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影《敦刻尔克》影像符号研究

电影《敦刻尔克》影像符号研究

来源:世旅网
影视观察

97

《戏剧之家》2018年第22期 总第286期

电影《敦刻尔克》影像符号研究

赵芸艺,苗新萍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徐州221007)

【摘要】电影符号学理论已被广泛运用到电影创作之中。本文运用符号学原理从叙事结构、符号学象征性、 影像符号创新等方面入手,阐述了符号学在电影《敦刻尔克》创作的具体运用,并进一步阐释了符号学的研究及 运用对于电影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电影符号叙事结构影像象征符号

中图分类号:905 文献标志码:

J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2-0097-02

历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曾轰动世界,这段往事被拍成

电影后票房和口碑也取得了双丰收。影片海外上映后票房表 现出色,在47个国家地区豪夺当周冠军,中国观众也以火 爆票房回报一个多月的等待。《敦刻尔克》内地上映首日就 以约6000万人民币的佳绩无悬念登顶,这也创下诺兰作品 在内地的最高开画纪录,几乎是此前纪录保持者。这部电影 中,导演并没有用血腥来体现战争的残酷,而是通过士兵的 情绪来衬托,将命悬一线的危机感与分秒必争的紧迫感表现 得淋漓尽致,配乐低调内敛,剪辑手法精良,最后让观众产 生一种悬疑片水落石出的快感。本文将运用影像符号学理论 进行深人研究。

染,也没有枪林弹雨和炮火,更多的是对于环境的塑造。尽 管相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敦刻尔克》在技术运 用上显得有些中规中距;但在电影的制作过程当中,一味地 追求更高的技术未必能够实现现代化的效果。《敦刻尔克》 告诉我们通过做减法来跳出传统的结构,真正做到诺兰所说 的用现代的方式讲述当时的故事。

在《敦刻尔克》当中,诺兰采取了天空、海域和海岸 三个地点分别使用了一个小时、一天和一周的时间,将这 三者时间和地点相结合形成一条主线。而这条主线以从敦 刻尔克撤退的核心而展开。在每一段线索展开的过程当中, 都给观众一个非常明确的指示,甚至用文字来加以说明, 避免了由于镜头的跳转而带来的错乱和混乱的感觉。第一 条线索海岸,是故事的起点也是整个故事当中持续时间最 长的,为期一周。镜头由天空中纳粹的战机投放被包围的 传单而起,宣示着这条线索围绕着逃亡而展开。紧接着战 后荒芜的城市宣告着战争的到来,突如其来的枪声一个又 一个倒下的战友,让汤米在逃亡的过程中更加惶恐:第二 条线索天空,仅仅选取了其中的一个小时。运用平行蒙太 奇的手法,将其穿插在整个逃亡过程当中,为逃亡增添了 一份紧张的气氛。在飞行员的战斗之中,并没有像一般电 影体现纳粹丑陋罪恶的嘴脸,而是从机长法瑞尔在救援过 程中仪表破碎,依然毅然选择攻击敌方战机,紧张而又急 促的鼓点,为空战带来了更多的压抑的气氛,第三条线索 大海,兵和船长之间的对话是这场逃离中情感因素最明确, 船长在这一过程当中,毅然决然地带着自己的孩子前往救 援仍然在敦刻尔克等待撤离的士兵等等内容,都起到了十 分有力的表达效果。

_、《敦刻尔克》结构系统的符号学阐释

通过第一电影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本片是由结构主义语 言学演变而来,把语言按照功能分成能指、所指[1]。按照这 个理论,在传统二战影片过程当中的“能指”就是电影当中 的这些符号,虽然电影不等同语言当中的符号由语素、语义、 语音那样简单的划分,但是也可以将它视作一种特殊的符号 体系,而以往二战电影当中“能指”往往是邪恶的纳粹,硝 烟漫布的战场,催人泪下的离别,鲜血淋漓的头烦等等,这 也构成了传统二战电影的整体结构“能指”只是符号学过程 当中的第一个层次,在电影的制作过程当中“所指”才是导 演要表达内在含义。从《敦刻尔克》中从没有出现过正面的 纳粹形象,诺兰通过其他影像符号却带来了令人窒息的压迫 感:故事开始时画面中急促的枪声、战士奔跑的背影,随之 接连倒下的身影,频频回头却看不见敌人的踪影,体现出敌 人在这一过程当中的高傲和胸有成竹。而非像传统电影那样 紧追不舍,两者交火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是势均力敌,而这 样一种近似猫鼠游戏式的玩弄才能更加体现这一时期纳粹 对于英法联军的无情,随地丢弃的枪支也反映出主人公内心 的惊恐。

