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施工比较方案

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施工比较方案

来源:世旅网


1、国内外移动模架造桥机使用状况

移动模架造桥机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两根纵梁支撑、对混凝土桥梁进行逐孔向前现场浇筑的施工机械。该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西欧,1959年在阿尔卑斯山修建桥梁时首先创用,周期达到两周一孔;1963年西德斯特拉巴格公司采用穿巷导梁(两次走行型)现浇31m跨简支桥梁;1969年德国PZ公司首先使用桥面下支撑双梁一次走行的现浇方案,用于德国Amsinck立交桥,于1973年定型,该工法亦称PZ法,其最大适用跨度为55m。现在发展到了60米。

桥面上支承实例有瑞士如根托贝桥,此桥用MSU60/90型桥面上支承移动模架法施工,其外模为悬挂式;葡萄牙瓜迪亚纳河高架桥,其桥跨为50m+5×60m+50m,采用桥面上支承柔性悬挂法。

移动模架造桥技术,日本于1968年引进,美国在1977年使用。如美国亚特兰大的马耳他高架桥,其跨度为23.4m~44mPC单箱单室连续梁。

我国交通部门1975年援外时采用。1991年在国内最早被应用于厦门高集海峡大桥。该桥全长2070m,45m等跨距连续PC梁,采用PZ公司研制、瑞士LOSINGER公司生产的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台湾省在20世纪90年代后大量引进或制造了该类造桥机达40台。

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行研制成功的移动模架造桥机,在1998年成功投入使用于厦门海仓大桥东引桥1000t/42m单箱PC梁的施工;1999年京珠高速公路武汉打靶堤立交桥采用自行研制的1000t/2×30m型移动模架造桥机;2000年至2001年深圳通香港之东深供水改造工程采用自行研制的500t/24mU型渡槽移动模架造桥机;2002年丹拉高速公路磴口黄河桥采用自行研制的简易式1200t/50m型移动模架造桥机。这些实践提供了国内移动模架造桥机可靠的施工技术研究并总结了成熟的施工工法。

1

2、箱梁移动模架造桥机现浇施工 (1)箱梁施工方案的选定

根据桥型特点及自然条件状况,我们在选择施工方案时,主要对桥面上、下支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逐孔现浇箱梁施工方案作了认真的比较:两者的共同特点是逐孔向前法具有一次浇注量大、减少设备本身的拆装、移位频率,设备易于前移等优点,施工周期12~15天/孔。

①桥面上支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主要优缺点

优点:施工时移动模架造桥机在已浇筑的混凝土梁上走行,操作简便,对桥梁下部结构无影响,在水域施工时优势较明显。

缺点:施工时混凝土梁上部活动空间有限;移动模架造桥机下导梁通过吊杆吊挂于主梁上,混凝土梁须预留多个孔洞以便吊杆穿过,增加了施工环节,对混凝土主梁结构预应力布置影响较大;由于在梁面上施工,移动模架造桥机所受风阻力较大,6级风以上结构限制走行,对施工工期影响较大。

②桥面下支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主要优缺点

优点:施工时混凝土梁上部无遮拦,上部活动空间大;模板支承容易,拆装模板自动化程度高;对已浇注好的混凝土梁无影响;地面配合作业容易,风阻力小。

缺点:移动模架造桥机支腿支撑在承台上,预埋件量大,要求精度高,上水时对施工工期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采用桥面下支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逐孔现浇箱梁的施工方案比桥面上支承式方案要好,选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MZ1300t/50m型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该机施工周期能达到平均12天/孔。

(2)MZ1300t/50m型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该种机型除具有前面所述桥面下支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的优缺点外,其最大的创新是采用自身转移支腿的结构模式,可节省现场辅助吊机的作业量,简化施工环节,减少施工投入,缩短施工周期。

2

①移动模架造桥机结构 a、移动模架系统的组成

移动模架系统自下而上可分为前后支腿支承机构、移动平衡车、主梁、模架横移机构、外模架及外模板、内模等系统。

(a)前后支腿支承机构

前后支腿支承机构有前支腿和后支腿,每个支腿由墩身两侧支腿通过中间的连接梁连接而成,它起着将整机载荷和施工工作载荷传到承台的作用。每侧支腿支承机构由小车、轮箱、丁字梁、支腿、连接梁、垫块、液压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小车可吊挂支腿移位;轮箱的作用是使主梁滚动移位;丁字梁上部由托辊轮箱和支腿油缸,下部与支腿立柱连接;支腿立柱将全部施工荷载传至桥墩承台上;连接梁的作用是增加前支腿的稳定性;垫块主要用于支腿与承台预埋件的衔接过渡;支腿液压系统用于模架的整体升降。

(b)主梁

主梁结构由主承重钢箱梁及两端钢桁导梁组成,总长103米。一套移动模架造桥机系统由两组主梁组成,分设在混凝土箱梁两翼板的下方,是移动模架造桥机的主要承载结构。

单组承重钢箱梁分节段制造,节与节之间以高强螺栓及钢板相连,梁高3.2m,宽2.0m,腹板厚12mm,盖板厚36mm,下翼缘设50mm厚轨道板。箱梁内部设置纵向及横向加劲,以保证主梁腹板、盖板的局部稳定性。箱梁上部安装模架横移机构;箱梁下部设置纵移轨道等机构。

导梁采用桁架形式,位于主梁的前后两端,单组由两节钢桁架构成。其节块之间以及其与主梁之间均为铰接,可以保证它竖向和水平转动,以满足曲线桥和过孔悬臂上墩要求。

箱梁及导梁下弦均设置吊挂小车走行轨道,以便前后支腿自行转移。 (c)模架横移机构

模架横移机构固定安装在主梁顶面,横移机构的辊轮分别钩挂及承托

3

住模架的下弦。模架开启时靠外力拉动模架在模架横移机构上滑动。

(d)模架、底模板及侧模板

模架采用桁架式结构,整机共7组,每组模架分为左右两节,中间采用法兰螺栓连接。底模板及侧模板按节段制造,以适应施工的需要。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在模架上,二者均自带调整装置,以调节模板的预拱度。

