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2
1、 Bala nee of Payme nts Accou nting
国际收支平衡账户是指根据一定原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来的反映国际收支 状况的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账户:
一国的国际收支账户,记录的是该国对外国的支付和从外国获得收支的情 况。每一笔国际交易都有两方,并且每一笔国际交易都会进入国际收支账户两 次:
一次作为贷方,记正号(+ ); —次作为借方,记负号(・)。 2、 current account balanee 经常账目平衡: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每一季度关于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贸易和投资关 系的最广泛的核算。数据在季度结束后的两个半月发布。年度基准的变化在6 月发布。
经常项目余额:
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与进口的商品和服务之差。(英文版是出口大于进口, 跟这个不太一样)
3、 official settlements balanee 官方结算差额:
政府用于平衡自发收支项目总差额的项目,因此官方结算差额等于经常项 目和资本金融项目的借、贷总值之差。官方结算差额的绝对值是基本差额与私 人短期资本流动差额之和。
官方结算余额:
会计上,把用来抵消官方储备交易余额的登录,称为官方结算余额。它是 对官方国际储备的一种度量,表明了中央银行持有外国资产对应着中央银行持 有的
国内资产。
4、 national saving 国民储蓄:
是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减去最终消费收支后的差额,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在不 举借外债的情况下,可用于投资的最大资金量。
国民储蓄:
是国民收入(Y)中没有用于家庭消费(C)或政府购买(G)的部分。 Chapter 13 5、 appreciation
货币法定升值(Appreciation)是指一国政府正式宣布提高本国货币的含金 量,或者提高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基础汇率,降低外汇汇率的一种措施。
升值:
指一国货币相对外币价格上升 6、 depreciation 贬值:
指该单位货币的价值下降。当一国货币相对外币价格下降时,称该货币发 生贬值。
7、 exchange rate 汇率:
一种货币以另一种货币所表示的价格称为汇率。 Real rate of return 实际收益率:
储蓄者在对持有何种资产进行考虑时,依据的是预期收益率,即用一些具 有广泛代表性的、储蓄者经常购买的商品作为标准来计量资产价值进而计算的 收益率。
Forward exchange rate 远期利率:
在未来一定的时期进行交割,而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 率。 远期汇率:
外汇交易有时可以指定在未来一个时间上交割。这一时间可以长达30天、 90天、180天甚至数年。这种交易中所报的汇价,称为远期汇率。
Spot exchange rate 即期汇率:
交易双方同意交易银行存款,并立即进行交割。这种即期交易的汇率,被 称为即期汇率。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后,立即办理交割的汇率。Interest parity condition
利率平价条件:
用相同货币衡量的任意两种货币存款的预期收益率相等的条件,被称为货 币平价条件。
Vehicle currency 载体货币:
是一种在发行该种货币以外国家的国际交易中被广泛用作度量标准的货 币,因为美元在众多交易中发挥着中枢作用,美元有时也被称为载体货币。
Capterl4:
Aggregate money demand 货币总需求:
指经济中所有家庭和企业对货币总的需求,即经济中所有的个人货币需求 之和。
Money supply 货币供给:
是指联邦储备系统所称的货币总量,即Ml。Ml包括家庭和企业持有的现 金和支票存款总量。
Exchange rate overshooting 汇率超调:
当汇率对于货币波动的即刻反应超过了长期反应时,我们称之为汇率超 调。 Chapter 15 Fisher effect
费雪效应P395:是由经济学家费雪第一个揭示了通货膨胀预期与利率之间 关系的一个发现,它是指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上升。且在长期中 纯粹的货币正常不会对经济生活中的相对价格产生影响。
XX效应: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一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最终会导致该 国货币存款利率的同比例上升。同样,预期通货膨胀率降低最终会导致利率水 平下降。通货膨胀率与利率之间的这种长期关系被称为费雪效应。
Law of one price
一价定律P389:当贸易开放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 售,用同一货币来表示的货物价格都相同。这揭示了国内商品价格和汇率之间 的一个基本联系。
一价定律认为,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例如关税)的自由竞争 市场上,同样的货物在不同国家出售,按同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Nominal interest rate 名义利率:
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
名义利率:
为了区分两个商品篮子的相对价格和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我们把后者称名义汇率。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购买力平价P389):
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在对外易均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
