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O2O教学模式有效实施途径的探析

O2O教学模式有效实施途径的探析

来源:世旅网
第19卷第1期 科技与管理 VOI.19 NO.1 Jan.,2017 2017年1月 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 冬垂 坠| 文章编号:1008—7133(2017)O1—0098—05 020教学模式有效实施途径的探析 刘胜辉, 白光娜 (哈尔滨理工大学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入发展,020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与推广,这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的革新,同时也是高等教育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对020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研究,可围绕“3个中心”的课程体系、互动化的教学方法、特色化的教学评 价法3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使其真正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助推作用,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生在毕 业时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020;020教学模式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315/j.stm.2017.01.016 中图分类号:F 276.3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020 teaching mode LIU Sheng—hui, BAI Guang-na (Research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er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ction plan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 tion,020 teaching mode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popularized.It is not only an innovation for traditional educa— tion,but also an inno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adapt to the information age.We can explore the effective imple— mentation of 020 teaching mode by analysing the“three centers”of the 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interac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haracteristics.Only in this way can i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er— sonal training and achiev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udents and complet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Keywords:Internet+;020;020 teaching mode 1 020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 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同 年6月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创新大会河北峰会 成新趋势,线下(ofiifne)的物理空间和线上(online) 的网络空间日趋打通并共同构成了线下与线上深度 融合的020(online to oflfine) 。 020(online to ofiifne)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 Alex Rampell提出,其原意是指在电子商务领域通 过线上营销和线下经营相结合,以互联网作为线下 交易前台,线上招揽客户,线下提供服务,从而提升 上,业界权威专家指出“互联网+教育”不会取代传 统教育,而会让它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互联网平 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教育行业和互联网相结合已 收稿日期:2016—10—19 基金项目: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学综合改革专项基金项目 (120150018) 了电子商务的服务水平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020 模式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成功应用引起了教育界的高 度重视,所以教育领域的020,就是充分利用互联 网技术,将线上教学(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课堂 作者简介:刘胜辉(1961一),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白光娜(1991一),女,硕士研究生. 教学)相结合,促使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优势互补,使 第1期 刘胜辉等:020教学模式有效实施途径的探析 99 课堂教学的时空延伸到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下,传统的 高校教学模式已经受到挑战,引入020教学模式, 即借助现代网络技术,让学习、探究等活动能够在线 上和线下充分展开,从而可以把学习过程中所聚焦 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或解决。020教学模式的 引入,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 重构了教育模式,拓展了高等教育的空间;020教 学模式的实施,实现了教学智能化管理,丰富了教学 内容的多维化、教学方式的互动化;020教学模式 的推行,颠覆了“以教师为中心”主导整个教学过程 的传统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促进了教 育理念的变革。 2 构建020“3个中心”的课程体系 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由教师进行支配和主导, 仅仅凭借教师讲授,学生听的单一授课方式。而 020课程则通过聘请具有一定教学管理经验的教 师建立线上虚拟班级,将授课内容拓展到课外(线 上),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上的微课、在线视频等新媒 体,自主学习重点知识,利用课堂时间(线下)组织 互动学习小组进行探讨、交流,以便完成知识的消化 吸收,从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促进学 生协作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校构建的 020课程体系能够打破传统课程的时空局限、翻转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颠覆师生的主体地 位,使020课程的开设具有开放性、体验性、前瞻 性。020课程体系的设计具有完备的要素,围绕课 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要求3个方面对原有的课程 体系进行解构,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对知识点进行 模块化设计,精心择取、凝练、组织教学内容及其他 环节,将各知识点进行重构、衔接,从而构成该课程 完整的知识体系,将学习从存储知识的过程向应用 知识、创造知识的过程转变 。下面介绍020课程 体系的设计方案。 2.1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中 心”的课程目标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创新能力及协作沟通能力。对学生自主学习能 力的培养,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录制成微 视频,学生利用网络多媒体设备或移动通讯终端等 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 题,学生可以通过暂停、多次回放和反复观看视频等 多种功能加以解决,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学 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录制微视频时要创设与 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客观情境中 获得具体感受,且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视频中要 巧设疑问,使学习活动能够成为发掘问题、剖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克服传统教学模式“满堂灌”的局限性,激发学生的 创新意识;对学生协作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制作 视频教学内容时,可在知识点讲解后增加测验题,针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并及时得到反馈;此外, 学生可以组织互动学习小组进行探讨与交流,对测 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在良好的互动过 程中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成果,有助于提升学生 的协作沟通能力。 