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

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

来源:世旅网


《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作文讲评课

同学们,昨天,老师认真的看完了同学们的作文,一个个不同特点的人物出现在老师的面前,有爱看书的同学,有热心帮我补习功课的老师,还有特别的好学的外公。大部分同学的笔下写出了各具特点的人物,还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了人物的特点。读同学们的作文,我喜欢找精彩的句子,因为读精彩的句子是享受一场语言的盛宴,这一次,给我们带来享受的有哪些同学呢?我们来欣赏:

一、赏:精彩句段。

1.(出示句子)精彩的动作描写

他悄悄地走下床,蹑手蹑脚地走进了爷爷的书房,拿起一支毛笔沾了点墨水,回到卧室,在他爸爸的脸上画了两撇像阿凡提一样的小胡子。

出差的前一天,爸爸便开始找U盘,他沙发缝里翻翻、橱子里翻翻,总之走到哪里就翻到哪里,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

(1)你喜欢那一句?谁来大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师:好的动作描写,让人物在我们面前鲜活起来:我们好像看到了弟弟用毛笔给爸爸画胡子的过程。通过这些动作描写,你们猜猜看,小作者想表现人物的什么特点?

2.(出示句子,)趣味横生的语言描写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错题,终于找到了:原来漏了一个小数点,我毫不在乎地说:“妈妈,

不就少了一个小数点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听了这话,妈妈语重心长地教育我说:“可比小看了这微小的小数点,如果漏了它,可是要出大事的。你想,如果大夫开的药方上,药

量少标了一个小数点,病人可要受害的!”

父亲问他怎么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自己……去看你……的脸!”笑得都在地上打滚了。

(1)当读过这样一段话以后,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2)好的语言描写,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出示句子,)细致入微的神态描写

他怎么睡也睡不着,突然,他眼珠子咕噜一转,便想出了一个坏主意。

只见曹老师紧紧地咬住嘴唇,皱着眉头,汗水从他的额头上滴下来。

突然,妈妈戛然而止,她的两眼一直盯着一个地方。

(1)他们一定都是些善于观察的同学,生活中,我们需要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看他们多会观察细节啊,只要将细节写好了,文章才会更加生动。

二、评:改进之处

1.同学们,凡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的习作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老师读了以后,也找到了几个典型的片段,现在我们就来各抒己见评一评,需要改进之处。

一是:部分同学的的作文文不对题。例如,有位同学,想表现妈妈的细心,取得题目是确却是“妈妈的雨伞”,一篇写人的文章却成了写物的了,不合适,另一位同学,其题目的时候,没有考虑语言的感情色彩,写爷爷很聪明,应该用敬佩的语气来表达,但是却起了个“聪明蛋”爷爷,与爷爷的身份不符。

二是:部分同学选择的事例不够典型,不能表现他的特点。一位同学想写妈妈是一个特别的女人,爱打扮,但是,文章中却并没有写妈妈怎么特别。

这些问题都需要同学们注意:但今天我们还是重点来看看,怎样将文章写具体:

2.(出示句段)

(1)请同学们快速读一读,然后找出什么地方存在问题,再提出修改的建议。

只见妈妈连一个细小的地方都不放过地找,最终,她在我们家的钢琴底下找到了。

(2)这句话是讲妈妈怎样细心地帮我找到了小发夹。。想一想,他说“每一个细小的地方都不放过”,她都找过哪些地方?

(橱子上面、淋浴房里、沙发后面、空调的一角)

这些都是细小的地方,如果我们都把它写进去,是不是就更具体了呢?

(3)他会怎么去找?会做哪些动作?

(低着头,皱着眉头,到处乱翻。 用细棍抠一抠,用手摸一摸。)

(4)再想想,妈妈找东西的时候脸上会出现什么样的表情神态?

(皱着眉头,好像在沉思着什么? 撅着嘴。 咬着嘴唇,满头大汗。)

(5)小作者能不能根据大家的建议自己试着说一说?

(她一个细小的地方都不放过。在柜子上面,还在茶几上,甚至跑到淋浴房里找,一边找一边说:“这个没头脑的孩子,把我的发卡弄到哪里去了?”最后,,她在我们家的钢琴底下找到了。)

(6)刚才这位同学采纳了大家的意见,习作具体多了。如果你写不具体,可以像老师这样,一步步不断地给自己提问题,能帮你回忆事情发生的经过,让当时的情景再现,就能把事情写具体了。

3.再来看这位同学写的(出示句子)

我问弟弟:“剪刀带了吗?”“带了!”弟弟回答。我再问:“胶水带了吗?”“带了!”“那,记号笔呢?”“啊,没带!”

(1)这是一段对话描写,主要想表现弟弟的丢三拉四。同学们什么感觉?

(2)就是三句简单的问话,三句回答,弟弟的回答总共只有七个字,怎么能看出来他的丢三落四呢?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弟弟的话后面都用了感叹号,但这三个叹号的背后,隐藏着弟弟不同的神态,想象一下,前两个“带了”后面的叹号,弟弟是一副什么神态?

(3)请小作者再来将这段话说一遍,看有没有进步。

我问弟弟:“剪刀带了吗?”

“带了!”弟弟神气地回答。

我再问:“胶水带了吗?”

“带了!”弟弟有点不耐烦了。

“那,记号笔呢?”

“啊,没带!”弟弟慌了。

(4)加上这三个词,就把弟弟的神态完全表现出来了。写作时只要我们将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写出来,就会把事情写得更具体了。

三、改:粗糙之处。

(1)同学们,老师也借鉴了大家的意见,重点修改了一篇文章。(出示)

(2)请同学们仿照老师的样子,好好修改自己的作文。要注意:一要认真地看,找出哪些地方存在问题,需要修改;二要仔细地想,看看怎样修改才能具体,最后才能动笔修改。

(3)同桌互改。

四、展:优秀成果

(1)同学们,老师发现,刚才大家修改得非常认真。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该出来的。经过努力,我们的作文又有了新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几篇好文章。

(2)展示学生习作。

(3)同学们,两节作文课很快就过去了,我有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观察,让我们发现生活之美;阅读,让我们积累丰富的语言;写作,让我们体验表达的快乐;评改,让我们的作文更精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