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 Real exchange rate 实际汇率:
是相对于名义汇率而言的,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实际汇率:
两国货币之间的实际汇率是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格的一个概括性度量标准。
Relative PPP 相对购买力平价:
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两种货币的汇率变化的百分比将等于同一时期两国国价格水平变化的百分比之差。如果不一致,就会出现套利情况。
为贸价内 Chapter 16 AA schedule AA曲线:
国内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条件下的汇率和产出水平的组合成为AA曲 线。 Aggregate dema nd 总需求:
指的是世界范围内的家庭和厂商对于一个国家的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 DD schedule DD曲线:
短期产品市场均衡:
当产品市场均衡时,产出和汇率必须满足的关系。该曲线给出了产品市场衡时所有产出和汇率的组合。
Chapter 17:
Bala nee of payments cris 国际收支危机:
即对未来汇率预期的变化会导致官方外汇储备的急剧变化。 国际收支危机:
当中央银行没有足够的官方国际储备资产来维持固定汇率,其结果为国际支危机。
Capital flight
(资本抽逃P452):
基于贬值恐慌的储备流失常常被称为资本抽逃,这是由于国际收支账户上关的借方项目上有私人资本流出。资本迅速从国内市场流向国际市场。
均收有 Devaluation
(本币币值下调P449):
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有时会突然决定改变本币的外币价值,当中央银行 提高了外币的本币价格E时,就称为本币币值下调。
Reserve currency
储备货币P459:充当官方国际储备的货币。中央银行通过持有储备货币以 保持其国际储备,确认本币与储备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并按此汇率来进行外 汇交易。
一国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国际通用货币资金。 Revaluati on:
币值上调P449:当中央银行降低外币的本币价格时,就称为本币币值上 调。 Self-fulfilling currency crises
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P453:即使一国经济并非处于固定汇率制必然失守的 情况下,也可能遭到货币投机,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货币危机被称为自我实现 的货币危机。
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
预期的国际收支危机反而加剧了危机和加速贬值,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通常 被称为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
Chapter 19 (老师新增的) Destabilizing speculation 不稳定的投机: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下,货币市场的投机可能会造成汇率更大幅度的波动。 如果国际外汇交易商发现一种货币正在贬值,他们可能不会关心这种货币的长 期发展前景,而只要预期到这种货币还要贬值,就会将其出售;当越来越多的 外汇交
易商来赶这股抛售的潮流时,对这种货币贬值的预期将变为现实。
3、short answer and explaing graphically Chapter 13
1> the effect of changing interest rates on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一国货币的利率上升会导致此货币对外国货币的升 值。美元利率的上升会导致美元对欧元升值。
画图部分:
欧元利率的上升会导致美元对欧元的贬值。 (画图部分)
2、effect of changing expectation on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预期变动对当期汇率的影响 •预期变动对当前汇率的影响
图13-6也可用于研究预期美元/欧元汇率E上升对当前汇率的影响
给定当前汇率,欧元的预期美元价格上升会对美元的预期贬值率上升。例 如,如果当前汇率为每欧元1.0美元,一年后的预期汇率为每欧元1・05美元, 美元相当于欧元的预期贬值率为(1.05J.00) /1.00=0.05;如果预期汇率现在上 升为每欧元1・06美元,则预期贬值率也上升为(1.06-1.00) /1.00=0.06o
因为美元的预期贬值率上升会使欧元存款的预期美元收益增加,所以向下 倾斜的曲线会向右移动,如图13・6所示。在原来的汇率E处,存在美元存款的 过度供给,欧元存款比美元存款的预期收益率高(以美元计算)。因此,美元 相对于欧元会出现贬值,直至达到均衡(点)为止。
我们因此得出结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预期汇率的上升会使当前的汇率 上升,同样,预期汇率的下降会使当前的汇率下降。
(图是上一题第二幅) Chapter 14
1> money supply and the exchange rate in the short run 结论:
一国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贬值;而货币供给的减 少,会使该国货币升值。
说明:
举例美国货币供给对美元/欧元汇率的影响。当美元供给增加,利率下降, 欧元存款的预期收益将高于美元存款的预期收益,这时欧元更具吸引力,使得 美元在外汇市场上贬值,反之亦然。
