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梁(移动模架)施工技术试题
(含单选题30题、填空题6题、简答题4题) 一、选择题:(共30题)
1、采用移动模架方法造梁,若移动模架的主梁在待制箱梁下方,借助已成箱梁和桥墩移位的为( C )移动模架。
A.上行式 B.下行式 C.复合式 2、移动模架按导梁的形式分为( B )。
A.上行式和下行式 B.前一跨式、前半跨式和前后结合式 C.平开合式和翻转式
3、移动模架可适用于50m以下多跨( C )的就地浇筑。 A.连续梁桥 B.简支梁桥 C.简支和连续梁桥 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上行式移动模架系统的是( C )。 A.支承系统 B.吊架系统 C. 模架系统 5、利用( A )平面预埋件,经过处理后作为上行式移动模架的支撑点。
A.墩顶 B.承台 C.墩顶和承台 6、下行式移动模架主要包括( B )。
A.支承系统、模架系统、吊架系统以及模板四大部分 B. 主梁承重系统、支承系统、模架系统、移位系统以及模板五大部分
C. 主梁承重系统、支承系统、吊架系统、移位系统以及模板五大部分
7、移动模架施工时墩台两侧托架顶面的横向高差不大于( ),桥跨两侧托架顶面的纵向偏差不大于( C )。
A.5mm,10mm B.10mm,10mm C.10mm,5mm
8、移动模架主箱梁在地面拼装时,必须确保顺直,( A )。
A.要求采用拉线检查 B.要求采用目测检查 C.要求采用拉线或目测检查
9、移动模加拼装完成后,外侧模顺桥向位置偏差应不大于( B )。
A. 5mm B.10mm C. 15mm 10、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移动模架浇筑梁体前的检验项目是( A )。
A.支架预压 B.姿态调整 C.模板开合 11、移动模架静载试验需要测试的数据主要有( B )。 A.主梁桁架的应力和挠度、底 模板下的挠度、支承架和导梁的挠度
B.主梁桁架的应力和挠度、底模板下的挠度、支承架和吊架的挠度
C.主梁桁架的应力和挠度、底模板下的挠度、导梁和吊架的挠度
12、以下各项中属于正确对移动模架预压加载顺序的是( B )。 A.先腹板处后横隔板处,再顶板处,先悬出段,后跨内段,从两端向跨中对称加载
B. 先腹板处后横隔板处,再顶板处,先跨内段,后悬出段,从跨中向两端对称加载
C. 先腹板处后横隔板处,再顶板处,先跨内段,后悬出段,从两端向跨中对称加载
13、移动模架预压加载过程中,每一级加载完成后静置( C )测量预压点位的变化值,经分析合格后继续加载。
A.6h B.12h C.24h 14、移动模架底模预留拱度应计入主梁负荷后弹性变形影响,中线及高程偏差应小于( A )
A.5mm B.10mm C.15mm
15、移动模架主梁在荷载作用后的弹性变形值应根据混凝土实际容重计算并结合有关( C )数据修正后得出。
A.经验 B.规范 C.实验 16、移动模架预压的目的是消除模架拼装的( C )变形。 A.弹性 B.塑性 C.非弹性 17、移动模架底模螺旋千斤顶应安装在( A )之间。 A.底模与横联 B.底模与主梁 C.横联与主梁 18、移动模架内模小车运输轨道应安装稳固、平顺,纵向中线偏差应不大于( ),两轨面高差应不大于( B )。
A.15mm,10mm B.10mm,5mm C.10mm,10mm
19、移动模架的侧模在( C )方向都可以调节,以保证侧模的准确对位。
A.横向与竖向 B.竖向与纵向 C.横向与纵向 20、移动模架制梁时的活动支座安装,除应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计入设计单位提供的梁体混凝土在预应力作用下的梁长( B )。
A.伸长量 B.压缩量 C.徐变量 21、移动模架脱模前的准备工作操作错误的是( B )。 A.各支承处人员就位并检查支承台车位置是否正确 B.解除所有影响横向移动的约束 C.水平横移及纵移油缸处于自由状态
22、移动模架模板开合检验时,模板支承在( B )上,拆开底模板和骨架中间缝螺栓,驱动底模横移油缸进行底模的开合动作。
A.横联 B.支承台车 C.主梁 23、对移动模架前移过孔检验简述正确的是( C )。 A.先驱动纵向油缸主桁梁,使模架前后各移动一孔后复原,检查移动机构是否安全可行,完成过孔检验
B.先驱动纵向油缸主桁梁,使模架向前一孔后复原,检查移动机构是否安全可行,完成过孔检验
C.先驱动纵向油缸主桁梁,使模架前后移动10cm左右复原,检查移动机构是否安全可行,待现浇第一孔后再移动模架过墩,完成整跨过孔检验
