO2气体,测得100s时反应达
到化学平衡状态,此时c(O2) 为0.2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c(NO),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B. 100s 内NO2的分解速率为8×103mol/(L·s)
-
C. 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0.2Q
D.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开始时n(NO2)为2.4 mol,则达到平衡后,c(O2)<c(NO2)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试卷化学学科第14页共14页
14.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获得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 验 操 作 A 1 mL 0.1 mol·L-1 NaCl 溶液 1 mL 0.1 mol·L-1 KI溶液 B 等体积的 1 mol·L-1或 4 mol·L-1H2SO4 硫酸 C C2H5Br和 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后产生的气体 酸性KMnO4 溶液 D 0.1mol .L-1、5滴 Na2CO3溶液 ·L-1 2 mL 0.1 molAgNO3溶液 足量 锌粒 2mL 0.1 mol.L-1 2mL 0.1 mol.L-1 醋酸溶液 硼酸溶液 现象 最终有黄色沉淀生成 4 mol/L H2SO4溶液生成的H2多 应速率越快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乙烯 醋酸溶液中产生气泡,硼酸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结论 溶解度:AgI < AgCl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 15. 处理超标电镀废水,使其NaCN含量低于0.5 mg/L,即可达到排放标准,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NaCN与NaClO反应,生成NaOCN和NaCl。第二步在一定条件下,NaOCN与NaClO反应,生成Na2CO3、CO2、NaCl和N2。已知HCN是弱酸,易挥发,有剧毒;HCN、HOCN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NaCN超标电镀废水的过程中无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B.第一步反应溶液应调节为酸性,可避免生成有毒物质HCN C.第二步发生的反应为2OCN+ 3ClO
-
-
2CO2↑ + CO32− + 3Cl+ N2↑
-
D.处理100 m3含NaCN 10.3 mg/L的废水实际至少需要50 mol NaClO 16.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A 实验 向2 mL 0.01mol/L的 FeCl 3溶液中加充分振荡 B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将其放置在坩埚中加热 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加入铁绿色 Fe3+比Fe2+的氧化性强 结论 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足量铁粉,粉后红色褪去,变为浅钠表面变暗,加热时,钠易与氧气反应,加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热时生成Na2O的速率加快 NH4HCO3分解产生氨气 相同条件下,AgI比AgCl的溶解度小 C D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逐渐变蓝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一支无明显现象,另一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支产生黄色沉淀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试卷化学学科第14页共14页
17.常温时,研究pH对一定浓度FeSO4的稳定性的影响,根据下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pH小于1时,亚铁几乎无损耗,可能原因是4Fe2++ O2+ 10H2O平衡逆向移动
B.pH在3.0~5.5之间,pH的变化对FeSO4稳定性影响不大
C.pH大于6.5时,亚铁损耗量突变,可能的原因是生成的Fe(OH) 2更易被氧化 D.其它条件相同时,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H4)2SO4固体,FeSO4的稳定性减弱
18.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水合法生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2H4(g) + H2O(g)
C2H5OH(g)
4Fe(OH)3 + 8H+
下图为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起始n(C2H4) : n(H2O) =1:1]。
乙烯平衡转化20
1率/% X Y P1 250
19
Z P3 P2 t/℃
0 20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30
350
0 0
A.Y对应的乙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B.X、Y、Z对应的反应速率:υ(X) >υ(Y) >υ(Z) C.X、Y、Z对应的平衡常数数值:KX 19.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 碘,其结构表示如下正确的是 .. (图中虚线表示氢键)下列说法不. A.聚维酮的单体是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20.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如下: Ⅰ.向5 mL 0.05 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5 mL 0.05 mol/L KI溶液(反应a),平衡后分为两等份 Ⅱ.向一份加入饱和KSCN溶液,变红(反应b);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极浅的紫色 Ⅲ.