(e)内模板

内模采用拆装式结构体系,两块腹板和三块顶板,分段长度为3m。 (f)端模板及散模板

端模板:顺桥向的前端模靠内、外模板支撑,后端模板利用已完成的混凝土梁端面支撑。

散模板:支座附近底模采用散模形式,根据实际情况拼制。现浇时连同支座上底板一起浇筑成型,直接落于前后墩顶混凝土顶面。移动模架造桥机脱模前,预先拆除此部分散模,以便整机下降脱模施工。

(g)纵移机构

造桥机纵移有三部分内容:一为机臂(含模架)的纵移;二为前后支腿的移位;三为移动平衡车的移位。

机臂(含模架)的纵移机构安装在前支腿桥墩处,一端连在桥墩上,另一端通过纵移油缸连在造桥机主梁推移滑道上,它由纵移油缸、U形固定架、固定耳座、连接螺杆和定位销轴等组成,其推移步距为1m,推移合力约50t。

前后支腿和移动平衡车的移位由卷扬机提供动力,卷扬机安装在导梁内。移动平衡车作为机臂过孔走行纵向稳定的平衡重。

(h)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采用380V三相四线制交流供电,零线于机体连接,电源进线电缆容量不得小于250A,由主配电柜接入后,分成左右路:一路给左侧主梁内电气柜供电;另一路给右侧主梁内电气柜供电。电缆两端采用多芯接插件,在柜屏上布置互联电缆接线端,便于拆接、检修和应急处理。

4

各液压站电气系统采用变压器和整流电路,为控制回路提供24V直流电源。整机主操作柜置于移动模架造桥机后部导梁内集中控制。

b、主要技术参数 桥梁跨径50m;

一次现浇梁片重量:1300t(首跨带悬臂重量); 现浇一跨平均速度:12~15天/孔; 适应纵坡:0.6%,横坡:2%; 整机纵移速度:0.5m/min; 整机自重:630t;

工作时最大托架支反力:约1100t; 走行时最大托辊支反力:约500t; 浇注状态时主梁平均挠跨比≤1/685; 走行时伸臂状态前后挠跨比≤1/70; 浇注混凝土时风速限100kg/m2; 纵移时风速限制30kg/m2; c、附图

MZ1300t/50m型移动模架造桥机结构总图

5

6

②工作原理

主梁在支承台车的作用下,可实现纵移及升降动作;模架及模板在模架横移机构的作用下完成横移开启及闭合的动作;模架支承调节器支撑在主箱梁顶面,并利用支撑调节器调整模架的预拱度,按设计要求调整梁底的线形高程。

③施工步骤 a、脱模、准备移位

(a)前一跨现场浇筑、养护及张拉完成后,拆除墩顶处木制散模,解除整机纵向锁定机构;

(b)前后支腿千斤顶分别下降0.3m,卸载脱模; (c)开启主梁前半部分联结梁和水平剪刀撑;

(d)开启4号、5号、6号模架,并向外平移3m,准备前移过孔。 b、整机移位21m

(a)启动造桥机纵向移动水平千斤顶,两侧同步水平向前推进21m后停止;

(b)后支腿顶部与导梁末端分别用导链临时锁定锚固完毕。 c、前支点转换

(a)关闭主梁前半部联结梁和水平剪刀撑; (b)关闭5号、6号模架;

(c)安装桥墩顶部横梁,前支腿千斤顶顶升主梁0.2m,及时安装主梁联结梁与墩顶横梁之间的拉杆结构完毕;

(d)检查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d、前支腿前移50m到位

(a)安装前支腿吊挂小车与顶部分配梁之间联结螺栓完毕,开启前支腿桥墩两侧联结系;

(b)拆除前支腿底部与承台之间的预埋件螺栓联结; (c)前支腿千斤顶回收0.2m,前支腿底部脱空;

7

(d)启动前支腿纵移机构卷扬机,牵引前支腿过孔50m到位,前支腿千斤顶顶面与主梁牛腿联结完毕;

(e)拆除前支腿吊挂小车与顶部分配梁之间的连结螺栓,千斤顶下降松放,将前支腿底部与承台顶面预埋件接触并连结完毕,关闭前支腿墩旁两侧联结系;

(f)解除后支腿与导梁末端临时锁定装置,将移动平衡车前移至前支腿附近完毕,将前支腿与导梁前端临时用导链锁定。

e、后支腿前移50m到位

(a)安装后支腿吊挂小车与顶部分配梁之间联结螺栓完毕,开启后支腿桥墩两侧联结系;

(b)拆除后支腿底部与承台之间的预埋件螺栓联结; (c)后支腿千斤顶回收0.2m,后支腿底部脱空;

(d)启动后支腿纵移机构卷扬机,牵引后支腿过孔50m到位,后支腿千斤顶顶面与主梁牛腿联结完毕;

(e)拆除后支腿吊挂小车与顶部分配梁之间的连结螺栓,千斤顶下降松放,将后支腿底部与承台顶面预埋件接触并连结完毕,关闭后支腿墩旁两侧联结系。

f、准备第二次移位。

(a)后支腿千斤顶顶升主梁至联结梁与墩顶横梁之间的拉杆松放,拆除拉杆及墩顶横梁结构完毕;

(b)后支腿千斤顶分别下降0.3m,恢复主梁纵移工作状态; (c)开启主梁后半部分联结梁和水平剪刀撑;

(d)开启1号、2号、3号、7号模架,并向外平移3m,检查整机状态,准备前移过孔。

g、继续移位直至模架移动到位

(a)解除前支腿与导梁前端临时锁定装置;

(b)启动整机纵移水平千斤顶,两侧同步水平向前推进29m到位;

8

(c)关闭主梁后半部分联结梁及平面剪刀撑结构; (d)平衡车向后移动至后支腿附近; (e)关闭1号、2号、3号、7号模架完毕;

(f)前后支腿千斤顶顶升0.3m至工作状态,并将前支腿与桥墩锁定完毕。

h、灌注混凝土

(a)测量并调整模板至设计高程,就地铺设墩顶处底模,并安装支座完毕;

