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山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来源:世旅网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10月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物是人非之感,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煜《虞美人》)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谊的《过秦论》中形象而生动地写陈涉的起义军队伍得到了百姓的积极回应,风起云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雕栏玉砌应犹在 (2). 只是朱颜改 (3). 连峰去天不盈尺 (4). 枯松倒挂倚绝壁 (5). 天下云集响应 (6). 赢粮而景从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本题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砌”“倚”“景”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设喻,来说明不居安思危、戒奢行俭,就做不到积累德义。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鲜明,静动相衬,生动地描绘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

(3)《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志得意满的形象。

【答案】 (1).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2).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3). 映阶碧草自春色 (4). 隔叶黄鹂空好音 (5). 酾酒临江 (6). 横槊赋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此题中需注意“茂”“伐根”“塞源”“映阶”“黄鹂”“酾酒”“横槊”等字在语境中的意思和字形的正确书写。

【点睛】名句的识记,除了反复诵读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记忆,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联想记忆来帮助。目的是记准、写对。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

山东省日照一中202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致。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人非生而知之者 (2). 孰能无惑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6).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孰”“鉴”“盖”“曾”“瞬”等。

山东省枣庄三中2021届高三10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洵在《六国论》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忆了先辈开辟事业的艰辛。

(6)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寥寥数语,描写出了周瑜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

【答案】 (1). 吾尝终日而思矣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诵明月之诗 (4). 歌窈窕之章 (5). 有善始者实繁 (6). 能克终者盖寡 (7). 多于机上之工女 (8). 多于市人之言语 (9). 暴霜露 (10). 斩荆棘 (11). 谈笑间 (12). 樯橹(强虏)灰飞烟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

注意以下重点词语的写法:“须臾”“诵”“窈窕”“繁”“寡”“工女”“市人”“暴”“棘”“樯橹”。

山东省滕州一中2021届高三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每小题2分,共8分)

17.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典故,说他元嘉年间草草出兵,目的是 ______________,结果却_______________。

(3)《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蜀道难》中写水石相击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各抱地势, (2). 钩心斗角 (3). (2)封狼居胥 (4). 赢得仓皇北顾 (5). (3)于嗟鸠兮, (6). 无食桑葚 (7). (4)飞湍瀑流争喧豗, (8). 砯崖转石万壑雷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

注意“抱”“钩”“胥”“仓皇”“于嗟”“桑葚”“豗”“砯崖”“壑”等字词的书写。

山东省德州市名校2021届高三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韩愈在《师说》中用反问句式指出“惑”存在的普遍性的两句是 , ? (2)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千古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足以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是 , (3)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 。 17.(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山东省大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_____ ,____”两句照应上文“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2)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 ,___。

(3)李清照《一剪梅》中“____”从客观景物和主观感受来表现秋的到来;“___”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独上兰舟”等相拍合。

【答案】 (1). 险以远 (2). 则至者少 (3). 忧劳可以兴国 (4). 逸豫可以亡身 (5). 红藕香残玉簟秋 (6). 花自飘零水自流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忧”“逸”“豫”“藕”“簟”“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