向另一份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红色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a为:2Fe3+ + 2I- 2Fe2+ + I2 B.实验Ⅱ中,反应a中Fe3+的转化率大于反应b中Fe3+的转化率 C.比较氧化性:Ⅱ中,I2> Fe3+ D.比较水溶液中c(Fe2+):Ⅱ < Ⅲ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试卷化学学科第14页共14页 第II卷填空题(共6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21.(17分)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可降解的高聚物PES树脂以及具有抗肿瘤 活性的化合物K。 已知: (1)A的名称是_________;C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 (2)B分子为环状结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3)E分子中含有两个酯基,且为顺式结构,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试剂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反应②所属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 (6)已知:。 以1,3-丁二烯为起始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下合成路线补充完整: 。将以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试卷化学学科第14页共14页 (7)已知氨基(-NH2)与羟基类似,也能发生反应i。在由J制备K的过程中,常会产生副产物L。L分子式为C16H13NO3,含三个六元环,则L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22.(10分)羰基硫(COS)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和其它化工生产中。 (1)氧和硫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其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______;羰基硫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 (2)CO和H2S混合加热生成羰基硫的反应是CO(g) + H2S(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某温度下,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0mol CO和10mol H2S,平衡时测得CO转化率为40%,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②由下图分析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COS(g) + H2(g), 曲线Ⅰ:不同温度下H2S的平衡转化率。 曲线Ⅱ: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H2S的转化率。 8曲线 6 Ⅰ 曲线0 线4 0 21线Ⅱ2 230 温度/ ℃0 0 502505℃以前0③请解释上图, 曲线Ⅱ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0 转化率/% (其他条件相同) 0 0 0 23.(11分)烟气的脱硫(除SO2)和脱硝(除NOx)都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工业上可 以通过氧化还原法或尿素法进行脱硫和脱硝。 (1)氧化还原法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法脱硝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 该法脱硝的还原剂是 。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试卷化学学科第14页共14页 ② 已知:N2(g)+O2(g) === 2NO(g) ΔH=+180.6kJ/mol N2(g)+3H2(g) === 2NH3(g) ΔH=-92.4kJ/mol 2H2(g)+O2(g) === 2H2O(g) ΔH=-483.6kJ/mol 则4NO(g)+4NH3(g)+O2(g) === 4N2(g)+6H2O(g); ΔH= kJ/mol ③ 检验脱硝效果的重要指标是脱硝效率(脱硝过程中单位时间内NOx浓度变化占烟气初始浓度的百分比)。影响SCR系统脱硝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根据下图判断提高脱硝效率的最佳条件是 ;氨氮比一定时,在370o~400oC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脱硝效率增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 (2)尿素法脱硫脱硝。尿素[(NH2)2CO]湿法烟气脱硫脱硝过程表示如下: ① (NH4)2SO4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 尿素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NH2)2CO(aq)+H2O NH2COONH4(aq)(ΔH<0),研究表明,增大溶液中NH2COONH4的浓度会使脱硫速率明显加快。因此在生产中常将温度控制在60oC左右,原因是:温度过低,该反应进行很慢,使溶液中NH2COONH4的含量较少; (请将原因补充完整)。 ③ 烟气中的NOx与尿素直接反应进行脱硝。(NH2)2CO与 NO、NO2三者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水和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试卷化学学科第14页共14页 24.(10分)H2O2广泛应用于化学品合成、纸浆和纺织品的漂白,是环保型液体漂白剂。有研究表明,H2O2溶液的漂白性是HO2所致。 (1) H2O2溶液显弱酸性,测得0.15 mol·L−1H2O2溶液pH约为6。写出H2O2生成HO2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条件相同时,研究不同初始pH条件下H2O2溶液的漂白效果,结果如右图: 由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结合平衡移动原理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发现:若pH >11,则H2O2溶液的漂白效果随pH 增大而降低。