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空心墩翻模施工工法

空心墩翻模施工工法

来源:世旅网


空心墩翻模施工工法

1 前言

随着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在高墩桥梁施工中,施工效率、线形控制、安全施工及可操作性等成为急需解决的施工难题。在多年的高墩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不断进步、完善,形成了滑模、翻模、内爬式翻升钢模板等不同的施工方法,提高了高墩施工的效率,翻模在铁路双线空心桥墩施工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2 特点

翻模由滑模演变而来,它由3节段大块组合模板、支架和内外工作平台组成。随着各节段混凝土的灌注,早期通过液压千斤顶为动力提升平台并带动支架,目前多采用塔式起重机配合手动千斤顶使模板不断翻升直至墩顶。翻模施工时,模板可在施工现场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模板和内外作业平台可一次安装,并且适用于多种混凝土运输和提升方式,施工速度快;对泵送混凝土施工,能够随模板上翻同步接长泵送管道,提高了混凝土灌注速度;能够随时纠正墩身施工误差,便于模板及时清理、修整、刷油,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采用塔吊提升模板及工作平台,设备不复杂,经济合理;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能克服滑模施工的不足。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30m以上各种截面形状的空心高墩施工,可用于铁路单双线桥和公路桥梁空心墩,经改装后也可用于水塔、烟囱等高耸构造物的施工。

4 工艺原理

翻模工作原理是随着各个节段混凝土的灌注,通过塔吊为动力提升平台并带动吊架,进而模板不断上翻,直至墩顶。其基本结构包括平台、提升收坡机构、吊架和模板部分,总重量一般不超过25t。

1

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高墩墩身翻模施工工艺框图,如下:

高墩墩身翻模工艺流程图

铅垂仪检查模板轴线 拆除i-3节模板 钢 筋 加 工 测 量 放 线 施工准备、承台处理 绑扎1-4节钢筋 钢 筋 加 工 安装1-4节模板 浇注1-4节混凝土 铅垂仪检查模板轴线 i=2~n 绑扎i+3节钢筋 安装i+3节模板 浇注i+3节混凝土 循环施工 墩 身 封 顶 5.2施工操作要点

5.2.1施工准备

根据基顶中心测量放样出立模边线,根据翻模设计要求,首先施工墩身基础以上6m高度部分。

5.2.2提升接料平台

(1)松开接料平台和支腿的联结,以缆索吊机将平台提升大于一节模板的高度。

(2)分两批将支腿相应提高一节模板高度。 (3)接料平台落于第一次提升后的支腿上。

2

(4)提升其余支腿,并使之与平台联结牢固。 5.2.3拆除模板

(1)将悬挂于第N节支架上的吊蓝和步板、安全网提升挂于N+1节吊环上,使安全网与吊篮立筋和三角支架护栏联结。

(2)分4组人员于墩身对称位置,同时分别向相反方向拆除对拉螺栓、三角支架和内外模板, 由上层工人将拆下部件提升到N+2层,对模板进行清洗整修。

(3)堵塞对拉螺栓孔,喷养护液。

(4)混凝土达到1.2MPa时进行接灌面凿毛,绑扎焊接钢筋。 5.2.4模板安装

(1)测设中线,以垂球控制中心,检查调整内外模板位置。 (2)根据灌注段内壁周长计算内壁块数和模板搭接量,并于已成混凝土上做出标记据以支立内模,并使外模与内模相对应。

(3)以对拉螺栓将内外模板和三角支架联结紧固,并以斜拉索具调整中线和桥墩截面尺寸。 5.2.5模板安装灌注混凝土

缆索吊机运送混凝土,卸于平台上,以人工或小车将混凝土倒运至模内,用插入式震捣器捣固。 6.材料与设备:

30m以上空心墩采用翻模进行施工,翻模由施工系统由提升机构、模板系统、工作平台和安全设施组成。

如图2翻模法示意图,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见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1 2 3 4 5 6

机械名称 交流电焊机 吊车 混凝土拌合站 混凝土运输车 混凝土泵车 附着式振动器 3

型号 BX-350 QY25 2HZS90 8m3 单位 台 台 套 辆 台 台 数量 5 2 1 4 2 8

7 8 塔吊 空压机 M80 0.5 m3 台 台 1 1

图2翻模法示意图

7 质量控制

7.1所使用的规范、标准:《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则》(TB10401.1—2003) 。