2、permanent money supply changes and the exchange rate 结论: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一国货币供给的永久性增加,会使该国货币相对于外 国货币在长期内产生相同比例的贬值。同样,一国货币供给的永久性减少,会 使该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在长期内以相同的比例升值。
说明:
假如美国政府用一个新美元代替两个旧美元。如果改革前汇率是每欧元 1・20旧美元,改革后,汇率会立刻变为每欧元0.60新美元。同样,如果把美国 货币供给变为原来的一半,将最终使美元升值,汇率从1・20美元/欧元升至0.60 美元/欧元。由于用美元表示的美国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将减少一半,所以 尽管有50%的美元升值,但美国政府和外国的所以商品服务的相对价格保持不 变。
Chapter 15
1、the relati on ship betwee n PPP and the law of one price
Proponents of the PPP theory argue that its validity does not require the law of one price to hold exactly・
1、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又称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或单一价格定律)” 的关系从表面上看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相似,但是两者还是有所区别:
1) 〃一价定律〃适用于个别商品价格,而购买力平价适用于一般商品价格水 平。
2) 的篮子。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其有效性不需要一价定律保持准确。
如果一价定律适用于每一个商品,购买力平价必须持有相同的参考各国
PUS=MsUS/L(R$,YUS) PEU=MsEU/(Re,YEU) 2、货币模型的基本方程
通过国家调整预测平价价格水平使实际货币资产的供给量等于实际货币资 产需求量:
PUS=MsUS/L(R$,YUS) PEU=MsEU/L(Re,YEU) 说明: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1、 美国货币供给量的持续增长会导致美国国内价格水平长期同比例上升 2、 当美国利率上升时,实际货币需求会下降。
3、 美国国内产出的增长会使美国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增加。
3、explaing the problems with PPP 用购买力平价解释问题(P369)
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上,即假设在长期中外汇市场可以使得汇率满足 购买力平价条件,我们可以结合货币供求道德分析框架,导出一个关于汇率和 货币因素在长期中如何影响的理论,这个理论叫做汇率的货币分析法。在此前 提下,我们可以知道货币供给、利率和产出的变化对汇率的长期影响,例如
1、 美国货币供给量的持续增长会导致美国国内价格水平长期同比例上升,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美国汇率会与美国货币供给同比例上升,从而美元相对 于欧元贬值。
2、 当美元利率上升时,实际货币需求会下降,美国的长期价格水平上升,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美元对欧元将以美元上升价格的相同比例贬值,即汇率 上升。
3、 美国国内产出的增长会使美国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增加,美国的长期价格 水平下降,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美元对欧元将出现升值。
4、 Dema nd, supply and the Ion g-r un really excha nge rate 需求、供给和长期实际汇率 欧元长期实际升值,即q$/e值下降
我们用一张很有用的图表总结我们对需求、供给和长期实际汇率的讨论。 在图15・4中,美国相对于欧洲的产出供给即Yus/Ye用横轴表示,而美元相对于 欧元实际汇率q$/e用纵轴表示。
实际利率的均衡点由两条直线的交点决定。向上倾斜的直线RD表示的是相 对于欧洲产品而言对美国产品的相对需求,随着q$/e±升,也就是说美国产品 的相对价格变低了,这条需求曲线代表着相对欧洲产品的美国产品需求,它的 斜率为正是因为我们以沿着纵轴向上移动来衡量美国产品相对价格的下降,那 么相对需求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在长期,相对国民产出水平由要素供给量和生产 率决定,即便受实际汇率的影响,它的影响也是很小的。因此,相对供给曲线 垂直于长期(即充分就业)相对产出率(Yus/YJ。长期实际汇率是使相对需求 与长期相对供给相等的点(点1)
图: Chapter 16
1> how to devive the DD schedule
图16・4说明了 dd曲线的推导过程,见课本409页,该曲线表明了 p和p* 给定时,E和Y之间的关系。改图上半部分重述了图16・3的结论,即本币的贬 值会使总需求函数向上移动,并使产出扩大。而下半部分中的DD曲线则表明了 汇率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假定p和p*不变)。
在点1处,总需求等于总供给,产出水平为Y1,汇率为Y1,。根据该图上半 部分,当本币贬值到E2时,产出水平会提高到Y2, Y2的确定才能使我们在DD 曲线上确定点2的位置。
2、how to devive the AA Sceedule
图16・7显示的就是AA曲线见课本413页(电脑找不到图),从图16・6中 我们知道,在给定实际货币供给、外国利率和预期未来汇率的情形下,对任意 一个产出水平Y,都有一个唯一的满足利率平价条件的汇率E与之对应。由于在 其他条件不变时,产出从Y1上升到Y2将使本币升值,汇率将从E1降到E2,因 此,如图所示,AA曲线的斜率为负。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暂时变动书P417图16・10
图自己画系列
