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 of Hebei University Mar.2006 第8卷第1期 V01.8 NO.1 语言与社会认知 孔 益 华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社会认知的概念始于2O世纪四十年代,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己、对人、对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要完 成这些过程,必须发挥语言的作用。语言既是社会认知的手段和工具,又是社会认知的重要内容,主要包 括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和对他人角色的认知。影响语言社会认知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 而不断发展。 关键词:语言;社会认知;社会知觉;表情认知;性格认知;角色认知 中圈分类号:H()_O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2006)01—0076—02 接可感的外部特征如行为表现等,达到对他人内部人格特 征的间接把握或反映。听话者往往可以根据说话者的信息 一、语言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和特点 意图或非言语交际推导出其交际意图。4.范畴化;人们 (一)作用 在得到各种不同信息后,如何将这些零散的信息整理成统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的研究始于2O世纪4O年 一的印象呢?这便是一个范畴化(categorization)的过 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军事心理学家布鲁纳 程。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 (J.S.Bruner)从军事心理研究中获得启发,首先提出 动,在此基础上人类才具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才有了语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的概念,强调知觉过程受 言符号的意义。 社会因素的制约。2O世纪6O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 起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社会认知一词逐渐取代了社 二、语言社会认知的内容 会知觉,其含义与社会知觉相当,但侧重于从认知结构或 社会认知是对社会对象的认知,即对个人、社会群体 从图示的概念和信息加工的过程出发,探讨社会知觉的过 和大型社会组织的认知,而在一般意义上讲的社会认知, 程,来解释不同的人为什么会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产生 主要讲的是人对人的认知,即个人根据他人的外观行为, 截然不同的知觉等问题。社会认知是认知者、被认知者和 认识和了解对方的内部心理状态,并对对方的动机、意志 社会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是个体对社会刺激 和个性特点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如果我们把社会认知 加以综合认识的过程,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我们可以 仅定义为对人的认知,那么语言的社会认知主要包括对他 用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来形容社会认知,知己知彼 人的表情认知、性格认知和角色认知 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人社会认知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 (一)对他人的表情认知 社会认知的内容包括对人表情认知、对人性格认知、 个体对他人的认知,主要通过对他人外显行为、外部 对人角色认知、对自我的认知。要完成这些认知内容,必 特征的认知,进而局部的对他人动机、意向、感情、性格 须发挥语言的作用。认知者在一定认知情景中以语言为认 等进行认识。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主要就是从他的言论、 知途径,对认知对象的特性进行认知,这就是语言社会认 行为和外部表情去观察他、了解他、认识他,诚如俗语中 知的原理。语言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表现在:语言既是社 所说的察言观色,“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 会认知的手段和工具,又是社会认知的重要内容。只有借 1.言语表情。言语表情主要是借助语言来表情达意, 助语言这一手段才能完成社会认知的内容 在言语表达时也可借助动作表情手段。实验说明,让被试 (二)特点 者判断以各种情绪的腔调所念的英语录音,其判断的准确 社会认知包括了整个认识过程,它不仅包括对人的外 性几乎和辨别面部表情时一样高。情绪激昂时,声带振动 部特征的认知,也包括对人的个性特点、行为动机的判断 的频率增高,言语便高亢、响亮。情绪紧张时,由肺部发 认识。语言作为社会认知的手段和工具,其特点表现为: 生的空气压力大,强气流在通过发音器官时,可能发生摩 1.一致性。即将他人所具有的各种人格特征、知觉整合 擦,而形成噪音、惊叫。情绪愉快时,音调高,复合音中 为一个相互协调一致的整体,无论是内部语言还是外部语 的元音加强,使人欣悦。情绪平稳时,神经的抑制引起声 言都会显示出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特点。2.互动性:即认 带松弛,振动频率小,声音响度也小。2.体语表情。体 知者和被认知者处于对等的主体地位,不仅被认知者影响 语即人体语言或身态语言,它是借助动作姿态等无声手段 认知者,而且认知者也影响被认知者。说话者和听话者的 辅助自然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是自然语言的辅助手段。它 言语交流也是双向的、互动的。3.间接性:通过他人直 常常作为言语交际的伴随性行为而出现。体语的信息传 收稿日期:2005—08—2O 作者简介:孔益华(1981一),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3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孔益华:语言与社会认知 77 递,是靠面部、身段、动作、空间、触摸、物体等来表情 的认知手段。2.角色语言。角色语言主要指自然语言, 达意的。情绪反应最显著的是面部表情。 目前社会心理语言学在对他人的角色认知上最关心的是角 人的情感可以通过表情体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有 色语言问题,研究领域涉及领导语言、育人语言、医用语 的人好激动,常常喜形于色;有的人比较冷静,自控力 言、律师语言、导游语言、外交辞令、企业管理者的口 强,就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而且,情感和表情的对应关 才、怎样和罪犯谈话、怎样和上访者交谈、父母怎样和孩 系是复杂的,情感可以在没有表情的情况下产生,即面无 子交谈、怎样和老人交谈、怎样第一次和恋人交谈等等 表情,而心潮起伏,这是其一。