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危化品安全周知卡

危化品安全周知卡

来源:世旅网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过硫酸钾 Potassium persulfate K2S2O8 危险性标志 无 无 CAS号:7727-21-1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无 沸点(℃):无 相对密度(水=1):2.48 饱和蒸气压(kPa):无 接触后表现 吸入本品粉尘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咳嗽及胸部不适。对眼有刺激性。吞咽刺激口腔及胃肠道,引起腹痛、恶心和呕吐。慢性影响:过敏性体质者接触可发生皮疹。 疡、鼻炎、鼻中隔穿孔及呼吸道炎症等。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 无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亚硫酸氢钠 Sodium bisulfite NaHSO3 危险性标志 腐 蚀! CAS号:7631-90-5 危险特性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分解) 沸点(℃):无 相对密度(水=1):1.48(20℃) 饱和蒸气压(kPa):无 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接触后表现 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枢神经抑制。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 无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硫化钠 Sodium sulfide Na2S 危险性标志 腐 蚀! 易 燃!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180 沸点(℃):无 相对密度(水=1):1.86 饱和蒸气压(kPa):无 CAS号:7757-83-7 危险特性 无水物为自燃物品,其粉尘易在空气中自燃。遇酸分解, 放出剧毒的易燃气体。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水溶液有腐蚀性和强烈的刺激性。100℃ 时开始蒸发,蒸气可侵蚀玻璃。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 接触后表现 本品在胃肠道中能分解出硫化氢,口服后能引起硫化氢中毒。对皮肤和眼睛有腐蚀作用。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 无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 次氯酸钠 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 NaClO 危险性标志 腐 蚀! CAS号:7681-52-9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6 沸点(℃):102.2 相对密度(水=1):1.1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接触后表现 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有致敏作用。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无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 过硫酸铵 Ammonium persulfate (NH4)2S2O8 危险性标志 腐 蚀! CAS号:7727-54-0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无 沸点(℃):无 相对密度(水=1):1.98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接触后表现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吸入后引起鼻炎、喉炎、气短和咳嗽等。眼、皮肤接触可引起强烈刺激、疼痛甚至灼伤。口服引起腹痛、恶心和呕吐。长期皮肤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受高热或撞击时即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 。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无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 磷酸 Phosphoric acid H3PO4 CAS号:7664-38-2 危险特性 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有腐蚀性。 危险性标志 腐 蚀!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42.4(纯品) 沸点(℃):260 相对密度(水=1):1.87(纯品) 饱和蒸气压(kPa):3.38 接触后表现 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 。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 无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 丙酮 Acetone C3H6O CAS号:67-64-1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性标志 易 燃!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94.9 沸点(℃):56.5 相对密度(水=1):0.80 饱和蒸气压(kPa):53.32(39.5℃) 接触后表现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重者发生呕吐、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到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浓度 MAC(mg/m3):400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正丁醇 1- butanol C4H10O CAS号:71-36-3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危险性标志 易 燃!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88.9 沸点(℃):117.5 相对密度(水=1):0.81 饱和蒸气压(kPa):0.82(25℃) 接触后表现 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主要症状为眼、鼻、喉部刺激,在角膜浅层形成半透明的空泡,头痛、头晕和嗜睡,手部可发生接触性皮炎。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 200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石油醚 Petroleum ether CAS号:8032-32-4 危险性标志 易 燃!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73 沸点(℃):40~80 相对密度(水=1):0.64~0.66 饱和蒸气压(kPa):53.32(20℃) 接触后表现 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本品可引起周围神经炎。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高速冲击、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蒸气比空气重,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无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四氯化碳 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 CAS号:56-23-5 危险特性 本品不会燃烧,但遇明火或高温易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在潮湿的空气中逐渐分解成光气和氯化氢。 危险性标志 有毒!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22.6 沸点(℃):76.8 相对密度(水=1):1.60 饱和蒸气压(kPa):13.33(23℃) 接触后表现 高浓度本品蒸气对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肝、肾有严重损害。对皮肤灼伤。慢性影响:主要引起肝脏损害,并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及嗜氯仿癖。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25[皮]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 双氧水 Hydrogen peroxide H2O2 CAS号:7722-84-1 危险特性 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 危险性标志 刺激味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2(无水) 沸点(℃):158(无水) 相对密度(水=1):1.46(无水) 饱和蒸气压(kPa):0.13(15.3℃) 接触后表现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无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苯酚 Phenol C6H6O CAS号:108-95-2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本品可燃,高毒,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危险性标志 高毒!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40.6 沸点(℃):181.9 相对密度(水=1):1.07 饱和蒸气压(kPa):0.13(40.1℃) 接触后表现 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干石灰、苏打灰覆盖。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5[皮]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2,2'-偶氮二异丁腈 2,2'-azodiisobutyronitrile C8H12N4 CAS号:78-67-1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混合, 经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受热时性质不稳定,40℃逐渐分解,至103~104℃时激烈分解,放出氮气及数种有机氰化合物,对人体有害,并散发出较大热量,能引起爆炸。 危险性标志 有 毒! 易 燃!