2.2“以多维化教学资源为中心”的课程内容 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设计的重点。网络技术的 发展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已经势不可挡,020课程便 充分实现了“以多维化教学资源为中心”的课程内 容。因此,高校在对020课程资源进行重置时,一 方面要求进行细粒度划分,使其适应线上线下的学 习;另一方面要求高内聚、低耦合,能够根据线上学 习效果灵活调整线下学习内容。020教学模式要 求颠覆传统课程内容,其课程资源由传统课程与网 络虚拟课程构成,线上教学资源异常丰富,如视频公 开课、资源共享课、MOOC、SPOC等更是如雨后春笋 破土而出;线下教学资源则是教师在参加各类学术 会议、报告会、研讨会后将知识进行梳理总结传达给 学生,并针对线上课程内容中所存在的重难点问题 进行探究、解决。为了使多维化教学资源为中心的 课程内容达到最大优化,课程资源的设定应具备以 下几个特征:一是基础性。纳入课程内容的知识必 须是核心知识,所要推动形成的能力必须是关键能 力,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二是交互性。课程资源所呈现的逻辑结构和表现形 式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良 性互动。三是生成性。每1个课程单元就是1个课 程模块,要让不同模块之间有机衔接,从而使优质资 源达到有效利用。四是开放性。课程内容以多维化 教学资源为中心,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要选取 优质的教育资源供学生学习。五是个性化。根据学 生对知识建构的能力水平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学生 可以自主在网络平台上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内容,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020课程体系中对教学 内容的安排,使教学内容呈现新颖性、灵活性、多维 化等特点,这不仅符合高校学生的学习需要,还将知 识讲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融合于一体,颠覆了传 统课程教学中“以知识为中心”的模式,实现了对传 100 科技与管理 第19卷 统教学模式的突破 。 2.3“以学生个性化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要求 课程要求对课程体系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个 性化学习就是为每个学生定制符合自身的学习策略 和学习方法。学生根据多维化的教学内容,并按照 自身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选取合适的学习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了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后, 选择相应的知识点检测,通过做题、查看检测结果、 针对性训练、个性化学习等进行循环训练。此外,学 生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4A学习法(anytime、 anywhere、anybody、anyway),即让学生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采用任何方式、从任何人那里学习。“以 个性化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要求,不仅能够赋予学 生个性化的、完整的、深度的学习体验,调动学生的 学习参与度,还能使教师有更充足的精力洞悉学生 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的达成个性化教学目标所提 出的要求,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校的整体 教学质量。 3 实施020互动化的教学法 020互动教学法是指在线上线下的教学过程 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 的一种教学方法。020互动教学法主要是倡导师 生之间、生生之间交互性学习,这种交互性的学习活 动是一种循环的、双向的互动,既有课堂中的面对面 互动,又有网络中的线上互动,为学生提供了多元 化、立体的交流途径。020互动教学法作为现代创 新型的教学方法,具有教学资源丰富、方法多样、学 习效率高等众多优点,能充分使师生双主体以主动、 积极的态度融入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有效打破 传统教学的桎梏,显著提高高校课程教学水平和效 率,如图1所示。 图1师生互动学习流程 3.1 创设良好的线上线下互动教学环境 有效实施020互动教学法的重要前提是要给 学生创设1个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学生在教师所 创设的特定环境中通过不断地学习改造,以便更好 的完善自我。因此,互动教学环境应当包括线上教 学环境和线下教学环境,其中,线上教学侧重学生通 过020课程、微课视频、线上讨论等活动进行网络 自主学习及互动交流;线下教学则侧重于师生在课 堂教学、实践教学、线下讨论等活动的面对面辅导交 流,二者相互融合,没有独立的界限。良好的线上线 下互动教学环境便于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和学 生之间形成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机制,如 图2所示 图2 020互动教学法 在线下教学环境的创设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丰 富、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来影响和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让线下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促使学生自觉成为 线下教学互动的主体,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互动中理 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在组织线下互动的过程中,要 灵活掌控好教学进度,让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互 动教学的知识点上,把握好线下互动的灵活性、开 放度。 线上教学环境是线下教学环境的延伸,在线上 教学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团队应当完善信息化管理 系统,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将优质的微课视频、 GIF图片等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依照自身的 学习进度、需求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 在网络平台上设置线上讨论、交流群、问答板块等区 域,学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群等交流工具及时与教 师、其他学生等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使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形成无隔阂、交流平台无障碍、互动时空无 限制的环境氛围。 3.2 转换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由知识的被动接 受者转变到掌控、研究学习内容的主动构建者,切实 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首先,学生要自觉地参 与到自主学习训练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与 第1期 刘胜辉等:020教学模式有效实施途径的探析 101 技能。其次,学生按照自身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及地 点,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建构水平等选择教学 视频,并自主控制视频的播放进度,以便学生更好的 掌控自主学习流程。从而制定出i套较为完善的学 习计划,同时,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学习情况和执行 情况的变化随时做出相应调整。最后,学生组织互 动学习小组将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学习成 果与经验进行交流、讨论与分享,如图3所示。 