(b)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完毕; (c)安装拆装式内模就位完毕;

(d)绑扎顶板钢筋,铺设混凝土泵送管道完毕; (e)由前端向后端灌注箱梁混凝土完毕;

(f)箱梁混凝土养生至设计要求,张拉预应力筋完毕; (g)下一孔箱梁比照上述步骤循环作业。 i、附图

MZ1300t/50m型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步骤1; MZ1300t/50m型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步骤2; MZ1300t/50m型移动模架造桥机工况图1; MZ1300t/50m型移动模架造桥机工况图2。

9

10

11

12

13

④关键技术——加载与变形

移动模架造桥机系统受力为简支梁体系,其变形容易通过计算得出,为使支架更加安全,其加载顺序为:先浇注悬臂端及靠近支点处的混凝土,再浇注跨中处混凝土,使得支架受力更加合理,实际变形更加接近计算值。

为精确控制线形,首先通过理论计算支架变形,并通过模拟压重消除非弹性变形,实测出弹性变形;其次积极与设计单位联系,了解设计逐孔施工的程序和要求,充分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特性、预应力的有效性以及温度变形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施工过程中的追踪实测,确定立模标高,对线形进行精确的控制。

⑤施工周期表

理论最快进度为12天/孔,施工周期见下表: 项 天 目 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拆模、移动模架 调模及绑扎底、腹板钢筋 安装拼装式内模 绑扎顶板钢筋 灌注箱梁混凝土 箱梁混凝土养生 施加预应力,压浆 注:所排施工周期按照有效天数计算。

(3)箱梁混凝土配制及浇筑 ①混凝土配制

为加快进度,缩短施工周期,对箱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优化,保证混凝土和易性好、不离析,初凝时间为8~10h。根据工期安排,要求混凝土缓凝、早强。

所需材料进场后需经检验合格方准使用,砂石料、水泥、附加剂等计量准确,其中砂石料误差≤2%,水泥、掺合料、附加剂投料误差≤1%。

14

a、所用水胶比(水与胶结料的重量比,后者包括水泥及混合材料的重量)控制在0.24~0.38的范围内。

b、水泥重量不超过500kg/m3,水泥与混合材料的总量不超过550~600kg/m3。外掺混合料中粉煤灰掺量不超过胶结料的重量的30%,沸石粉不超过10%,硅粉不超过8%~10%。掺用混合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必须经试验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确定。

c、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28%~34%的范围内。 d、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宜为胶结料的0.5%~1.8%。

e、严格控制用水量,砂石中的含水量仔细测定后从用水量中扣除。 f、高效减水剂采用后掺法,加入减水剂后混凝土拌和料在搅拌机中继续搅拌的时间,当用粉剂时不少于60s,当用溶液时不少于30s。

g、拌制混凝土使用强制式搅拌机,采用二次投料法拌制。 ②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车在栈桥上运输到施工地点,泵送入模,泵送混凝土须连续,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须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吸入空气产生堵塞。

泵送混凝土下落高度大于2米时,采用漏斗减速。灌筑按水平分层方法逐层进行,分层厚度不大于 30cm。随灌随振捣。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随灌注逐层振捣,振捣棒头下入下层混凝土5~10cm,以保证层间结合良好。振动棒大小根据钢筋间距选择,振动棒的移动距离为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时防止漏振、欠振,避免过振造成离析。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下沉、冒泡,并轻度泛浆为宜。

由于腹板较高,为确保混凝土振捣质量,在腹板内模上适当位置开窗口振捣。

顶板混凝土浇注时进行刮平,并进行收浆,及时覆盖、浇水养护。

15

(4)移动模架造桥机现浇箱梁施工控制及质量验收标准 ①实施施工控制的必要性

连续梁是一种多次超静定体系,施工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因素都可能引起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内力改变。尽管在设计时已经考虑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但由于钢材和石材等材料的特性、结构性能及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设计与实际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施工中还可能由于施工条件的复杂性,影响因素多,事先难于精确估计结构的实际状态。

影响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线形和内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混凝土及预应力束弹性模量、混凝土方量误差、混凝土收缩徐变、施工临时荷载、温度影响、移动模架变形、预应力索张拉误差。当上述因素与设计不符,而又不能及时识别引起控制目标偏离时,无法采取正确的纠偏措施,引起误差积累。本工程连续梁联多桥长,施工过程复杂,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对本桥进行施工监测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在已建节段的轴线出现一些误差,及时调整下一节段的移动模架造桥机定位标高,以保证结构线形的平顺,并监控实际内力分布,使箱梁始终处于安全受力的受控状态。 ②施工控制方法

施工控制是一个预告→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的循环过程。 其技术流程为:前期结构分析计算→预告标高→施工→测量→误差分析→修改设计参数→结构计算→预告标高。

实施流程为:阶段施工结束→现场测试→误差分析→监控组提供数据(设计代表认可)→监理组→施工单位→下一阶段施工开始。

a、前期结构计算

在设计图纸的基础上,采用各参数的理论值(或规范规定取值),通过有限元分析程序,用倒拆分析的方法得出各节段施工时相对于设计标高的预抬量,并得出各节段的施工应力。

b、测量

为了获得桥梁施工中的实际状态,除对主梁进行控制断面应力测试

16

外,还须进行标高测量。

测点布置:纵桥向每施工节段设多个测量断面,每测量断面布置3个测点。 测量工况:每节段移动模架造桥机定位;混凝土浇注前、后;预应力张拉前、后。另外须对墩顶水平位移测量,墩顶设2个测点,混凝土浇注前后测量。

为消除日照温差对梁体变位影响,采用以下方法:

(a)测量工作安排在早晨日出前进行,可不计日照温差的影响。 (b)当测量工作不能在早晨进行时,对测量数据进行日照温差修正。 c、修改设计参数

在获得测量数据后,对比其与理论计算值的差别,采用分离变量法可识别出各参数的真实值。

d、移动模架造桥机变形值的确定

移动模架造桥机变形值开始可根据计算值与荷载试验结果确定,以后各节段移动模架造桥机变形值可根据上一节段实测值推算,并与理论值比较确定。

e、控制线形修正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的实际情况与理论计算的差异以及移动模架造桥机定位标高放样的偏差,必将导致已建部分在成桥时呈现的线形曲线不能消除的误差。如果不顾及这种误差继续以后节段施工,会造成全桥的线型反折突然,波动较大,因此必须对未施工节段的控制线形作出修改。

③移动模架造桥机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梁质量验收标准

项 目 混凝土强度(Mpa) 轴线偏位 顶面高程 L≤100m L≤100m 相邻节段高差 高 度 断面尺寸 同跨对称点高程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符合设计要求 10 ±10 10 +5,-10 ±30 +10,-0 20 顶 宽 顶底腹板厚 L≤100m 17

(5)移动模架造桥机在本工程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工程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是国内最先进的,但鉴于本标段南引桥滩涂区桥梁结构及自然条件的特殊性,施工中存在以下难以解决的问题:

①现有总工期难以保证

由于南引桥滩涂区工程桥长、孔数多(双幅192孔)、工期紧,上下部结构及桥面、交通工程施工总工期60个月,因此本标段上下部结构施工必须形成流水作业,设施工栈桥运送材料、设备及混凝土。箱梁现浇在进场7.5个月后开始施工,除去桥面、交通工程施工最短工期6个月,箱梁现浇总工期仅为46.5个月,另外造桥机拼装及静载试验用时1.5个月,同时考虑受自然气候影响,每年约有3个月的时间不能进行箱梁现浇施工,故移动模架造桥机现浇箱梁有效时间不超过34个月。理论上增加移动模架造桥机设备的投入,在多个工作面依次展开施工,即可保证在总工期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完成本工程,但是受下部结构施工制约,多个工作面依次展开施工的困难很多,且双幅桥投入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数量不应超过6套(受下部结构施工制约,再多投入的移动模架造桥机开工较晚,仅能施工有限的几孔箱梁,经济可比性很低)。下面就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的三个方案进行论述:

a、两幅桥各投入一套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方案

2003年10月初进场,在进行三通一平的同时,半个月后即开始栈桥施工,2003年11月初开始下部结构施工,每个墩子墩位平台安装及钻孔桩、承台、墩身施工的一个循环周期按照5个月计(12个墩子同时施工,可基本保证下部结构施工循环周期与上部结构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周期相匹配),2004年4月初进行左幅桥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拼装及静载试验,2004年5月中旬开始左幅桥现浇箱梁施工,左幅桥箱梁施工完3孔后(因移动模架造桥机过孔时,底模架须打开向两侧滑动,再向前滑移越过墩身,两幅桥若同时施工,两套造桥机模架会因空间不够而相碰),进行右幅桥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拼装及静载试验时,2004年8月初开始右幅桥现浇箱梁

18

施工,按照移动模架造桥机最快施工周期12天/孔,192孔梁施工需历时2304天,计76.8个月,另外考虑每年有效施工时间仅9个月,故箱梁现浇总历时96个月,于2012年7月底完成南引桥滩涂区箱梁现浇施工,桥面及交通工程施工在6个月后完成,竣工验交时间按1.5个月计,整个工程在2013年3月中旬全部完工,总工期113.5个月,显然不能满足业主需要。

b、两幅桥各投入两套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方案

此方案单幅桥要形成两个流水工作面,对于南滩涂区有水不能行舟,无水不能行车的自然条件,正常情况下无法同时进行两个作业面栈桥的施工,栈桥只能从南向北依次施工,故受栈桥施工速度(暂按1天2孔24m,由于栈桥规模较为庞大,这个速度几乎不可能达到)的影响,第二个工作面形成较晚,经合理的施工计划,决定第一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负责上部结构104孔箱梁施工,第二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负责88孔箱梁施工(考虑箱梁8孔一联)。

2003年10月初进场,在进行三通一平的同时,半个月后即开始栈桥施工,2003年11月初开始下部结构施工,每个墩子墩位平台安装及钻孔桩、承台、墩身施工的一个循环周期按照5个月计(12个墩子同时施工,可基本保证下部结构施工循环周期与上部结构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周期相匹配),2004年4月初进行左幅桥第一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拼装及静载试验,2004年5月中旬开始左幅桥现浇箱梁施工,左幅桥箱梁施工完3孔后(因移动模架造桥机过孔时,底模架须打开向两侧滑动,再向前滑移越过墩身,两幅桥若同时施工,两套造桥机模架会因空间不够而相碰),进行右幅桥第一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拼装及静载试验,2004年8月初开始右幅桥现浇箱梁施工。第一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负责104孔梁的现浇施工,按照造桥机施工周期12天/孔,104孔梁施工需历时1248天,计41.6个月,另外考虑每年有效施工时间仅9个月,故总历时约55.5个月,第一个工作面箱梁现浇于2009年3月中旬完工。

19

单幅桥第二个流水工作面形成时,栈桥须施工5200m长(与104孔50m箱梁长度对应),因形成多个流水工作面,栈桥运输量及荷载加大,栈桥须加强加宽,栈桥施工速度按照1天2孔24m计,5200m长栈桥需要有效施工时间217天,计7.2个月,考虑每年有效施工时间仅9个月,故总历时约10个月,2004年9月初开始第二个工作面下部结构施工,每个墩子墩位平台及钻孔桩、承台、墩身施工安装的一个循环周期按照5个月计,2005年2月初进行左幅桥第二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拼装及静载试验,2005年3月中旬开始左幅桥第二个工作面现浇箱梁施工,在施工完3孔后,进行右幅桥第二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拼装及静载试验,2005年6月开始右幅桥第二个工作面现浇箱梁施工。第二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负责88孔梁的现浇施工,按照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周期12天/孔,88孔梁施工需历时1056天,计35.2个月,另外考虑每年有效施工时间仅9个月,故总历时47个月,第二个工作面箱梁现浇于2009年4月底完工,与第一工作面箱梁现浇完工相差不多,这种施工安排是匹配的。