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10(分解)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接触后表现 大量接触本品者出现头痛、头胀、易疲劳、流涎和呼吸困难;亦可见到昏迷和抽搐。用本品做发泡剂的泡沫塑料加热或切割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可刺激咽喉,口中有苦味,并可致呕吐和腹痛。本品分解能产生剧毒的甲基琥珀腈。长期接触本品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刺激症状,肝、肾损害。 身体防护措施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水润湿,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密闭的塑料桶或纸板桶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场所处理 。 浓度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正硅酸乙酯 Ethyl silicate C8H20O4Si CAS号:78-10-4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遇水能逐渐水解放出刺激性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硅。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性标志 易 燃!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77℃ 沸点(℃):165.5℃ 相对密度(水=1)0.93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接触后表现 该品主要的急性毒作用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当觉察到其气味时,眼流泪及刺痛,不能忍受。重者可发生震颤、虚弱和死亡。并可对肾脏造成损害。高浓度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皮肤反复或持续接触,可引起皮炎。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废料先和易燃溶剂混合后再焚烧。 浓度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乙酸丁酯 Butyl Acetate C6H12O2 CAS号:123-86-4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危险性标志 易 燃!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77.9℃ 沸点(℃):126℃ 相对密度(水=1)0.8825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接触后表现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环己酮 Cyclohexanone C6H10O CAS号:108-94-1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危险性标志 易 燃! 刺激性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45℃ 沸点(℃):155.6℃ 相对密度(水=1)0.95 饱和蒸气压(kPa):1.33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该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急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眼、鼻、喉粘膜刺激症状和头晕、胸闷、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四肢抽搐、肺水肿,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脱离接触后能较快恢复正常。液体对皮肤有刺激性;眼接触有可能造成角膜损害。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四氢呋喃 Tetrahydrofuran C4H8O CAS号:109-99-9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性标志 易 燃! 刺激性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08.5℃ 沸点(℃):65.4℃ 相对密度(水=1)0.89 饱和蒸气压(kPa):15.20(15℃) 接触后表现 高浓度吸入后可出现头晕、头痛、胸闷、胸痛、咳嗽、乏力、胃痛、口干、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伴有眼刺激症状。部分患者可发生肝功能障碍。尿中THF浓度与环境中的THF浓度相关,还会流鼻血,可引起胃出血和溃疡;高剂量或反复接触,可出现肝脂肪浸润及细胞溶解。 20%水溶液直接涂于人皮肤可引起中度皮肤刺激,50% 水溶液可引起严重的腐蚀性损害。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乙二醇甲醚 2-Methoxyethanol C3H8O2 CAS号:109-86-4 危险特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危险性标志 易 燃! 有毒品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86.5℃ 沸点(℃):124.5℃ 相对密度(水=1)0.97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接触后表现 吸入本品蒸气引起无力、失眠头痛、胃肠功能紊乱、夜尿、体重减轻、眼烧灼感、反应迟钝、嗜睡。误服可致死。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大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呈中毒性脑病和脑萎缩。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废弃物处置方法:不含过氧化物的废液经浓缩后,控制一定的速度燃烧。含过氧化物的废料经浓缩后,在安全距离外敞口燃烧。 浓度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氯苯 Chlorobenzene C6H5Cl CAS号:108-90-7 危险特性 常温下不受空气、潮气及光的影响,长时间沸腾则脱氯。蒸气经过红热管子脱去氢和氯化氢,生成二苯基化合物。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危险性标志 易 燃 刺激性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45.2℃ 沸点(℃):132.2℃ 相对密度(水=1)1.1 饱和蒸气压(kPa):1.33(20℃) 接触后表现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和麻醉作用;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接触高浓度可引起麻醉症状,甚至昏迷。脱离现场,积极救治后,可较快恢复,但数日内仍有头痛、头晕、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液体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反复接触,则起红斑或有轻度表浅性坏死。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易挥发 刺激性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正庚烷 n-Heptane C7H16 CAS号:142-82-5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90.5℃ 沸点(℃):98.5℃ 相对密度(水=1)0.68 饱和蒸气压(kPa):5.33(22.3℃) 接触后表现 该品有麻醉作用和刺激性。吸入该品蒸气可引起眩晕、恶心、厌食、欣快感和步态蹒跚,甚至出现意识丧失和木僵状态。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少数人有轻度中性白细胞减少,消化不良。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涮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易挥发 易燃 刺激性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乙醚 Ether C4H10O CAS号:60-29-7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116.3℃ 沸点(℃):34.6℃ 相对密度(水=1)0.7134 饱和蒸气压(kPa):58.93(20℃) 接触后表现 该品的主要作用为全身麻醉。急性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面色苍白、脉缓、体温下降和呼吸不规则,而有生命危险。急性接触后的暂时后作用有头痛、易激动或抑郁、流涎、呕吐、食欲下降和多汗等。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苯 Benzene C6H6 CAS号:71-43-2 危险特性 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有研究报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酚 危险性标志 易燃 有毒品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5.51℃ 沸点(℃):80.1℃ 相对密度(水=1)0.8786 饱和蒸气压(kPa):13.33(26.1℃) 接触后表现 轻度中毒者可有头痛、头晕、流泪、咽干、咳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步态不稳;皮肤、指甲及粘膜紫组、急性结膜炎、耳鸣、畏光、心悸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中度和重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嗜睡、反应迟钝、神志恍惚等外,还可能迅速昏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全身皮肤、粘膜紫绀、呼吸增快、抽搐、肌肉震颤,甚至呼吸困难、休克。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吸入中毒者,应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衣服,松开所有的衣服及颈、胸部纽扣。腰带,使其静卧,口鼻如有污垢物,要立即清除,以保证肺通气正常,呼吸通畅。并且要注意身体的保暖。口服中毒者应用0.005的活性炭悬液或0.0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催吐,然后服导泻和利尿药物,以加快体内毒物的排泄,减少毒物吸收。皮肤中毒者,应换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袜,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清洗皮肤和头发。