国内货币供给暂时性增加的短期效应可以用16-10说明。货币供给增加会 使AA曲线从AA1增至AA2,但不会影响DD曲线的位置。资产市场均衡曲线的 向上移动将把经济均衡点从点1推向点2,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促使本币贬值,生 产扩张,从而增加就业。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消减税收,或者两者并用。暂 时性的财政扩张使DD曲线右移,但不会影响AA曲线,即经济均衡点从点1推 向点2,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的产出增加提高了对实际货币持有量的交易需求, 从而刺激总需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永久性变动P42116-16图自己画系列
一、货币政策
1、 xx货币供应增加的短期影响: 图 16-14
即使是暂时性的Ms的增加的扩张也会是资产市场均衡曲线由AA1向上移 动到AA2•但因为Ms的增加是永久性的,它还会影响到未来的预期汇率Ee,由 于Ee的上升伴随着货币供给的永久性增加,所以AA1曲线至AA2曲线的移动 幅度将大于等量的暂时性货币供给增加所引起的移动幅度。点2为新的短期均 衡点,该点处的Y和E均高于暂时性货币供给增加时它们所处的水平。
2、 xx货币供应增加的长期影响: 图 16-15
无论何时,只要产出高于其充分就业水平Yf,价格水平P就一定会随生产 成本同步增长。
P的上升会使DD1曲线向左推动,持续上升的物价水平将减少实际货币供 应使AA2曲线也向左推移,直到最终位置为DD2曲线与DD3曲线。
二、财政政策:
永久性的财政扩张对总需求的直接影响会使DD1曲线移动到DD2,因为是 永久性的扩张,最终导致本币升值,使Ee下降,资产市场均衡曲线从AA1下移 到AA2o新的DD2与AA2的交点正是经济的均衡点。该点上产出Yf不变,但本 币会从最初的水平升值到E2o
如果你不高兴写那么多,那么以下两段文字我友情打出来供你选择: 永久性的货币需求上升可以被相同幅度的永久性货币供给增加所抵消。这 一政策能使经济保持充分就业状况。另一方面,由于不采取这一措施。价格水 平就会下降,所以采取这一政策也不会带来通货膨胀。相反,货币扩张能把经 济直接推向长期充分就业的位置。
如果从长期均衡出发,永久性的财政政策改变不会影响产出,相反,它所 引
起的迅速而持久的汇率上升,正好抵消了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直接影响。
5、macroeconomic policies and the current account (图自己画)
该图显示了宏观经济政策对经常项目的影响。在1点处,三条曲线均相交 (因此在最初时CA=X)。当Y增加并沿着DD曲线向上移动时,本国产品国内 需求的增长少于产出本身的增长(因为一些收入被储蓄起来,并有一些开支用 于进口)。在DD曲线上,总需求必须与总供给相等。为了避免本国产品过剩, E必须沿着DD迅速上升,以至于造成出口需求的增长快于进口的增长。换言 之,随着产品的增加,外国净需求(经常项目)必须沿着DD曲线随产出的上升 而上升到足够的高度,以弥补因储蓄而导致的空缺。这样,在点1的右边,DD 曲线在XX曲线之上,该区域内CA>Xo同理可证,在点1的左边,DD曲线在XX 曲线之下,该区域内CA 1> stabilization policies with a fixed exchange rate 固定汇率下的稳定政策 Chapter 19 1. The Case fo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支持浮动汇率制的观点 1、 货币政策自主性。如果各国中央银行不再为了固定汇率而被迫干预货币 市场,各国政府就能够运用货币政策来达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并且各国不 再会被迫从各国输入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 对称性。在浮动汇率制下,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固有的不对称性消失了, 美国不能够独自决定世界货币状况。同时,美国也有与其他国家一样的机会来 影响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 3、 汇率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在世界总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即使没有 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由市场决定的汇率的迅速调整也能帮助各个国家保持内 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重新调整之前那段又长又令 人痛苦的投机过程,在浮动汇率制下不会再出现了。) 2. The Case Against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反对浮动汇率制的观点 1、 纪律性。各国中央银行从固定汇率的责任解脱出来后可能会开始实施通 货膨胀的政策。 换言之,固定汇率制下要求各国服从的“纪律〃不复存在了。 2、 导致不稳定的投机行为和货币市场的动荡。对汇率变动的投机行为可能 会导致国际外汇市场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反过来可能又会对各国的内部平衡 和外部平衡产生消极影响。 而且,在浮动汇率下国内货币市场的动荡比在固定汇率下更具破坏性。 3、 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不利影响。浮动汇率会使国际相对价格变得更 加无法预测,从而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产生不利影响。 4、 互不协调的经济政策。如果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关于汇率调整的规则被废 弃,就会为竞争性货币贬值的发生打开方便之门,而这种竞争性货币贬值对世 界经济会产生不利影响。 5、 更大自主权的错觉。浮动汇率并不能真正给各国带来更大的自主决策 权。汇率的不断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巨大,即使没有固定汇率的正式承诺, 各国中央银行也不得不对国际外汇市场进行大量干预。因此,浮动汇率在增加 经济中的不确定性的同时,没有真正给予宏观经济政策更大的自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