桥面及交通工程施工在箱梁现浇完成6个月后完成,竣工验交时间按1.5个月计,整个工程在2009年12月中旬全部完工,总工期73.5个月,显然不能满足业主总工期的要求。

c、两幅桥各投入三套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方案

此方案单幅桥要形成三个流水工作面,因南滩涂区正常情况下无法同时进行三个作业面栈桥的施工,受栈桥施工速度(暂按1天2孔24m,由于栈桥规模较为庞大,这个速度几乎不可能达到)的影响,第二、三个工作面形成较晚,经合理的施工计划,决定第一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负责上部结构72孔箱梁施工,第二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负责64孔箱梁施工,第三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负责56孔箱梁施工。

2003年10月初进场,在进行三通一平的同时,半个月后即开始栈桥施工,2003年11月初开始下部结构施工,每个墩子墩位平台安装及钻孔桩、承台、墩身施工的一个循环周期按照5个月计(12个墩子同时施工,

20

可基本保证下部结构施工循环周期与上部结构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周期相匹配),2004年4月初进行左幅桥第一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拼装及静载试验,2004年5月中旬开始左幅桥现浇箱梁施工,左幅桥箱梁施工完3孔后,进行右幅桥第一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拼装及静载试验,2004年8月初开始右幅桥现浇箱梁施工。第一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负责72孔梁的现浇施工,按照造桥机施工周期12天/孔,72孔梁施工需历时864天,计29个月,另外考虑每年有效施工时间仅9个月,故总历时38.5个月,第一个工作面箱梁现浇于2007年10月中旬完工。

单幅桥第二个流水工作面形成时,栈桥须施工3600m长(与72孔50m箱梁长度对应),因形成多个流水工作面,栈桥运输量及荷载加大,栈桥须加强加宽,栈桥施工速度按照1天2孔24m计,3600m长栈桥需要有效施工时间150天,计5个月,考虑每年有效施工时间仅9个月,故总历时约6.5个月,2004年5月中旬开始第二个工作面下部结构施工,每个墩子墩位平台安装及钻孔桩、承台、墩身施工的一个循环周期按照5个月计,2004年10月中旬进行左幅桥第二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拼装及静载试验,2004年12月初开始左幅桥第二个工作面现浇箱梁施工,施工完3孔后,进行右幅桥第二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拼装及静载试验,2005年2月中旬开始右幅桥第二个工作面现浇箱梁施工。第二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负责64孔梁的现浇施工,按照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周期12天/孔,64孔梁施工需历时768天,计25.6个月,另外考虑每年有效施工时间仅9个月,故总历时34个月,第二个工作面箱梁现浇于2007年12月中旬完工,与第一工作面箱梁现浇完工相差不多。

单幅桥第三个流水工作面形成时栈桥须施工6800m长(与136孔50m箱梁长度对应),栈桥施工速度按照1天2孔24m计,需要有效施工时间283天,计9.5个月,考虑每年有效施工时间仅9个月,6800m长栈桥施工总历时约12.5个月,故2004年11月中旬开始第三个工作面下部结构施工,每个墩子墩位平台安装及钻孔桩、承台、墩身施工的一个循环周期

21

按照5个月计,2005年4月中旬进行左幅桥第三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拼装及静载试验,2005年6月初开始左幅桥第三个工作面现浇箱梁施工,施工完3孔后,进行右幅桥第三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拼装及静载试验,2005年8月中旬开始右幅桥第三个工作面现浇箱梁施工。第三个工作面移动模架造桥机负责56孔梁的现浇施工,按照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周期12天/孔,56孔梁施工需历时672天,计22.4个月,另外考虑每年有效施工时间仅9个月,故总历时30个月,第三个工作面箱梁现浇于2008年2月中旬完工。

2008年2月中旬开始桥面及交通工程施工,历时6个月,竣工验交1.5个月,整个工程在2008年9月底全部完工,总工期60个月,与业主要求工期勉强持平。

②所排理论工期未考虑因素

以上三个施工方案所排工期为理论工期,其中未考虑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a、滩涂区上水时,移动模架造桥机支腿与承台的连接或拆除不能施工,影响单个施工周期,对总工期影响较大。

b、风力6级以上时,移动模架造桥机不能走行,影响单个施工周期,对总工期有一定影响。

c、第二、三种方案两幅桥分别有4个和6个作业面,一旦下部结构施工中某个作业面工期滞后,势必对总工期造成影响。

d、由于栈桥太长,栈桥后半部分施工达不到每天1孔12m的速度,势必对第二、三种方案工期造成影响。

e、由于栈桥太长,材料及混凝土运输距离太长,第二、三种方案中后续工作面的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会比12天/孔的速度要慢,势必对第二、三种方案工期造成影响。

f、远离栈桥侧桥幅施工时,起吊能力受限制,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不便,费工费时,需另外增加起吊设备,对总工期有一定影响。

22

g、理论工期中桥面及交通工程施工在箱梁现浇完成6个月后完成,此单项工期是偏少的,未考虑年平均有效施工时间仅9个月的因素影响,且实际施工时会因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滞后,总工期会延长的。

③施工栈桥投入加大及施工速度难以保证 a、施工栈桥投入加大

移动模架造桥机现浇箱梁施工,所需各种材料、机具设备及混凝土均由施工栈桥运输供应,由于运输距离较长,为保证箱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混凝土须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到灌注施工点,故栈桥顶面在设材料运输道及走行式ГMK吊机走道的同时,须走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且为双车道,并设一定数量的会车区,因此栈桥需加宽、加强。

根据计算,栈桥总长9174m,顶面需加宽至12m,栈桥构架由万能杆件组拼而成,12m一跨,栈桥基础采用φ75cm钢管桩,每墩4根,单桩长50m,桩顶设分配梁与栈桥构架连接。栈桥构架万能杆件总重23500t,栈桥钢管桩总重24000t,桩间联结系及桩顶分配梁、栈桥顶面钢桥面板等总重约21600t。