有昏迷、抽搐患者,应及早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由专人护送医院救治。 浓度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2-丙醇 Iso-Propyl Alcohol C3H8O CAS号:67-63-0 危险特性 高浓度蒸气具有明显麻醉作用,对眼、呼吸道的黏膜有刺激作用,能损伤视网膜及视神经。属微毒类。生理作用和乙醇相似,毒性、麻醉性以及对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都比乙醇强。 危险性标志 易燃 刺激性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87.9℃ 沸点(℃):82.4℃ 相对密度(水=1)0.7863 饱和蒸气压(kPa):4.32(20℃) 接触后表现 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金属钠 遇湿易燃 Sodium Na CAS号:7440-23-5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97.8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氧、氯、氟、溴蒸气中会燃烧。 ℃ 沸点为: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 883℃ 相对密度:爆炸。金属钠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 0.97 熔融物飞溅。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化剂和酸类 剧烈反应。燃烧时呈黄色火焰。100℃时开始蒸发,蒸气 接触后表现可侵蚀玻璃。 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产生的烟(主要含氧现场急救措施 化钠)对鼻、喉及上呼吸道有腐蚀作用及极 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强的刺激作用。同潮湿皮肤或衣服接触可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燃烧,造成烧伤。 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 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 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收入金属容器并保存在煤油或液体石蜡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覆盖,减少飞散。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 MAC(mg/m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金属钾 遇湿易燃 Potassium K CAS号:7440-09-7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63.6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遇水或潮气 ℃ 沸点为: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暴露 774℃ 相对密度: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遇水、 0.86 二氧化碳都能猛烈反应。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 化剂和酸类剧烈反应。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 接触后表现 本口对眼、鼻、咽喉和肺有刺激作用,接现场急救措施 触后引起喷嚏、咳嗽和喉炎。高浓度吸入 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可致肺水肿。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和腐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蚀性,可致灼伤。 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 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 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收入金属容器并保存在煤油或液体 石蜡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 MAC(mg/m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镁粉 强还原性 Magnesium Power Mg CAS号:7439-95-4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648.8易燃,燃烧时产生强烈的白光并放出高热。是遇水或 ℃ 沸点为: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 1107℃ 相对密度:遇氯、溴、碘、硫、磷、砷、和氧化剂剧烈反应,有 1.738 燃烧、爆炸危险。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接触后表现 对眼、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性。吸入现场急救措施 可引起咳嗽、胸痛等。口服对身体有害。 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 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消防防护服。不要 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回 收。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 MAC(mg/m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硝酸银 无机氧化剂 Silver Nitrate AgNO3 CAS号:7761-88-8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212无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受高热分 ℃ 沸点为: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444℃ 相对密度:燃烧(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4.35 接触后表现 误服硝酸银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血便,现场急救措施 甚至发生胃肠道穿孔。可造成皮肤和眼灼 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伤。长期接触本品的工人会出现全身性银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质沉着症。表现包括:全身皮肤广泛的色 至少15分钟。就医。 素沉着,呈灰蓝黑色或浅石板色;眼部银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质沉着造成眼损害;呼吸道银质沉着造成 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慢性支气管炎等。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 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 容器中。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 MAC(mg/m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过氧化钠 强氧化性 Sodium Peroxide Na2O2 CAS号:1313-60-6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460强氧化剂。能与可燃物有机物或易氧化物质形成爆炸 ℃ 沸点为:性混合物,经磨擦和与少量水接触可导致燃烧或爆 675℃ 相对密度:炸。与硫黄、酸性腐蚀液体接触时,能发生燃烧或爆 2.805 炸。遇潮气、酸类会分解并放出氧气而助燃。急剧加 热时可发生爆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本品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隔;皮肤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成消化道灼伤。 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 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 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 合。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 MAC(mg/m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重铬酸铵 强氧化性 Ammonium Dichromate (NH4) 2Cr2O7 有毒 CAS号:7789-09-5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 170℃ 沸点为:无资料 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强酸接触会自 相对密度:2.15 燃。与硝酸盐、氯酸盐接触剧烈反应。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急性中毒:吸入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症 状、鼻出血、声音嘶哑、鼻粘膜萎缩,有时出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现哮喘和紫绀。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口服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可刺激和腐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至少15分钟。就医。 和血便等;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 肝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皮肤或眼睛接触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引起刺激或灼伤,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死食入:用水漱口,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给饮牛奶或 亡。慢性影响:有接触性皮炎、铬溃疡、鼻炎、蛋清。就医。 鼻中隔穿孔及呼吸道炎症等。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石灰覆盖。