7.2根据墩身的具体外形,掌握翻模收坡情况,做好模板的收分工作,确保墩身的几何尺寸。

7.3在工作平台提升过程中,随时检查平台的偏移情况,发现偏移,及时纠偏,防止因工作平台的偏移而影响模板的正常支立。

7.4在模板的组装及浇混凝土前后随时掌握墩身的中线偏移情况,使用激光铅垂仪加强对墩身的线形进行控制。

7.5在整体墩身的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对工作平台的稳定性加以监测,避免各种事故发生。

4

7.6模板组拼允许偏差: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10mm; 表面平整度:3mm; 相邻模板错台:1mm; 空心墩壁厚:±3mm; 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2mm; 墩身支撑垫石顶面高程:0,-5mm;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5mm。 7.7 墩身允许偏差:

墩身前后、左右边缘距中心线尺寸:±20mm; 空心墩壁厚:±5mm; 桥墩平面扭角:2º; 表面平整度:5

每孔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4 mm; 支承垫石顶面高差:0,-5 mm;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5mm。

8.安全措施:

8.1对于横向收坡的高桥墩,当施工到墩身上部时,工作平台横梁外悬部分太长,因此将采用活动栏杆,栏杆随吊架内移,以减小平台的工作面积。为增强平台的稳定性,栏杆严禁堆放料具。

8.2平台的中线、水平应勤观测,勤纠偏。 8.3加强试验和施工控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8.4液压设备因故漏油至混凝土上时,应及时清理干净。 8.5起重设备的绳索及滑轮等零件应经常检查并涂油保养。 8.6经常检查电路,防止发生事故。

8.7翻模结构各部件应连接牢固,螺栓、螺帽应涂油,以防影响使用。纵、横辐射梁梁顶面应保持清洁。

8.8翻模结构拆除应严格按拆除顺序和注意事项进行,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5

8.9划定危险区,埋设标志;起重设备顶部应设置信号灯。 8.10进出场地人员均需戴安全帽,禁止无关人员出入。 8.11因各种原因停工时,注意切断电源,保护设备。 8.12严禁从高空向下抛掷杂物。

8.13要设专人负责起重指挥,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并加强通讯联络。

8.14加强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9.环保措施 9 环保措施

9.1执行《环境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9.2在施工和作业场地内,合理布置,做到标牌齐全、清楚,各种标识醒目,施工场地整洁文明。

9.3施工废水需沉淀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可排放。 9.4施工场地、道路要硬化,并做到经常洒水,防止扬尘。 9.5固体废料集中回收、堆放和处置。

11 应用实例

11.0.1工程概况

陈山坞特大桥中心里程DK440+269.905(起屹里程为DK439+900.27~DK440+693.53),桥梁全长793.27米,该桥为陆地桥,为跨越山间低洼处而设,桥址处地势起伏很大,植补稀疏,两桥台均位于坡度较小的山坡上,本跨越的区域无河流,有良田、林地、房屋,无其他的特殊或重要建筑物。结构组成为6-32m简支梁+1-(60m+100m+100 m +60 m)连续梁+8-32m简支梁,共有17个墩、2个台,桥台采用挖方桥台(0#及18#), 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墩(1#及17#)和圆端形空心墩(2#~16#),最高桥墩为67米,普遍墩高40~60m不等,两个实心墩为墩身高为11.35米和17.35米。

6

11.0.2施工情况 1.施工系统

30m以上空心墩采用翻模进行施工,翻模由施工系统由提升机构、模板系统、工作平台和安全设施组成。

①提升机构为每个施工墩位处设置塔吊一台,塔吊中心位于路线墩身侧边,采用50型以上塔吊,可同时施工前后3个墩身且减少塔吊周转次数。塔吊与墩身之间必须使用撑拉构件进行连接,以确保塔吊的稳定性。具体位置根据地形情况确定。

②模板系统采用墩身外模采用大块整体钢模,选用6mm厚钢板面板,框架采用∠100角钢,加劲肋采用10mm钢板,背带采用16#槽钢。模板制作精度如下:尺寸误差小于2mm,倾斜角偏差小于1.5mm,孔位误差小于1mm。为确保工程质量,在工厂内统一加工。

翻升模板采用6层布置,每层高2.0m。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以底节模板作为支承主体,采用塔吊(承台施工时预埋塔吊基础)提升6m—10m。上层模板支承在下层模板上,循环交替上升,完成墩柱的浇筑。

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拼装,内外模间设带内纹的对拉螺栓,以利于拆模和避免墩身混凝土内形成孔洞。墩身内腔每隔一定高度预埋型钢作支撑梁,上面搭设门式脚手架作为装拆内模和浇筑混凝土工作平台之用。安装和拆卸模板,施工用材料的垂直运输均由塔吊完成。模板完成后在加工厂进行试拼,试拼分水平方向的试拼和垂直方向的试拼,尤其要注意模板第一次翻升后垂直方向的试拼,见下图:

③工作平台分为模板工作平台和钢筋工作平台两种。其中,模板工作平台设置在翻模外侧,采用φ48mm钢管制成可拆卸骨架及栏杆,上部搭设木板,主要提供人员工作和小型机具的操作平台。每节模板均设工作平台,并用螺栓与模板连接,随模板一起向上翻升,为模板组装、拆模提供作业空间,见下页模板工作平台示意图。

7

模板试拼示意图

钢筋工作平台采用φ89mm钢管及角钢地面制作,高度为3m。每次绑扎钢筋前由塔吊提升至已浇筑段顶面,并由螺栓将四脚固定在模板上,钢筋绑扎完成后吊至地面,以备下次使用,见下图“钢筋工作平台示意图”。

模板工作平台示意图 钢筋工作平台示意图

B A 接缝1 A 接缝2 B ④安全设施由上部平台围栏、横向安全网、围栏密目网等组成,见图4所示。墩身施工时,在墩位之间搭设支架,上设“之”字形爬梯,宽度为1.2m,仰角为45°。每升高6米设一处休息平台,平台宽1m,供人员休息,保证施工和检查人员上下安全便捷。详见下图: 2. 施工工艺步骤

8

① 下部实心段施工

外模的支立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的施工,要求尺寸正确,外模顶水平,否则在空心段施工时,造成模板不平整。

② 模板位置调整

当外模组拼成形后,所有螺栓不必拧紧,留出少量松动余地。模板前后方向偏斜的调整通过手拉葫芦拉至正确位置,左右偏斜的调整则在模板底边靠倾斜方向的一端塞加垫片实现。模板之间的缝隙塞有橡胶条,防止漏浆。由于模板制作及起始第一节模板调整的精度都很高,以后每次调整幅度很小。调整完毕后,拧紧全部螺栓,即可浇筑混凝土。 ③ 绑扎钢筋

钢筋绑扎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绑扎,钢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 ④ 模板翻升

在安装钢筋的同时,可以开始拆下面一节外模工作。拆模时用手拉葫芦将下面一节模板与上面一节模板上下挂紧,同时另设两条钢丝绳栓在上下节模板之间。拆除左右和上面的连接螺栓,然后通过两个设在模板上的简易脱模器使下节模板脱落。脱模后放松葫芦,使拆下的模板由钢丝绳挂在上节的模板上。然后逐个将四周各模板拆卸并悬挂于上节模板上。这样将拆模工作和钢筋安装工作同时进行,节约至少半天时间,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塔吊工作时间的占用。

检查模板组装质量,符合桥墩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安放撑木,拧紧拉筋。 ⑤ 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墩下,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对称均匀浇筑。

混凝土灌注到模板顶时,要低于模板口1~2cm,为下一板方便组

9

装翻模,防止有错台。当混凝土的强度大于3MPa时清除浮浆,凿毛混凝土表面,进行下一节段施工。

在灌筑过程中用测量仪器随时观测预埋件的位置及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如有变形和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 ⑥ 墩顶实心段施工

墩顶实心段施工时,先拆除内模及内吊架,然后安装实心段的过梁和底模,再安装实心段外模,安装通长拉杆,绑扎上实体段钢筋,浇筑混凝土。 ⑦ 翻模拆除

墩身下实体段、空心段、上实体段混凝土施工时,特别注意实体段与空心墩身连接处的混凝土质量和外观。特别在实体段,由于一次浇筑混凝土体积过大,采取和承台相同措施降低水化热。 ⑧ 高墩施工线性控制

高墩的线形控制主要采用墩外平面控制网,墩内激光铅直仪的综合措施, 排除日照、雾天、夜间等校模对测量工作的影响。

控制要点为:

a、按“测规”要求设置桥轴线及高程控制网, 并精确设置十字护桩。

b、实心段施工后, 在墩内布置激光铅直仪辅助配套设施。 c、实施中,在墩身外模,直面模四个角点设置观测点,若模板检查在白天, 则以全站仪测量为主, 激光铅直仪作校核, 两者误差控制在±3mm以内; 若在雾天、夜间, 则以激光铅直仪为主, 并利用在已成型的墩身外壁上所做的方向点拉线与铅直仪校核。 d、检查模板时间若在晴天, 应在上午9: 30以前或下午4: 00以后, 防止日照对墩身的影响。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