与整孔预制架设方案的栈桥(仅负责下部结构施工,使用时间在30个月以内)相比,材料增加量为:栈桥构架万能杆件增加4000t,基础钢管桩增加4800t,分配梁等钢料增加3600t。

第一种方案总工期113.5个月,栈桥使用106个月计,由于使用时间长,栈桥构架万能杆件无法正常摊销,按照成本计费,再减去箱梁预制架设方案栈桥构架摊销费用,加上基础钢管桩、分配梁等钢料新增加部分成本费用后,仅施工仅栈桥这一项与箱梁预制架设方案比较,施工投入增加~1.23亿元。

第二种方案总工期73.5个月,按照栈桥使用66个月进行材料费用摊销,仅栈桥这一项与箱梁预制架设方案比较,施工投入增加~9093万元。

第三种方案总工期60个月,按照栈桥使用54个月进行材料费用摊销,仅栈桥这一项与箱梁预制架设方案比较,施工投入增加~7542万元。

23

b、栈桥施工速度难以保证

栈桥总长9174m,因运输量大、荷载大,栈桥顶面宽12m,栈桥构架12m一跨,由万能杆件组拼而成,每延米自重2.5t,栈桥每400m~500m左右分别设伸缩缝和制动墩;栈桥基础为φ75cm钢管桩,每墩4根,单桩长50m,桩间设联结系,桩顶设分配梁与栈桥构架相连。

此栈桥的规模庞大,栈桥单个墩桩基根数多且入土深度较大,每孔结构物较多、自重大,施工工艺复杂,单孔施工周期比一般栈桥要长,正常施工速度应为平均1天1孔12m;又由于战线较长,栈桥后半部分施工时,材料、设备运输距离较长,正常的1天1孔12m的施工速度都难以保证,故前面所述第二、三种方案中栈桥施工速度(每天2孔24米)是难以实现的,因而总工期还会往后延长。

按照正常1天1孔12m的速度施工栈桥,则第二种方案的理论总工期为84.5个月,第三种方案的理论总工期为70个月。

为了缩短总工期,加快栈桥施工速度,若采用水上设备分段施工栈桥的方案,则需在南滩涂区涨潮上水时,根据施工计划安排,用拖轮将水上打桩船拖至栈桥水中分段处,插打栈桥钢管桩,并用平口机驳及时运输各种材料、构件到位,水上浮吊安装就位。此方案在投入上需要增加2套水上打桩设备、浮吊及多艘运输船只,施工费用必将增大;但按照水上施工有效时间年平均仅180天的自然条件,栈桥施工速度未必能够加快,滩涂区受涨潮上水时间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总工期不能保证比上面所述第三方案总工期短。

④移动模架造桥机现浇箱梁方案存在的其他问题

a、移动模架造桥机现浇箱梁施工条件不好,现场绑扎钢筋、模板调整等精度不高,施工工艺措施较为繁琐,混凝土养护环境差,设备投入大,箱梁施工质量较预制梁质量低。

b、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箱梁,线形控制非常关键,施工措施要求高,调模繁琐,监控要求严、费用高。

24

c、移动模架造桥机支撑梁坐落于承台上,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时每个墩子承台需设置大量预埋件,且预埋精度要求高。

d、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模板系统装拆过程中易变形,矫正繁琐,现浇施工出的箱梁结构尺寸不如预制梁易保证。

e、随着施工的进展,混凝土运输距离不断加长,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掺加附加剂,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离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灌注质量,因此混凝土的成本会相应的加大一些。

f、为保证总工期,需投入6套移动模架造桥机,每套造桥机自重~630t,造价~650万元,此项总投入3900万元;又因施工点多、作业面广,且战线较长,设备、人员投入均较大,不便于管理,安全隐患多。

g、第二、三种方案中,多套移动模架造桥机在多个施工作业面展开施工,在相临工作面交界处,由于张拉空间不足,箱梁纵向预应力需做特殊处理,以方便预应力束的张拉。

h、移动模架造桥机需要的电力动力大,随着造桥机投入数量的增多,变电站的数量相应增加,施工投入加大。

i、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受栈桥运输能力制约大,栈桥顶面在运输钢筋等材料的同时,须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通行。为保证栈桥畅通,栈桥上不能堆放任何材料,需另外增加工作平台。

j、桥址处自然条件对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会造成一定影响,移动模架造桥机结构的防锈蚀问题非常突出,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确保在施工期间移动模架的结构安全。

25

3、施工总平面设计

(1)施工场地布置原则

杭州湾南岸滩涂工程规模浩大,作业线长,因此南岸需布置施工基地,南岸场地布置以少征地、少填土、节省工程费用、便于施工、便于现代化管理为原则,兼考虑布局合理,利于环保等因素。南岸有滩涂围填地带可供施工使用,南岸暂考虑安排1000名施工人员。用地约166亩。

①根据地形、线路和走向、工程分布及区段划分,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少占耕地和农田,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生活等临时工程数量。降低对当地居民的干扰和影响。

②工点布置满足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 ③施工场地布置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 ④维持原有交通、不封锁交通。

⑤做到方便、节约运输和装卸的时间与费用。

⑥注重卫生福利条件、满足职工的生活、文化娱乐的要求和必要的医疗急救设施。

⑦注意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存放。

⑧分段布置原则,各施工场地布置以满足其生产生活需要。办公、生活房屋尽量租用当地空闲房屋。

(2)进场道路

本标段位于杭州湾南滩涂区九塘与十塘附近,水陆交通方便。陆路运输由汽车经慈溪市、天元、长河、庵东到达工地。水运船只可通过曹娥江、运河等进入钱塘江到达施工现场。芦庵延长段由慈溪可直达施工现场,桥位西侧沿海堤或村镇公路可直达8km外西三码头;或选择其它行进路线均可到达工地,陆上交通条件良好。

①施工便道

在生产生活区及到现有公路间修场内施工便道(混凝土路面,宽10m,长约5km)以满足陆上材料运输的需要。

26

②栈桥

经方案比选后,南岸栈桥采用单侧双线方案,沿桥中线下游23m处布置,宽14m,长9174m,与陆地施工便道接通,作为南岸滩涂区的施工通道,负责桥梁材料和混凝土运输。