在符号学的理论体系当中,不可避免的就是结构。而我 们所谓的“结构”,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构成,而是更多 的指一个“系统”。在这一个体系当中的任何一个符号的变 动,都会可能弓丨起整个体系表意的变动气在二战题材的电 影中,永远绕不过的就是邪恶的纳粹和在战争场面上的营 造。经典的纳粹形象、战争战场的渲染已经成为二战电影的 标志性内容,这些我们熟知的符号也成为了二战题材电影当 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纵观《敦刻尔克》这部电影,整个场 面的营造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对于二战战争场面的极度渲

二' 《敦刻尔克》影像象征符号

象征的符号具有指称功能,即可以代表对象。这种代表 的资格具有随意性,最典型的如语言符号。这种符号与对象 既无相似性,也无存在性的关联,指称的关系是武断的,任 意的,是根据人为的规则确定的,来源于习惯、约定,或者 规则。这时的符号研究才慢慢转入对社会因素的考察,符号 完成一个从固有的、物理性的联系向建构的、社会性的联系 转变的过程。这些符号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红灯笼、 红旗袍(能指)——喜事(所指)。

所谓象征符号,指的是人们依赖文化习俗而形成的一 种社会泛文本的整体语义场[3]。象征符号在电影中颇为常 见,也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电影符号。(下接第123页)

舞蹈空间123

《戏剧之家》2018年第22期 总第286期

用木棒击鼓,边跳舞边敲鼓。花则是女角,由女性穿上

色彩斑斓的花衣服来扮演。博士,一般来说,博士和伞 都由一个人才担当。“博士”顾名思义即是见多识广、 精于秧歌活动和表演的人,是指秧歌的编导者。“十五 博士”也就是指年过花甲的表演家方能荣获此尊称,其 青年时代多是村里表演鼓子秧歌的名流更高手,曾备受 乡里称颂,年事高后专门从事秧歌教练、表演指导工作。 为了使鼓子秧歌这一民间传统技艺得以继续延续和发展, 这些花甲之年的“十五博士”还在不遗余力地工作着。 他们各自身怀绝技,将场图熟背于心,通过各种方法训 练新手,有条不紊、准确无误地跑出各种场子。十五博 士是鼓子秧歌得以继承发展的关键人物,因此深受群众 的喜爱与拥戴,他们对鼓子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功不可 没……

(二)稳、沉、抻、軔的动作特点

稳、沉、抻、韧是鼓子秧歌从乡土民间到舞台艺术 这一发展过程中总结凝练得出的典型动律特点,它一直 蕴藏在鼓子秧歌的舞蹈流线里。

稳是一种气质体态,男演员双脚自然站立目光坚定、 稳如泰山,表现山东男人脚踩黄土、头顶天的一种大无 畏精神。而抻是动作的一种发力方式,是在动作形成时 的延伸状态。在鼓子秧歌里如劈、甩、掏、拉、抖等动 作都将抻劲含入其中。舞蹈之所以传情重在形神合一、 气先走,沉可以理解为鼓子秧歌的气息走向,例如劈鼓 子动作时,双手举过头顶,好似要将面前的柴火劈开,(上接第97页)

现实生活中象征符号的运用比比皆是,例如:飘扬的红旗 代表胜利、用力按下的烟头象征着做出重要决定等。象征 符号的使用在电影具体的语境,使画面能够隐含地表达出 导演想要表现的含义。