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MAC( 市消防中心:119 mg/m):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爆炸性 过乙酸 易燃 Peroxyacetic Acid 刺激性 C 2H4O3 强氧化性 CAS号:79-21-0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0.1易燃,加热至100℃ 即猛烈分解,遇火或受热、受震都可 ℃ 沸点为:起爆。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等接触会发生 105℃ 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有强腐蚀性。 相对密度: 1.15 饱和蒸气压(kPa): 2.67(25℃)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皮肤接触: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物,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 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脸,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肺水肿。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 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发生过氧乙酸火灾事故或大量液体泄漏时,抢险人员必须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宜在上风方向进行抢险 作业,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防止其对人体的毒害性,必要时应配戴空气呼吸器。对泄漏的液体可用 水进行洗消,对火灾宜用水、泡沫和二氧化碳剂(灭火器)进行扑救。不得用干粉扑救。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 MAC(mg/m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氯酸钾 氧化性 Potassium Chlorate KClO3 CAS号:3811-04-9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熔点: 358℃ 沸点为:无资料 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因此氯酸钾是 一种敏感度很高的炸响剂,有时候甚至会在日光照射下自爆。相对密度:2.32 不宜在日光下长时曝晒,并防止与有机物和其他易氧化物接 触,氯酸钾特别不能与铵盐混合,否则生成会自燃甚至自爆 接触后表现 的氯酸铵。 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胃肠炎,肝肾损害,甚至窒息。粉尘对呼 现场急救措施 吸道有刺激性。 对人的致死量约10g。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 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 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 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 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MAC( 市消防中心:119 mg/m):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三氧化铬[无水] 强氧化性 Chromium Trioxide 有毒 CrO3 CAS号:1333-82-0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强氧化剂。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 196℃ 沸点为:无资料 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 相对密度:2.70 性物质如镁粉、铝粉、硫、磷等混合后, 经摩擦或撞 击, 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该品助 燃,高毒,为致癌物,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 接触后表现 灼伤。 急性中毒:吸入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 激症状、鼻出血、声音嘶哑、鼻粘膜萎 现场急救措施 缩,有时出现哮喘和紫绀。重者可发生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化学性 肺炎。口服可刺激和腐蚀消化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等;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肝损 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影响:有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接触性皮炎、铬溃疡、鼻炎、鼻中隔穿 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孔及呼吸道炎症等。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 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或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MAC( 市消防中心:119 mg/m):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硝酸铜 强氧化性 Copper(II)nitrate Gerhardite Cu(NO3) 2·3H2O CAS号:3251-23-8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有氧化性,与炭末、硫黄或其他可燃性物质加热打击 114.5℃ 和摩擦时,发生燃烧爆炸。 沸点为:无资料 相对密度:2.05 接触后表现 急性铜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中 毒者口中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 现场急救措施 上腹痛、腹泻,有时可有呕血和黑便。口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 服大量铜盐后,牙齿、齿龈、舌苔蓝染或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绿染,呕吐物呈蓝绿色、血红蛋白尿或血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尿,尿少或尿闭,病情严重者可因肾衰而 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死亡;有些病人在中毒第2~3天出现黄疸。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对泄漏物须立即清除。用沙土混合,倒至空旷地方掩埋,被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 水排入废水系统。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MAC( 市消防中心:119 mg/m):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乙酸酐 易燃 Acetic anhydride 刺激性 C4H6O3 腐蚀性 CAS号:108-24-7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73.1℃ 沸点为: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 138.6℃ 应。 相对密度:1.08 饱和蒸气压(kPa):1.33(36℃) 接触后表现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引起咳吸入后 嗽、胸痛、呼吸困难。蒸气对眼有刺激现场急救措施 性。眼和皮肤直接接触液体可致灼伤。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腹痛、恶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 心、呕吐和休克等。慢性影响:受该品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 蒸气慢性作用的工人,可有结膜炎、畏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光、上呼吸道刺激等。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 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 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MAC( 市消防中心:119 mg/m):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三氯化铁 腐蚀性 Acetic anhydride FeCl3·6H2O CAS号:10025-77-1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熔点: 306℃ 沸点为: 319℃ 相对密度:2.90 接触后表现 品粉尘对整个呼吸道有强烈刺吸入该 激腐蚀作用,损害粘膜组织,引起化学现场急救措施 性肺炎等。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 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 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口服灼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 痛、呕吐和虚脱。长期摄入有可能引起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 肝肾损害。 工呼吸。就医。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 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使其溶于a.水、b.酸、或c.氧化成水溶液 状态,再加硫化物发生沉淀反应,然后废弃。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MAC( 市消防中心:119 mg/m):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五氧化(二)磷 腐蚀性 Phosphorus pentoxide 氧化性 P2O5 CAS号:1314-56-3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在空气中吸湿潮解。与有机物接触会发生燃烧。接触有机物熔点: 563℃ 有引起燃烧危险。