24、梁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对移动模架( )变化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严格控制箱梁( B )。
A.内力,线型 B.挠度,线型 C.受力,外观 25、预应力筋分批张拉时,应同时监测梁体( )变化情况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防止由于移动模架主梁( B )使梁体上缘出现拉应力而开裂。
A.变形,反弹 B.拱度,反弹 C.变形,变形 26、在移动个模架脱模施工时,先启动垂直油缸,以解除支承结构,然后垂直油缸徐徐下落模床,其同步错位不大于( B )。
A.30mm B.50mm C.80mm 27、在移动模架纵向移位操作时应解除所有影响其( B )移动的约束。
A.横向 B.纵向 C.横向和纵向 28、移动模架前移时应对( C )采取稳定措施,爬梯安装必须牢固。
A.桥墩 B.主桁梁 C.桥墩和主桁梁 29、移动模架纵向移动到位后,驱动开模油缸使两组模板向中靠拢,此动作应基本同步进行,横向不同步误差为( A ),纵向前后错位不大于30mm。
A.800mm B.500mm C.100mm 30、移动模架拆除时应先拆除( C )。
A.模板及支承台车 B.模板及主梁 C.模板及导梁 二、填空题:(共6题)
1、移动模架的拼装和使用,应符合移动模架 设计说明 和 操作规程 的要求。
2、支承移动模架的主梁及承重立柱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
稳定性,基础必须坚实稳固。
3、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 弯矩零点 附近。
4、在移动模架预压加载过程中,要求详细记录 加载时间 、 吨 位 、 位置 ,要及时通知测量组作现场跟踪观测。
5、上行式移动模架主要包括主梁承重系统、支承系统、吊架系统、移动系统以及模板五大部分。
6、移动模架走行时应检查所有影响移位的 约 束 是否解除、移动方向是否有障碍,注意必须基本同步,并注意纠偏。 三、简答题:(共4题)
1、简述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案:(1)在支架上长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2)支架应利用专用设备组拼,在施工时能确保质量和安全; (3)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近;
(4)箱梁外、内模板在滑动就位时,模板平面尺寸、高程、预拱度的误差必须在容许范围内;
(5)混凝土内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设置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移动模架法施工现浇梁有哪些的特点?
答案:(1)工序简单,施工周期短,同时移动模架逐孔施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2)不需进行基础的处理,适用范围广;
(3)移动模架提供了足够的施工平面,减少施工空间重叠,避免了不安定因素;
(4)移动模架操作系统为标准化作业、重复熟练的工序,施工周期快,质量好。
(5)移动模架吊架可以设置防雨、防寒、防晒的顶棚围护措施,保证施工期间不受天气的影响;
(6)移动模架能适应平曲线R≥600m的多跨连续梁施工,逐
孔现浇时,梁体整体性能好,几何尺寸易于调整,使梁体结构更趋合理。
3、简述移动模架法施工现浇梁的主要工艺流程? 答案:(1)安装墩旁托架; (2)移动模架拼装就位,预压; (3)安装桥梁支座,调整底、外模; (4)安装底板和腹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 (5)安装内模和顶板钢筋; (6)浇筑梁体混凝土,养护; (7)张拉,脱模,模架横移分开;
(8)将两侧移动模架同步前移到下一梁位进入循环施工。 4、简述移动模架拼装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案:(1)拼装人员应熟读图纸,弄清该设备的主要组成; (2)整个装、试过程中应有足够的安全设施; (3)每个拼装工序经检查安全性后方可进行下步拼装; (4)由测量组放线确定主梁拼装位置,避免模架错位; (5)移动模架主梁在地面拼装时,必须确保顺直,要求采用拉线检查;
(6)检查各处支承和连接情况,确保连接牢固;
(7)必须四个吊点同步起顶主箱梁,由专人指挥,统一信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