其二,表情也可以在没有 现以教师育人语言为例加以分析 所谓育人语言,是 情感体验的情况下出现,如表示礼貌的微笑,机械地点头 指教师为了完成育人任务而使用的语言。教学语言直接影 示意等。其三,情感体验的内容与表情的含义可能会不一 响教学效果。育人语言第一要有目的性。目的性指教师的 致,心急如焚可表面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等。其四。情 育人语言要从育人的目的出发,要紧紧围绕育人的目标来 感和表情都是在主体——人的调解下产生的。 选择语言。二是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教师的育人语言内容 (二)对他人的性格认知 和表现形式要与学生的身 发展特点、思想实际和个性特 在一项对个人简历照片的调查中发现,面部具有积极 点等相适应,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三是引导性。引 情绪的应聘者得到工作的机率高,面部具有消极情绪的应 导性是指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以正面教育为主,调动 聘者得到工作的机率就低。按理说,人的外貌与自身的个 他们心理上的积极因素。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四是情 性、品质、态度无必然联系,但在生活中,人们往往有以 理性。育人语言要感情丰富、道理深刻、态度诚恳;要育 貌取人的认知偏差,匾此,在对他人的性格认知时也着重 理于情,以理服人。五是输导性。要用疏导的语言疏通学 从体型、着装、言谈、举止等方面认知对方的性格。 生的思想,要循循善诱,决不能使用压服性语言。 体型瘦弱的人,往往具有分裂式性格;体型肥胖的人 往往具有躁郁式性格;而体型结实的人常常是钝重的性 影响语言社会认知的因素 格。性格外向、泼辣、爱引起别人注意的人钟爱色彩鲜 语言社会认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认知 艳、造型独特的服饰;而性格内向、深沉低调或是抑郁寡 者、被认知者、认知情景有关,也含有各种认知偏差。认 欢的人多穿深色、大众化的衣装。言谈时口若悬河,善于 知者的情感、心态和过去的经验会影响着他们对人的认 卖弄,其特点多做得少,能力不强,但善于掩饰自己的无 知 认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大小 能,善于推卸责任;相反,不善言词,说话木讷,表情看 不同,认知对象的话语能给认知者带来鼓励,会引起认知 来好像无能,其实往往做事有板有眼,言行一致,善解人 者的兴趣,认知对象的话语对认知者产生的份量也不同。 意,颇具实力。脚步轻快,显得充满活力,悠闲自得;走 语言社会认知的情景就是语境,认知者通过言语环境。对 路东张西望,缺乏决断力,缺乏统筹全局的能力。挺胸阔 他人进行认知。说话的社会文化背景,说话的时间、地 步者气字轩昂,精神勃勃;走路频频回头者疑心病重,缺 点、场合、话题以及说话方式等,都是影响语言社会认知 乏协调性。细嚼慢咽者,往往有见微知著的本领l吃饭特 的因素。语言的社会认知有时会产生偏差。最为典型的是 快者。性情急躁,做事马虎粗心,协调性差等。总之,在 反映在语言的性别偏见和语言成见上。 言语交际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因素去判断他人性格,但 总之,社会认知包括对他人表情、性格、角色的认 如果仅从某一方面去断定,往往会产生偏见,不足为据。 知,在认知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语言的途径来实现的。语 (三)对他人的角色认知 言是社会认知的途径,又是社会认知的内容。儿童出生 人类个体都是以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与别人发生关系 后,在和成人的交往过程中,社会认知能力随着语言、思 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始终进行着对角色规范的认知 对 维、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研究语言和社会认知的 他人的角色认知,就是对他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认知 关系对人类更好的认识自我、认识和适应社会具有重要 判断。角色认知是否正确,决定了个体是否能够达到良好 意义。 的社会适应性。社会心理学认为,对他人的角色认知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情感,既某一社会角色应该有 参考文献: 相应的情感要求。2.动机,指某一社会角色应符合社会 [1]Bernard Spolsky.Soeiolinguisties FM].Ox ̄ord Uni— 上大多数人认定的角色动机。3.社会地位。而社会心理 versity Press,1 998. 语言学认为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应该是全方位的。除了情 [2]Dan Sperber&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 感、动机、社会地位外,语言也是重要的线索,社会生活 cation and Cognition[M].Blackwell Publishers 中的角色语言也是不能忽视的。 Ltd,1995. 1.认知的全方位性。人们往往对社会上某一角色的 [3]R.A.Hudson.Sociolinguistics(Second Edition) 认知是全方位性的,有情感的、动机的、地位的、态度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的、意志的、品质的、语言的等等,以 大学教授”为 [4]Ralph Fasold.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 例,人们对这一角色有一定的角色期待。大学教授处于较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 990. 高的社会地位,主要精力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比常人更 [5]Ronald Wardhaugh.An Introduction tO Soeiolinguis— 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他们往往具有高尚的人品和严谨的学 tics(Third Edition)[M]. Blackwell Publishers 品,为人谦和,桃李芬芳,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大学 Ltd,1998. 教授大多不谙家务,参加体育锻炼较少;但他们在做学问 [63杜学增.社会语言学教程导读[A].伦敦:英国牛 方面具有运动员一般的意志和耐力,寒窗苦读,不畏寂 津;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0. 寞}大学教授讲话通常是出口成章、旁征博引、令人信 [7]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 服。由此可见,通过“大学教授”角色的分析可知对他人 育出版社,2002. 的角色认知是多线索、多渠道的,其中语言和行为是重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