图3学生自主学习流程 3.3转变教师由灌输式转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 传统课堂以教师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向学生 传递教学内容,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而020教学 模式则与其相反,它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 建,因此教师应当加以引导。在线上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要提高自身设计微课等教学视频的能力,视频 的设计要具有知识点全面、讲解方法清晰易懂等特 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并在视频中针对知识点设 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探索,教师通过熟练运用 网络学习平台与移动终端,增进与学生在网络上的 交流互动;在线下教育的过程中,要使020互动教 学法的实施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由 传统的“灌输式”转变为以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 为主的教学,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互动教学中,对学 生的讨论及交流成果给予及时的响应,并采用鼓励 性评价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灵活运用多样化的 引导方式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能力。 4运用020特色化教学评价法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学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其关键性要旨是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以便更 好的促进教学工作的深人开展。运用特色化020 教学评价法,要遵循以PDCA模式为指导的原则,从 多元化评价主体、多维化的教学评价内容以及多样 性的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以适应特色化020 教学评价法的本质特征,从而确保学校教学工作得 到良性的持续改进。 4.1 以PDCA模式为指导原则的020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保障学生对自我学习活动 进行监控、调节、激励与强化,是反映学习质量、检验 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 为了保证线上线下教学评价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对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遵循以PDCA模式为指导 的原则,从而促进020教学评价得到持续改进。 PDCA(戴明环)循环模式,即“计划一执行一检查一处 理”的循环模式,在计划阶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 心的课程目标,利用多维化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 划,并预测切实可取得的教学效果;在执行阶段将制 定的教学计划付诸于线上线下的教学实践中,针对 学生在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中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以及 学生互动交流的协作学习情况等进行科学、公正、全 面的评价;在检查阶段将学生的综合性评定成绩与 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对分析,结合多元化评价主体的 评价结果,看是否对评价结果存在争议,以便及时采 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在处理阶段要针对评价结果 提出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整改计划,把成功的经验 和存在的不足作为下一循环的动力和依据,以便新 的教学计划能够投入使用 J。 为了使020教学评价法得到良性的持续改进, 在评价标准的设定上应当尊重多元价值取向,顾及 个别差异,考虑评价对象、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知识、 评价结果的差异,不预设统一的标准,尽可能给予积 极正向的评价,且评价指标应具有全面性、可操作 性,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各评价指标要相互联系,形 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才能确保各司其职,发挥好 评价系统的作用,从而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多元潜能 和多方面发展,创造更高的教学和学习成就,如图4 所示。 图4 以PDCA模式为指导原则的020教学评价流程 4.2 鼓励多元化020教学评价主体的共同参与 在020教学评价体系中要鼓励多元化教学评 价主体的共同参与,除高校教师及学生参与评价外, 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网络平台管理者及讲课视 1O2 科技与管理 第19卷 频的主讲人都应当参与线上线下的教学评价活动。 每个评价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及优势,针对线 上线下教育活动所评价的内容给出自己的评价标准 及评价结果,将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进行全 面综合,实现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评价,以确保教 学评价效果具有全面性、公平性。同时,在评价的过 程中,多元化评价主体也可以针对评价体系中存在 的不足及时反馈,对教学评价过程起到监督、指导的 作用,使020教学评价体系更加完善、科学、公正、 全面。 4.3 综合多维化的020教学评价内容 020教学评价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单一考试成 绩作为评价,而是对学习过程的跟踪和评价,从知识 点的掌握、创新能力、综合应用等多个角度开展评 价。具体评价内容有:一是线上评价,对教师在整个 教学环节的评价应从教学资源、教学讲授过程出发, 注重在线上微课视频的录制中对教学内容的安排 等,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在网络平台上的学习表现, 包括在线时长、任务完成、线上作业、在线讨论等;二 是课堂评价,包括教师的课前备课、课堂讲授、课后 作业批阅等教学行为,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互 动、对知识的掌握及内化程度、随堂测验等环节进行 评价;三是终结性期末成绩评价,除了平时成绩和试 卷成绩以外,还有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等方面 评价,将学生线上线下的学习效果有机结合,对学生 的学习成绩从多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性评定。 4.4采取多样性的020教学评价方式 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相互结合,着重提出了 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呈现的方式有自我评价、学 生互评、教师评、小组评、专家评、网络教学视频主讲 人评等,避免了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对学 生成绩的评价方式不能仅采用教师单一化的评价结 果,应将学生自评、小组之间互评、专家评等方式相 结合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首先,可以由教师组织 学习汇报和评价活动,针对学生在线观看教学视频 所学得的内容成果及学生在线上线下交流讨论的效 果,让学生完成自我总结和小组总结,并在小组总结 汇报完毕后,由教师做出总结性评价并对学生的学 习情况、学期阶段性测评结果等做出反馈;然后教师 将评价结果及反馈上报到专家组,通过专家组的各 个成员及网络教学视频主讲人进行协商、评定,对学 生的学习成绩给出全面的综合性评价成绩,实现了 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从而建立了科学的、综合性的成绩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I] 王妮娜,董莹莹.基于020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探索 [J].现代经济信息,2015(11):452. [2]胡建平.高职院校SPOC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探索,2016 (4):126. [3]范雪菲.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 探索,2015(8):90—91. 【4] 梁俊山,刘邦凡.协同理论视角下的020教学模式探究:以 《电子政务》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4):35. [5] 秦洁琼,陈利华.基于PDCA模式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 价体系构建[J].丽水学院学报,2010(10):98—101. I编辑:厉艳飞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