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沸点为:无资料 烟气。具有强腐蚀性。 相对密度:2.39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皮肤接触:尽快用软纸或棉花等擦去毒物,继之用3%碳酸氢中毒表现与黄磷相同。急性中毒:经口:毒物 钠液浸泡。然后用水彻底冲洗。就医。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进入数小时内,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在医生指导下擦去皮肤已数日内出现黄疸及肝肿大,或出现急性肝坏 凝固的熔融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死,最严重的病例,数小时内患者由兴奋转入 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眼睛接触:尽快用软纸或棉花等擦去毒物,然后抑制、发生昏迷,循环衰竭,以致死亡。吸入: 用水彻底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轻症患者有头痛、头晕、呕吐、全身无力,中 人工呼吸。就医。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度患者上述症状较重,上腹疼痛,脉快、血压 重度中毒引起急性肝坏死及昏迷。慢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偏低等; 疗呼吸器。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醒时立即性中毒: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胃炎、肝炎、贫 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血、骨质疏松及坏死等。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 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 器内。小心扫起,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果大量泄漏,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清 除。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MAC( 市消防中心:119 mg/m):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硝酸铅 爆炸品 Lead nitrate 助燃 Pb(NO3) 2 刺激性 CAS号:10099-74-8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无机氧化剂。遇易氧化物立即猛烈反应,着火爆炸。 470℃ 沸点为:无资料 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 相对密度:4.53 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 氧化物。 接触后表现 铅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 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神经系统主要脏损害。 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现场急救措施 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度及重度中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毒病例。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血等。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中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洁 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MAC( 市消防中心:119 mg/m):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甲醛 易燃 Formalin 刺激性 HCHO CAS号:50-00-0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熔点(℃ ) : -118 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相对密度 ( 水= 1) 1.081~1.085 触发生猛烈反应。 沸点(℃ ) :-19.5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 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死。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孕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 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新生婴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性功能下降,严重的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导致白血病,气胸,生殖能力缺失,全身症状有头痛、乏食入:用1%碘化钾60ml 灌胃。常规洗胃,就医。 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蚀、防毒服,戴橡胶手套。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 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 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限制性空间内的易燃性。用亚硫酸氢钠 )中和。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 (NaHSO3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MAC( 市消防中心:119 mg/m):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汞 有毒 Liquid silver Hg CAS号:7439-97-6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与叠氮化物、乙炔或氨反应可生成爆炸性化合物。与乙 -38.8℃ 沸点为:烯、氯、三氮甲烷、碳化钠接触引起剧烈反应。纯品为 356.7℃ 银白色液态金属,在常温下可挥发。蒸气有剧毒。 相对密度:13.6 接触后表现 虽然少量吸入它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危现场急救措施 害,但长期大量吸入,则会造成汞中毒。 汞中毒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中毒有腹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痛、腹泻、血尿等症状;慢性中毒主要表然后将衣服用塑料袋包裹好,以防止乱扔,造成二次污 现为口腔发炎、肌肉震颤和精神失常等。 染。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 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暖,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一定要快。食入: 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 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收集转移回收。无 法收集的可用多硫化钙或过量的硫磺处理。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 该佩带防毒口罩。必要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松节油 易燃 Turpentine oil 高闪点 C10H16 CAS号:8006-64-2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闪点: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32℃ 自然点为:235℃ 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 相对密度:0.86 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 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毒 高浓度蒸气可引起麻醉作急性中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 用,出现平衡矢调、四肢痉挛性抽搐、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 流涎、头痛、眩晕。可引起膀胱炎,有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时有肾损害。还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激症状。液体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水,催吐。 及角膜灼伤。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 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 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 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迅速将被二甲苯污染的土壤收集起来,转 移到安全地带。对污染地带沿地面加强通风,蒸发残液,排除蒸气。迅速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 的流动,并用围栏等限制水面二甲苯的扩散。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3MAC(市消防中心:119 mg/m):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钠石灰 Soda-lime 腐蚀性 CaO NaOH CAS号:8006-28-8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2580℃ 沸点为:无资料 相对密度:3.35 现场急救措施 接触后表现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先用植物油或矿物 油清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本品属强碱,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对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吸入本品粉尘 医。 