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在认识时针、分针,拨一个具体的时刻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看整时的方法,会看整时的时间。
教具:课件、实物钟表、学具钟表
学具:学生每人一个能拨的钟或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它是( )。请你猜猜看,这个好朋友是谁?(生猜出后出示谜底)
2、揭题:同学们很聪明,一下子就猜出了这个好朋友是时钟,(出示几个不同样式的
钟表)那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愿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动手探索,体验感悟
1、初步认识钟面
(1)师出示一学具钟表,生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2)汇报交流:
A、钟面上有2根针,指出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师:看看老师的钟面上有几根针,你们的钟面上有几根针,你能找出自己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吗?
B、钟面上有12个数字。把数字从小到大读一读。小黑板出示只有3、6、9、12四个数字的钟面,说说钟面上缺了什么?指名补上去。
C、师演示,看看时针和分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走的,生跟着用小手比一下。
D、课件出示一钟面,让学生再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2、认识整时
(1)课件出示课本第91页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几时了?(指名试说,
并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指名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图意(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2)试一试:课件出示1时、4时、6时3个钟面
A、说说各是几时?是怎么看出来的?
B、仔细观察三个钟面,看看三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和同桌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C、全班交流
D、小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表示几时。(生齐读两遍)
(3)生试拨时间:3时、10时、12时(同桌互相检查拨得对不对)指名拨一拨(注意12时时针和分针重合在一起,都指向12)
(4)说一说:课件出示3个钟面,指名再读读钟面上的时间。
3、学习数字表示法
(1)课件出示8时、3时、6时的两种表示法
A、指名读一读钟面上的时间
B、师:见过像8:00、3:00、6:00这样的时间表示法吗?在哪见过?(电子表、万年历)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叫数字表示法。
C、生观察数字表示法有什么特点?指名说一说(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2)用数字表示法表示1时、4时、12时(指名板演)
(3)读一读:课件出示7时、10时、12时、5:00(指名读)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出示第92页图:小明的一天
(1)师: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他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生看第一幅图,说说图中小明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师演示用两种方法写时刻)
(3)生独立用两种表示法写出每幅图的时间。
(4)全班交流:用完整的话说说每幅图图意。(小明什么时候在干什么)
(5)师:我们应该像小明一样合理安排好每天的生活、学习时间,谁来说说你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指名试说)
2、动动脑筋:课件出示两幅表示10时的图(一幅小朋友在上课,一幅小朋友在睡觉)
(1)生说图上时间。
(2)想一想:为什么都是10时,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
3、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连线。
4、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再过1小时是几时?
四、课堂总结:
1、今天学了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钟表,钟表上藏着很多的学问,等着我们去发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