(3)施工用水安排 ①供水条件及引接线比较

慈溪城西水厂铺设专用供水管至施工现场,供水能力为2000吨/日,水质为饮用水。另外在施工现场以南约1公里的八塘横江水引接后可供工程用水,该河道水质的含氯化物含量较高,若使用该江水要注意检测氯化物含量 。

②用水量统计

根据南岸滩涂区生产生活区场地、预制场规模及布置情况结合施工方案,按高峰期日最大用水量1800t。

③供水方案

根据南岸所需的最大供水量为1800t/天统计情况,结合调查的的实际供水条件,确定采用慈溪城西水厂水。为确保工程用水质量,不使用施工现场以南约1公里的八塘横江水(氯化物含量较高)。全部生产生活用水从慈溪城西水厂敷设直径φ300mm专用供水管至施工现场。并设置500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

(4)施工供电布置 ①外部电源选择

经调查,慈溪市为确保工程用电,可提供35KV或10KV电源至本桥终点(八塘)附近。

10KV双电源方案

主电源由庵东变电所提供,至八塘输电线路距离为10公里;备用电源由小安东变电所提供,至八塘输电线路距离亦为10公里。

在本桥终点(八塘)附近设置一座10KV配电站,上述两回10KV电

27

源引入该配电站,经控制后,向南岸滩涂区、陆地区各用电单位馈出10KV施工电源。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维护容易,投资少。

缺点:由变电站供电至南滩涂区起点(K72+285.000),线路全长约23公里,对南滩涂区(尤其是起点处)的供电质量无法保证。

35KV单电源方案

由慈溪市电业部门确定35KV线路引接点,架设35KV线路至本桥终点(八塘)附近,并设置一座35KV/10KV施工专用变电站。南岸滩涂区、陆地区各用电单位的10KV施工电源由该变电站馈出。

优点:供电质量可靠。

缺点:设备量大,操作、维护复杂,投资多。

经过比选,鉴于南岸滩涂区施工战线长(9公里),负荷大(5000KVA),决定采用35KV单电源方案。

②场内电源布置

外部电源接入:由八塘35KV变电站架设本标段专用10KV电源线路至施工场地内,长约3.5公里。然后进行场内电源布置。

场内电源布置:根据施工场地布置、施工生产性质及特点、用电管理方面的要求,场内电源按以下三个区域进行布置。

a、生产、办公、生活区

该区域长690米,宽160米,10KV高压线路沿东围墙架设,在中部设置一台630KVA变压器为该区域所有用电设施供电。

b、南滩涂施工区

该区段长9.2公里。根据南滩涂区引桥施工方案、进度安排、投入的设备,全区段共需供电总容量:5115KVA,综合考虑低压供电半径及作业点的布设等因素,实际设置变压器装机总容量:7115KVA。

沿生产办公生活区东围墙架设的10KV高压线路一直向北,跨越十塘海堤后设置终端杆,由此终端杆引下10KV高压电缆向该区段供电。在栈

28

桥运输道上(下游侧)安装电缆槽,高压电缆沿电缆槽敷设。

受低压供电半径限制(按300米计),全区段共需设置14个变压器接火点,相邻接火点之间的间距为650米。每个接火点处设置一座变电站平台,高压电缆敷设至该平台处时,装设高压母线门架,供变压器接火,构成一座“栈桥变电站”,由“栈桥变电站”向南、北各延伸300米形成一个供电区域。变电站平台长16米,宽8米,可供安装两台移动式变电站(或箱式变电站)及一台250kw柴油发电机组。

根据施工顺序安排、设备负荷容量大小,“栈桥变电站”在不同时期其容量设置均不同,分述如下。

(a)钻孔施工变电站

采用六台移动式变电站(或箱式变电站)在各变电站平台由南向北轮流倒换布设。首先,在最南端的两个变电站平台各安装两台1000KVA移动式变电站(或箱式变电站),分别向这两个供电区域内的负荷供电。待部分钻机完成钻孔转移至新的供电区域,即在该新区域安装一台1000KVA移动式变电站(或箱式变电站),当前一个供电区域内大部分钻机移至该区域后,将前一个供电区域的一台1000KVA移动式变电站(或箱式变电站)移至该区域,原区域另一台1000KVA移动式变电站(或箱式变电站)为剩余的钻机供电,直到钻孔结束移至另一个新的供电区域。钻孔施工变电站倒换流程示意如下(以1~6供电区为例):

(b)承台墩身施工变电站

由于某一供电区域内的钻孔桩施工结束后,变压器即移至下一个供电区域,因此,该区域承台墩身的施工供电需在变电站平台另行布设承台墩身施工变电站。每座承台墩身施工变电站设置一台400KVA移动式变电站(或箱式变电站)。根据工期安排,共需设置2~3座承台墩身施工变电站,并在各变电站平台轮流倒换使用。

(c)栈桥施工变电站

栈桥施工由一台315KVA箱式变电站专供。

##

29

由于受低压供电半径限制,因此,需在两座变电站平台之间加设一个简易平台,用于放置栈桥施工箱式变电站。根据工期安排,共需两套简易平台,由南向北轮流倒换使用。

315KVA箱式变电站在变电站平台处,用一根短电缆由该处高压母线门架引接;在简易平台处,由于不设高压母线门架,需用一根约350米的长电缆,从前一个变电站平台高压母线门架引下,送至简易平台接入315KVA箱式变电站。

(d)架梁施工变电站

移动模架施工由移动式变电站(或箱式变电站)专供。1000KVA移动式变电站(或箱式变电站)在各变电站平台轮流倒换使用。

c、备用电源

本标段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生产、办公、生活区:布置一台250kw柴油发电机组。

南滩涂施工区:钻孔施工时,布置4台25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随钻孔施工变电站一同轮流倒换布设。

承台墩身施工时,布置2台25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随承台墩身施工变电站一同轮流倒换布设。

