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及县局关于课堂教学达标意见,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提高我校成绩和教师个人素质,督促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学习吸收,自我尝试
9月1日—9月30日,温习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材,新方法,及课堂评价标准观念,掌握现代教学思想,熟悉教材教法。每位教师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学习1—2小时,相关摘抄200—500字。各教研组每天上午抽一节课集体研讨学习、讨论、交流,提高认识,达成共识。教师进行新课标自我检测。在学习基础上精备精上一节课,要体现新理念,符合学科特点,改进教学行为,优化课堂资源,提高课上效益,并根据标准作好自我反思和改进,初步创出自己的教学模式,从速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
第二阶段,组内交流,个人申报,组内验收。
10月1日—11月20日,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各教研组集体确定。同一节课,各自独立备课。用1—2天时间轮流执教一遍,其他教师全部参加听课,完后说课和评课结合进行,每位教师认真反思:在本次交流中有什么收获?教学观念是否转变?教学行为是否改变?自身仍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薄弱环节?形成书面的个人申报达标级别材料。根据以上交流,每位教师再次精心准备一节课,其他教师全部参与听课打分,教研组进行验收并上报学校。对不达标的教师进行帮扶。
第三阶段,学校验收,评定等级
12月1日—1月10日,在这个阶段由学校组织课堂教学评价小组,实行每位教师课堂过关。评价小组听课后,必须和上课教师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然后由学校统一评价定出教师等次,成绩学校统一存档。并将验收结果在学校内公示两天,无异议后上报县局。
二、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达标是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学校将把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与教学成绩、教研活动等捆绑起来评价教师。
本次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成绩共计10分,计算方式为“教师实得分×10%”,学校将根据活动成绩对教师进行评价。不参加的教师,该成绩为0分。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保证本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成立课堂教学达标活动领导小组和各学科评审小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确保本项工作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 领导小组 组长: 邓林仲
成员: 蔡晓军 孙阿龙 戴成 刘古开 评审小组 组长: 刘古开
成员: 孙曙东 邓会芹 丁建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