可致化学性肺炎。对眼和皮肤有强烈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刺激性,可致灼伤。口服刺激和灼伤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消化道。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手掌皮肤 就医。 角化、皲裂、指变形(匙甲)。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 器中。大量泄漏:喷雾状水控制粉尘,保护人员。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硫酸氢钠 Sodium hydrogen sulfate monohydrate 腐蚀性 NaHSO4 CAS号:8006-28-8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 >315℃ 蚀性。 沸点为:无资料 相对密度:2.435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该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 至少15分钟。就医。 道具强烈刺激作用和腐蚀性。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 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 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硝酸锌 腐蚀性 Zinc nitrate hexahydrate 氧化性 Zn(NO3) 2·6H2O CAS号:7779-88-6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无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硫、 36℃ 沸点为:无资料 磷、炭末、铜、金属硫化物及有机物接触剧烈反应。 相对密度:2.065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本品有腐蚀性。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有刺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激和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吸入引起中至少15分钟。就医。 毒。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伤。 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大 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氯化铜 腐蚀性 Cupric chloride 有毒 CuCl 2·2H2O CAS号:10125-13-0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遇钾、钠剧烈反应。具有腐蚀性。 熔点: 620℃ 沸点为: 993℃ 相对密度:2.51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性。遇热产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 生铜烟尘,吸入引起金属烟雾热。口服医。 引起出血性胃炎及肝、肾、中枢神经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 及溶血等,重者死于休克或肾统损害医。 衰。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 复苏术。就医。 食入:用0.1%亚铁氰化钾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 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 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 离泄漏区。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氯化锌 腐蚀性 Zinc chloride 有毒 ZnCl 2 CAS号:7646-85-7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易溶于水,是固体盐中溶解度最大的,可溶于甲醇、 290℃ 沸点为:乙醇、甘油、丙酮、乙醚,不溶于液氨。潮解性强, 732℃ 相对密度:2.907 能自空气中吸收水分而潮解。具有溶解金属氧化物和 纤维素的特性。熔融氯化锌有很好的导电性能。灼热 接触后表现 时有浓厚的白烟生成。氯化锌有腐蚀性,有毒。 氯化锌毒性很强,能剧烈刺激及烧灼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和粘膜,长期与本品蒸气接触时发 性皮炎。吸入氯化锌烟雾经生变应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 后能引起阵发性咳嗽、恶心。5-30min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对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黏膜有损害。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 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使其溶于a.水、b.酸、或c.氧化成水溶液 状态,再加硫化物发生沉淀反应,然后废弃。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废弃物 处置方法:废料倒入水中加纯碱搅拌中和后,再用水冲稀排入下水道,或者从废催化剂中回收氯 化锌,用作聚丙烯纤维纺丝溶液的添加剂。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萘 腐蚀性 Naphthalene 有毒 C 10 H 8 CAS号:91-20-3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80.5℃ 沸点为: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 217.9℃ 相对密度:1.162 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粉体与空气可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 接触后表现 会发生爆炸。 吸入高浓度萘蒸气或粉尘时,出现眼及呼现场急救措施 吸道刺激、角膜混浊、头痛、恶心、呕吐、 食欲减退、腰痛、尿频、尿中出现蛋白及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红白细胞。亦可发生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底冲洗皮肤。 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和肝损害。口服中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毒主要引起溶血和肝、肾损害,甚至发生就医。 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坏死。反复接触萘蒸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气,可引起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和血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液系统损害。可引起白内障、视神经炎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视网膜病变。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运至空旷处引爆。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乙酸【含量>80%】 腐蚀性 Acetic Acid 刺激性 C 2H4O 2 CAS号:64-19-7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 16.6℃ 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沸点为: 118℃ 相对密度:1.049 接触后表现 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现场急救措施 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 和皮炎。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皮肤接触: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 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涤。 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眼睛接触:眼睛受刺激用水冲洗,再用干布拭擦, 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严重的须送医院诊治。 因休克而致死。 吸入:若吸入蒸气得使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 并保暖。 食入:误服立即漱口,给予催吐剂催吐,急送医院 诊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处理:切断火源,穿戴好防护眼镜、防毒面具和耐酸工作服,用大量水冲洗溢漏物,使之流 入航道,被很快稀释,从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水合肼【含肼≤64%】 腐蚀性 Hydrazine hydrate N 2H4·H2O CAS号:10217-52-4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遇明火、高热可燃。具有强还原性。与氧化剂能发 -40℃ 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沸点为: 118.5℃ 相对密度:1.032 接触后表现 吸入该品蒸气,刺激鼻和上呼吸道。此外,现场急救措施 尚可出现头晕、恶心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液体或蒸气对眼有刺激作用,可致眼的永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 久性损害。对皮肤有刺激性;长时间皮肤彻底冲洗。 反复接触,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某些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 接触者可发生皮炎。口服引起头晕、恶心。 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 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 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使用干冰 二氧化碳灭火器或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 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 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硝酸钙 助燃 Calcium nitrate 刺激性 Ca(NO3) 2·4H2O CAS号:10124-37-5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强氧化剂。