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以及数形结合下的简单的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通过物品的有规律的排列,使学生初步感知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根据规律找出下一个物品。体验数形结合的规律特征,能用数字表示图形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学生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能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规律。通过涂色、摆一摆、画一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联欢会装饰物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引出图形排列的一些简单规律,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规律美,以及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
本课主要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创造的教学方式,由浅及深,环环相扣。以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图引入,让学生充分观察并感知图中的事物,如:彩旗、小花、灯笼、人物的排列规律。同时也使学生感知颜色是有规律的排列的'。教师的问题中涉及“排列”二字,让学生初步理解排列的含义并为后面的“重复排列”这个概念做铺垫。为了让学生能更亲近新知,设计了让学生上来摆一摆的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引入了本节课的难点“以某某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完整数学语言的表达。再结合学生们的作品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多说一说,使学生逐渐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及能完整的表达规律的排列。通过观察同学们的作品也使学生发现,同一种物品能摆出各种各样的规律。在掌握图形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例2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图形与数字的关系及数字的排列规律。为后面学习数字的规律做准备。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找规律的方法以及体验规律的不同变化,在此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层次分明的小游戏,如: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摆头活动、拍掌游戏,让学生充分掌握
到找规律的方法以及体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可以有规律。为了使本课的学习不枯燥,让学生将生活与课堂联系起来,在教室和生活中找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练习实际的能力,也培养的学生的观察能力。最后,数学知识不能只停留在语言里,增加小卷的练习,一是为了检验本课所学知识,二是使学生动手动脑齐发展,并将知识落在实处。
不足之处在于,教师的提问不够准确,学生没有听清老师的提问而答非所问。教师应用简洁明了的问题,提出问题的重点使学生理解;在设计习题时没有避免矛盾,比如:在教师拍手时,这个规律可以说113,也可以说成23,在这里学生课下的反馈使我明白,习题的设计要贴切实际知识并要经过反复练习研究再确定是否可用;后面三个环节没有平稳过渡,导致课堂的纪律出现问题,也说明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及驾驭能力不够成熟;教师的语言比较生硬,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更应该使用儿童语言及语气,贴近学生,使学生有亲切感,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学生的良好习惯未养成,在进行两人交流时体现出课堂制度不够完善。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整十数》2013-7-410:15|发布人:lxh1648|阅读:870|
(摘要)21世纪教育网小学频道整理汇编了“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从一开始的主体图入手,创设新学期发新书,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意在让学生充分观察,发现这里面的数学信息.为接下来的顺利解决问题埋下伏笔.接着我又问:“要解决数学书有多少本?需要知道哪两个数学信息?”学生说:“需要知道没打开的和小朋友发下去的.”
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该放在哪合适呢?”生说:“应该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又追问:“为什么要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先让同桌讨论这一问题,接着找同学回答.生说:“拿来的3捆小棒是表示的3个十,所以要和35里面的3个十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35+3=”和“35+30=”的算理后,我问:“看着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说:“这两个算式里面都有35”,生2说:“第一个算式加的是3,第二个算式加的是30”.
我问:“35是几位数?,3是几位数?”,生说:“35是两位数,3是一位数”我说:“那也就是说我们学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学生马上说:“两位数”.我一听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答案,可是又一想学生说的也没错呀,30就是两位数”.灵机一动我说:“30是两位数,也是我们认识的两位数里面很特殊的什么数呢?”学生马上想到是整十数.这样在我的引导下,我们共同完成了本节课的课题.我想这样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概括,也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一个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做好学生的课堂常规教育,加强对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实践、反思,认真做好备课上课工作.并且要把这三方面融为一体.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检测题
关于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检测题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一、把搭配正确的词连起来。(8分) 初三初四辨西东一对长长的专家 十五十六知北南一座了不起的石桥 朝看太阳娥眉月一位大大的小鸟 夜望北斗月团圆一群可爱的眼睛 二、看拼音,写汉字。(16分) zhǐshìbānɡmánɡtiàoyuǎnzuòwèi mínɡpiànwǎnfēnɡbiànsètiáojiàn 三、比一比,再组词。(16分) 河()那()姐()呀() 可()哪()祖()蚜() 座()雷()名()亲() 坐()雪()岁()新()
四、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9分) 五、照样子,写一写。(8分) 碧绿碧绿的荷叶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
蔚蓝蔚蓝的天空蔚蓝蔚蓝的() 火红火红的枫叶火红火红的() 六、选词填空。(12分) 名明鸣
()字()天()叫著() 成城诚
()市()实()功真() 园元原
花()十()草()动物()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9分)
(1)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 (2)_________天天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怎么________________呢?
八、把下面的'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符号。(6分) (1)地里爷爷在花生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给书东东爸爸一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5分,1+1+2+1)
在我国青海湖的西部,有一个中外闻名的鸟岛。每年5月下旬,一批又一批的候鸟从南方飞来,小岛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鸟。鸟窝密密麻麻,一个挨一个。窝里窝外,到处都是鸟蛋,有白色的,也有青绿色的。
1、这段话共有_______句。 2、鸟岛在我国_______的西部。
3、鸟蛋有_______色、也有_______色。
4、每年五月下旬,候鸟从______________飞来。 十、看图写话。(8分)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检测题就为大家整理到这,想要了解更多小学生辅导资料欢迎关注小学频道!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学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XX名。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极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汉语拼音巩固比较好,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有个别学生的握笔姿势还需要提醒改正。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较好,阅读时不出声、不指读。本学期将继续进行每天晚自习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再加大阅读量。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的拼音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孩子有了初步的写话兴趣。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以及写话兴趣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二、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200个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2.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6)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
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3.写话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四、.教学措施
识字与写字(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4)学期中组织学生开展“汉语拼音听写大赛”“生字找茬游戏”,巩固孩子拼音的读写和生字的认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阅读教学(1)重视朗读的指导。(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3.口语交际教学(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