《敦刻尔克》三条叙事主线海滩、海洋、天空其本身就 是一种象征符号。海滩之上等待撤退的陆军是海外军队体制 的象征;汪洋之中不惧前行的游艇是国内全体人民的缩影; 蓝天之下随时坠落的战机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结合电影 具体的语境不难发现,海军和空军是为了陆军撤离行动的成 功而行动的。其中象征的主体也有区别,分别是国家、群众 和个人三个层面。整部影片获得最终胜利是三方之间的取舍 和配合,阐释国家离不开人民和每一个个体的支持,支持国 家这一过程中难免会有个体,人民的牺牲,如:船长的儿子, 最终被俘虏的飞行员。

具体来说,天空象征着希望。在剧情的辗转中,每时每 刻天空的颜色也在诉说撤退当中撤退部队人员的心情,随着 剧情的推进,天空中的颜色和亮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例如: 当主人公逃离小巷,来到海滩的时候,海滩的天空一片蔚蓝, 而部队井然有序,天空的蔚蓝和光影的运用,表现出主人公 此时此刻对于撤离的希望。紧接着,当敌方战机从远而近掠 过海滩上空时,海滩上空的天空变得乌云密布,在乌云的间 隙之间,还仍然能够见到蔚蓝的天空,这象征着撤退已经受 阻,但仍有希望。而当敌方战机经历轰轰炸时,天空的蔚蓝 不再,剩下的只有灰蒙蒙的天,让人感觉到异常的压抑,象 征着希望渺茫。特别是在两位将军在商量如何更多的去撤离

当双手举起后头上击掌,由上而下甩开双手那一下需要 双脚沉重的向下,可以说是鼓子秧歌男子气概的内在认 识。韧则是一种品格,在舞蹈当中体现出来的整体品格, 这些特点虽看似简单,但要理解其真正的发力方式,还 是要身历其境的融人到舞蹈当中去感受。

(三)演出服饰鼓子秧歌在表演之前,秧歌队都会统一购买或提 前订做服饰。男性表演者都会扎黄头巾,身着黄色绸 布套装;也有黄色头巾配白色套装,有点类似戏服。 这种服装被表演者称为“英雄服”,也就是说,秧歌 中的男子扮演的都是英雄形象。女性表演者的服装相 比男性能多样一些,以裙子样式为主,花色较多,看 起来鲜艳靓丽,面部妆容较浓,头上有插花装饰。除 此之外,丑角的服饰也很特别、很滑稽,比如穿戴很 不整齐、衣服大小极不协调,有的还将娃娃头戴在头 上等等行为。突出了丑角在表演中的丑相,给观看者 留下极深的印象。

四、结语

山东鼓子秧歌已被列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录,在 重温这门古老艺术的同时,笔者还有一些担忧,由于鼓 子秧歌的大场面以及跑场子等复杂的传统形式在当今徇 丽多彩的艺术形式中已经不能再吸引年轻的观众们了, 甚至一些年轻观众根本说不出这是什么。想到这里,作 为艺术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和发展我们所拥有的 特色民间艺术形式。

在岸边的部队人员,使天空变得异常的昏沉,已经乌云压顶。 这几个画面天空的描绘,象征着人们对于这场撤退的信心和 内心的希望的变化,通过这种象征符号的运用来表现出来, 在画面之后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隐含的情绪具有重大的作 用。

三'结语

《敦刻尔克》不是一部传统的战争片,它在传统的二战 电影所定义的战争片的基础上,抛弃了很多传统的符号,对 于人物内心刻画以及场面的刻画的过程当中,又能够遵循最 基础的传统符号。用自己的独特电影语言来描述一场战争的 场面。隐含的色彩、光影、人物等等方面的变化,来告知撤 离人群的心情。虽然整部影片没有一个非常强的故事主线, 来给人们非常强的代人感,但就影片整体而言依然能够让人 感受到其中的希望的存在,破灭到再次成功的一个过程,这 完全归功于符号学的熟悉使用。符号结构和符号象征等的分 析揭示影片背后深藏的“意义”,影片的传承与创新在影像 符号的传播过程中都经历了从再现到表意的符号化过程。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丁 •麦茨等著.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M]. 李幼蒸译.三联书店,2002:8.

[2]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杜,1998:56.

[3] 张小丽.从皮尔斯符号学角度看电影符号[J].内蒙 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