受热分解,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 -40℃ 沸点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 118.5℃ 相对密度:1.032 性混合物。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受 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接触后表现 吸入本品粉尘,对鼻、喉及呼吸道有刺激现场急救措施 性,引起咳嗽及胸部不适等。对眼有刺激 性。长期反复接触粉尘对皮肤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大 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硝酸铋 助燃 Bismuth nitrate 刺激性 Bi(NO3) 3·5H2O CAS号:10035-06-0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无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 30℃ 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沸点为: 80℃ 相对密度:2.83 接触后表现 皮肤、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现场急救措施 其溶液形式可以迅速灼伤皮肤产生黑斑。 至今未发现有职业中毒报导。非职业性中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 毒可发生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药冲洗皮肤。 疹等。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 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多聚甲醛 腐蚀性 Paraformaldehyde (CH2O)n CAS号:30525-89-4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120~170℃ 闪点:受热分解放出易燃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 70℃ 相对密度:1.39 物。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 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接触后表现 本品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引起鼻炎、现场急救措施 咽喉炎、肺炎和肺水肿。对呼吸道有致敏 眼直接接触可致灼伤。对皮肤有作用。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 刺激性,引起皮肤红肿。口服强烈刺激皮冲洗。 肤长期反复接触引起干燥、皲裂、脱屑。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 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能 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 护服。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果大量泄漏,用水 打湿然后收容回收。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三氯化钛 自燃 Titanium tetrachloride 刺激性 TiCl3 CAS号:30525-89-4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强还原剂。易自燃,暴露在空气或潮气中能燃烧。 440℃ 沸点:无意义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在潮湿空气存 相对密度:2.64 在下,放出热和近似白色烟雾状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的氯化氢气体。 接触后表现 该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现场急救措施 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 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尽快用软纸或棉 致死。接触后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花擦去毒物,然后用水冲洗。就医。 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 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 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收集于密闭 容器中。大量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铝粉 可燃 Aluminum powder Al CAS号:30525-89-4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该品可燃,细粉与空气能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 685℃ 沸点:大量粉尘受潮时会自然发热。铝粉与其他金属氧化 2065℃ 相对密度:2.55 物的混合物遇火会发生激烈反应或起火。与卤元素 混合会起火。与卤化碳氢化合物加热或摩擦会发生 接触后表现 爆炸性反应。 高浓度粉尘会刺激呼吸道粘膜。长期或反现场急救措施 复暴露会使肺组织产生纤维化,发生铝尘 肺,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食欲减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将过剩铝粉缓和 退、昏睡。类似气喘病的症状曾出现过。 地抹掉或擦掉。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生理盐水或微温的缓 慢的流水冲洗患眼至少10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不可催吐。给患者饮水约250毫升。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消防防护服。不 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 移回收。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三氯化铝【无水】 遇湿易燃 Aluminum chloride 腐蚀性 AlCl3 CAS号:7446-70-0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极易水解,遇水反应发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190℃ (氯化氢)。 沸点: 182.7℃ 相对密度:2.44 接触后表现 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现场急救措施 度可引起支气管炎,个别人可引起支气管 哮喘。误服量大时,可引起口腔糜烂、胃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 炎、胃出血和粘膜坏死。慢性影响:长期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接触可引起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咳嗽、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 鼻塞、胸痛等症状。 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 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露: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 大量泄露: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四氯化钛 腐蚀性 Titanium tetrachloride TiCl4 CAS号:7750-45-0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 -25℃ 有较强的腐蚀性。 沸点: 136.4℃ 相对密度:1.73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吸入该品烟雾,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强烈刺 。轻度中毒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症激症状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清洁棉花 状;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脉搏加快,或布等吸去液体。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体温升高,咳嗽,咯痰等,可发展成肺水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 肿。皮肤直接接触其液体,可引起严重灼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伤,治愈后可见有黄色色素沉着。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 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 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但不要对泄漏点直接喷水。在专家指导下 清除。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高碘酸 腐蚀性 Periodic acid 助燃 H5IO6 CAS号:10450-60-9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无机氧化剂。遇易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爆炸。受热 122℃ 分解,放出氧气。 沸点: 140℃ 相对密度:1.73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皮肤和眼接触有 强烈刺激性或造成灼伤。口服引起口腔及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先用清水冲洗, 消化道灼伤。 再有硼酸二氢钠溶液中和。