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年级 语文 学科先周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主备人 第一单元 程 慧 课 型 使用教师 精读引领课 课时 2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目标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情。 、丛书《山里的风景》、《山中逸趣》 整合内容 《山中访友》 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教 学 过 程 1.今天,我们学习现代著名散文家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一起读题。访就是拜访让我们带着好心情再来读题。 2.作者到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呢?单元先导课上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作者拜访的这些朋友,圈出来。 备 课 内 容 3.交流:“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访问了哪些朋友?(古桥 树林„„也就是山中的一切景物) 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1.原来“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看到了一路的美景(板书:景)。这样说来,他的这次出行其实是“林中观景”,可为什么要说成“山中访友”呢?(板书:友) 文中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请大家先默读课文1至4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语句。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那部分反复读读,体会体会。 2.交流: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了“我”和山里朋友的深厚感情? 研读“古桥” 教而不研则空 研而不教则费
唯一 唯美 平邑县实验小学
(1)出示: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2)称之为“老朋友”,说明交往的时间很长,感情很深厚——一个“老”字(德高望重)道出了我和古桥的深厚情谊。 体会“德高望重”的意思;哪儿让你体会到了老桥的德高望重? (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老桥默默地奉献着,这弓腰俯身成了他永远的姿势。十年过去了——读“你把多少人马„„依然如旧”(个别读)(时间在悠悠流逝,我们的语速也可以缓缓的)一百年过去了,老桥越来越苍老了!——几百年过去了——几百年了,老桥身上渡过了多少人马,身下流过了多少河水,也许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他始终保持着弓腰。俯身这唯一的姿势,不辞辛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令我们尊敬,真不愧是德高望重。 (3)作者正是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的老友老桥的特点。把我们对老桥的尊敬融入声音,一起来赞美我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齐读) 研读“树林” (1)走过老桥,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走进这片树林,你听——课件播放图片、音乐,你看——播放露珠图片。 (2)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再想想,鸟儿和露珠是我的朋友吗?既然是朋友,怎样的表达才更能体现我们之间的情谊呢?(这是你们的语言,文中的“我”是这样表达的) 出示: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教而不研则空 研而不教则费
唯一 唯美
着我。 平邑县实验小学
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3)谁愿意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鸟儿、露珠、树是我的朋友吗?你从哪些词看出来? ——你们知道什么是“知己”吗?(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的人)朋友,比朋友更进一层——无话不谈,还要加上情真意切—— 课文中谁是我的知己?读到这儿,你有问题吗?树不是人,怎么能听得懂我的话,怎么会是我的知己呢? 文字是安静的,但我们的想象可以继续,你猜想一下,当我的文章又一次发表了,我跑进树林,会和树说些什么?树静静地听着,好像对我说些什么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想象“我”和树交流的情景。) 是啊,我对树倾诉着我的烦恼,表达着我的快乐,树能理解我所有的语言,能读懂我所有的心情,真不愧是知己啊。 (4)我们常说,知音难觅,而这片树林中每一棵树竟然都是我的知己,那是何等幸福啊! 让我们也带上作者这份好心情,再读读这几话,读出我与老桥、鸟儿、露珠还有树的情谊。 (5)(音乐起)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我靠在一棵树上,不禁陷入遐想,请大家也闭上眼睛和我一起想象(教师范读):——你感觉到了什么? ——这多么神奇,这乃是知己的最高境界啊!让我们再次闭上眼睛,再次享受这奇妙的感受。——背诵 (6)多么奇妙的语言,就在人变树的过程中,我们领略了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树一体的奇妙境界!其实,在每次的拜访中,和“我”教而不研则空 研而不教则费
唯一 唯美 平邑县实验小学
融为一体的又何止是树呢? 露珠也是我的知己。我闭上眼,静静地,仿佛自己的身体慢慢地缩小,渐渐变成了晶莹剔透的露珠„„还有哪些草、小花、蝴蝶、蜜蜂„„同学们,让我们也和这些山中的伙伴成为知己,想象着和他们融为一体,来写一写。 出示:_______也是我的知己。我闭上眼,静静地,仿佛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写——交流) (7)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神奇的语言,此时,在你们和作者的眼里,古桥、小鸟、露珠、树木,山泉、溪流„„这林中的一切都有思,有情,有感,其实我们知道,草木本无情,只因我们心有情,这真是高山流水觅知音,草木有情皆知己。(板书:情)这样,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配乐朗读) 三、拓展阅读,实现整合 1.跟随李汉荣,我们感受到了山中景物之美,真可谓是“山中访友访自然,心中有情有天地”。而同样描写山里的景色,陈秀庭笔下《山里的风景》又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山中画卷? 出示阅读要求:(1)请同学们阅读主题丛书中的《山里的风景》,画一画作者描写了山中哪些景物,并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2)对比阅读,同为写景的文章,你发现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了吗?(方法:找景物,画句子,谈体会,悟表达。感受天山的美丽,习得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 2.汇报交流。 3.教师总结,作业布置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背诵积累本课优美的句子。2.推荐阅读丛书《山中逸趣》。 3.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写写自己的家乡
教而不研则空 研而不教则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