针对这一现象,继续进行实验,测定不同初始pH条件下,初始浓度均为0.15mol·L−1 的H2O2溶液发生分解反应,结果如下: 查阅资料:HO2+ H2O2====H2O+O2 + OH。 ① 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1小时后pH没有明显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② 分析pH过大,H2O2溶液漂白效果会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 - - - - 初始pH 初始H2O2溶液浓度 1小时后H2O2溶液浓度 1小时后pH pH = 10 0.15 mol·L−1 0.13 mol·L−1 pH约为10 pH = 12 0.15 mol·L−1 0.07 mol·L−1 pH 约为 12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试卷化学学科第14页共14页 25.(12分)某小组同学进行实验研究FeCl3溶液和Na2S溶液的反应。 【实验一】 已知:FeS、Fe2S3均为黑色固体,均能溶于盐酸。H2S气体有臭鸡蛋气味。 同学们对黑色沉淀的成分提出两种假设: ⅰ.Fe3+与S2−反应直接生成沉淀Fe2S3。ⅱ.Fe3+被S2−还原,生成沉淀FeS和S。 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操作 取少量FeS固体,加入稀盐酸 现象 固体溶解,有臭鸡蛋气味气体生成 取少量Fe2S3固体,加入稀盐酸 固体溶解,出现淡黄色浑浊,有臭鸡蛋气味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资料,甲得出结论:黑色沉淀是Fe2S3。 (1) 0.1 mol·L−1 Na2S溶液的pH为12.5。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 (2)乙认为甲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证实,黑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Fe2S3。Na2S溶液呈碱性,FeCl3溶液与其 反应不生成Fe(OH)3而生成Fe2S3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实验二】 步骤 操作 现象 开始时,局部产生少量的黑色沉淀,振荡,I 黑色沉淀立即消失,同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继续滴加Na2S溶液 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的黑色沉淀,振荡,沉淀不消失 II (4)进一步实验证实,步骤I中局部产生少量的黑色沉淀是Fe2S3,黑色沉淀溶解的主要 原因不是Fe2S3与溶液中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步骤I中黑色沉淀溶解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5)根据以上研究,FeCl3溶液和Na2S溶液反应的产物与________相关。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试卷化学学科第14页共14页 草稿纸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试卷化学学科第14页共14页 化学答题纸 学号:姓名:成绩: 21.(17分) (1);。 (2)。 (3)。 (4)。 (5);。 (6) Br2CH2 = CH- CH = CH2OHC - CH = CH - CHOP2O5OOO (7)。 22.(10分) (1);。 (2)①K=。 ②。 ③。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试卷化学学科第14页共14页 23.(11分) (1)① 。 ②ΔH= kJ/mol ③ ; 。 (2) ①。 ② 。③ 。 24.(10分) (1) 。(2) , 。 (3)①。 ② 。 25.(12分) (1) 。 (2) 。 (3) 。 (4) 。 (5) 。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试卷化学学科第14页共14页 化学试卷答案 1.C 2.D 3.A 4.D 5.D 6.C 7.C 8.D 9. D 10.B 11.D 12.B 13.D 14.D 15. D 16.B 17.D 18.A 19.B 20.B 21.(共16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1)乙烯羟基(两空各1分) (2) (3) 一定条件 (4) (5)加成(1分) (6)CHBr NaOH O2/Cu 2BrCH=CHCH2 △ CH2OHCH=CHCH2OH (或 Ag 催化剂) △ HOOCCH=CHCOOH (此空3分) (7) 22.(10分,每空2分) (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极性键) (2)① 4/9 ②放热③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或起始时反应物的浓度大)23. (14分,每空2分) (1)①NH3②-1627.2 ③温度400oC,氨氮物质的量比为1 催化剂在370o~400oC范围催化效果好,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2)①c(NH4+ ) >c(SO42- ) > c(H+ ) >c(OH- ) ②温度过高,平衡逆移,也会使生成的NH2COONH4浓度下降 (NH2)2CO+NO+NO2===2N2+2H2O+CO2 24.(共10分,每空2分) O2/催化剂 △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练试卷化学学科第14页共14页 (1)H2O2 HO2+ H+ - (2)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初始pH越大染料脱色率越高,即H2O2的漂白效果越好 原因:c(OH-)增大,促使H2O2 - HO2+ H+正向移动,c(HO2)增大,漂白效果越好 - - - - - (3)①碱性条件下:H2O2 + OH===HO2+ H2O,又知HO2+ H2O2==== H2O+ O2 + OH, OH-可看作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故反应前后pH没有明显变化 ②pH过大,H2O2分解过快,使参与漂白的c(HO2)下降,故漂白效果降低 25.(共10分,每空2分) (1)S2− + H2O同现象 (3)Fe2S3的溶解度比Fe(OH)3更小 (4)Fe2S3 + 4H+== 2Fe2+ + S↓+ 2H2S↑ (5)试剂的相对用量、反应体系的酸碱性 HS− + OH− (2)黑色沉淀还可能是FeS和S,或Fe2S3、FeS和S的混合物,与稀盐酸反应也有相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