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 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 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 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高碘酸钠 强氧化剂 Sodium periodate NaIO4 CAS号:7790-28-5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 300℃ 沸点:无资料 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 可发生爆炸。 相对密度:3.87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对眼、上呼吸道、粘膜和皮肤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 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砂土、 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碘酸钠 氧化剂 Sodium iodate NaIO3 CAS号:7681-55-2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该品助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熔点: 300℃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4.28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对眼、上呼吸道、粘膜和皮肤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高碘酸钾 强氧化剂 Potassium periodate KIO4 CAS号:7790-21-8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 582℃ 沸点:无资料 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 可发生爆炸。 相对密度:3.618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高浓度接触严重损 害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接触后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 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头痛、恶心和呕吐。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 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 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 打灰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 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碘酸钾 氧化剂 Potassium iodate KIO3 CAS号:7681-55-2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无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 560℃ 沸点:无资料 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可燃物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相对密度:3.89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对上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引 恶心、呕吐、眩晕及胃肠道刺激。起头晕、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可致视神经损害。 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收,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氯酸钠 强氧化剂 Sodium chlorate NaCl3 CAS号:7775-09-9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有极强的氧化力。与硫、磷和有机物混合或受撞击, 248℃ 易引起燃烧和爆炸。易潮解。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2.5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对皮肤和黏膜有局部刺激作用。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食中毒时应立即催吐、洗胃、导泻、给予 牛奶、蛋清等保护胃粘膜,同时立即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 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 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氢氧化锂 腐蚀性 lithium hydroxide LiOH CAS号:1310-66-3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该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腐蚀性极 471.2℃ 沸点:强。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在水中形成腐蚀性 925(1626℃分解完全) 溶液。 相对密度:1.46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该品腐蚀性极强,能灼伤眼睛、皮肤和上 呼吸道,口服腐蚀消化道,可引起死亡。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 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炎症、痉挛,化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学性肺炎、肺水肿等。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 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毒服。不要直 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氧化银 氧化剂 Sliver oxide Ag2O CAS号:20667-12-3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有氧化性,与有机物和氨接触能引起染色或爆炸, 230℃ 有刺激性。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7.22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该品腐蚀性极强,能灼伤眼睛、皮肤。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 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 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毒服。不要直 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三氯乙酸 腐蚀性 Trichloroacetic acid C2HCl3O2 CAS号:76-03-9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不易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具 57.5℃ 有较强的腐蚀性。 沸点: 197.5℃ 相对密度:1.63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 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眼直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 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接接触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明。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口服灼伤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 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脱。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 接触泄漏物,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甲酸 腐蚀性 Formic acid CH2O2 CAS号:64-18-6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 8.4℃ 沸点: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蚵发生反应。具有较强 100.8℃ 相对密度:1.22 的腐蚀性。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主要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症状。接触后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 可引起结膜炎、眼睑水肿、鼻炎、支气管15分钟。就医。 炎,重者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浓甲酸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 口服后可腐蚀口腔及消化道粘膜,引起呕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吐、腹泻及胃肠出血,甚至因急性肾功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 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致死。皮肤接触可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引起炎症和溃疡。偶有过敏反应。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 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 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3): 市消防中心:119 市人民医院:1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