(5)通讯设施

①通讯建立专用的无线通讯指挥系统,利用附近的通讯网络,拟配备有线电话机18部,无绳电话15部。

②放一条通讯光缆至工地,供多媒体上网,并拟实现与业主,监理和本部电脑联网办公。

③场内联络以高频对讲机联络为主,拟配备50台。

30

31

32

33

34

35

5、施工机具、设备计划(一)

额定功率(KW)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或容量(m3) 吨位(t) 一、动力机械 移动模架造桥机 挖掘机 装载机 推土机 空压机 发电机 变压器 变压器 变压器 震动打桩机 二、起重、运输机械 汽车起重机 汽车起重机 轮胎起重机 载重汽车 载重汽车 自卸汽车 自卸汽车 面包车 小车 运输台车 三、砼施工机械 砼输送泵 砼搅拌车 砼搅拌车 混凝土搅拌站 混凝土布料机 四、基础施工机械 旋转钻机 泥浆泵 水封导管 MZ1300/50 PC400-1 ZL50 TY220 4L-20/8 中60/中160 NK350 QY16、QY25 HGC30 CA141 FV413PL CWA550 EQ3092 自制 HBT60 JC6A HDJS250 HZS75 R=15 KP2000 3PNL ф273 1300t 1.6m3 3.0 m3 9 m3/min 250KW 630KVA 500KVA 1000KVA 60t/160t 35t 16t 、25t 30t 8t 213.4KW 24t 10t 30t 60 m3/h 7 m3 6 m3 60 m3/h 45KW 108m3/h 厂牌及出 厂时间 自制/2003 日本/2001 成都/2001 日本/2001 郑州/1998 郑州/1999 郑州/1998 郑州/1998 郑州/1998 武汉/1999 浦沅/1998 浦沅/1999 国产/1996 解放/1998 东风/1998 尼桑/2001 东风/1999 江苏/2001 山东/2000 上海/2000 烟台/1998 河南/2000 湖南/2001 湖南/2001 数量(台) 备注 6 4 8 2 5 5 2 2 1 1/2 2 4/4 2 5 10 10 10 2 5 6 6 8 5 4 4 12 6 480m

36

5、施工机具、设备计划(二)

额定功率(KW)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或容量(m) 厂时间 吨位(t) 五、钢筋加工机械 电焊机 钢筋调直机 钢筋切断机 钢筋弯曲机 六、木工机械 锯床 刨床 手电锯 七、钢结构加工设备 车床 摇臂钻床 剪板机 卷板机 八、其它机械 DF浮箱 张拉千斤顶 张拉千斤顶 顶升千斤顶 电动油泵 压浆机 钢模板 万能杆件 无塔供水器 波纹管卷管机 GJ4-14 GQ40-1 40B C6140 Z3040 Q1112x2000 W1120x2000B DF YWC-350 YWC-500 5000KN ZB4-50 N型 350t 500t 500t 50Mpa 500A 4-14mm 6-40mm 8-40mm 国产/1999 国产/2000 国产/2000 国产/1999 国产/2000 国产/2000 国产/2000 柳州/2000 柳州/2000 四平/1995 柳州/2000 50 15 20 20 8 6 20 6 6 6 2 6 10 12 40 20 16 3厂牌及出 数量(台) 备注 800t 20000t 4 2

37

5、施工机具、设备计划(三)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水泥混凝土试验设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压力试验机 拉力试验机 万能材料试验机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试仪 水泥净浆搅拌机 水泥胶砂搅拌机 水泥胶砂震动台 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 煮 沸 箱 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 水泥电动抗折仪 水泥标准养护箱 自动控温控湿设备 水泥与混凝土快速养护箱 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混凝土振动台 混凝土坍落度筒 混凝土回弹仪 混凝土收缩仪 混凝土维勃稠度仪 混凝土渗透仪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 电热恒温干燥箱 洛氏硬度计 布洛维硬度计 混凝土恒温恒湿养护箱 砂浆搅拌机 砂浆稠度仪 电热鼓风干燥箱 钢丝反复弯曲试验机 针片状规准仪 压碎指标测定仪 NYL-2000D LJ-1000 WE300 FW-010 NJ-160A NRJ-411A GZ-85 LCY-1 FZ-31 FSY-150B SKZ-500 SBY-40 HBS-11 SYN-1 J50 SZT-1×1 10×20×30 HT225A SP540 TCS-1 HS49 HC-80 HR-150 YH-40 UJZ-15 SC145 CWJ-8 新标准 新标准 150×150 33 各种试模 100×100 7.07×7.07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套 台 台 台 台 台 套 台 台 台 台 台 套 台 台 台 3 2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0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0组 30组 30组

38

5、 施工机具、设备计划(四) 序号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二、测量设备 1 2 3 4 5 6 7 8 9 三、钢筋试验设备 1 2 3 4 5 四、其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超声波检测仪 超声波检测仪 混凝土取芯机 钢绞线弹性模量测定仪 压力表校验器 温度表校验器 5000KN传感器 5000KN测力环 锚具组装件检验台 分析天平 托盘天平 标准法码 放大镜 刻度放大镜 CTS-45 CTS-23 QZ-160 一级 一级 0.001 1000g/0.1 20kg 5倍 20倍 套 套 套 套 台 台 套 台 台 台 台 个 个 个 2 2 2 1 1 1 2 1 1 1 1 200 5 2 冷弯冲头 钢筋反复弯曲试验机 游标卡尺 3米直尺 标准测力仪 φ8-10 500mm、1000mm/0.02 FB-1 套 台 套 把 台 2 2 4 5 2 GPS测量设备 全站仪50KKA 全 站 仪 经 纬 仪 水 准 仪 测距仪 自动安平激光铅直仪 远红外温度计 应变式温度计 SET2C TC1500 T2 NA28 DI3000 BJ-84 套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套 套 4 1 2 7 10 2 2 3 6 仪器设备名称 标准砂、石筛 电动振动筛 台秤 水质分析仪 比重测定仪 钢筋保护层测定仪 磅秤 坍落度测定仪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 规格型号 Φ300 HC-72 100KG 单位 套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套 数量 4 2 4 2 2 2 2 2 1 备注

39

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